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兰:诗意与烟火:遇见丹噶尔

文摘   2024-07-07 21:42   青海  

2024年第54期 总第800期

丹噶尔文学苑主旨: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为载体,描绘湟源灵山秀水,发掘湟源历史文化,歌颂湟源人杰地灵,传承湟源旧韵新貌;为古城调丹青,为丹城抒新曲;谱一阙河湟日月,吟一首古道悠悠……


西海远隔流沙数万里,不与赤县神州通一苇。青海孤悬黄河西,地尽天浮,波谲而谰诡祭海曲的曲调久未被人忆起,而那座小城的“拱海门”依然巍峨矗立着,它在回这座小城悠久的历史,聆听风动岁月的声音,黛瓦白墙,青石小巷风铃低语。听!那说书人此刻正拍案惊堂……

长安月下:故事从这里出发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风动长安,月拨江汉,彼时,大唐朱门巍峨,命运的齿轮从此刻转动……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一位16岁的小姑娘回望宫门,尚不知迎接她的将会是怎样传奇的一生,不知将与那个遥远的羌地产生怎样的纠葛。

这一年,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为国舅,护送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伴随迎往吐蕃,在日月山时,年仅16岁的文成公主,手握从故乡长安带出的宝镜登高东望,却再也见不到长安的繁华喧嚣。

一时之间,悲从心起,手中的宝镜不知何时坠地,一分为二。一半在东,化为金日散发余晖;一半在西,化为银月映照东山。日月交相辉映,照亮着西去的路程,自此便有了“日月山”的传奇而她的一部分侍女也因受不了高原反应留在此地与当地人结婚生子,便有了此地出美女的说法。

这是流传太久的故事,历史的真相我们早已无法亲眼见证,可日月山的美却早已同故事一起一代代口口相传。它是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界线东侧良田美池,阡陌交通;西侧风吹草低,牛羊成群。

北风呼啸再也吹不来长安花香,飘扬的经幡一次次人们虔诚的心愿说唱,而这个年方二八的小姑娘,也永远地将她的回眸留在了这里。西出长安,这里是故事的高潮,也让她从此再不敢回望故乡。

丹噶尔地:文明在此地相逢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被召回中原平定安史之乱,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石城堡失陷,河湟地区复为“吐蕃”属地。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兵攻占西宁,湟源成为蒙古汗国属地,后来为元朝西宁州辖地。清顺治五至八年(1648—1651年)东科尔四世活佛在丹噶尔地湟水东峡口北岸修建了“东科尔寺”,东科尔蒙语转音“丹噶尔”。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设丹噶尔备署,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丹噶尔备署改为丹噶尔厅署。

一次次历史的变革,一次次政权的更迭,一次次在战争的烟火中涅槃重生,让这个小城的包容性得到一步步开发,战火、要塞、聚集、党权、宗教……让它注定不只是成为一座“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农业之城,更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淳朴畜牧业,有“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繁盛商业……有拱海门、城隍庙、文庙、邮局、商行、丹噶尔厅署、火祖阁、二十四院落等诸多古建筑群耀如星辰,坐落其上;更有湟源排灯、皮绣、陈醋一件件独属于湟源的文明,被创造、被挖掘成为一颗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崭新的文明在一次次交汇中从这里萌芽,它成了一座五族会盟、人人向往的“唐蕃古道”,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小北京”。

湟水之源:山水在这里生灵

今月曾经照古人民国二年(1913年1月),丹噶尔厅改建县治,当地名儒杨治平因为它坐落在湟水上游源头而拟“湟源”之名,由当时丹噶尔厅同知康敷荣报请中央政府批准,改称“湟源县”这座小城因被湟水源头滋润着山水也多了一份灵气。宗家沟、大黑沟、日月山、华石山.....水有水的灵动山有山的巍峨,其中北极山更是集天地灵气合儒释道一体。

