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古代王朝政治的风向标,也是君权独尊下最为敏感的威胁者....

文化   2024-12-11 11:31   北京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名皇太子?

约200名。亦有160余名说,140余名说,等等。而在大部分统计标准下,太子当上皇帝、“成功就业”的幸运儿,仅约有一半。另一半人,或被废,或早逝,或死于政变、谋反,或当了亡国太子,等等。由于过低的“就业率”和过高的“工伤率”,不少人形容皇太子为中国历史上“最危险的职业”


图为陈列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清康熙帝传位遗诏,康熙晚年所遭遇的九子夺嫡之痛,最终以胤禛上位而告一段落。雍正帝后来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使皇子之间为争夺储君之位而起的腥风血雨自此消弭。摄影/blue

储权与皇权,相伴相生,彼此需要,又始终猜忌,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悖论。
手握重兵却选择自杀的公子扶苏、被百官和天下拼死护下的刘盈……为了保证皇位的顺利传承,围绕立储,日益严密的“游戏规则”被制定和逐渐完善,然而,意外和例外,仍频繁光临.......


扶苏

“天下第一太子”的自杀之路


扶苏出自《诗经》中的“山有扶苏”,形容树木枝繁叶茂的样子。曾几何时,他也是父亲寄予厚望、宠爱无比的孩子。
父子间的嫌隙,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史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一直为秦始皇寻仙问药的侯生和卢生,因为始终没有求得仙药,害怕会被处死,悄悄溜走,引发始皇的雷霆之怒,下令审问所有在咸阳的方士(一说包括儒生),最后圈定460余人,将他们挖坑活埋。
秦始皇嬴政。
公子扶苏犯颜直谏,认为天下初定,若用严刑峻法惩罚诵法孔子的儒生,恐将引发人心动荡、天下不安。始皇更怒,将扶苏发配上郡(辖地约今陕西省中北部毗邻内蒙古部分),去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协助修理长城、抗击匈奴。
当然,这只是父子矛盾的总爆发。在此之前,裂痕早已存在。
史载扶苏“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种种迹象又表明,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即使在强势如秦始皇之下,也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屡次上书直谏,这必然与重法轻儒的秦始皇产生激烈摩擦。与此同时,秦始皇还宠爱与自己同样痴迷法家的儿子胡亥。

史载始皇有子20余人,胡亥位居18,乃少子。始皇曾赏识一名叫赵高的宦官,只因他精明强干、通晓刑狱法律,便让他担任执掌乘舆的中车府令,甚至让他私下教胡亥决狱之事,让胡亥和自己一样成为法家的信徒。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游,胡亥随行。不料,年届五旬的皇帝,突然在途中一病不起,旋即逝世于沙丘宫(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临终前,他命赵高拟下一封遗诏,给远在上郡的扶苏:“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你速速放下手中军务,交予蒙恬,赴咸阳来主持朕的丧葬大事吧!


此时,幼子胡亥就在身边,秦始皇却让千里之外的长子赶回来主持丧事,显然,是有意传位于扶苏。这并非秦始皇临终前的突然决定,也非毫无征兆的回心转意。其实,回看两年前对扶苏的安排,本就意味深长。当时始皇将扶苏发配去边疆监军,明面上是惩罚,但又暗暗存着历练儿子之心。


太子替皇帝带兵出征,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暗藏凶险。太子所率重兵,可以开向前线、抵御外敌,也可以回师向内、威胁皇权。因此,皇帝在太子的兵权问题上,不得不慎之又慎。绘画/陆曼陀


毕竟,扶苏监督的是蒙恬的军队。蒙恬,手握30万秦军,威震匈奴,其弟蒙毅官至上卿,随侍皇帝左右,整个蒙氏家族,可谓是大秦的坚实盾牌和长城。扶苏若能在“基层历练”中得到蒙氏支持,且在军中不断积累声望,自然能攒下雄厚的政治、军事资本。同时,军队的历练,或许也能就此改变儿子过于仁慈的性子?在始皇的20余子中,唯一有职在身的,就是“监军”的扶苏,这与秦国历史上不少太子或长子参与行政工作的传统,完全一致。


不过,秦始皇却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没有预立太子。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天子及诸侯的法定继承人就被称作太子。尤其是西周以来,与分封制、宗法制紧密相连的嫡长子继承制,成为王位继承的“不二法则”。简单来说,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余子封为诸侯,诸侯君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余子为卿大夫,依次类推。这种制度深深地影响着中原诸侯各国。秦国地处西部,与少数民族杂居,嫡庶观念较为淡漠,但也逐步形成了长子继承制的传统。


