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锋“线”阵
重庆市江津三线建设篇
为加强重庆三线建设文化挖掘保护利用,大力推广“三线文化+互联网”,为三线文化遗产发展插上信息化的翅膀,2024年7月16日,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暑期“三下乡”重庆三线建设小分队前往重庆市江津区长风社区进行调研。重庆三线建设小分队将聚焦三线建设时期国家西部开发的历史遗存,以文化产业数字化创新回应总书记号召,采用口述史料收集整合的路径,通过空间数据库平台回顾“记忆的过去”,让三线建设遗产在数字型活化利用中成为城市和乡村的特色标识和公众的时代记忆。
01
长风机器厂
队员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流沟通
访谈长风机器厂原职工
经过与社区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介绍,小分队成员联系到曾经于长风机器厂工作的同志,并进行了深度访谈,他详细地为小分队成员介绍了当年长风机器厂及相关社区配套设施的结构与布局。
生活记忆
例如广场、食堂、家属区住房、游泳馆等地,许多地点都勾起当时的生活记忆,如广场定期会举行篮球赛、播放露天电影以及举办演出。
生产记忆
老同志对于生产记忆也十分深刻,工厂员工工作刻苦认真,在当时背景之下出现过连续七天七夜赶工的情况,对于员工和领导之间淳朴的真情也深为感动。
队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02
实地调研踩点
长风机器厂遗址
参观考察
访谈结束后,小分队成员结合前期史料搜集,首先参观了重庆长风机器厂遗址的居住区,包括男女生宿舍、家属区等。接着,小队成员根据访谈者的介绍与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引,前往三线建设时期该厂的指挥部、游泳池、汇演广场等遗址进行详细地考察,如方位朝向、保存现状、未来规划等。
历史意义
重庆长风工厂遗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江津地区发展的重要象征。遗留的低矮朴素的砖墙平房与现代都市的高楼大厦并存,诉说着三线建设历史的延续,展现了时间的深度和文化的交融。
03
江津三线建设纪念墙
队员参观纪念墙
小分队离开长风社区后前往江津三线建设纪念墙进行参观。纪念墙正面书写着“讲团结 重科学 求实效 勇开拓”十二个字,下面书写“重庆长风机器厂”,墙背面书写了三线建设历史以及长风机器厂的简介。
小队成员通过参观江津三线建设纪念墙和江津19家三线建设企事业单位展示窗口,重温了三线建设的峥嵘岁月,并感受到了江津人的实干精神以及宝贵的精神财富,小队成员也将继承这份实干进取的精神,加强对三线建设文化的挖掘保护利用。
编辑制作
重庆三线小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