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特殊时期,在云贵大山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011,011,洞洞有妖。
011是原三机部在贵州安顺地区部署的航空科研生产基地。是三线时期中国航空工业建设的最大的科研生产基地,从1965年6月开始建设,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基地拥有近50家单位,职工总数近7万人。除了基地大院和302医院在安顺市区,凌云高中、418库、601库、602库在镇上(因仓库运输要紧邻火车站)以外,所有生产企业都分散分布在贵阳至安顺一带的深山老林里。
“0”字开头的三线单位在三线建设时期,一直是大三线的重要军工项目。
这些代号都是有来头的。
当年,由国防科工委与国家计委研究商定,为了在国家物资分配中能集中统一表达与国防工业有关各部门的项目,就把这些项目归在一个口子里,这个口子以“0”字打头,称0字单位。凡是有0字头的国防工业各有关单位,在国家物资分配和设备订货时都给予优惠,有时根据需要(如战备生产)还要“开绿灯” ,在工作上提供方便,同时也是为了保密的需要。
而国防工业各部也编列了序码,主管航空工业的三机部为1,其他各部依次编为2~8。这样,航空工业的三机部为01单位,其他国防工业各部依次列为02~08单位。
贵州航空工业基地是航空工业的第一个基地,第三位被赋予1的数字,011就成为了贵州航空工业基地的代号。
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不久,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1950年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战火迅速烧至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入朝参战,中国与西方国家彻底决裂。
1953年7月27日签“停战协定”。
1953年至1957年,苏联对华援助156个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大城市,极易被战争摧毁)。
1960年7月16日,苏联正式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中苏交恶,走向对抗。
1962年台湾加紧对大陆侦查、美国在台湾海峡演习。
1964年美国制定“针对共产党中国核设施进行直接行动基础”
1964年8月2日,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入侵越南,战火波及到北部湾及海南岛。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即将在西北罗布泊基地爆炸,1964年4月,美国制定了对中国进行突然袭击的计划方案:《针对共产党中国核设施直接行动的基础》绝密报告(从1994年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的机密档案中获得证实)。
综上所述,新中国的国防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做好抗御外敌的准备,毛泽东主席提出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毛主席把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战略后方,分别简称为一线、二线和大三线。
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
1964年8月17日、20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指出,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一线)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这次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
毛主席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终于确立。
三线建设的原则
(1)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特别是十五个一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建设。
(2)第一线,特别是十五个大城市的现有续建项目,除明年(1964)、后年(1965)即可完工投产见效的以外,其余一律要缩小规模,不再扩建,尽早收尾。
(3)在第一线的现有老企业,特别是工业集中的城市的老企业,要把能搬的企业或一个车间、特别是有关军工和机械工业的,能一分为二的,分一部分到三线、二线,能迁移的,也应有计划地有步骤地迁移。
(4)从明年起,不再新建大中水库。
(5)在一线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设计机构,凡能迁移的,应有计划地迁移到三线、二线去,不能迁移的,应一分为二。
(6)今后,一切新建项目不论在哪一线建设,都应贯彻执行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不得集中在某几个城市或点。
报告将各项工作进行了分工,参加专案小组的各个部门负责人负责相应的工业、国防、农业、教育、铁道、城市等方面,提出具体方案,纳入明年计划和“三五”计划。报告还建议恢复人民防空委员会,周恩来任主席。同时,恢复北京地下铁道建设筹备处,积极准备北京地下铁道的建设,并考虑上海、沈阳两市地下铁道的建设,交由铁道部负责。
10月30日,国家计委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争取时间,积极建设三线战略后方,防备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提出的三线建设总目标:“要争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
“0”字打头的代号基地
航空:
011基地:贵州安顺。歼击机和教练机生产基地。
012基地:陕西汉中。预计建设歼击机生产基地,1975年,中央决定西安飞机设计所研制的运八飞机由012基地继续研制,基地变为运输机制造基地。1979年彤辉机械厂、劲松机械厂和012飞机设计所分出,单独设立陕西飞机制造公司,012基地成了航空配件生产基地。
013基地(湖南航空):张家界—长沙。管辖数个航空配件厂,主要是湘陵机械厂(3028厂)和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航空第三设计院。
014基地(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陕西汉中南郑县。隶属三机部,1966年南峰机械厂(202厂)从湖南株洲迁至陕西汉中南郑县,1995年该厂从汉中迁至河南洛阳,与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合并,组成中国空空导弹研究制造基地(158厂)。
航天:
061基地:贵州遵义。防空导弹生产基地,航二院分建。三万人规模,人员主要来自上海。
062基地:四川万源白沙镇(现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1978年组建白沙工农区,火箭/弹道导弹生产基地,航一院分建。
063基地:陕西蓝田。我国火箭固体发动机研发生产基地。
064基地:四川达县地区大竹县。隶属海军航空兵部,精确制导水雷、雷达干扰装置。1985年并入062基地。
066基地:始建于湖北远安,地地导弹生产基地(红鸟)。后分为中国三江航天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4研究院,航三院分建。
067基地:陕西凤县,隶属七机部,液体火箭发动机(长征系列)唯一研发生产基地,由航一院分建。1965年始建于凤县安河,组建三工区工程指挥部,对外名称“岭南汽轮机械厂”。1992年,067基地搬至西安,更名为航天第六研究院。067基地创造了很多“第一”:第一台远程火箭发动机;第一台高空二次启动发动机;第一台载人航天发动机;第一台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发动机。
068基地:位于湖南隆回、洞口、邵阳县和新化县,“长沙市71支局507信箱”,航二院分建。1970年始建,1978年停建,1986年开始搬迁,1989年整体搬迁到长沙。
1969年6月18日,周恩来总理签发了“决定将七机部某研究院三线研制基地建在湖南省的隆回、洞口、邵阳和新邵的部分地区”的文件。7月,省军区司令员杨大易等乘飞机视察了所选的点,确定在隆回建9个点。即在花门建801厂(0722医院)、南岳庙建802厂、横板桥建803厂、苏河建805厂、北山建808厂、滩头建809厂、岩口建861厂、曾家坳建810厂、长扶建812厂。1975年将805厂与808厂合并到北山,建立新的805厂。068基地的总部机关及有关机构等建在隆回县城西郊猫头岩一带。
电子:
081基地(川北电子):广元。原0821指挥部,1965年开始兴建,为火控雷达生产基地。生产出第一部火控雷达。
082基地:红光电子管厂,低空火控雷达研制配套基地,今成都东郊记忆。
083基地(振华电子):贵州都匀、凯里的083电子基地。研制雷达、计算机、无线电台、电子仪器及关键元器件,研制预警机空警2000。2万人规模,主要来自北京、南京、成都等发达城市。
“5”字开头的五机部特种装备基地
531:现中原特钢,总部在济源市,其余分布在济源西部山区各个山沟。可生产坦克炮、重炮,并通过焦柳铁路与洛阳相连,战时与洛阳拖拉机厂快速生产坦克。
541:坦克制造基地,机关在山西省闻喜县东镇,厂区分布在闻喜县、绛县、翼城县、夏县。八十年代后转隶中信集团。
542:河北井陉县,装甲车研制生产基地。
如今,当年的繁花凋谢,芳华已逝,那些遗失大山深处的山洞里,是否真的藏着妖?
(文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