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72期 总第818期
丹噶尔文学苑主旨: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为载体,描绘湟源灵山秀水,发掘湟源历史文化,歌颂湟源人杰地灵,传承湟源旧韵新貌;为古城调丹青,为丹城抒新曲;谱一阙河湟日月,吟一首古道悠悠……
我的故乡在一个叫草原村的偏远山区,名为草原,其实不是大草原。为什么叫草原这样一个广阔而又大气的名字,可能与它的历史渊源有关。
据说,这里曾经是一个水草丰茂,牛羊成群,灌木葱茏茂密没过人头的半农半牧的地方。这里蒙藏汉杂居,原著民为蒙藏民族,后来闹饥荒从外地迁徙来几户汉族。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生活,生活清贫而知足,环境如世外桃源。
那时候的草原村,零星的居住着几户人家,三里一户,五里一家。据我父亲回忆,他们小时候,从一家到另一家串门子,必须有条大黄狗带路,要不然灌木太茂盛,树冠高大,看不到庄户,容易迷路找不到家,且有野生动物狼和野狐出没。可见当时生态环境有多好。我家就在草原村一个叫大坡根的地方。
如今,这个地方还沿用着一个几乎叫了一个世纪的叫贝西场的地方和尕场窝的地方。据说是一个叫贝西的蒙古族王爷冬夏驻牧的地方,既然叫王爷,可见他的财富在当时的草原这个圈子周边可谓非常富有。后来,由于国家有关政策,这些蒙古族牧民在恋恋不舍中远离故土,远离草原,去了遥远的祁连山放牧,还留下了一些动人的故事。这是在五十年代当草原村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我的爷爷给我讲的故事。
蒙古族牧民们都去了祁连山,草原只剩下几户汉族人家。我们就是其中一户老坐地户。其实,我们是蒙汉族后裔。爷爷的祖上来自南京,地主出身,家住巴燕乡石咀村,我太爷爷吃鸦片家道中落,到爷爷就沦为贫农,爷爷父母亲去世早,爷爷就成了一个姐姐们带大的孩子。奶奶的外祖上是海南州非常富裕的蒙古族大牧主千户家,据说在一百年前,他们家在海南草原上有豪华的大庄园,也就是土墙夯筑起来的庄廓,庄廓墙的厚度可以两辆马车并行行走,庄廓四角顶上还盖了值夜瞭望的房子,可见其富裕程度之一斑。后因黄河南的抢娃(盗贼)谋上了外太爷爷的家产,杀害了奶奶祖上一大家子几十口人,抢劫了所有财产,奶奶的妈妈藏在一个皮袄里侥幸逃生,最后逃难到草原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与当地一陈姓男士结婚,生下独生女我奶奶。奶奶妈妈再也没有生下一男半丁,后来,性格豪爽正义的爷爷上门赘婿到奶奶家。一家人,在草原村过着淳朴简单知足快乐的生活,奶奶生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七个孩子,可谓人丁兴旺。这个家里,蒙汉结合,语言也是蒙汉语言共用共融。大家都能相互听懂两种语言。奶奶的妈妈蒙汉语都会,据说有出名的僧人到访啥的,会邀请我太太当翻译,可是这些子孙并不学她教的蒙语。后来,我埋怨父亲,他作为那个年代家里唯一的有文化的孩子,当初你怎么就没学会蒙语,学会了可以教我,我喜欢蒙语卷起舌头叽里咕噜的讲话。会讲两种语言,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啊。
七十年代,青海省师范学院毕业的父亲为了照顾家庭,放弃了在城市任职的大好机遇,回到草原当起了老师,那时候草原村都有中学,方圆几公里外村庄的学生都到草原上学,父亲博学而精干,深得师生们爱戴,再后来县上几次想要调动我父亲去县城任职,我父亲为了自己的小家,婉言谢绝去城市。后来,父亲兄弟三个成家后都分家单过了,爷爷奶奶和最小的叔叔婶婶一起住。奶奶特别宠我,舍不得和我分开,所以我就和爷爷奶奶还有叔叔婶婶一起生活了好几年。我父母亲每次带我回自己的家,我好像去了陌生人家不习惯,又跑回奶奶家。见不到奶奶,我会六神无主。更怕奶奶被姑姑们请走了,十天半月不回来。奶奶娇生惯养的我在自己家里就失宠了,因为我稍微有点不听话,妈妈的柳树条就会闪起来,令我非常害怕,我可不想回去挨揍。父母亲想我了会来奶奶家看我,哄我回家,我还是不想去。妈妈的娘家人来了想看看我,我也是不去的,她们就买上糖果和花衣服来哄骗我回家见亲戚们,我也是迫于强迫回去应付一下又跑了,那样的日子在父辈们分家后持续了几年,直到我上学。