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创立皇帝制度,制定垂范后世的诸多新政,却偏偏丢掉了先秦既有的预立太子制。


电影《秦彻》剧照。
最终,遗诏未及发出,始皇驾崩。手握诏书的赵高,遂与胡亥、丞相李斯密谋,封锁皇帝逝世消息,并隐去真遗诏,换上假诏书,一道是让胡亥继位,一道是赐死扶苏和蒙恬。
扶苏接到“遗诏”,痛哭不已,准备拔剑自尽。蒙恬怀疑遗诏有诈,劝扶苏请示始皇后再作决定。扶苏却道:“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公子扶苏,一生忠孝,而假诏书以不孝为辞,赐其自尽,可谓击中了他的软肋,而且一击致命。这位勇武仁善的公子,即使手握30万大军,也难免一死了。

沙丘之变、扶苏之死,被后世认为是秦王朝短命而亡的原因之一。

图为西汉南越文王墓出土的“泰子”龟钮金印和“泰子”覆斗钮玉印,这并非皇太子印,而是王太子印。汉朝时,皇帝与诸侯王的继承人均可称太子,汉代以后,诸侯王继承人才逐渐改称世子。摄影/路客看见
如今,当年上郡的郡治所在、今天的陕西绥德,有一座“扶苏墓”,被誉为“天下第一太子墓”。后人执着地以“太子”之名,来称呼这位本该继位却自杀身亡的悲情皇子。
人们忍不住畅想,如果扶苏未死,如果始皇早立太子,偏向儒家的公子扶苏,是否会实行更多怀柔的政策,让严刑酷法下的百姓得到休息,而这又是否能为秦朝扭转二世而亡的命运?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后世王朝从中吸取的切实教训,是要早立储君。

“皇嗣者,天下安危之所系。自昔祸乱之起,皆由策不早定。”千余年之后,宋朝大臣韩琦仍在对自己的皇帝宋仁宗感叹。
图为太子印底部篆文“泰子”二字。泰通太,泰子即太子,手握太子印,便是身份的象征。
在君主专制时代,太子的确立,不仅关系到皇室血统的传承和延续,而且意味着国本的早日安定,关乎政局的长治久安,故必须有章可循,甚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以保证在非常时期不出现权力的纷争。

刘盈

从百官到隐士的“太子保卫战”
公元前205年,秦末纷乱中崛起的泗水亭长刘邦,已是逐鹿天下的汉王。在与项羽激烈的拉锯战中,他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立虚岁6岁的刘盈为王太子。3年之后,刘邦即皇帝位,国号为汉,随即以王太子刘盈为皇太子。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任皇太子。显然,刘邦吸取了秦亡的教训,早日立储,以稳固人心。

刘盈虽非长子,却是刘邦与嫡妻吕雉的第一个孩子,即嫡长子。显然,与秦不重嫡庶不同,汉初立,就旗帜鲜明地继承了周代的“嫡长子继承制”

图为明鲁荒王九旒冕。皇太子、亲王均戴九旒冕,前、后各垂九旒,每旒贯五色玉珠九颗。摄影/泓伊
然而,制度虽定,人心却易变。说到底,君主专制是一种人治的政治,任何制度在这里都具有弹性和伸缩性。其中极大的一个变量,就是君主的好恶。

天下归于一统,刘邦有了更多和子女相处的机会,他日益发现,太子刘盈为人仁弱,根本不像自己。

刘邦曾在定陶(今山东菏泽)得了个能歌善舞且会下围棋的妙龄女子戚姬,生了个儿子,被老皇帝视若珍宝,取名如意,天天抱在身上说,这个孩子太像我了,甚至放言:“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戚夫人遂趁热打铁,日夜啼泣,让刘邦改立自己的孩子。一来二去,刘邦易储之心日益强烈。

废立太子,既是家事,更是国事,刘邦不得不与群臣商议,结果引来一片反对之声。其中反应最激烈的,是一位口吃的大臣——御史中丞周昌。刘邦问他原因时,他说不出来,又急又怒,遂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或许是这个模样着实有些可爱,刘邦竟笑了,也暂时停下了易储的讨论。此外,张良、叔孙通等一帮大汉功臣、谋士,均纷纷力争,甚至死谏,可以说,整个官僚集团都在易储问题上与皇帝激烈对抗

