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全祥:日月山下,那些绚烂的民族团结文化

文摘   2024-09-24 12:49   青海  

2024年第82期 总第828期

丹噶尔文学苑主旨: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为载体,描绘湟源灵山秀水,发掘湟源历史文化,歌颂湟源人杰地灵,传承湟源旧韵新貌;为古城调丹青,为丹城抒新曲;谱一阙河湟日月,吟一首古道悠悠……


日月山,一座蜚声国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山。

念天地之悠悠,品日月之沧桑。在湟源15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十一万湟源儿女,有十个民族生活在这片锦绣山河里。千百年来,湟源各族儿女在这片流着奶和蜜的家园里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交流融合,共同谱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史诗篇章。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湟源历史,领略日月山下民族团结的文化魅力。

一、唐代三位公主过日月山进藏的历史

日月山是唐蕃古道、丝绸南道、羌中道必经要地。

苍茫江河源,秘境日月山。因了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弘化公主的脚步踏过,日月山便披上了神秘色彩,遗留了许多故事传说,升腾起一股祥瑞之光,成为民间津津乐道的圣山乐土。

文成公主进藏是指唐朝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大相噶尔东赞(即禄东赞)为请婚使者,赴长安请婚。唐太宗将皇家宗室女封为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并诏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主婚使,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入蕃。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长安城,来到雪域高原,嫁给了吐蕃王松赞干布,开创了汉藏交好的一幕。至今,他们的故事(包括过日月山故事)还在民间广为流传。

关于唐太宗允亲的事,根据西藏历史记载,有一个“难求婚使”的美丽传说。据说,使者禄东赞是个很聪明的人,他来长安求亲的时候,各国来求亲的使者也有很多。唐太宗下了一道命令,要前来求亲的使者先解答5个难题。哪一国使能够解答出来,就答应跟哪一国和亲。这些题目都很有意思:第一道题,要求把一根很细的线,穿过一颗有九曲孔道的明珠。禄东赞想了想,把丝线系一只蚂蚁的腰部。蚂蚁带着丝线,不费吹灰之力就穿过去了;第二道题更难,把100匹母马和100匹小马驹放在一起,要求辨认出这些马驹分别是哪匹母马生的。禄东赞把母马和马驹分开关了一天,断绝了马驹的饲料和水。第二天,再把它们放在一起。饿慌了的马驹分别奔到自己的母亲那里去吃奶,它们的母子关系也就浮现出来了。结果,禄东赞通过了一道道考试。641年,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动身到吐蕃去。公主一行路过湟源境内日月山时留下了许多动人传说。随同文成公主一起入藏的,还有许多侍女和大批工匠。而在文成公主的嫁妆里,除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有吐蕃所缺少的粮食、蔬菜、水果种子和药材、蚕等,以及许多儒家经典和农业、医药、天文、历法、科技等面的书籍。松赞干布也亲自从逻些(今西藏拉萨)赶到柏海(今青鄂陵湖或札陵湖)迎接。在这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举行隆重的婚礼。婚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到了逻些城。入城当天,当地的老百姓载歌载舞,夹道欢迎。松赞干布按照唐朝建筑格式,为公主专门建造了一座宏伟的宫殿叫布达拉宫。文成公主是汉族的使者,在吐蕃生活了40年,为汉藏两人民的友好联系和藏族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促进了藏汉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直到现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据历史文献统计,从公元634年吐蕃松赞干布首次遣使入唐,到公元846年吐蕃崩溃的213年时间里,唐蕃双方使臣的往来次数就有你191次。其中唐使入蕃66次,蕃使入唐125次,形成了“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的亲密景象。

金城公主入藏前后三十年,这期间唐蕃两国以和好为主,虽然也有战争,但有金城公主在,就有友好的媒介。金城公主不断地与唐王朝发生书信往来,发挥着外交功能。在金城公主的努力下,公元734年唐与吐蕃在今青海日月山竖立了赤岭唐蕃会盟碑,达成和解,双方重申要确保唐蕃古道的畅通,同时,双方确定以日月山下的哈拉库图城为两国互市贸易的地点,进一步促进了唐蕃间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交流。这一会盟符合汉藏人民的愿望,金城公主从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唐朝延续了隋文帝的和亲政策。贞观十四年(640年)二月,李世民遣左骁卫将军、淮阳王李道明及右武卫将军慕容宝携带大量物资护送弘华公主翻越日月山,入吐谷浑与其王诺曷钵成婚。弘化公主不仅聪明贤惠,知书达理,而且具有超人的胆略,她18岁远嫁青海吐谷浑,在吐谷浑生活了半个多世纪,76岁逝于宁夏。弘华公主嫁入吐谷浑新王,是唐朝将公主嫁入外蕃的开端,是中华民族团结史上的一件大事,使唐与吐谷浑的关系很快得到改善。