我在奶奶的庇护下,童年过得就像一个小公主。奶奶知书达理,在家里很有威信。儿子儿媳们和姑姑姑父们非常尊重奶奶。爱屋及乌吧,所有人也都对我非常宠,就是偶尔不听话,大家也好像碍于奶奶的面子迁就我。小时候我特别娇气,有时候也会哭闹,叔叔婶婶也不敢说我,抱着我就哄我开心。奶奶去哪里,我就去那里,姑姑们喜欢在花红柳绿的夏天来请奶奶去小住,每次奶奶都会带我去姑姑家,我跟着奶奶享有这个待遇,其他叔叔柏柏家的几个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就没有这个待遇。据说,谁要是欺负我,我奶奶就会跟谁急,我不知道奶奶为什么如此宠我,也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深的缘吧。
爷爷只认得几个字,可我到现在怀疑他肚子里怎么有那么多的故事,那时候家家都一样贫穷,家里没有钱也没有广播电视,每到大年三十我们所有孙子给爷爷奶奶拜年去,除了奶奶给的几颗糖,婶婶给每人一把焦黄的大豆之外,就没有一毛钱的压岁钱,爷爷的故事就是送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三国演义、杨家将、薛仁贵、关云长等历史故事被爷爷讲的绘声绘色,头头是道,如同看电视,一直守岁讲到后半夜,我们所有人鸦雀无声地听爷爷讲的故事,忠义正直善良从善如流是爷爷故事永远的主题,爷爷的故事就是我们过年最精彩的文艺节目了,现在回忆起来,遥远而温暖。爷爷的故事在我心里埋下了一些文艺的种子,上学的时候写作文好像比别的孩子多点想象力。
小时候,留给我更多的是温暖的亲情,绵长悠闲车马缓慢的的岁月,还有草原美丽的夏季。草原村其实是一个狭长的小盆地,群山环绕着中间一大块东西走向的很开阔的草地,嫣然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小草原。夏季,蓝天白云下草甸如茵,草地上鲜花遍野,芬芳无比。牛羊悠闲自在,小河蜿蜒流淌,泉水清冽甘甜,我在它的怀抱,纯真而快乐。
农人们悠然自得,顺天时,遵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家贫富都差不多,都是吃青稞面杂粮和糌粑草面,生活清贫,物质匮乏,也都安贫乐道。孩子们不知忧愁,学生没有几道作业,我做作业不到十几分钟就能写完。周末或者假期,我们天天都在草原深处玩耍,有时候躺在草地上,望着蓝天白云遐想联翩一整天,也没有人会来管你。
在这个美丽的草原上,兴致大发时,我和伙伴们还会结伴跑遍玉石湾、大阴坡、小阴坡等开满鲜花的山坡,采摘一把把红黄蓝紫五颜六色的野花编制成花环戴在头上,还给妈妈带回去一些野花装在花瓶里。还去揪一些叫酸面片的可以食用的味道酸甜的椭圆形叶子,用剥了皮的金露梅的柔软的枝条串起来,挂在脖子上,手腕处,装饰自己,炫耀自己的成果,还会带回家慢慢享用,每天做自己的女王,不亦乐乎。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人真的是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日子过得清贫而逍遥,自在而缓慢,没有焦虑,更没有内耗。清晨,我们在家里那只花枝招展的大公鸡扯着嗓子的打鸣声中睁开睡眼,在飘进小院的清新的空气中和牧人吆喝牛羊放牧的悠长声里起床洗脸,在妈妈煮的香甜的奶茶和热气腾腾的煮洋芋早餐中开启一天无忧无虑的生活。又在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中也和牛羊一样各回各家回家,各找各妈。
那时候,放学第一件事便是玩,玩沙包、石头、玩跳绳、捉迷藏、抓汉奸、抓特务、大老爷升堂等游戏是我们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我最好的玩伴就是我家房后的邻居家的四个女儿,叫香儿、叶儿、莲莲、还有年英。一放学,我飞快地跑回家,书包还没在炕上放稳,当老师的爸爸放学后还没进家门,大门口就有玩伴们叫我出来玩的声音,那时候学习好像只是学校里的事情,放学后主要的事情就是玩和干家务。我的家务除了摘点菜园子的菜拿到泉水旁洗干净带回家,再没多少家务,干完家务,拿一块干粮跑出去,正在擀面做饭的妈妈在后面喊我早点回家吃饭,别又贪玩不知道回家吃饭,我嘴上应付,人早就跑了。
我们几个人事先会商量自己制订游戏规则,然后按照指定的规则游戏玩耍。大多时候大家都很遵守规矩,玩到最后,我也会耍赖来一两次破规,被玩伴埋怨不断,说我霸道,我窃喜且乐。玩到天黑,哥哥弟弟放学后的放牛任务完成了,牵着牛儿背着粪篓回家了,一家人团聚吃饭的时候到了,妈妈对我的呼唤声由刚开始的温柔变成屡叫不回后的大怒,甚至拿个棍子出来吓唬我回家吃饭,我在依依不舍中和玩伴们一步三回头回家吃饭。回家后,妈妈还会在愠怒中责备我半天,一向宠我的爸爸却向着我和妈妈说和解的好话,我并不在意他们,我在无聊中吃几口不爱吃的清汤寡水的汤饭然后就写几行作业。然后又是在炕上玩石头,爱干净的妈妈心疼她那个粉红色牡丹花的炕单,怕我老抓石头抓破炕单,玩没多久就喊停我的游戏。我只好作罢,空翻石头,有时候会打到头上,有时候会落到脚上,任凭妈妈再三反对,我依然其乐无穷.....玩累了倒头就睡,还会时不时缠着博学多才的爸爸给我讲很多故事才肯睡觉,唉,简直任性。
