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两地三种不同灌制香肠的方法~

美食   2024-12-05 20:31   四川  

每年到了腊月,四川家家户户的窗台前、阳台上都挂满了色彩斑驳的香肠。暗红色的瘦肉配上雪白的肥肉,于是就呈现出红白相间的斑驳颜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香肠,也称腊肠、灌肠。一般研究认为中国香肠制作大致在南北朝以前就已经形成,其文献记载始见于北魏《齐民要术》的“灌肠法”,清代翟灏《通俗编•饮食》引《齐民要术》云:“有灌肠法,细锉羊肉,及葱盐椒豉,灌而炙之,与今法无异也。”又引《事物绀珠》载:“灌肠,细切猪肉料,拌纳肠中,风干。”香肠制法,一直传承至今,香肠成为广受中国人喜爱的腌腊制品。因风味特殊,易于长期保存和远距离运输, 香肠成为炒菜、炒饭、煲饭、煮面、煮粉、凉菜、冷拼、烧烤等常用的食材之一。

在中国,香肠从地域上分为南方香肠和北方香肠。其中南方香肠,从区域和风味影响上主要分为川式香肠和广式香肠两大类, 以及其他地方香肠,比如湘式香肠、黔式香肠等。广式香肠在口味上较为单一,明显偏甜味;川式香肠则呈现丰富多变的口味,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做法和口味, 创制出诸如小肠香肠、大肠香肠、排骨香肠等各式各样的种类,口味上则有麻辣、豆瓣、五香、咸鲜等味型。


泸州香肠年味长

在位于川南的泸州,泸州香肠是川式香肠的代表之一,体现了当地饮食“十全风味”体系的丰富性。泸州人制作香肠的时间短,大致在每年寒冬腊月至立春之间,因为主要集中在腊月里杀年猪,所以制作的腌肉称腊肉,制作的香肠称腊肠。而香肠的一个“香”字,更是直接体现了腊肠风味对人们食欲的诱惑,惹人馋涎欲滴,盼大饱口福。同时,香肠也是川南人家浓浓年味的重要呈现形式,自家灶台火炕上挂满了香肠,新年才有滋有味。

在泸州,不管是乡下,还是在城里, 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香肠过年。制作香肠,泸州人叫“瓤香肠”,一个“瓤”字说明了香肠是肠衣包裹肉馅而成,形象地描述了香肠的形状与制作。肠衣是用猪小肠经加工制得, 薄而透明, 状若蝉翼, 套于馅外,形似裹衣,故得名肠衣。

制作肠衣, 首先将小肠内挤干净,用水反复冲洗、透洗,再将小肠内外翻面,使原本在外面的一侧翻到内侧,然后加面粉反复揉搓,并且重复几次,彻底洗干净。清洗小肠时,注意不能加盐,否则容易改变小肠的韧性,并导致小肠断裂。加面粉则能使小肠上的黏液被面粉粘上,使其容易洗干净。然后削制一把竹刀,将洗净的小肠放案台上或长凳上,刮去小肠表面厚厚的肠泥(也叫肠茸),使小肠仅剩具有韧性的一层薄膜, 即肠衣。将肠衣按一定长度切断后,再次洗净并浸泡于清水中待用。

猪肉切片

1

小肠洗净后刮去肠茸及水分

2

制作香肠所用的肉,需要瘦多肥少,肥瘦相间。肥肉和瘦肉两者的比例,在3∶7至4∶6之间,这样做出来的香肠口感瘦而不柴,也不肥腻。若是全瘦肉,吃起来缺少脂香,且质地柴硬。农家制作香肠,对猪肉选用的部位并不是格外讲究。当然,越是品质好的部位,比如猪的后腿肉、前腿肉、五花肉、里脊肉等,制作出来的香肠品质自然越高。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恰恰相反,越是部位好的肉,都被腌制成腊肉,反而是一些边角料的肉被用于制作香肠。因此,香肠用肉的选择,需根据香肠品质档次的定位而对应选择,其原则是需选用肉质新鲜、无异味的现杀猪肉。


将猪肉去皮,仅用纯肉的部分,将其切成小薄片,纳入盆中,肥瘦拌匀,再进行瓤制前的调味。调味时,将食盐与花椒一起放锅内炒香出味;泸州豆瓣酱剁蓉,用生菜油炒香;老姜切姜米;老冰糖研成碎末;二荆条干辣椒用少许油炒酥脆,加少许芝麻一起倒入碓窝,舂制成辣椒面。

加入调辅料码味

3

把肉片瓤入肠衣内

4


切好的肉装入大盆内,加入浓香型白酒、醪糟汁、冰糖、食盐、花椒(颗粒和粉状均可)、老姜米、泸州豆瓣酱、辣椒面、少许香油等,一起拌匀。也可根据各人的口味喜好,加入五香粉、十三香、米粉子等,不喜欢吃辣的可以只放豆瓣酱,不放辣椒面—— 这充分体现川人饮食“ 物无定味,适口者珍”的饮食理念和烹饪原则。在所加入的调味品中,白酒起到杀菌、去腥的作用;白糖、醪糟汁和味,缓和辣椒燥辣,使之更加醇厚;豆瓣酱定底味、调色;食盐杀菌、调味;花椒、辣椒赋予川式香肠所特有的麻辣风味, 以及花椒的清香麻气息;香油起到增香作用,但是用量宜少不宜多。