、丹噶尔茶马互市凝结的民族团结文化

以丹噶尔为中心的商贸文化是湟源历史文化的一大特色。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千年的商业贸易,奠定了丹噶尔在青藏乃至西北地区军事重镇商贸要地的历史地位。丹噶尔也成为通往西海蒙古和藏区的门户,有了“海藏咽喉”、“茶马商都”环海商都美誉

丹噶尔商业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唐代的边关互市。开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采纳宰相裴光庭的建议,批准与吐蕃在赤岭(今日月山)交换马匹,进行互市,标志着我国茶马互市的正式开始。赤岭互市的商品主要包括茶叶、粮食、布匹、牲畜及其他畜产品,交易地点在日月山下的哈拉库图城,从此,哈拉库图逐渐成为重要的商旅地。

自赤岭开市以来,唐王朝从吐蕃换取了大量的战马、耕牛及其他畜产品,其中在贞观到麟德(627~665年)的近四十年时间里,唐朝的官马发展到70.6万匹,而吐蕃牧民通过互市换取了茶叶、粮食及其他必需的生活用品。交易的茶叶主要以湖南、陕西、四川等地产的茯砖为主。茯茶对于以肉、奶为主的游牧民族来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故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唐王朝茶马互市的设立,一方面在政治上起到了控制边地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民族之间商贸往来和唐蕃双方的经济发展。从那时起,也就奠定了丹噶尔这座边城是以汉藏、蒙古、回族共同居住的一座边塞商贸重镇的地位,民族团结和友好的种子,从那时候就播撒出来,在各民族共同的努力下,生根开花,共放异彩!

在清代湟源民族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农牧产品的交换,这种贸易的存在,对于保障从事单一游牧经济的蒙藏民族来说无疑对于生产、生活正常进行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大量的畜产品、药材进入湟源而集散内地,内地的日用百货也大宗输向丹噶尔,也拉动了中原腹地的经济发展。正是这种互补互利起中介的丹噶尔,由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为湟水上游区域性的商业重镇,发挥了青藏高原与内地经济联系、物资交流的枢纽作用,遐迩闻名,誉满河湟。

在嘉庆、道光和咸丰三朝(1796~1860年)的六十余年的时间里,丹噶尔民族贸易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丹噶尔也声名远扬,成为西部重要的商贸集散地。京、津、晋、陕、甘等内地的商人、工匠纷至沓来,云集丹噶尔从事商贸交易。据资料记载,在丹噶尔交易的货物品种多达二三百种,年贸易总额约达白银250万两,是当时西宁的六七倍。城内东大街、西大街及城外的丰盛街、东关、西关、南城台都成为繁华的商业区。

三、兔儿干纥壁驿蕴含的民族团结故事

据《丹噶尔历史渊薮》记载,湟源最早的驿站,是唐朝吐蕃二强并存时代吐蕃设在赤岭(今日月山)的纥壁驿。据有关史料记载:吐蕃占领石堡城后,为便于政治治理和巩固军事之需要,很快组建了驿站制度。“百里一驿”制度普遍于吐蕃的全部地域。吐蕃占领湟源地区后将驿站设在日月山东一带。翻过日月山向东,经今湟源县城约一百里便到达鄯城(今西宁市)。

《旧唐书.张荐传》记载:贞元二十年(804年),吐蕃赞普死,唐派荐充当吐蕃吊祭使。“涉蕃界二千余里,至赤岭东被病,殁于纥壁驿,吐蕃传其柩以归。”。按当时赤岭以东河湟地区此时皆陷落吐蕃,唐朝势力已退出河湟地区,疑此驿为吐蕃所置。

《新志鄯州城路条记》记载:“西至吐蕃牙帐之通道,赤岭以东,中国境内沿途置城军,赤岭以西,吐蕃境内,则驿名甚多,是吐蕃旧已置驿,盖后来侵得赤岭以东土地仍沿途置驿,纥壁是其一耳”。《册府元龟.奉使部.死事》唐德宗贞元二十年记载:张荐为秘书监。贞元……二十年,吐蕃赞普死,以荐为公布侍郎,兼御史大夫,持节往吊赠。卒于赤岭东纥壁驿,吐蕃传归其柩。

