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俗中,有关“钱”的习俗众多:过节有压岁钱、七夕钱,民间有避邪钱、吉语钱,人们用“钱”镇宅,借“钱”祈平安,诸多现象似乎能归纳出一个结论:“钱”有“神力”。中国人过春节有几样必不可少的内容:除夕夜吃团圆饭,大年初一去拜年,长辈给小辈压岁钱。“祟”是一种鬼怪,为了镇住“祟”,古代的人们就采取了这么一种方法。为什么不用别的器物来压“祟”而要用“钱”呢?可见在古代人们心中,钱是有一种神秘力量的——可以降魔镇妖。其实不仅仅是这些,借钱来护佑的事,在生活中举不胜举。比如迄今为止,中国人过年包饺子时,还有把一枚钱币包进饺子里的习俗,谁吃饺子咬到这枚钱币,谁就会吉祥有福气。包括前面所说的猜钢蹦儿,也不仅仅是游戏,而是用硬币来占卜的一种表现。如此林林总总现象的背后,似乎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即,钱有神力——这并不是我个人一时兴起的念头,这种观念来自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
那么压岁钱压岁钱,“钱”到底能“压服”谁?最早的压岁钱出现在汉代,用钱来“压祟”是因为它能“压胜”。这不是绕口令。
▲ 压岁钱。摄影 / 蓝牛仔
大约从汉代起,开始出现一种类似原始宗教的形式,叫作“厌胜”,也叫“压胜”,即“厌而胜之”,是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压服人、物或鬼怪的目的。用作厌胜的物品有很多,比如我们熟悉的桃木,古代人在桃木板上分别画上擅长捉鬼的“神荼”、“郁垒”二神,做成“桃符”悬挂在门旁,就能趋吉避凶。还有玉器,人们认为玉能发出一种特殊的光泽,白天不易见到,夜晚则可照亮方圆数尺之地,是妖魔鬼怪最怕见到的,所以用玉器可以避邪保平安。此外还有五色药石、纸符等等。但这些器物基本上只是单一使用,若论用作厌胜品数量大、种类多的,还是要数钱币。
我们先来看一个药方:“古钱其铜焦赤有毒,能腐蚀坏肉,……但取周景王时大泉五十千,宋四铢、二铢,及梁四铢,北齐常平五铢之类,方可用。”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对这个方子的补充是:“古文钱但得五百年之上者即可用,而唐高祖所铸开元通宝,得轻重大小之中,尤为古今所重……”这些都取自《本草纲目》卷八《金石部·古文钱》的内容,是讲“钱”的医用药用价值。▲ 汉代画像砖——双凤、五金
清代金陵地区有难产妇女手持“周元通宝”即可顺利分娩的习俗。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不是一般流通领域的同名古钱。传世的“周元通宝”钱有的背面铸有日月、七星或龙凤图案,它是专门用于厌胜的厌胜钱。不错,厌胜钱并非一般意义的货币,是人们将有特殊意义的文字和图案铸在钱币之上,用来表达避邪趋吉愿望的,或者说是希望借“钱”的神力实现自己的愿望,祈求神灵扭转自己的命运。 从厌胜意义上讲,“钱”的神力几乎遍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有“上梁钱”,中国古代建筑极重视厌胜,上梁是建筑施工很重要的工序,用钱来厌胜避邪是相当重要的一道程序;有“镇水钱”,将“周处斩蛟”或“钱王射潮”的图案铸于钱上,便可为建造堤防工程所用。钱上铸“太平振宅”文便可镇宅,铸“斩妖伏邪”文便可避邪,背上再加“敕令”二字,“钱”的神力可能就会更加彰显。五月端午,用铸有五毒图案的钱可以“禳毒气”;出门行旅, 用铸有“出门大吉”的钱可一帆风顺;身带“状元及第”钱可助功成名就;持有“五男二女”钱便可实现最完美的生育理想了。毫无疑问,上述事例都属于民俗现象,有人或许会封一顶“封建迷信”的帽子过来,但是任何一种现象的存在都不是无缘无故、无源无踪的。▲汉代画像砖——“双鱼”
为什么一枚小小的“钱币”竟具有如此神通?古代的中国人又为什么会如此广泛地借助它来趋吉避凶、祈求神灵的佑护?我们必须从中国钱币的历史中去寻找答案。从神坛走来的“钱”
根据钱币史书的资料可知,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起源于殷商,统一于秦。不过,钱,最初并不叫“钱”。有学者认为,贝在商代后期已经变成交换的媒介物,以货币的角色出现于商业舞台。郭沫若先生曾有论:“贝在周初本来是一种原始的货币,所用的是海贝,学名为货贝。” 贝在中国货币史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有一个很好的证明是,在我们的汉字体系中凡是与财物有关的字多以“贝”为偏旁,甚至“贤”也从“贝”。“贤”与钱有关系吗?据《说文解字》释:“贤,多财也。”后世引申为“多才”,或许与“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观念有关吧。不过,贝即使最初与“财富”有关,但它与龟甲、玉石等早期的贵重交换物一样,并不是一开始就以货币的面目出现的。