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77期 总第823期
丹噶尔文学苑主旨: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为载体,描绘湟源灵山秀水,发掘湟源历史文化,歌颂湟源人杰地灵,传承湟源旧韵新貌;为古城调丹青,为丹城抒新曲;谱一阙河湟日月,吟一首古道悠悠……
每逢中秋节,河湟谷地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种色彩鲜艳、营养丰富、香味四溢的传统大月饼。说其色彩鲜艳,是因为涂抹了香豆、红曲、姜黄等植物粉末;说其营养丰富,是因为掺加了红糖、蜂蜜、瓜子仁、葡萄干等食材;说其香气四溢,是因为和面时用了菜籽油或胡麻油。月饼外面包裹着的馍皮上,还点缀着各种寓意吉祥的面花和“小动物”。河湟人家的中秋祝福,就寄寓在这一个个如莲花般绽开的大月饼上。
那些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在月饼上点缀各种面花的同时,往往会捏一条面塑小蛇盘卧在上面。面塑是一种产生于农业社会中的民间艺术形式,千百年来一直被应用于岁时节令和人生礼俗等民俗活动中,融观赏性和艺术性于一体,隐含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理想、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至于河湟月饼上为何要盘一条面蛇而不是其他动物,笔者咨询过很多人,但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只是说:“人老几辈子都是这么做的呗。”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笔者发现河湟月饼上这小小的面蛇背后,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化蕴涵。
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超出自己认识范围的自然现象所作的最朴素的解释,反映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古代先民们无法正确认识日食、月食现象产生的原因,也搞不清楚月亮为什么会有盈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未知的神秘力量导致的,因此内心恐惧不安,于是通过用敲打锅碗瓢盆等方式,试图吓走天狗、蟾蜍等食日、食月的异兽。与此同时,月球表面那些因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太阳照射下形成的阴影,更容易引发人们的种种幻想,将其想象成蟾蜍、玉兔等形象。因此,我国自古就有了蛤蟆吞月或蟾蜍食月的传说。司马迁在《史记·龟策列传》中写道:“日为德而君于天下,辱于三足之乌。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蝟辱于鹊,腾蛇之神而殆于即且……”认为月食是因为虾蟆的啃咬造成的。据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一句俗语也源自蟾蜍食月的传说。
蟾蜍食月的传说,不仅让古人“合理”地解释了月食现象,也为历朝历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李白在其诗作中就曾多次提及蟾蜍食月,如《古风·蟾蜍薄太清》:“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古朗月行》:“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晚唐诗人卢仝《月蚀诗》:“传闻古老说,食月虾蟆精。径圆千里入汝腹,汝此痴骸阿谁生。”宋末元初诗人方回《闻笛叹》中有“玉川子涕泗虾蟆,食月万古不可开”之句。明代释明河的《补续高僧传》中有“海底蝦蟆吞月,踏翻生死大洋”之句。晚清诗人黄遵宪在《和钟西耘庶常德祥津门感怀诗》中写道:“岂谓浮云变苍狗,竟教明月蚀詹诸”“魑魅入林逢不若,蝦蟆吞月鉴方诸”。与黄遵宪差不多同一时期的藏书家龚易图在《书怀柬西耘》一诗中写道:“猛兽出林思服不,妖蟆蚀月感詹诸。”这里的“詹诸”就是蟾蜍。
那么古人为何不认为食月的是其他动物,而偏偏是蟾蜍呢?这是因为,在古代神话传说里,蟾蜍是月亮里的“常住民”。《楚辞·天问》中写道:“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他将“顾菟”注释为兔子,而闻一多在《天问释天》中认为“顾菟”就是蟾蜍。东汉张衡在他的天文学著作《灵宪》中,不但指出“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众星被耀,因水转光。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虚。在星星微,月过则食。”第一次比较科学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还记载了嫦娥“窃王母不死药服之以奔月”,等登上了月亮后“遂托身于月,是为蟾徐”。也就是说,嫦娥奔月成功后,并不是成为人们印象中绝美的仙女,而是变成了一只蟾蜍。
古代先民们将日食、月食现象视为灾异,早在周代便有了救日、救月的仪俗。《周礼》中“地官·鼓人”、“夏官·虎贲氏”、“秋官·庭氏”等篇节均提到了“救日”和“救月”。东汉郑玄在其对《周礼》的注疏中更是指出“救日以枉矢,救月以恒矢。”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当时的长安城中,每到发生月食的时候,“士女取鉴向月击之,满郭如是,盖云救月蚀也。”这里的“鉴”就是古代的镜子。发生月食时,唐代首都长安的士女们都拿起镜子,对着月亮敲击,希望以此来“救月”。
“救月”这一古老习俗,在河湟谷地具体体现在月饼上那一条小小的面蛇。因为在自然界中,蛇是蛙类最主要的天敌。为了吓退食月的蟾蜍,人们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蛇,希望用月饼上那条面塑的小蛇来“救月”,以保护月亮不受侵害。有些人家在蒸月饼时,除了盘一条小面蛇,还会捏一只小面蛙,其中的古意就更明显了。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人们全家团聚赏月、共享天伦之乐的日子。人们自然不希望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发生蟾蜍食月这样的事情,于是就用那月饼上小小的面蛇,来表达自己最质朴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原刊于2024年9月13日《青海日报》
作者简介:
刘玮,青海湟源人,本科、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宁市作家协会理事,有诗、文、小说发表于《延河》《诗歌月刊》《青海湖》《中国青年作家报》《雪莲》《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中国土族》《浙江诗人》《大河诗刊》《海东日报》《格尔木日报》《群文天地》《黄南报》《白唇鹿》《西宁文化》《河湟》《金银滩文学》《青海组织工作》《青海作家》《青海诗人》《湟水》《西海文艺》《河清海晏》《老爷山》《寻甸民族文化》《平安》《映山红》《康巴文学》《巴音河》《桃花源》《海南文学》《红地角》《贵德》《延风》《青海文化旅游》《凤凰湖诗刊》《隆务河》《天池小小说》《小小说家》《意林文汇》等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