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全祥、霍德:高原红旗渠的建设者们“大战烂泥滩,开掘源头水”的感人事迹

文摘   2024-07-29 23:16   青海  

2024年第60期 总第806期

丹噶尔文学苑主旨: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为载体,描绘湟源灵山秀水,发掘湟源历史文化,歌颂湟源人杰地灵,传承湟源旧韵新貌;为古城调丹青,为丹城抒新曲;谱一阙河湟日月,吟一首古道悠悠……


翻开这些发黄、手写的卷宗;倾听着白发、高龄的诉说,我们即感叹于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沧桑;也感念于这些先驱者们所创造的高原绿洲,人间福地;更感动于为创造这种奇迹而展现的一种精神。鲁迅先生曾说:“人还是需要一点精神的”,这种精神,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

高原红旗渠的建设者们,他们所引来的两渠清水,穿山过崖,蜿蜒迂回,游走在湟源县的高山河谷间,柔情似水,温柔地怀抱着他们深爱的这片土地。如今,这片土地层层梯田直到视线的尽头,桃红柳绿庭院深深,麦苗青青渠水清清,绿树成荫,物阜民丰。而两渠的建设者已随岁月的河流,渐行渐远,饮水思源,不忘初心,是我们应该铭记,也必须铭记的。什么是平凡且伟大,什么是无名却流芳,这些建设者作了最好的诠释和注解。

高原红旗渠的源头取水,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祁连山脉的包呼图山,雄踞金银滩草原以北,最高峰海拔达4395米。包呼图山在山区蜿蜒汇集了众多清泉溪流后,形成了哈利涧河,哈里涧河汇集更多溪流后奔涌而出包呼图山,河水清澈,蜿蜒流淌在广袤的哈勒景草原上,形成湟海渠的主要取水源---哈勒景河。

哈勒景河流经的草原,坑洼不平,水泊众多,河水浸润,滩涂众多,是一片沼泽地。若以今天的水利技术条件,在此修渠,并不特别困难,而1972年湟海渠的建设者们却在此遇到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大战烂泥滩”成为攻坚克难,“开掘源头水”的重要一战。

1972年4月,湟海渠主干渠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战略部署下,全县成立一个水利建设民兵团,即工程指挥部,下辖以各公社为单位成立的九个民兵连和采石、预制两个(场)厂,共编成68个排,202个班,共投入2300多名民兵和53名脱产干部职工投入工程建设,在蜿蜒长达60多公里的北山地区分段负责,分段施工,由于山重水复,连队与连队之间很少见面。其中,寺寨连就是被分配至海晏县哈勒景草原开挖引水渠的民兵连之一。

四月的季节,茫茫的哈勒景草原,解冻的大地冰雪消融,寺寨连的民兵们以“重新安排山和水”的昂扬斗志,进入工地。依靠着架子车、铁锨、背篼、十字镐,昼夜轮作不停挖掘,仅二十多天,就开挖出了引水渠,然而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沼泽地的深层也开始解冻,引水渠两侧开始渗水,并越来越严重,渠底积水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不停地积水和渗水,使引水渠两侧坝身不断向内淤胀、坍塌,最终会导致渠道淤塞、闭合......,......。

糊水泥,成稀浆,没有用;糊砂浆,成水浆,也没有用,将石板直接砌到渠道两侧,水渗泥胀,泥倒板塌,也没有用。最终膨胀的淤泥竟将前期开挖的引水渠全部填平,前功尽弃,修渠遇到巨大困难。怎么办?沼泽地、烂泥滩,要想修通实在难。

修建引水渠的民兵连,由于就在211厂军事要地附近,他们三人配备一支枪,除了要修建好引水渠,还要按照“备战”的要求,在凌晨和休息时间,也要抓好军事训练。暂时没法修渠,就加强军事训练,并积极找寻解决困难的办法,“工程任务再大,大不过他们的决心;困难再多,难不住战天斗地的英雄”,他们在广大民兵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密切配合,团结协作下,群策群力,从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再次开挖引水渠,将引水渠渠底大力拓宽,将渠道两侧坡面加大倾斜角度,在拓宽和倾斜的同时,从采石厂用皮车(畜力车)运来拳头大小的石块,密布镶嵌在渠底和渠坝两侧斜坡上,并在石块之上再铺石板。自此渠道虽然依然在渗水,却不再膨胀、坍塌和淤塞,渗出的水也成为渠道河水的一部分,如此施工,工程的土方量、淤泥量、石方量、投工投劳比之前的预计增加了近乎两倍,站在一人深的渠坑里,挖淤泥,挑淤泥,运淤泥,没有排水清淤设备,就赤脚裸体在渠道里排水清淤;整个人一天下来,如同泥人,搬石头、运石头、铺石头;搬石板、运石板、铺石板,手套磨烂了磨双手,裤子磨烂了磨膝盖,双手双膝明伤暗伤不断,痂结了烂,烂了再结;双手和膝盖实在磨的受不了,有人直接铰一块橡皮罩在手上,蒙在膝上,“宁可手掌磨烂,也不让高山涧沟把水拦。”

我们认为,英雄不是仅仅存在于军事斗争中,也存在于为了实现美好幸福生活,所展现的坚韧、顽强和不懈奋斗,他即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

到了九月份,高原的风寒说来就来,广袤的哈勒景草原无遮无挡,在泥水窝里施工,冰冷和寒凉从脚下渗透,寒风从头顶一阵阵袭来,劳动时尚有自身的热量,回到向阳坡地的“地窝子”,寒冷常常会使人从睡梦中醒来。高原风寒,大漠苍茫,星星点点,陪伴着英雄们日复一日。要知道这是海拔3002米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得个感冒就可能要人命的地方,是高原病聚集的区域,在这样高寒、缺氧、多风沙、无设备、无机械的沼泽地施工,在那个年代,几乎全部靠的是人力,劳动的艰苦我们可以看的见,然而自然条件的严酷和伤害是你我所看不见的。如今这些建设者已渐行渐远,我们感念于他们的奉献,我们感念于他们的付出,我们感念于他们给后代留下了这样一个生机勃勃,不再干旱贫困的家园。

凭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气质,凭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智慧和力量,寺寨连的民兵们在这个“地无好土,建筑无石”的烂泥滩、沼泽地上,苦战六十多天,修通了长达三华里,砌石四千多方的引水渠。修通了烂泥滩,引来了清水河,开掘了湟海渠蜿蜒七十六公里的源头之水,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感恩这些伟大、平凡、隐入凡尘的英雄们。你们“过草地、战烂泥、引渠水”的事迹必将成为湟海渠引水工程中艰苦却闪光的一页。(20240417)


——相关资料查询自永久档案《湟海渠一九七三年施工工作总结》

——相关事迹采访自寺寨草原村老人姜进奎,现年73岁,先后在湟海渠建设过程中担任炊事员、基干民兵、爆破手。

作者简介:

冷全祥:文化学者;
霍   德:文化学者



丹噶尔文学苑
促进湟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介绍湟源悠久历史文化;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形式反映湟源自然风貌、人文风俗、历史景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