北极山坐落于湟源东北角,背靠雄伟的八拜山,近倚丹噶尔古城,海拔2429.3米。自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开建道教,逐渐变成了儒、释、道三教圣地。风光秀丽,独视群山,凌空欲飞,素有“丹邑明珠”“北极仙境”之称。据说,北极山五峰罗列,胜似北极星辰,故名曰北极。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夏季从北极山写着北极恒雲的山门拾阶而上,两边是苍翠的绿意裹挟着微风轻轻拂动登山者的衣角,送来野花的清香,走到第一个景点法幢寺,向下俯瞰只见山门静谧山脚下商贩悠闲,回首是悠远的诵经声中殿堂庄严菩萨慈眉。接着继续攀登向上右手边是土地庙,庙门前的树上勤劳朴实的湟源人们在上面挂了各式香包祈求着湟源一整年来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往上左手边是三清殿、金阙观,观门上一帧帧古画恍若神仙妃子,如果刚才看到的是佛的宝相庄严,是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的释然解脱,那么现在感受到的便是道法归一的洒脱与超然。道观外开辟了一方小菜园,里面种着蔬菜、小葱,维持道观里的自给自足。天高云淡湛蓝色与浅白色交织着布满整个天空,看起来深邃而辽阔,鸟雀叽叽喳喳地为行人开着路,小路旁的杏树结着青果,随手摘一颗丢进嘴里酸而不涩,继续悠闲散漫地上山,木制的台阶一层高过一层,飞鸟换了一批又一批。到了魁星阁,这是湟源学子们求学的地方,每到六月六湟源的考生总会到这边拜一拜,阁里面供桌上毛笔、鲜花、水果每一样都是求学者对知识的渴望,对好成绩的期待。魁星阁往上风声呼啸过耳畔,倒是不用入朝也能有“两袖清风”了。再上是观景亭,亭角如飞鸟展翅,亭身雕梁画栋令人叹为观止。继续往上便是最高的揽胜塔,站在揽胜塔前不由得便会想起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极目远望整座北极山苍翠环绕,蒙络摇缀,山峰或奇或秀或雄,或如神女庄严或如莲花圣洁,或如长剑矗立,从山脚到山顶或亭或塔或观或庙或寺每一个都是斗拱交错,青瓦盖顶,飞檐翘角,精巧别致,形状各异。倘若正巧遇着落日,金光照顶,整个山头便被锁在金色里,恰是山抹微云,天连碧草,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一整个心旷神怡。

冬天的北极山则更多了一份清幽悲壮,遇一场大雪整个山便都是银装素裹,迎着呼啸的风一步步登上那斗折蛇行的木阶,万籁俱静,凄神寒骨,恍然会觉得自己误闯了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登高怀远,见天地如此之大惊觉人生如芥子之舟,飘于茫茫浮尘之中。

华灯初上:友谊从两岸生根。

2016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中央做出开展东西部协作的重大决策。根据中央东西部协作部署及苏青两省工作安排,南京、西宁建立对口协作关系,于是那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与这大漠孤烟直的“西海锁钥”“海藏咽喉”跨越万水千山开始双向奔赴。

青海再不是“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的不毛之地,再也不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荒凉之城。产业合作、资源互补、人才支援、劳务协作,六朝古都南京的许多干部,也陆续走出钟灵毓秀的“王谢高堂”,飞入河湟大地“百姓之家”,医疗、兴教育、促发展,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改善民生短板到助推产业发展,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宁宁协作”成效斐然。

2024年1月8日,首届青海丹噶尔“双宁灯会”暨第38届中国.秦淮灯会丹噶尔古城分会场活动点灯仪式在湟源县丹噶尔古城举行,两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秦淮灯和湟源排灯,点亮了古城寂静的夜空。可爱表情包、双鱼戏莲、双龙抢珠、红楼梦、水浒传图案纷繁、内容各异的花灯从拱海门亮到火祖阁,俏皮的花灯与古朴典雅的古建筑群相遇,古与今的碰撞,灯与夜的相会.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让游人们一次次穿越时空之门,走向了那个当年游人络绎、车马如织的“小北京”,也仿佛让人们从那一盏盏花灯里窥见了“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盛世金陵。

千年古城,琳琅商铺,醋香熏梦,华灯照影,它再次成了一座情愿让人酣睡于此,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槛外小城。

历史从来不曾沉默,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吹过唐时风,文成公主、哥舒翰在此地驻足;这里悬过宋时月,丝绸南路从这里蜿蜒;这里起过清时乐,年羹尧、岳钟琪在这里挑起黄沙万丈……历史的足迹从未停歇文明的赓续一脉相承

这里有“山上层层桃李花”的诗意,春憩松风,冬温泥炉,一季生出一季的繁荣。这里有“柴门寂寂黍饭新”的烟火,华灯初上,小窗茶熟,照亮南来北往人的归途。

作者简介:

张生兰,热爱文字,生活里修行


丹噶尔文学苑
促进湟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介绍湟源悠久历史文化;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形式反映湟源自然风貌、人文风俗、历史景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