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民国时期食事逸闻四则~刘师亮点“拦马菜”;赖汤圆小传奇;厨娘治“病”;傅斯年吃“邱佛子”

美食   2024-12-22 20:20   四川  


刘师亮点“拦马”菜


有诗云:“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马不前就是马被拦。马被拦就是拦马。“拦马”菜指的是欲难住厨师、专考厨师智慧和厨艺的菜,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四川饮食业内戏称“拦马”菜,有善意刁难和调侃的意味。


上世纪30 年代的一个中秋之夜,成都《师亮周刊》的主编刘师亮,邀请了专门在茶房酒肆、戏院歌厅和公园叫卖《师亮周刊》的少男少女12人到荣乐园过节。刊童们受宠若惊,你问我,我问你,主编是不是要开除我们哦?当他们提前来到荣乐园的“牡丹”大包间落座时,一个个的心头仍忐忑不安。


刘师亮七时到达。他笑着对孩子们说:“你们辛苦了!请大家来玩个格。你们看这地点要得不?”刊童们如释重负,异口同声地回答:“巴适得很!安逸得很!”


“大家想吃啥子?”


“主编安排,就是万福!”一个领头的刊童说。


刘师亮请来大堂负责人点了第一道菜:麦草酱肉丝。负责人非常诧异,忙说:“刘主编,没听说过这道菜呀?”


刘师亮幽默道:“刚才我点麦草酱肉丝时你不是听说了吗?这样吧,请厨师来我教他咋个做。”


厨师来了。刘师亮问他:“会做酱肉丝吗?”“会一点。”厨师很谦虛。“酱肉丝上面是不是要放葱白丝?”“当然要放。”厨师很在行。“请你不放葱白丝,改放麦草丝。”厨师很意外:“那、那不好吃!”


刘师亮诡谲道:“那,说不定更好吃哩!你照我说的去

做,好吃有奖。”


顾客是上帝。厨师紧锁眉头把新麦草丝放在刚炒好的酱肉丝上,让女侍者端上了桌。但见刘师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开他手中的大白折扇(扇面上有大书法家谢无量的墨迹:大象无形),对准麦草酱肉丝用力扇了几下,那麦草丝便次第飞向桌外。刘师亮好生高兴,唤来那个厨师说:“弄得巴适!”随即奖他一个大洋。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刘师亮点的菜正是“拦马”菜。麦草丝被全部扇飞,而没有粘在油多酱浓的肉丝上,说明这份酱肉丝的肉质肉量、酱质酱量、油质油量及刀工火侯均达到最佳状态——炉火纯青了。


刘师亮高兴之余,一口气给刊童们点了七碗八盘十五道菜。刊童们怎吃得完?刘师亮有意让他们打包带回家请他们的父母尝尝。


次日,刘师亮点“拦马”菜的消息在成都《新新新闻》报上披露后,那个做麦草酱肉丝的厨师荣升为总厨助理,其酱肉丝供不应求。自诩为“谐庐主人”的刘师亮乃蜀中一大怪杰,声名遐迩,其人其事精彩独到且令人振奋之处多矣!但非本文旨要,故不旁骛,就此收笔。


赖汤圆小传奇


姜汤,尤其在冬天,人们可以饮它祛病御寒。民国初年,赖汤圆创始人赖大哥到成都东山龙泉驿去买山鸡鸡板油,以便做鸡汁汤圆。一次,他受风霜之扰,倒卧在街边人事不省。幸好那店铺里的掌柜将他扶起,安排他在屋里养息。不一会儿,掌柜为他灌以刚刚熬好的温热姜汤之后,他方才苏醒过来。


此后,赖大哥经常去龙泉驿感恩,顺便托恩人代购鸡板油——他有心让利于那位救命的掌柜。再后来,赖大哥发迹了(从那掌柜替赖大哥购的鸡板油日渐增多亦猜度得到),掌柜便把闺女嫁给赖大哥为妻。这就是当时成都少城公园(现人民公园) 八角亭的“五老七贤” 们所摆的“姜汤”与“鸡汁”姻缘的龙门阵。