▲ 汉代马蹄金是西汉货币。从滨海地区流入内地的贝,最初是与玉和龟甲等礼器一起,共同行使神权政治文化象征的功能。上古时代的玉礼器和稍后的青铜礼器,以及与占卜巫术关系密切的珠玉、龟贝等,一直是上古文明中具有神秘属性的权力、财富的象征。特别是龟甲,因为龟的长寿和龟甲形状奇特,历来被视为能通天人之际的灵物,成为问卜的主要载体。而在《易经》中,贝常与龟筮占卜联系在一起。在古代龟卜文化中,贝与龟甲可以互换,在交换的过程中,贝的价值可以使龟甲增益,在卜筮中主“大吉”、“永贞吉”。这就赋予贝以神秘的吉祥意义。贝在古人心目中具有“魔术”性或巫术性,这可以从它的使用得到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从事渔猎的先民就把贝壳作为避邪的灵物挂在颈项和胸前,还把它用作奉祀的祭品。20世纪中叶,在河南辉县琉璃阁的考古发现中,有8座商代墓中有贝,它们不是被放在死者的胸部便是放在腰部,历史学家、古钱币学家王毓铨认为:“贝在商代曾作装饰品和魔术物用,这就是证明。”“也正是由于它们的装饰性和神秘性,贝才普遍地被希求而变成了交换媒介。”▲ 蚁鼻钱也被称作“鬼脸钱”,是战国时楚国铜币。币上“咒”字多被称为“哭”字。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钱一开始就是带着“神魅”的色彩和力量来到这个世间的。后来,珍美的贝币在先民的手中慢慢褪掉了“神魅”的色彩——随着历史的发展,珠玉、龟贝的神圣性被解构,在一定程度上消褪了神灵的魅力,“贝”真正以货币的身份进入到商品流转的长河之中。上海博物馆曾收藏有一只商代饕餮纹鼎,上面有这样的图案:一个人肩担贝币站在船上,旁边还有人以手划船。这位担币的人可能正去往他乡做生意,也可能做完买卖赚了大量贝币正赶回家。无论如何,他应该是位“款爷”,身“担”如此一笔财富,不知此公的心情会怎样,他有没有想过这堆海贝携带起来不甚方便?不仅携带不方便,随着商品交换的频繁,海贝经常会供不应求,于是出现了石贝、玉贝、骨贝等仿制贝币。青铜器时代到来后,金属铸币的先河被开启,海贝币的替代品仿贝铜币诞生了。钱走出幼年时期,迈向少年时代。当中国已经广泛使用铜贝时,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未出现金属铸币。钱那性情单纯的少年时代并不长。春秋战国时期,当天才的发明家们将目光从海贝的形制转向陪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用具后,大量的布币、刀币出现了。“布币”来源于上古时期的一种农耕工具“”,即一种“铲”,“布”是“”的同声假借字;而“刀币”则是由齐燕地区的先民们用以渔猎的“青铜削”刀具演变而来。我们或许可以猜测,这些钱币的形制取自可以产生财富的生产用具,其中是否融入了人类早期的某种意识形态?正如研究货币史的专家汤可可先生所言:“……包括宗教幻想在内的多元文化色彩,一直贯穿于钱币自身的演化历史。从巫师的灵物、贵族的礼器到世俗大众的交换媒介……这是一个人文理性解除原始巫术之魅的思想观念演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在人类历史上蔓延了相当长的时间。到战国时,使用更方便的圜钱出现了,圜钱的主要铸行国秦国开始使用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记载,“秦半两”是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初行钱”时铸行的。▲战国时“秦半两”。中国历史上几千年圆形方孔钱的形制便由此奠定。秦惠文王“初行钱”时铸行的这种“秦半两”,在中国货币史上有着奠基性的意义——中国圆形方孔古钱币千百年的形制就是由此而来。
在这里,“钱”是什么?为什么后世的人们一直以“钱”来统称货币?其实,“钱”与布币的“”一样,也是先民手中的一种“铲”。有。早期的货币总要有个统称,大家都有可能。不过,秦以“初行钱”时的“半两”钱统一了货币,那么“钱”也随之身价陡增,而且,它经过“秦半两”“天圆地方”的演绎之后,意义也大不一样了。秦始皇将方孔圜钱作为统一货币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是钱铸成后要进行锉边等加工,把方形细木棍插入方孔,可以使钱固定不动,便于操作。方孔钱也便于钱上文字的定位。另一种说法被学界普遍认可,即秦始皇笃信当时极为流行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川制造的光绪头像银元,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头像银元。方与圆,象征着“万物周事”的自然;“圜者中规,方者中矩”,又象征“规矩”的权威、法的权威。《吕氏春秋》的解释可能最合始皇帝的口味:“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故而有学者认为,秦始皇时,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信仰,已然是神权的象征了。