图为明代《徐显卿宦迹图·金台捧敕》,展现了徐显卿参与常朝时的情景,图中皇帝是明神宗。
即便如此,强势的开国君主依旧未放弃己见。

最后的“绝杀”在一次刘宴会,太子陪侍。当这位储位岌岌可危的太子出现时,在场众人纷纷注意到,在太子身后,站着4个80多岁、神仙一样的老人。刘邦一直想招徕他们,四人均避而不见,如今,他们却心甘情愿站在年轻的太子身后。刘邦问起缘故,四人答曰,因为陛下轻慢高士,我们不愿自取其辱,而“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刘邦听罢,沉默片刻,只说了一句话:“烦公幸卒调护太子。”至此,再也未提换太子的事情。

商山四皓,其实是吕后派兄长吕释之请张良献计,以珠宝玉帛、谦卑言辞请出来的高人。四个隐居不问世事之人,为何能比公卿百官的拼死劝谏还有效?这不仅是因其隐士的名望,更重要的是,他们代表着的,是社会层面上对刘盈的广泛拥护,是太子在民间社会的巨大影响力。

此时的刘盈,年仅十余岁,未有寸功,究竟有何魔力,让百官公卿乃至天下人士纷纷守护?
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其嫡长子的身份。这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如前所述,嫡长子继承制源于西周,与分封制、宗法制紧密相连。而在东周之际,社会剧烈变革,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宗法制受到严重冲击,可嫡长子继承制却未被抛弃。“春秋三传”之一的《春秋公羊传》道:“立嫡以长不以贤。”这个说法,在汉代已成立储制度的理论依据。

图为龙椅背上纹样,只见金漆雕出两条金龙,挟风裹云的老龙居于画面中央,用坚定的眼神望向下方的幼龙,引导它破骇浪驾祥云。
中国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拥有众多后宫佳丽的君主,因此可能会诞育多名儿子,若仅按照“父死子继”的原则传位,诸子之间就容易发生纠纷,所以需先按母亲身份区分嫡庶,即正妻所生的孩子是嫡子,余为庶子。而在立嫡的前提下,长幼因素优先于贤德因素。于是按先嫡后庶、先长后幼的顺序,将继承权压缩到嫡长子一人身上,可谓人选单一。

嫡长子身份,由母亲身份和出生顺序而来,与个人能力、品德无关,为何却能成为皇位继承的根本法则?对此,王国维先生曾在《殷周制度论》中论道:“古人非不知官天下之名美于家天下,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敝将不可胜穷……而定为立子立嫡之法,以利天下后世……”。

《甄嬛传》剧照。
王国维先生说,立贤的好处大于立长,但终究没有采用立贤制,是因为担心如果允许通过贤能与否来决定王位继承人,而贤能的标准又是可变的、有争论的,那么皇子之间可能会因为争夺王位而发生纷争,其弊端将无穷无尽。

嫡长子继承制的深入人心,成为刘盈能够调动官僚乃至隐士,为其打一场“太子保卫战”的重要原因。

然而,法则虽有,立储之事却常有例外,比如——根本就没有嫡长子。


刘荣与刘彻

如何“创造”嫡长子


皇帝的嫡长子,需由皇后诞下。而据统计,西汉16个皇后中,无子者10人,比例高达63%;而东汉更是达到67%。
没有嫡子时,皇位的继承又将遵循怎样的顺序?

以汉景帝刘启为例,他的原配皇后薄氏无宠亦无子,故只能从庶子中择人而立。庶子择立,遵循的仍是前述《公羊传》中的原则,不过主要是后半句——“立子以贵,不以长……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即在庶子之间,也要先看母亲名号身份的高低,而非长幼之序,即“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则是指若庶子得立,母亲身份也相应变得更为尊贵。所以准确地说,皇位继承顺序,是先嫡后庶、先贵后长、先长后幼。

图为翼善冠。冠后立有一对朝上的折角。皇帝与皇太子、诸王的翼善冠造型一致。
图为皮弁。外覆乌纱,皇太子、亲王均为九缝,每缝前后各用五彩玉珠九颗。
不过在汉朝初期,后宫制度简单,宫中除了皇后外,皇帝诸妾并无明确的等级区分,皆称夫人。故景帝诸庶子也无明显的身份不同。于是,遂按“先长后幼”的次序,汉景帝敲定了太子人选——庶长子刘荣。

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四月,景帝立庶长子刘荣为皇太子。景帝前元六年(前151年)秋九月,废皇后薄氏。百年大计,似已落定。一日,大臣大行奏事完毕,援引《公羊传》中的理论,对景帝说:“‘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奏请立太子之母为皇后,谁知却触怒了景帝,不仅诛杀大行,还废太子为临江王。

