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58期 总第804期
丹噶尔文学苑主旨: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为载体,描绘湟源灵山秀水,发掘湟源历史文化,歌颂湟源人杰地灵,传承湟源旧韵新貌;为古城调丹青,为丹城抒新曲;谱一阙河湟日月,吟一首古道悠悠……
历史不是尘封的记忆,它是鲜活的,有生命的,让我们与之对话,感受它的脉搏,穿越时光的羁绊,历史会再现。
这注定是一次历史性的会晤。
对于我们撰写高原红旗渠历史印迹的人来讲,有两个核心人物必须认真探究,深入挖掘,倾力书写并铭刻于青史。一个是湟海渠工程的核心人物马登仑;另一个是南山渠工程的核心人物赵永寿。
马登仑何许人也?根据《湟源水务志》记载,他是1972年至1974年湟海渠工程建设中时任湟源县委副书记兼湟海渠工程指挥部的总指挥,这么重要的一个历史人物自然是我们追寻和书写的焦点。赵永寿的先进事迹我们已采写完成,寻找马登仑的人生踪迹并书写其先进事迹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与高原红旗渠文化相关的内容可概括为“1112”工程:即一部党课、一部曲艺剧、一部纪录片、两个党性教育实地课堂。
当下,高原红旗渠系列工作进入了摄制纪录片的环节,纪录片情节该由一两个灵魂人物来支撑,其中的英雄人物赵永寿已过世,马登仑自然成了我们追踪的热门人物。谁的生命能抵过岁月的侵蚀?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家还在人世吗?为了撰写高原红旗渠的光荣历史印迹,即便我们能找到湟海渠建设中马登仑书记的几张照片、几个温情的画面、几句只言片语和几个感人故事我们也很欣慰。但凭我和霍德二人的人脉圈还是没多大收效,我们只打听到马登仑书记是乐都人,他有一个儿子在海东地区工作,其它一无所获,无奈之下,我们把寻找马登仑书记踪迹的任务交给了组织。
2024年6月13日,我们收到了组织反馈的信息,93岁的马登仑书记健在,居住在海东水务局,并发来了他的手机号。奇迹啊!奇迹总会给人带来惊喜,我和霍德如获至宝,几近欢呼雀跃,尤其是作为马登仑书记乐都老乡的我恨不得第二日就去寻访老人家,但手头的工作暂时脱不开身。冷静下来后,我和霍德商量后决定下周二踏上寻访之路。
2024年6月18日周二中午1.30分左右,我和霍德如约在西宁城西区刘家寨集合后踏上了寻访马登仑之路。
一路上我们畅想着和马登仑书记的相见的情景,93岁的马登仑书记活着,这个极具震撼的消息使我感觉到马登仑近在咫尺,他至少创造了三个奇迹:一是当年率领湟源十个公社的十个民兵连,三年建成湟海渠的奇迹;二是现在又创造了生命高寿的奇迹;三是我们的高原红旗渠纪录片有了活着的灵魂人物的奇迹。正如当天下午我们和马登仑书记三个小时的访谈中马书记多次说过的那句话:“和我一快工作过的老同志都已离开了,就剩下我了”。
是啊!高原红旗渠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物质匮乏年代创造的人间奇迹,这些历史永远震撼人心;它既是时代的地标,也是通向未来的起点。
四十分钟后,车进入了平安县城,经过约莫半小时左右的打探寻找。我们根据原有信息在海东水务局找到了马登仑书记的儿子,一位约五十七八岁,圆脸,老成持重的领导者。马书记的儿子安排办公室的小法带领我们去马登仑书记住所,他自己有个重要的会要开。
小法带我们走了八九分钟就到了马登仑书记的住宅院子,一路上从小法口中得到的全是好消息,比如,马书记身子骨硬朗,还能打牌等等;93岁的马书记还能打牌表明老人家思维清晰,记忆力好,这下我们的高原红旗渠纪录片成功概率大增,纪录片也有了主线和灵魂人物。沐浴着六月的阳光,我们的心情激动愉悦,平安县街道两边的槐树也喜气地笑意吟吟,暗香浮动。马书记所在的住宅是八九十年代修建的,非常的古朴。走进院子,老远就看见马书记坐在椅子上晒太阳,老人家注视着我们一行人的到来,可能是他之前接到了儿子的电话,对我们一行的到来早有心理准备,当我们说明来意后马登仑书记立刻意会,寒暄几句后93岁的马登仑书记缓缓悠悠带我们进了他的住宅。
马书记的住宅大约是九十年代建的三层楼房,屋内布置很简朴,有高低柜等几件旧家具。整个下午,我们和马登仑书记围绕湟海渠这个主题聊了近三小时。马书记虽然九十三岁了,肤色有些黝黑,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纹痕,但他头脑清晰,对一些细节问题有着牢固的记忆。马书记对我们的到来很高兴,谈话兴致很高,毕竟在湟源工作了十年,有湟源怀有一种情怀。马登仑书记很健谈,一口沙果子味道很浓的乐都话,作为一个乐都人,我感到分外的亲切自然。他的豁达和健谈是岁月中历练出来的,心态平和,精神矍铄,神情豁达是马登仑书记的精气神全貌。一下午的交流后我们有了一些收获。
马登仑书记的政治生涯中有这么一段履历:1970年从乐都调派至湟源担任县委副书记;1972年至1974年担任湟源县委副书记兼湟海渠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后于1977年至1980年升任湟源县委书记;1980年因工作需要调至海东地区水务局担任局长,最后从海东水务局局长位置上光荣退休。
