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全祥:用心用情用力维护民族团结的“石榴花”——记湟源县城关镇万安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孙衍玲

文摘   2024-07-23 13:50   青海  

2024年第58期 总第804期

丹噶尔文学苑主旨: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为载体,描绘湟源灵山秀水,发掘湟源历史文化,歌颂湟源人杰地灵,传承湟源旧韵新貌;为古城调丹青,为丹城抒新曲;谱一阙河湟日月,吟一首古道悠悠……


总书记指出:“社区很重要,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很多工作都要靠社区去完成”。“线”与“针”形象地诠释着基层社区工作的重要性。社区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具有经济管理、社会服务、公共安全、民生保障、教育引领等重要职能;社区也是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湟源1509平方公里的锦绣大地上生活着14个民族,也流传着许多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佳话:日月山遗存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进藏以及弘化公主远嫁吐谷浑的史话;唐蕃古道承载着唐蕃友好的二百多年间“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的繁荣景象;丹噶尔古城记录着茶马互市里汉藏蒙回土等各民族进行贸易往来的繁盛历史;东科尔寺记载着青海湖祭海大典后五族会盟的历史盛典;昌耀也是汉藏一家亲滋养的伟大诗人。千百年来,在这片流着奶和蜜的土地上,湟源各族儿女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交流融合,共同谱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史诗般篇章,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根本性作用。

这片土地上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源远流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传承古老的历史文脉,新时代新征程,湟源又涌现了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楷模,孙衍玲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湟源县城关镇万安街社区共有15个居民小组,1340户4179人;其中,回、藏、蒙、土等五个少数民族561户2489人;有伊斯兰教、道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活动场所四处,是湟源县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社区,具有流动人口多,多民族聚居,多宗教流传,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在湟源县城关镇万安街社区的寻常巷陌间,人们会经常看到一个行色匆匆又略显单薄的身影,她精力充沛,走街串巷,走家串户,与民攀谈,解说政策,风雨无阻,她便是湟源县城关镇万安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的孙衍玲。孙衍玲有一种几乎与生俱来的谦虚、内刚、细腻、坚韧、务实、柔和、善良、包容、达观的性格,这种性格造就了她做事认真,心思缜密,以柔克刚,不屈不挠,雷厉风行的特点。几年来,在孙衍玲书记的带领下,万安街社区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一系列荣誉接续而来:“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军民共建先进单位”、“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市级社区‘石榴籽家园'”等。孙衍玲书记本人也荣获了一系列荣誉桂冠:“湟源县优秀共产党员”、“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感动人物”等;社区群众亲切地称她是一朵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石榴花”。

聚焦民族工作主线,重视社区环境面貌整治

昔日的万安街社区上下沙沟地带属于典型的脏乱差区域。上下沙沟一带住着近六百户居民,西邻丹噶尔古城,过去这儿环境脏乱差是出了名的,家家门垃圾成堆、私建乱搭成风,煤棚、厕所、废品、污水等乱堆乱放,泡沫箱种菜,小轿车也乱停乱放,一到夏天,这儿充斥着难闻的气息,苍蝇嗡嗡飞舞,群众也怨声载道,由于这一带属于社区深处狭窄区域,一般人很难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2021年孙衍玲上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后却不信这个邪,决心用大动作大手笔大气魄进行社区环境整治。她依靠自己的坚韧和不屈不挠,多方奔走,二年多时间里争取项目资金400万元,进行了上下沙沟环境整治活动。经过二年多的环境整治,现在的上下沙沟道路硬化整洁,线路标识清晰,家家门口的乱堆乱放消失了,各类垃圾杂物已清理干净,卫生死角和盲区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泡沫箱种菜现象不见了,代之以整齐的苗圃菜畦,车辆停放规范有序,家家建了水冲式厕所。上下沙沟连接处一面生态环保的现代篮球场赫然而立,几位英俊少年正在球场姿态潇洒地争抢篮球,社区面貌大变,600多户居民受益,家家户户墙面上的美术图案新颖别致,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重视顶层设计,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在维护社区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1年当选为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后,孙衍玲引导班子成员及辖区党员充分认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性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孙书记带领班子一行人定期分析研判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为社区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夯实了体制机制的基础。她带领班子构建“社区党支部+社区网格长+红石榴业委会+楼栋单元长+党员中心户”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积极推行“党员入格,一网兜底”,把工作触角延伸覆盖到楼院、小巷。打造“暖心石榴籽家园”党建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七个一”活动(一起“座谈感党恩”、一堂“石榴家园课”、一桌“团结大锅饭”、一回“邻里话家常”、一场“凝心求同会”、一份“关爱送温暖”、一次“为民办实事”),以最贴近群众、贴近民生的有效形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让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飞进每一户寻常百姓家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孙衍玲坚持把维护团结稳定、社区平安和谐作为自己和社区班子的使命,把民族团结创建工作融入社区治理格局中,通过宪法宣传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政策法规知识宣讲、日常普及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联合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依法保障辖区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她探索推行“五微”服务模式(石榴“微课堂”、团结“微灶台”、纠纷“微调解”、传送“微温暖”、办成“微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点亮辖区居民微心愿300余个当一系列富有生命力的习惯做法和一些与时俱进的规章融合上升为体制机制后,社区的管理更显章法,彰显了强大生命力。