在草原上,没有玩具,没有过多的物质条件,我们就自己创造游戏,找寻快乐。我们玩的参与人数最多的游戏要数大老爷升堂了,那种玩,几乎进入实战状态,投入的淋漓尽致。我们村的十几个女孩子会跑到房后山坡下面挖出大老爷的宝座,和往宝座上的长长的台阶,选中一个年龄最大的女孩当大老爷端坐上面,其余人员扮演站立两边的丫鬟和衙役,学着所谓的古人强调向大老爷禀报各类事宜,由大老爷裁定。然后还会进行大老爷断案,把犯案的押上去,跪倒在大老爷宫殿台阶下,让大老爷问询,如果大老爷发怒了,装扮的衙役还会假装打上二十大板。正玩的尽兴时,突然冒出一些我们这些女孩子的弟弟之类的男孩子们,也想当大老爷体验一把,我们不想和捣蛋的他们玩,就把他们轰出去,这时,不善罢甘休的他们恼怒后把我们精心制作的大老爷升堂的官邸现场摧毁。男女两派战争彻底点燃,我们会混战起来,有时候会把自己的弟弟们打的鼻青眼肿流鼻血,回家又会让父母亲当判官,免不了责怪我们大的欺负小的。那些快乐滑稽刺激惊险的情景,现在想起来我还会笑出声来。
后来,我考上了县城重点高中,几年后然后又上了大学。那时候考上大学等于有了铁饭碗。在我们十几个玩伴中,我是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姑娘,玩伴们投来羡慕无比的目光。我在她们的祝福和赞美声中去了省城的大学。每到假期回到我的草原,她们会蜂拥而来,把我围在我家门前的草地上,惊奇羡慕地把我从头打量到脚,又从脚打量到头,说我好洋气好漂亮,大学生就是不一样云云。问我们大学长什么样,有什么等好奇的事情的等等,一直到天黑,她们还不想让我回家,让我给她们讲我的大学故事,父母亲以我为荣,也不再催我赶紧回家吃饭,而是更愿意让我把我的快乐分享给童年的玩伴们,满足她们的好奇心......
我在环境优美弥漫着丁香花味道的大学校园想起她们时,也会为她们没能考上大学感到惋惜,她们永远无法见到大学美丽的校园,无缘听一听博学多才幽默风趣的教授的讲课,更别说大学毕业后就可以分配到行政事业的好工作了。但是,草原上我们一起的快乐时光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无法忘记。一到假期,我就会飞回我的草原,我温暖的家,找我的玩伴,直到她们全部远嫁。
如果说,我是幸运的,我只能说,是草原给与了我无限的能量。我在草原的怀抱中长大,那里的蓝天白云,那里的山川河流,那里的新鲜空气看大了我,那里的五谷杂粮养大了我。我曾在她温暖的怀抱里,躺在绿色的草甸上,望着蓝天白云无数次遐想,草原之外肯定还有精彩的世界,要不然朵朵白云为什么会飘向远方呢?我想变成白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这片天空之外还有什么样的天,这个地方之外还有什么精彩世界......。我无数次幻想。
后来,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家乡的县城上班,当了一名记者。每一天,在努力与勤奋中践行自己的新闻理想。我走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和每一个村落,熟知家乡每一个变化,我看到每任领导对湟源发展的定位都有自己不一样的认知和定位,我也看到每个百姓生活发生的质变,我的世界很大,我看到了很多的东西,领悟到了很多东西。我的世界也很小,我还在小县城......
现在,每每想起草原,就会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美好的或者苦涩的,每年夏季,我会一个人开车去草原看看,看看哪里的山,看看哪里的草地和河流,看看草甸上零星的牛羊,还有开了几百年也没变的叫水晶晶、鸽子花、馒头花、边麻花的小野花,从草原的一草一木和自然万物的至真至朴中找寻一种依托、一种力量、一种慰藉,一个安放心灵的彼岸……
作者简介:
王金莲,女,1997年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在湟源县广电局工作,曾任记者、新闻部编辑、电视台副台长、台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从事新闻工作26年。现任湟源县文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