《新唐书.张荐传》中也有这件事的记载:吐蕃赞普死,擢荐工部侍郎为吊祭使。荐始兼侍御史、中丞、后大夫。至赤岭,被病卒,年六十一,吐蕃传其柩以归。

从一系列历史史料看出,大唐安史之乱(755年—763年)后河湟谷地被吐蕃所占;纥壁驿是吐蕃所设的一个驿站,它是供信差、官员及商人来往的住宿地。唐贞元二十年(804年)吐蕃赞普死亡,唐朝派张荐为吊祭使前往吐蕃吊祭,不曾想六十一岁高龄的张荐在赤岭脚下的纥壁驿死,吐蕃以礼相待将其灵柩送回了大唐。

兔尔干位于赤岭脚下,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气候温润,植被繁茂,商贸繁盛,水流充沛,农牧融合,是唐蕃古道上的咽喉所在,当年文成公主就是沿这条古道经兔尔台过日月山垭口迤逦西去的。兔尔干是青藏高原门户地带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隘口,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商贸功能为一体。吐蕃统治湟源时期赤岭脚下所设的纥壁驿信使驿站便在日月乡兔尔干村。历史告诉我们:唐贞元二十年(804年)吐蕃赞普死亡,唐朝派张荐为吊祭使前往吐蕃吊祭,六十一岁的张荐肩负使命却不堪长途颠沛,病殁于纥壁驿,草原帝国吐蕃友好地将张荐的灵柩送回了唐朝。可见,兔尔干纥壁驿曾是历史上唐蕃友好的见证。

四、悠久的青海湖祭海历史和东科尔寺会盟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西海海神西王母敬仰膜拜,青海湖是昆仑话中西王母的瑶池,人们通过祭拜青海湖海神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部落繁盛、风调雨顺,将最美好的祈愿倾注于祭海活动。据史料记载,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正月,曾封西海海神西王母为广润王,遣使礼祭。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遣使通知,加封青海湖神为通圣广润王。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加封西海为广润灵通王。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取消前代封号,称“西海之神”。

对西海的祭祀形式有“遥祭”和“近祭”两种。清代以前,官方对西海的祭祀为“遥祭”,唐宋元明各朝代立秋日在京城设祭坛面向西海神的方位行礼致祭,或由京城派员到同州府(今陕西大荔)河神庙、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河神庙行望礼,先祭黄河之神后,再祭西海之神。宋宝祐二年(1254年)蒙古王公在日月山祭天,在青海湖祭海。这是近祭的最早记录。平定罗布藏丹津反清叛乱后,将遥祭改为近海祭,即在青海湖滨由清廷派钦差大臣或由驻西宁大臣主持举行祭海典礼。雍正二年(1724年)设置了“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后简称西宁办事大臣),并首次规定在钦差大臣的监督下,每年秋季进行祭海会盟。雍正三年(1725年),钦差大臣到察汗托洛亥主祭,并明令祭海和会盟须在钦差大臣主持和监视下进行,各王公、贝勒等须亲自参加,无故不到者,罚俸三年。雍正四年(1726年)三月,诏封青海“水神”为“灵显宣威青海神”,并于同年九月在湖滨竖立由满、蒙、汉文书写阴刻的“灵显青海之神”的石碑一块,并筑碑亭一座,背面为“雍正四年九月吉日立”。之后每年秋季由朝廷派出的钦差大臣主祭。道光三年(1823年)陕甘总督那彦成命环海八族藏族也参加祭海会盟,这是藏族祭海会盟之始。民国二年(1913年),由西宁办事大臣廉兴主祭,西宁镇总兵马麒陪祭,青海境内的蒙藏王公千百户参加,在察汗城海神庙前举行了祭海会盟仪式,这是民国建立后的第一次祭海。民国十八年(1929年)即青海正式建省的第一年,由省主席孙连仲派民政厅长王玉堂到海滨致祭。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适逢日本侵略中国东三省,而西藏地方军又在英帝国主义策划下进攻四川边境和青海玉树地区,为稳定西北局势、抚慰蒙藏首领,国民党行政院特派蒙藏委员会总务处长陈进修为祭海专员前来祭海。 祭海、会盟大典自雍正初开始,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结束,共延续了220年,其仪式内容随着政治时局的变化而变化。