赖汤圆之所以出名,与这鸡汁大有关联。人们在吃鸡汁汤圆之前,先用竹筷(小号江安竹筷) 将四个(取四季发财之意) 汤圆,依次夹成两半,以观其“心”,而后蘸那用内江白糖和成都永乐大戏院对门的杂货铺(现为蜀都大道东风路段) 四个瞎子用大石磨手推的芝麻酱各半的小方铜碟子(先蘸芝麻酱后蘸白糖),送入口中。当食者夹开汤圆那一瞬间,那汤圆心子里化开的鸡油,便像金色的小珍珠,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跳将出来,游弋于汤面之上;有的“珍珠”则像娃儿一样乖乖地依傍着“母体”(汤圆),这景致,煞是玲珑可爱,不忍吃它。你闻闻,那油香(鸡油)、花香(玫瑰花)、桃香(熟核桃仁)、橘香(蜜饯冰橘)、芝香(熟的黑白芝麻)、糯香(熟了的上等糯米粉子)、酱香(芝麻酱)、蔗香(内江白糖) 和水香(煮汤圆的开水有香味) ——九种香像交响乐中的华彩乐章一样,成就了多元复合味,令食者之五觉(嗅觉、视觉、触觉、味觉和幻觉) 齐来,这种口福是不言而喻的,只差点儿等你把那只盛汤圆的江西景德镇金边细瓷碗儿一并吞下。


如果,把这么好吃的赖汤圆比作新娘,那么,汤圆开水就是伴娘。那年辰,差不多百分之百的老成都食客,都要请“伴娘”送“新娘”入“洞房”(口腔) 的。


厨娘治“病”


在老成都少城,少数公馆头的一些太太和大小姐们,吃腻了大鱼大肉,吃噎了山珍海错,吃厌了似曾相识的各类饭菜之后,成天无精打采、磨皮擦痒地蜗居在公馆头度日如年。于是,怨天尤人,莫须有的骂声迭起。敬佑(照顾、守候之意) 她们的丫鬟、门童、烟童、奶妈、花匠、厨师,也被骂得雾水扑面,既不敢怒,更不敢言。


上述特有的尴尬气氛,特别是在炎炎夏日更为弥漫。怎么办?这个因饮食而出现的“症结”,还必须用饮食才能解开。


住在少城东胜街东头锦江别墅的鄢夫人(其夫时任某厅课长),三伏天茶饭不思、花容憔悴、玉体萎靡。鄢课长煞是心痛,便客气地跟厨娘(解放后该厨娘迁居天成街,人称杜婆婆,是我小儿子的保姆) 商量:“杜嫂,想想办法吧,她(指鄢夫人) 三天未进水米了,弄点她想吃的东西好啊?”


杜嫂是被鄢夫人骂得呕了气的,经鄢课长这么哀求,气就消了,便想在菜饭上变点花样,让鄢夫人口福心悦。一日,杜嫂把鄢家公馆的写账先生(鄢夫人之弟),请到厨房头合计,之后,那写账先生便写出了下列计划:


主食:荷叶稀饭(新米一次性掺足水,大火煮,以新鲜荷叶盖锅,“呛”出清香味);“鞋底板”锅贴(上等面粉加香葱花、盐和花椒几粒在有少量油的平锅上,炕成一张张鞋底板状的薄饼)。


菜肴:花猫钻灶孔(取大空心菜中段去叶,切成3厘米长的节,洗净;把太和豆豉和独蒜剁成小粒,与少许芝麻油和匀后,塞入空心菜节的通道中,两端用香葱白封口,一一挂上蛋糊入四成热油锅中浸炸,呈金黄色时捞起装盘);拌三丝(君山银针茶叶汆水,控干水分,与青笋丝、萝卜樱茎段切成的细丝,用窝油、麸醋、小磨香油、天厨味精、白糖,再加少许牛肉松合拌);生裹沙胡豆(生菜油、生海椒面、生花椒面、生盐、生葱,与粗沙爆炒裂口的沙胡豆合拌,装入海碗)。