坚持民生为本,一枝一叶总关情

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是社区的一大职能。孙衍玲凭着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一腔热情,精细化服务于群众,于细微处见真章,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她把平凡的工作做成了不平凡的事业。孙衍玲所在辖区的李奶奶是一位独居老人,2022年5月疫情期间李奶奶患病住了进医院,面临无人照料的窘境,得知情况后,孙衍玲立即动员和李奶奶同住一个楼的群众轮流照顾李奶奶的起居生活,直到疫情结束。无独有偶,北极山巷的马老汉是一位热心公益活动的老人,疫情期间,因儿女们都忙于抗疫,无法陪伴在身边,心脏病复发的他就医困难,得知情况后,孙衍玲及时带人将他送医救治,并安排社区服务人员轮流照顾送饭。长期的社区工作,使孙衍玲养成了隐忍又豁达的性格,有时挨社区居民不理解的非议甚至詈骂几乎成了孙衍玲工作的一部分,委屈受的多了,反而把孙衍玲的胸怀格局撑大了。

社区有一姓马的40多岁居民患了癌症,住院花费大,思想负担重,孙衍玲得知消息后,立刻跟他取得联系沟通,让他申请低保,从而解决了医药费报销及低保补助等问题,后来这个人的病也治好了。社区99岁的孤寡老人苟奶奶,平常由她的娘家侄子照料着,这相当程度上减轻了社区工作压力,孙衍玲便定期和苟奶奶及其侄子进行沟通,了解苟奶奶的生活状况,也关心她侄子的生活境况,并予以合理范围内的关照。苟奶奶离世后,孙衍玲又携花圈去祭奠,用她的话讲“老人家活着时我操心,殁了我也管,管到底”。诸如此类的实事好事,孙衍玲做的很多很多。

真情心手相牵,民族团结出现新气象

孙衍玲所在的社区是多民族聚居区。四年来,孙衍玲创性地开展了“大锅灶”活动,她将“大锅灶”设置到人群居住较为密集的地方,烧个面片,煮个洋芋,捏个饺子或者煮个熬饭等,孙衍玲和大家边吃边聊,边吃边拉家常,边吃边宣传政策,边吃边化解矛盾纠纷,一顿饭的功夫,就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20多年的社区工作,使孙衍玲变成了社区“民生活字典”,谁家有残疾人,有党员,有育龄妇女、老人孩子、下岗无业人员,她都了如指掌,对社区内的老、弱、病、残心里都有一本“明细账”。令人赞叹的是孙衍玲根据小区各族妇女厨艺高超,善于制作各种面食的优点,在万安街社区打造了一个叫“特色美食节”的文化活动。各族妇女制作的油香、馓子、麻花、小笼包子、白面锅盔、酿皮子、切糕、油面子等美食作品琳琅满目,参赛的30多户群众端上丰富的菜品,由专家团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若干参与奖,此举增强了各民族间的凝聚力向心力,成为了湟源县引人注目的一个文化品牌。

走在万安街巷,遇见群众孙衍玲都会热情打招呼,拉家常,听听群众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对有价值的建议她会随时记在随身带的日记本上,以此来改进社区工作。