瓤制时,把肠衣置于温水之中,把拌匀调制好味的肉片瓤入肠衣内,浸于温水盆内用手捏紧,用线系成约20厘米长的节,并用竹签在香肠上扎数个气眼,使内部的水分慢慢渗出。接着,将瓤好的香肠挂风口阴凉处晾去部分水分,再用老柏树丫枝(俗称柏香)、花生壳、稻壳等一起熏制,使其烟香气味渗入香肠之中,经过两三日熏制后, 再转挂在厨房灶台火炕上,继续日复一日接受柴火灶的烟熏燎烤。

历经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待香肠的肉片紧实,香肠就算做好了,可以长期挂火炕上,也可取下放冰箱里低温保存。烹制时, 可以煮、蒸、炒、烤等,方法多样,成菜香味浓郁。


成渝两地灌制香肠,各自有绝招
而成都、重庆作为川菜的大本营,两地饮食风味各有特色、差异明显。成都菜肴制作以出品精致、口味多样为特点;重庆菜肴制作则以出品粗犷豪放、口味麻辣为主。但是香肠在成渝两地却不按常理出牌,形成了一贯的反差。
成都人灌制香肠,各家有制作绝招和秘籍,非要给成都香肠找一个共同的特点,那无非是成都灌制香肠的口味大多以麻辣味为主。成都麻辣香肠基本以优质猪前腿肉为主料。将其去皮后,切成条状或者片状,辅以辣椒粉、花椒粉、食盐、白糖、江津老白干、胡椒粉等拌匀,然后用辅助工具灌入猪肠衣(系猪小肠加工制作而成),再用棉线打成一尺长的节状,并用牙签在肠衣上扎一些透气小孔,最后挂在通风处晾晒一个月左右,香肠就制作完成。食用时,只需用温水洗净,再放入水锅中煮制半小时至熟透,捞出来切片,即可食用。
重庆香肠在灌制加工环节与成都的基本相似,但在口味和制作工艺上与成都麻辣香肠迥然不同,这使得重庆香肠在诸多口味的香肠中独树一帜。重庆香肠以原味为主,后期加工多要辅以“烘炕”,由此制作出来的原味香肠带有淡淡的果木熏香味。重庆香肠可谓重庆人口味追求的一个“另类”,它一改重庆饮食的江湖豪放气息,放弃大麻大辣的口味习惯,反而走起了成都人喜欢的“婉约”风格。
重庆香肠在调味时采用“原味”的调味方式,同样选择去皮猪前腿肉,切成条状或者片状,辅以食盐、干红花椒(整颗状)、胡椒粉、白酒调和均匀,然后灌入猪肠衣,同样用棉线打成一尺长的节状,牙签扎上小孔,置通风处只晾晒两三天,这里与成都香肠的晾晒时间不一样。最后用果木或者桑木小火烘炕72小时左右,使其在此过程中快速脱水,并吸收果木或桑木的香气,最终形成咸鲜香麻的特点。

但不管是成都人还是重庆人,故乡的香肠,不仅代表着年味,更是代表着亲情和乡味。在家乡,每当游子外出远行时,父母总不忘将自家制作的香肠和腊肉塞入游子的行囊,带上一起远行。从舌尖上的家乡味道勾起对故土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这就是人对家乡味的眷恋。


成都麻辣香肠制法

原料:去皮猪前腿肉2500克、猪肠衣2米、辣椒粉50克、花椒粉20克、胡椒粉3克、食盐35克、白糖10克、白酒50毫升
制法:
1.把猪前腿肉切成2厘米宽、10厘米长的条状或者1厘米厚、5厘米长的片状,与调味料共纳一盆并拌匀。将猪肠衣治净后,用温水浸润,取辅助工具将肉条或者肉片灌入肠衣中,并调整香肠粗细度为直径3厘米,再用棉线打成一尺长的节,最后用竹签均匀扎上小孔,挂于通风处晾晒30天即成。
2.将晾晒好的香肠清洗干净,放入水锅煮30分钟至熟,起锅晾凉斜刀切片装盘,即成。


重庆原味香肠制法

原料:去皮猪前腿肉2500克、猪肠衣2米、干红花椒粒30克、胡椒粉3克、食盐25克、白糖7克、白酒50毫升
制法:
1.把猪前腿肉切成2厘米宽、10厘米长的条状或者1厘米厚、5厘米长的片状,与调味料共纳一盆并拌匀。将猪肠衣治净后,用温水浸润,取辅助工具将肉条或者肉片灌入肠衣中,并调整香肠粗细度为直径3厘米,再用棉线打成一尺长的节,最后用竹签均匀扎上小孔,挂于通风处晾晒两至三天,至表面水分干。
2. 将晾晒好的香肠装入密闭炕炉或者炕棚里,用果木(或桑木) 小火烘炕72小时。
3.将烘炕好的香肠洗净,放入水锅煮30分钟至熟,起锅晾凉后斜刀切片,装盘即成。

点击订阅2025年《四川烹饪》杂志


进入>实用菜品制作技术直播平台

四川烹饪▪烹艺云课

 年味组合~川式腊味技术 

 川味麻辣香肠+川味腊肉(烟熏/风吹)

+川味香料酱肉  

直播回看,点击进入


《四川烹饪》杂志订阅方式
1.邮政网订阅: 邮政报刊订阅网
2.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62-50
3.微店订阅或微信支付至微信号18980751350

---------  微信公众号id:scprweixin  --------

投稿邮箱 | 85753250@qq.com
商务合作 | 13666293200(微信/电话)

四川烹饪杂志
传播美食文化,演绎烹饪技艺——餐饮界专业品牌新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