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线小分队三下乡系列|长寿三线建设(二)

文摘   2024-08-10 19:19   四川  

“重”锋“线”阵

长寿区三线建设篇第二期

7月22日上午11时,重庆三线小分队继续在长寿区的实地走访,来到长寿又一重要三线工业遗产——长风化工厂。

长风化工厂

上世纪六十年代,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思想,加快三线建设,扭转西南国防工业配套产品依赖外区供应的被动局面,适应备战的需求,1966年2月1日,化工部以(66)化二局计李字第38号文《关于编制国防化工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的通知》给四川省化工厅,批准建设长风化工厂。

长风化工厂于2009年5月更名为重庆长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在夏处长的介绍下,成员们走进了长风三线建设展览馆,了解长风化工的历史。展馆原为长风化工工人俱乐部,展馆面积551平方米,馆内藏品、文物、文献资料、照片300余件。展馆以“三线魂—世界格局,中国战略”、“长风情—长风情怀,时代记忆”、“中国梦—工业强国,辉煌成就”三个主题,生动还原“三线建设”时期真实场景,综合展示长风化学三线创业发展历程和三线建设成果。



参观调研

在长风的发展历史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烙印。八十年代的厂区生活不仅有生产工作,还有丰富的娱乐生活,例如游泳赛、摄影展览、电影院、歌舞厅、计划生育知识竞赛、自行车大赛。这时的长风化工是一个可以内部循环的小型社会,如果没有特别的大事,厂区内的人们甚至可以在这一方土地生活一辈子。
进入改革开放的长风在适应融入市场经济的历程中,面对连续16年的亏损始终不放弃,不断探索新的生产模式,以敏锐的目光发挥创新精神,建设了节能减排的循环经济体系,走在时代前列,盘活工厂经济,挽救了濒临破产的三线企业。
优秀的企业不仅重视其生产经营,也同样关注自身的企业历史和文化积淀。2021年长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已经搬迁至晏家工业园区,大部分的工人跟随着企业搬迁。老厂区的生产设备和建筑布局不仅被完整的保存下来,还有二十余名员工守护着这座长风精神家园,盘活老厂区经济,在保护三线工业遗产、弘扬三线精神上不断探索新的路径。




小结

一代代长风化工人以实际行动开拓并践行着“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长风精神,小队成员在交流中感受到了以夏处长为代表的长风人真挚纯粹的情怀,令人动容。




重庆三线小分队



三线记忆
回顾历史,传承精神——记住三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