孙衍玲和清真寺的友好关系值得书写一番。每逢开斋节和宰牲节,孙衍玲都要代表社区去清真寺进行节日慰问。一来二去,社区和清真寺管会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加深,寺管会的老同志发现孙衍玲虽然身体有点单薄,说话轻声细语,但做事很靠谱,细心且坚韧,说到做到,因而对孙书记越来越佩服,工作上极力配合,双方联手做了一系列实事好事。首先清真寺附近餐饮业发达,饭馆多,吃饭的群众多,有时群众内急了要上厕所,但附近没有厕所,急切之下,群众就会到清真寺里来上厕所,而时间长了清真寺里打扫卫生的人会嫌所干的活太脏,报酬太低,然后就是走人,频繁换人也不是长久之计。孙衍玲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刻和清真寺管会沟通商量把清真寺对面闲置的尕寺进行改造,利用尕寺的一小块地皮改造成水冲式厕所,另一大块地皮进行商业开发,思路决定出路,经过多次磋商,双方达成进行商业开发的一致;经过几个月努力,马路边一座现代而又精致的厕所悄然伫立,大大方便了附近群众;旁边的一座时尚的餐饮店也拔地而起。社区范围内的清真寺大殿是用上等木料制作完成的,价值连城,需要精心呵护,防火工作首当其冲。细心的孙衍玲发现清真寺的西北有一角林木,长势迅猛,树梢直抵清真寺大殿,到了冬天,干枯的树枝有可能导致火苗,火苗有可能引燃清真寺大殿,后果不堪设想,孙衍玲立刻和寺管会沟通磋商,将清真寺大殿西北角的林木改造成了健身广场,即方便了群众健身,又排除了潜藏的隐患。清真寺管会的同志亲切地给孙衍玲起了一个经名,夸赞她“就像自己的姑娘,啥心都操到着”。孙衍玲就是这么一个做事认真细心的社区好书记,她的人生箴言是“上善若水”。是的,水滴石穿,水流绵延。水的力量看似柔弱,但在持之以恒的作用下,能够创造出壮丽的景观,在人生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努力追求目标,定能收获美好的结果。水能融入万物,容纳一切,人生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包容,以宽广的心胸待人,创造和谐与理解。

弘扬传统文化,引领社区文明新风尚

孙衍玲所在的万安街社区近几年掀起了“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书香家庭”评选活动,从而引领了社会好风气。“好婆婆”“好媳妇”是通过自荐、群众推荐以及社区工作人员走访了解评选出的。评选旨在选出注重家风、与家庭成员相处和谐的优秀妇女,用她们的模范行为影响身边的更多女性及家庭。这项评选活动引领并激励了万安街社区广大妇女大力弘扬孝亲美德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家庭成员树立现代家庭理念,崇尚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建设稳定和谐的幸福家庭,通过家庭和谐来推动社会和谐,从而实现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好的家风,好的家风推动好的民风。在居民中形成了“家家争当文明户、人人争做文明人”的新风尚。这类活动不仅能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家庭成员的道德素养,还能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书香家庭”的评选是促进社区居民崇尚文明,提升文化素养,让沐浴阳光,浸润在书香里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读书是最廉价的高贵,书籍是引领孩子阅读的条件,父母喜欢读书,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书香氛围也是倡导孩子读书的根本。捧一本好书,品一口香茶,或坐或倚,一人一角落,一书一世界,徜徉在书的海洋中,沉静代替了的浮华,思考代替了焦躁。在弥漫着书香的氛围中,孩子会不知不觉中就爱上了读书。孙衍玲本人就是一位尊老爱幼的模范,每逢在小区遇到熟悉的老人,孙衍玲都要停下和老人唠唠家常,嘘寒问暖,谦虚有礼,用她自己的话讲“我弯下了腰,升起的是格局灵魂”。

值得一提的是,孙衍玲曾是湟源一中笔者教过的学生。那时在湟源一中的讲坛上我用思政课雕塑着一代人的心灵和三观,启蒙着一代人的思想;或许那时的孙衍玲曾以湟源一中和师资为荣。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多年以后,孙衍玲在社区舞台上展示自我,服务于民并取得辉煌业绩,我又以孙衍玲为傲。因了这层关系,采访她轻松又愉悦。经过多次深入万安街居民区调研和采访孙衍玲,便形成了这篇文章。

作者简介:

冷全祥  中共湟源县委党校高级讲师 湟源县文联兼职副主席 湟源县作家协会主席 喜爱文学与生活。



丹噶尔文学苑
促进湟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介绍湟源悠久历史文化;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形式反映湟源自然风貌、人文风俗、历史景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