高万鸿:丹噶尔非遗皮绣与高中英语课堂的深度融合——一次独特的研学之旅
文摘
旅游
2024-07-11 16:30
青海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为载体,描绘湟源灵山秀水,发掘湟源历史文化,歌颂湟源人杰地灵,传承湟源旧韵新貌;为古城调丹青,为丹城抒新曲;谱一阙河湟日月,吟一首古道悠悠……
在青海省湟源县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西宁市杨广红英语名师工作室勇于创新,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丹噶尔皮绣与高中英语教学巧妙结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堂体验,还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实现了知识与文化的双重传承。
一、活动初衷:传承与提升的双重使命
湟源县,作为青海省的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众多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丹噶尔皮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闻名遐迩,成为展现湟源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为了让学生近距离触摸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深入理解本土文化的精髓,并同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西宁市杨广红英语名师工作室组匠心独运,精心策划了“本土非遗文化走进高中英语课堂”研学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跨学科融合实践,更是一场深刻的文化传承与语言学习的双重盛宴。通过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湟源县明清老街皮绣馆,亲身体验丹噶尔皮绣的制作过程,学生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不仅掌握了皮绣的基本技艺,更在动手实践中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活动巧妙地将英语学习融入其中,让学生们在用英语分享制作心得与体验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英语表达能力,又实现了语言与文化的双重传播。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更提升了他们的英语素养和核心素养,为湟源人讲好湟源故事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二、活动筹备与组织
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工作室首先确定了活动的日期、地点(湟源县明清老街皮绣馆)及参与学生名单。随后,与青海羌韵绣艺手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取得联系,确定了非遗传承人作为活动指导老师,并准备了充足的教学材料。在宣传动员方面,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公告栏、校园网等渠道发布活动通知和宣传海报,同时在班级内部进行细致的解释和动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此外,还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邀请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此次活动。物资准备方面,学校精心准备了皮绣制作所需的材料、场地布置物品以及英语交流环节的道具和设备,确保活动万无一失。三、活动流程与亮点
1. 集合与签到
活动当天,学生们在指定时间集合签到,并领取了活动材料。带队教师强调了活动纪律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活动有序进行。2. 参观与讲解
随后,学生们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参观了湟源县皮绣馆,进行了皮绣基础知识讲解。非遗传承人详细介绍了皮绣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制作工艺以及在湟源县的重要性,使学生们对皮绣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现场演示和讲解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3. 制作实践
进入制作实践环节,学生们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非遗传承人指导。在专业绣娘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亲手参与了皮绣制作,体验了毛巾虎头香包的制作过程。从穿针引线到图案绣制,学生们一步步掌握了基本的皮绣技巧,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非遗传承人和教师会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4. 英语交流
制作完成后,每位学生都用英语分享了自己的制作心得和体验。这一环节的设置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还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传播。问答环节中,学生们积极提问和讨论皮绣文化及相关话题,非遗传承人和教师给予了耐心的解答和鼓励,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5. 作品展示与评奖
学生的皮绣作品被逐一展示,邀请师生和嘉宾参观。根据作品的质量和创意,评选出了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获奖学生不仅获得了奖品和证书,还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掌声和赞誉。这一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6. 总结与反馈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了总结反思,撰写了研学报告或心得体会。通过总结反馈环节,收集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活动提供了改进方向。7. 媒体报道
湟源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对活动进行了现场报道,拍摄了活动照片和视频。通过学校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和抖音平台等渠道发布了活动新闻稿和精彩瞬间,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四、师生评价反馈
研学环节设计评价
师生普遍认为研学环节设计科学合理,紧密围绕“本土非遗文化走进高中英语课堂”的主题展开。从参观讲解、制作实践到英语交流、作品展示与评奖,各个环节衔接流畅、层次分明。特别是将非遗文化传承与英语语言学习相结合,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内容评价
学习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皮绣的历史、文化、制作工艺等多个方面,同时也融合了高中英语课程的相关知识。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学生们纷纷表示对皮绣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皮绣制作技能,并通过英语分享制作心得,显著提升了英语表达能力。互动体验评价
互动体验环节设计巧妙,师生、生生之间互动频繁,氛围热烈。非遗传承人的现场指导和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皮绣制作的精髓和乐趣。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学生们在互动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信任。现场感染力评价
活动现场氛围浓厚、感染力强。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和热情讲解以及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认真制作共同营造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和正能量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五、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活动总结反思
本次“本土非遗文化走进高中英语课堂”研学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整体效果良好。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皮绣制作的基本技能,还提升了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团队协作精神。活动亮点纷呈,如文化体验与语言学习相结合、专业指导与团队协作、展示与交流平台等。然而,在时间管理、语言应用、文化深度挖掘以及反馈机制等方面仍有改进空间。未来活动应更加精确地规划每个环节的时间,增加英语口语训练环节,邀请更多非遗传承人进行专题讲座或通过多种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并建立更加完善的反馈机制以收集各方意见。未来展望
本次研学活动为湟源县高级中学的学生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文化体验和学习机会,也为探索非遗文化传承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与羌韵绣艺公司的合作,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让更多学生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来。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文化自信的复合型人才贡献力量。
谢谢阅读
高万鸿,男,70后,文学爱好者,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湟源县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