为巩固太子地位,将刘荣之母立为皇后,本是顺理成章之事。可问题偏偏就出在了太子之母栗姬身上。

在本该左右逢源的后宫中,栗姬是个很“刚”的人。就在刘荣被立为太子后,刘启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曾主动联姻,希望将女儿嫁给刘荣为妃,不料栗姬一口回绝。原来,长公主曾多次进献美女给刘启,早已惹得栗姬不满。

在栗姬处碰了钉子,长公主转而相中了汉景帝的另一个儿子——胶东王刘彻,遂与刘彻之母王娡定下亲事。自此以后,长公主一逮到机会,就在弟弟面前说栗姬坏话,又经常夸奖王夫人之子有多优秀,自然引得汉景帝与栗姬生了嫌隙。

不过,储位已定,景帝并不打算轻易更改。一日,他把栗姬和儿子们聚在一起,指着那些已经封王的孩子说:“百岁后,善视之。”显然,景帝是打算立栗姬为后的,并将孩子郑重托付于她。谁知栗姬不肯答应,反倒出言不逊。景帝失望透顶,却怒而不发。

在《春秋》大义“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的原则下,要阻止栗姬成为皇后,就只能废掉太子刘荣。

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春正月,皇太子刘荣被废为临江王。夏四月,王娡被立为皇后,同月,王皇后之子、胶东王刘彻被立为太子。后来的汉武大帝,就此在政治舞台上登场亮相。

刘彻的被立,揭示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一个“变通”之法。按《汉书》载,汉景帝有14个儿子,刘彻乃庶出的“中子”,无论是从嫡庶还是长幼关系上看,他都毫无立储希望。为了立这个心仪的儿子为储,汉景帝便将其母身份变更为皇后,庶中子也由此成为嫡长子,其他诸子无论长幼,均被排除在了皇位继承权之外,可谓是“创造嫡长子”

刘彻自己当了皇帝后,同样的情形又几乎上演了一次。他先是废黜无子的陈皇后,在卫子夫诞下长子刘据后,立卫子夫为皇后,刘据身份由庶长子变为嫡长子,六年后,再立嫡长子刘据为皇太子。

图为矗立在甘肃瓜州戈壁滩上的雕塑“汉武雄风”。摄影/聂大刚
当皇后无子时,为了维护继承制度的稳定,废黜无子皇后、改立有子妃嫔为后,成为强势皇帝的一种残酷手段。然而,这种方式需依赖强大的皇权为保障。到了东汉中后期,皇权旁落,外戚专权,废黜无子皇后的做法已行不通,遂出现了皇后收养庶子、立皇后养子为储君的现象,用学者苏鑫的话来说,是“嫡长子继承制在特殊环境下的一种变通”。

即使皇后无子,嫡长子继承制仍有补救、变通措施,而当皇帝无子呢?
嫡长子继承制就彻底沦为空谈。为了维持皇位在一家一姓中稳定传承,遂只能按照与现任皇帝的血缘亲疏、伦理关系、个人才德,在诸侯(王)中择一人为嗣,即宗藩入继

