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线小分队三下乡系列|江津三线建设(二)

文摘   2024-08-07 11:26   四川  

重庆三线小分队三下乡系列报道


线


2383热火文创园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三八三仓库(代号2383)位于江津县临峰山下的德感镇高桥溪打铁湾,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0%。二三八三仓库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从1968年开始兴建,1969年就修建了3公里长的厂用公路,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先后建设了仓库、办公楼、宿舍、礼堂、歌舞厅、警务室、游泳池配电房等设施设备。
这里周边群众民风淳朴,在当年三线建设初期,为了支持三线基建施工,投工投劳毫无怨言,整个工程建设推进顺利,建成后军地关系融洽。1969年游泳馆长廊竣工时,当时双龙人民公社还专门赠送石狮一对,体现当地人民拥军历史。
1972年整个基本建设竣工投用,建成后主要用于存放军用布匹等军需物资,曾经少量从事军用服装生产,高峰期职工人数有108人,属于中型企业。

2383仓库厂房

2383仓库礼堂内部


队员实地考察


小分队成员于7月17日上午九点到达德感镇,穿越层层山野徒步到达2383热火文创园(原2383仓库)。

参观调研

进入大门之后道路两侧是浓密的梧桐树,沿着林荫斑驳的小路,小分队成员参观到当时的多个仓库楼、党性教育厅(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三三工厂教育中心)、三线精神大讲堂(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西南军需材料供应站军事管理)以及重庆明泉三线记忆陈列馆。
小分队沿着厂馆指示也探访到许多相关遗迹:于1968年开始兴建的欧式建筑,即原2383招待所,屋顶呈现出军刀式的避雷针尽显军威;可容纳上百人的红星小礼堂和红星会议室,其门上都有着红五星标志;芳华小路虽是一段楼梯小路,但承载记录着当年青年军人的回忆。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欧式岗亭

建于三线建设时期1968年,其主要功能有站岗放哨、定时起床号午休号、出操开会活动、通知播放及星期天音乐播放。


访谈调研


最后小分队成员通过与相关工作人员的交谈以及相关背景资料的调查,了解到二三八三仓库于2000年整体进行了搬迁,后被重庆锦程实业有限公司全部收购,后对江津2383后勤军库遗址进行保护性开发,创建了江津2383文创园,形成了集国防教育、文化旅游、文明休闲、科学普及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三线文化体验园区,并荣获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授予的“中国三线建设研究江津基地”命名,这是江津三线建设遗址首个成功文创项目。


编辑制作|重庆三线小分队






三线记忆
回顾历史,传承精神——记住三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