1974年马登仑率领全县民兵修建湟海渠工程竣工后,紧接着马书记又率领全县人民持续不断地干了两件大事:兴修梯田和植树造林。五年多的农田基本建设带来了累累硕果,湟源的耕地面积越来越扩大,粮食产量越来越高,实现了湟源人民丰衣足食的奋斗目标,其中农田基本建设面积达1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一半,浅山实现梯田化,水浇地达10万亩,每个劳动力达一亩水浇地。五年多的植树造林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湟源南北山的生态环境愈来愈好,绿的底蕴不断厚植,出现了“渠道网山头,清水到处流,遍地麦浪涌,森林盖坡沟”的生态场景。用马登仑书记的话讲“我们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工程量要远大于修建湟海渠的工程量,要大几倍”。
民兵连修湟海渠时主要的劳动工具是架子车,三人一辆,3000多民兵大约有700多辆架子车。住的全是地窝子,地窝子深入底下一米左右,地上高度约有八十公分,用檩条、杂木、枝条等盖住,地窝子虽然不好看,仿佛一座座小型堡垒,冬暖夏凉,体现了修渠民兵们的坚守与毅力,当年的5000多民兵在这里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冲天之志战天斗地,用现代版愚公移山的豪情壮志劈山开渠,谱写了改造山河的惊天动地的史诗篇章。民兵们把6个月的口粮从大队生产队转至巴燕粮站,这样确保了修大渠时大家的口粮储备,有利于稳定军心,大干快上。
如果说第一次拜访马登仑书记是为了认识和熟络一下,那么第二次拜访马登仑则是为了高原红旗渠纪录片的制作而进行铺垫了。2024年7月4日下午,我和霍德陪着青海木星传媒公司的王经理第二次来到了马登仑书记家,这次有马登仑书记的儿子作陪,拜会的主要内容是漫谈湟海渠,顺便畅聊了一下马登仑书记的生平简历及获得的一些荣誉奖励等。青海木星传媒公司的王经理也乘机和马登仑书记建立了联系。
如果说前两次会晤是为采访作铺垫,那么,第三次会晤则是直奔主题的采访了。2024年7月18日下午,我们如约第三次来到了马登仑书记的家,由青海木星传媒公司对马登仑书记开展专题采访,王经理和他的手下员工,扛着长枪短炮又是摄像又是录制又是提问,忙的不亦乐乎。我和霍德主要进行配合协助。整个采访活动从下午三点开始到五点二十左右结束,很是顺利,采访结束时,我们感觉顺心顺意,马书记的精气神也迸发了最佳状态,他简易畅谈了自己的人生履历、湟海渠建设的一些细节和党建引领作用发挥的情况。高原红旗渠纪录片的主线当是围绕马登仑书记展开的。
晚年的马登仑书记又成为了青海乐都南山射箭这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育活动的领军人物。南山射箭不仅是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也是河湟地区各民族融合与发展的见证,同时也是保留射箭文化、传承民族历史的重要载体。马登仑书记利用他的德高望重号召集家乡乐都峰堆乡上帐房村的年轻人,积极参与传统民俗文化的射箭活动,他的号召几乎一呼百应,凝聚力极强,马登仑书记自己也是乐在其中,焕发了昔日的光彩。
临走,我们饶有兴趣向马书记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他的保持长寿的秘诀,马书记爽朗一笑,一语成谶:“头顶天,脚踩地,身正不怕万物侵”。我想,这该是马登仑书记长寿的大智慧吧!
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93岁的马书记晚年生活有滋有味,他每天看书读报,思想能够做到与时俱进,闲暇之余也时常打打扑克牌,涵养头脑。寻访见到了马登仑书记,该是高原红旗渠打造中的幸运和历史性时刻,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及福音。
我想,我们还会第四次拜访马登仑书记的,马书记的影集里有十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需要我们拷贝下来。其中我看好的有两张:一张是马登仑书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作为青海农业战线的先进人物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开会并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张照片该是未来高原红旗渠展览馆的镇馆之宝;另一张是湟海渠竣工二十周年庆祝活动中马登仑书记和十位民兵连长的合影。
你可能不相信,当年湟源地区严重干旱缺水,5000多民兵战士硬是靠着一双双手,凭着自己的血肉之躯,在巴燕峡北岸的悬崖峭壁上用五年时间开凿出了一条长达76公里的水上长城,这条水上长城穿越于崇山峻岭之间,被誉为人工天河、母亲渠、幸福渠,也是青海高原海拔最高、渠道最长、农业灌溉效益最好的灌区,我们把它称作湟海渠;如今它赫然成为了陈列在青海湟源大地上的宝贵文化遗产,如何让先辈们父辈们奋斗来的文化遗产活起来,应是我们当代湟源人思考并应对的重要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