唐宪宗李纯

没有妻子,何来嫡子


两汉时代,首开中国的皇太子制度,也奠定了后世的立储原则和变通之道。
而在后世的风云变幻、社会嬗变中,作为立储法则的嫡长子继承制,不仅因现实情况而屡屡碰壁,还曾一度受到原则性的挑战。
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位嫡长子被立为皇太子?
唐朝第十二任皇帝、史称“中兴之主”的唐宪宗李纯,在立储一事上颇为耐人寻味。宪宗立储有三个人选:长子李宁、次子李恽与三子李宥。
长子李宁的生母为纪美人;次子李恽的生母未在史书中留下姓名;李宥的母亲郭贵妃是宪宗的原配、后宫地位最高者。若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李宥是不二人选。然而登基4年后,宪宗却顶住朝堂压力,将17岁的长子李宁立为太子。
宪宗的选择,其实是中晚唐以来的惯例。
安史之乱后继位的皇帝,在立储时,大多选择长子为皇太子。比如唐肃宗李亨,立长子李豫为太子,而另一方面,他又立淑妃张氏为皇后。张皇后有自己的孩子。庶子出身的太子,遂与嫡母、嫡子产生了激烈的斗争,最终以张皇后被杀、李豫继位为结局。
唐宪宗立长子,可算援引成例。然而短短两年后,太子一病不起、英年早逝,宪宗不得不再次面临择嗣的问题。这一次,朝野拥立郭贵妃之子的呼声空前高涨,宪宗迫于压力不得不立李宥为太子,并改名李恒。李恒为太子后,前朝请立郭贵妃为后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郭贵妃既是原配,又是太子生母,立为皇后是势在必行。然而,唐宪宗却抛出了两个理由,坚决不立皇后:一是“上以岁暮,来年有子午之忌,且止”;二是“帝后庭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以是册拜后时”。从天干地支上讲,所谓“子午之忌”,是指夫妻宫相冲,不宜娶妻。皇帝之妻是皇后,故不宜立后。这个说法,比较“玄学”。
另一条理由更实际一点——怕立后之后,皇后干涉自己宠幸妃嫔。
《甄嬛传》剧照。
其实在唐朝皇帝中,宪宗的后宫规模并不算庞大,而郭氏也无“善妒”的名声,正位后会干涉帝王宠幸妃嫔的推测,纯属猜想。可见宪宗的这两条理由,多少有些勉强,其中若说有一点实在的信息,就是“后门族华盛”。
贵妃郭氏,乃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郭子仪的孙女,又是代国公郭暧和升平公主的嫡次女,集功臣之后与皇亲国戚的身份于一体,是唐宪宗为广陵王时三媒六聘的正妃。正是这种强大的家族势力,让唐宪宗颇为忌惮。
在唐早期,由于士族势力依旧强盛,皇室多与士族联姻,外戚家族势力强大,女主、外戚干政频繁,甚至出现外戚家族取代李唐政权的现象,即武周政权的建立。故而,自唐玄宗以来,为防女主干政,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不立皇后。
隋唐以来,随着科举制影响力的日益深入,门阀日益衰落,再加上安史之乱等战争的严重冲击,士族的衰落加剧。故李唐中后期皇储的生母,出身高贵的仅有肃宗生母杨氏和穆宗生母郭氏。立储一事不仅摆脱了嫡、庶之辨,甚至摆脱了生母身份等级的影响,以长子为优先选择,出身掖庭衣冠子或宫人侍妾的皇储生母并不少见。
太子在储时间排行榜。
说回郭贵妃,终唐宪宗一朝,一直未被立为皇后。所以太子李恒,也一直未获得名正言顺的嫡子身份。7年之后,宪宗去世,李恒继位,即历史上的唐穆宗,而郭贵妃也终于被尊奉为皇太后,此后历经五朝,荣宠不衰。
唐亡宋兴,科举制进一步深入,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快,嫡庶观念进一步淡化,再加上宋朝皇帝常怀“绝嗣”之忧,故以嫡子身份入居东宫者,屈指可数。而到了明代,似乎又“回光返照”,朱元璋甚至将“立嫡”写入《祖训录》,成为将皇位继承原则写入书面文字的第一位皇帝。
而此时的社会,早已不是魏晋隋唐时期门阀鼎盛的天下,外戚势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不以个人喜好为转移的“传嫡制”,再度受到重视,彰显出其在国家最高权力平稳传承上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一个人的结局》——皇权争夺,注定是一场只能有一个人获胜的比赛。孑然一身,是他们为掌握最高权力而付出的必然代价。绘画/师引
中国历史上,除了皇太子这样的常规储君外,还有皇太孙、皇太弟、皇太叔等另类储君,他们往往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出现,不仅出现概率较低,成功登顶率就更低了
皇帝立太子,目的是为了皇权在一家一姓的血统间传递,但皇权的本质是从上到下都陪着一个人玩的游戏,一切以皇帝的好恶为标准,但凡有人另起炉灶,必然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中国古代史上,距皇帝宝座仅一步之遥的太子比比皆是,秦始皇太子扶苏、汉景帝太子刘荣、晋惠帝太子司马遹、隋文帝太子杨勇、唐高宗太子李贤……这个名单还可以列一大串,与最高权力擦肩而过,除了悲惨的命运,没有第二种选择。

文章来源:中华遗产2024年08期
撰文:初芽
▲ 点击下单 

甲午战败之后

2024-09-30

800年后,一例全球罕见的12世纪遗骸,揭开了中国“南海Ⅰ号”沉船的秘密....

2024-09-23

和亲公主的福气谁想要啊

2024-08-30

宋仁宗在位42年没儿子继承香火便宜了养子赵宗实

2024-08-07










大遗产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旗下品牌《中华遗产》,再现古典中国之美,传统文化内容生产者,生活美学方案提供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