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多神秘的民间故事,其中,钟馗故事无疑是最为引人入胜的篇章之一。
钟馗,相传为唐代长安终南山人。唐天宝年间,钟馗赴京赶考,凭借出色的才华在科考中一举夺魁,但由于样貌丑陋加上受奸人构陷,他不仅失去了状元之位,还深陷牢狱之灾,从人生巅峰瞬间跌落谷底谁能受得了?愤怒之下,钟馗一头撞向殿柱,以死明志。皇帝感念其性情刚直,赐予他进士绿袍下葬。
后来,唐玄宗在骊山行宫夜做恶梦,被群鬼围攻,正当他惊恐万状之时,钟馗现身,撕鬼而食,驱除了梦魇。玄宗深感欣慰与感激,次日他召来宫廷画家吴道子,命其将钟馗像画下来辟邪,并册封钟馗为“赐福镇宅圣君”。自此以后,钟馗捉鬼的事迹广为流传,被尊为捉鬼神。后世我国民间也多有挂钟馗像辟邪求平安的习俗。
各司其职好像是古人眼里神仙最基本的职业素养,然而,钟馗却身兼多职,忙得不行:当他身穿官服,头戴乌纱帽时,他是镇宅护家的门神;当他手持元宝时,是财神;手中拿着判官笔时,又成为了文圣;手拿医书时,又成为了药神……尤其是到了传统节日端午节时,人们都争相购买钟馗的画像,用来辟邪避瘟,同时还寄寓了迎福祯祥之意。真不愧是万应之神啊。
钟馗性子刚烈,但人缘奇好。不仅在市井小民中吃得开,也为不少文人墨客所钟情。尤其在文艺界,钟馗可算得上是人物画画家钟爱的题材。从唐代吴道子的《钟馗抉目图》,到五代牟元德的《钟馗击鬼图》、明代陈洪绥《钟馗元夕夜游图》,清代金农的《醉钟馗图》,无数画家笔下的钟馗都展现出他威武形象和捉鬼事迹。
2
▲ 任伯年像,油画,1927年,徐悲鸿纪念馆藏。
任伯年,名颐,生于道光年间,浙江萧山人,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他自幼秉承家学,又受到诸多名师指点,是晚清时期著名的花鸟画家和人物画家,与吴昌硕、蒲华、虚谷齐名为 “清末海派四杰”。
任伯年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钟馗人物画。在1880年的端午节,他曾创下一天画六幅钟馗的最高纪录,钟爱画钟馗固然有市场需要的考虑,但更多的应该来源于对这个独特人物的钟爱。他在《哦诗钟馗图》中写道:“不绘钟馗趋殿时,写他弹铗哦新诗。如今畿辅称宁服,无劳先生吸魅魑”,从诗中不难看出,任伯年将钟馗视为正义的化身,是他所追求的人格魅力的化身。
▲ 清·任颐《钟馗图》,常熟博物馆藏。
在历代画家所画的钟馗画中,几乎形成了一种程式化的“钟馗样”:青面獠牙、斩鬼捉妖、刚正不阿……但在任伯年笔下,铁面钟馗却化作一个个情态各异、妙趣横生的有血有肉的形象,请看:有挥刀斩狐者,有怒目剖鬼者,有配剑侧目者,有独坐竹石者,有铁面冷颜者,有昂首挺胸者,也有口衔利剑、足踏魅魑者……虽然同样是疾恶如仇的形象,但绝无雷同之处,不愧大家手笔。
也许这就是作为绘画大家的任伯年的高超驾驭笔墨的能力,也是他有别于其他画家的独到之处。在他所画钟馗诸作中,又以朱笔钟馗最为特别。
3
一幅古画的「萌化」历程
▲ 常熟博物馆座落于江苏常熟虞山东麓, 因为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得馆藏颇具特色,堪称“浓缩版的江南”,就拿馆藏的书画藏品来说,多出自明清至近现代名家之手,又集中于江南名家、本邑书画家,更不乏海派名家之作。
作为“最中国·文博市集”大家庭的坚定盟友,常熟博物馆参加了多次活动。值本次“无尽之藏:最中国·文博市集2.0”举办之际,我们提前谋划设计,共同甄选出这幅魅力非凡的钟馗像,并邀请我们中国国家地理旗下博物文创团队共同参与设计制作了一款钟馗毛绒玩偶挂件。
这款玩偶挂件的设计理念,是用可爱幽默的方式,展现现实中的喜怒哀乐——钟馗不只是神亦是人。传统的钟馗给人威严恐怖,驱邪纳福高大上的印象,这款钟馗玩偶,毛绒质地和圆圆的脑袋给他增添了不少亲和力。
点击以上海报即可下单。
🤫 另外,要告诉大家的是,本次市集,常熟博物馆特别带来了钟馗像滚轴章一枚,前往常熟博物馆展位,入手钟馗玩偶可盖~保你诸邪退散。
撰文:方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