次日中午,当这些乡野民间的粗茶淡饭端上桌时,鄢课长因事先知道而提前返寓,与夫人共进午餐。面对这些他们从未见过,当然也说不上吃过的饭菜,因其朦胧美,心理上感到特别亲切;因其异样味,味觉上感到特别兴奋。于是,他们笑逐颜开地吃了个精光。


“好吃的东西永远都是简单的。”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笔者认为,好吃的东西都是可口的、有益身心健康的、食者想吃而不易吃到的东西——这些东西是简约的,而不是简单的。


后来,锦江别墅那桌简约的夏令饭菜,被写账先生编上了菜谱,因口碑在少城一些公馆中传开了去,而又时尚于民间蔚然成风了。


写账先生的食谱写得很雅:主食:碧玉粥(荷叶稀饭)、姑嫂情(鞋底板锅贴);菜肴:水晶绿(茶叶、青笋、萝卜樱拌三丝)、黄金枕(花猫钻灶孔)、海底捞酥(生裹沙胡豆)。


改革开放之后,一位有心人将“海底捞酥”这道菜,更一字而为“海底捞书”——意即餐饮文化浩如烟海。


傅斯年吃“邱佛子”


傅斯年何许人也?“五四运动”北大学生代表之一。一次,他在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临金河边的枕流茶楼喝茶。中午吃饭与他的随从去光顾公园斜对门的“邱佛子”豆花饭庄。随从问为什么选这个小店(其实是知名的中档餐厅) 吃饭?傅答:“在成都,像这样的川菜馆藏龙卧虎,单锅小炒特别考究,所以好吃,所以选这里。”随从明白,点头称是。


傅斯年吃遍全国,乃至海外,当然是知味的美食家。他点了大蒜烧鳝鱼、太白酱肉、宫保鸡丁和圆子汤四个荤菜。素菜是蘸水泹水豆腐(当时成都人又叫“白牛滚水”) 和野鸡红(川红萝卜、嫩芹菜和紫皮蒜苗均切成细丝炝炒,成菜时其色形似野鸡之羽翼,故名)。


“邱佛子”的圆子汤当然正宗,其配青是小白菜秧。傅斯年请老板改配嫩豌豆尖尖,不下锅,而是放在盛圆子汤的汤盆里,借沸腾的圆子汤把它烫熟。傅说:“这样吃,豌豆尖才清香、脆嫩、可口。”傅越说越高兴:“成都的嫩豌豆尖尖,可以说是全国第一!世界第一!”


老板听高兴了,如法炮制两份,自己品尝一份,果然味道特佳。打那以后,“邱佛子”圆子汤的配青一律改成嫩豌豆尖尖。出于季节原因没有时才用小白菜秧配青,绝不乱用软浆叶(因其含碱重败味) 之流。


撰文丨罗亨长

点击订阅2025年《四川烹饪》杂志



进入>实用菜品制作技术直播平台

四川烹饪▪烹艺云课

 年味组合~川式腊味技术 

 川味麻辣香肠+川味腊肉(烟熏/风吹)

+川味香料酱肉  

直播回看,点击进入

进入>实用菜品专业技术直播平台


四川烹饪烹艺云课

嫩滑人气热卖川菜技术

4款成都川菜老店热卖旺菜

 酸辣滑鸡肉+汗蒸滑肉 

 豉汁金瓜蒸仔排+海鲜锅巴粥

直播回看   点击进入


《四川烹饪》杂志订阅方式
1.邮政网订阅: 邮政报刊订阅网
2.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62-50
3.微店订阅或微信支付至微信号18980751350

---------  微信公众号id:scprweixin  --------

投稿邮箱 | 85753250@qq.com
商务合作 | 13666293200(微信/电话)

四川烹饪杂志
传播美食文化,演绎烹饪技艺——餐饮界专业品牌新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