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雪:童年的中秋节

文摘   2024-09-07 20:39   青海  

2024年第72期 总第818期

丹噶尔文学苑主旨: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为载体,描绘湟源灵山秀水,发掘湟源历史文化,歌颂湟源人杰地灵,传承湟源旧韵新貌;为古城调丹青,为丹城抒新曲;谱一阙河湟日月,吟一首古道悠悠……


每逢佳节,不仅仅是亲人的团聚,更是童年记忆的重温。中秋节,这个充满诗意的节日,总能勾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无限遐想。

        在那个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里,中秋节的到来,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不亚于一场盛大的庆典。诱人的花青和长把梨,被母亲巧妙地装在用线编织的网兜里,挂在我们的脖子上。我们不舍得轻易品尝,偶尔咬上一小口,那滋味,仿佛是世界上最奢侈的享受。

        一年之中,我们只在八月十五这一天,才能如此奢侈地享用水果,而且数量有限。那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如今想来,依旧让人心头一暖。

        家里的月饼,没有现代市场上那些精致的包装,也没有繁多的口味分类。它们是母亲亲手制作的,大而圆,简单却充满爱意。面粉、菜籽油、姜黄、红曲和香豆粉,这些普通的食材,在母亲的巧手下,层层卷裹,变成了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月饼。它们在蒸笼里蒸熟,散发出的香气,是童年无忧无虑的象征,也是节日欢快气氛和团圆味道的载体。

        每年的八月十五,母亲都会精心准备两个大月饼和几个果子,让我和妹妹去亲戚家送月饼。我们背着小包,踩着欢快的步伐,穿梭在乡间的小路上。那些小脚印,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长大,而母亲的脚步,却越发蹒跚。送月饼,是我们家乡的传统习俗,它不仅仅是一种礼节,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文化的传承。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的习俗似乎已经被许多人淡忘。

       中秋节,最具有童趣的,莫过于“偷月饼”了。八月十五的夜晚,皓月当空,星辰璀璨,家家户户都在自家的小院里摆上供品,祭拜月亮。而这些供品,却成了我们这些孩子的小小目标。我们几个小伙伴,像是古代的谋士,策划着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偷”到月饼和果品。我们甚至搬出了“调虎离山”、“缓兵之计”等兵法,甚至还准备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的绝招。为了“偷”月饼,我们制作了特殊的工具——在竹竿的一头绑上磨尖的铁丝。虽然在实际操作时,并不如人所愿,但大人们的宽容和善良,让我们的“偷”月饼行动总是在欢笑和分享中结束。

        如今,回想起那些在月光下分享果品的夜晚,那份纯真和快乐,是任何现代的聚会都无法比拟的。那些童年的伙伴,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之中。每逢佳节,这些美好的回忆就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中秋节,这个充满魔力的节日,能否让我再次体验一次童年的纯真?能否让我再次“偷”一次月饼,重温那份简单的快乐?能否让我再次拾起那些遗失在时光长河中的童年记忆?在这轮清澈明朗的月亮下,我渴望重温那些难忘的童趣。

        中秋的月亮啊,请你将我最美好的童年记忆,珍藏在你那饱满而明亮的情怀之中。让那份幸福的光环,永远照亮和温暖我这颗怀旧的心灵,让那些美好的回忆,成为我生命中永恒的温暖。就像是一个装满童趣的港湾,让我驻足,让我留恋!

作者简介:

    寒江雪,汉族,1982年生人,青海省湟源县人,农民工,文字爱好者,曾有零星作品发表在昆仑文学电子版



丹噶尔文学苑
促进湟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介绍湟源悠久历史文化;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形式反映湟源自然风貌、人文风俗、历史景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