丰富的祭海、会盟内容

祭海典礼的主要仪式有敬献“太老”(牛、羊、豕各一,俗称三牲)、香、蜡烛、哈达、五谷粮食、酒、茶、果品以及龙旗御杖等祭品,恭读由理藩院送来的满、汉、蒙古三种文字的祭文,经过初献、亚献、终献三项程序,行三跪九叩礼,始告完毕。民国以来,或由中央派员主祭,或由青海省政府主席主祭在海神位之后,悬挂孙中山遗像,龙旗改为国民党党旗和民国国旗,“太老”中的“豕”,因穆斯林成员的参祭而改成“羊”(即一牛两羊),三跪九叩礼改为三鞠躬礼。仪式主要有奏乐、鸣炮、升旗、恭读总理遗嘱、进香、进帛、诵读祭文、行鞠躬礼,等等,并向海中投放数只活羊及用“哈达”包裹的银元,以表致敬之意。     

祭海后的会盟情况清代和民国时期基本相同,大多是在祭海的次日举行。会盟的地点位于现日月藏族乡寺滩村的东科尔寺。会盟时作为主祭、陪祭的饮差大臣和总兵官,坐在主席,其它人员按爵位高低依次入席,左翼盟和各王公坐左列,右翼盟的坐右列。会宴有大小宴之分,逢大宴时每位王公的座前上全羊一只,设点心糖食,并按爵职大小,照章赏赐绸缎、袍褂、衣料、翎顶、小刀、茶封等物品,其他各族千百户番目也发给礼品;逢小宴时,只设肉菜八碗,没有全羊,其它礼品和大宴相同。诸王公札萨克台吉等领到赏赐后欢欣鼓舞,在皇帝牌位(民国时为孙中山遗像)前顶礼谢恩。宴会结東后,盟长带领各王公谒见钦差大臣,并赠送哈达、马匹、氆氌等物,然后报告一年来各旗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纠纷及王公出缺袭职等事宜,由祭海大臣定夺处理。钦差大臣还当面告诚、要求各王公千百户等要“严约所属,安静驻牧,不时稽查外来番匪,勿任滋生事端,致于罪戾”。各首领均感戴皇恩,俯首应命。

自雍正初年开始的祭海与会盟,由钦差大臣和西宁镇总兵一文一武担任主祭、陪祭,一直延续了二百多年。祭海会盟利用蒙藏等民众对西海海神的信仰,在祭祀海神之时,召集王公千百户进行会盟,由钦差大臣代表朝廷奏选委任盟长,册封爵位,赏赐抚慰,并解决仲裁各旗、部落之间的矛盾纠纷,安抚各族民众,所以祭海是形式,会盟才是实质,目的是维护国家和平统一,防止战乱,有利于中央的统治和地方的安宁,起了联络各民族感情的怀柔作用,是造福百姓的大事,所以直到民国,这一惯例都没有因大清王朝的覆灭而中止,而是沿袭了下来。

、昌耀——藏汉一家亲培育出的伟大诗人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中国当代著名诗人,祖籍湖南省桃源县。1950年参军,任38军114师文工团队员。同年,相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在朝鲜战场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5年从河北省荣军学校毕业后赴青海,1957年被打成右派,历经22年的荒原流放岁月。1979年,平反后的昌耀重返年青海省文联,历任《青海湖》杂志编辑,专业作家等职,并先后担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青海省第六届政协委员、第七届政协常委。昌耀是青海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之一。

青海省湟源县日月藏族乡是昌耀最初的“边关流寓”之地,在这里他成为了一藏族之家的义子和女婿,谱写了汉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篇章,寻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二故乡。写下了《丹噶尔》、《慈航》、《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哈拉库图》等不朽诗章。1998年《人民文学》主编、诗人韩作荣在为《昌耀的诗》所写的序言中,称昌耀是“诗人中的诗人”“他的作品,即是和世界上一流诗人的诗相比,也不逊色”。  

昌耀的诗卓然独立于高原之上,以雄奇、高邈、博大、精微,塑造了自己的诗歌品格。

他用他的诗歌创造了一个高度,也停留在一个高度,至今这个高度无人企及,也许我们只能仰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湟源日月山下存在厚重又绚烂的民族团结文化,挖掘这些文化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简介:

    冷全祥,中共湟源县委党校高级讲师,湟源县文联兼职副主席,湟源县作家协会主席



丹噶尔文学苑
促进湟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介绍湟源悠久历史文化;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形式反映湟源自然风貌、人文风俗、历史景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