一枚小小的钱币,竟能将春秋战国几百年间政治、哲学等诸多因素融合的文化核心体现出来。而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等国早期的钱币,仅为防伪而刻有帝王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比较起来,中国的圆形方孔钱体现了中国人对天地时空无限丰富的想象,承载了更为厚重的文化信息,要“神”得多。▲ 阿拉伯帝国金币。有人认为,西方钱币铸帝王像是因为他们注重“人”,而中国钱币的“天圆地方”是“敬神”。
如果我们能从钱币本身的钻研中走出来,看一看它成长初期的社会背景,也许会对它身负“神力”的原因有更深刻的了解。
自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国家一统,中国各个区域的商业发展已经颇具规模。比如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商业已经相当发达,至战国后期,齐国的城市居民已有四百万以上,占到齐国总人口——据专家测算大概有五百万至七百万——的一半以上。至西汉初期,“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我们从《货殖列传》中看到的西汉社会,不但有富可敌国的大富豪,而且有倾郡、倾县、倾乡里的众多小富豪,可见西汉初期的社会,是一个经济蓬勃、百业兴隆的社会。▲ 西汉“五铢”。一铢相当于144粒粟(小米)的重量,比“秦半两”轻巧,携带、使用方便。从汉武帝始,“五铢钱”沿用了七百多年。
“无盐氏”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中国历史上较早的富翁之一。从他的发家史我们或许可以对西汉社会有个窥斑见豹的了解。西汉吴楚七国之乱时,京师长安的列侯封君从军,向当时的“子钱家”借贷。子钱家因成败未决,不肯借。无盐氏便以十倍的利息出千金借贷。不久,吴楚之乱平息,他得到十倍利息的还款,遂成关中巨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西汉社会借贷子钱这一行业的兴旺。经济史学专家、香港树仁学院经济系教授宋叙五先生甚至认为,从中可见当时政治上的有权者不会借着政治权力而欺压平民,强令子钱家借钱,也不会赖债。而平民有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商业行为,政权、兵权,完全不会干扰这一件商业行为。这是一种良好的政治气候及商业气候——可惜这样的“气候”自西汉初期以后,再也没有了。他认为胡适晚年的入室弟子、史学家唐德刚教授说西汉本来可以走上资本主义社会的观点“诚为有据而言”。 ▲ 银锭在明朝盛行。洪武八年(1375)定价,银一两当钱一千文,即钱一千枚。但白银至清朝才作为国家法定货币流通。
我们暂不论西汉走上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这种社会形态萌芽又如何被斩断,只看在当时的社会里,人们存有崇拜金钱财富的观念是太正常了。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有如下传世之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之趋利,若水之就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那么,利之所聚的“钱”、几乎能决定人的命运的“钱”、有着神圣血统且凝聚着天地伦理的“钱”又被推上“神坛”拜将起来,顺理成章。届时,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携“最中国·文博市集——无尽之藏”团队参展啦,无尽之藏,天圆地方,2024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国家会议中心A124,等你来玩!北京钱博会作为全球规模大、影响力强、专业水平高的知名国际钱币盛会之一,已举办了27届。此次钱博会由中国金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钱币博物馆联合主办,继续秉承活跃钱币收藏市场、服务钱币收藏投资者的宗旨,在继承传统办展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继续开拓创新。此次钱博会共吸引了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内外展商292家,境外展商50家,展商规模再创新高。其中,奥地利造币厂作为主宾国,将与其他国家分别举办新品展示分享活动。此外,还将组织两场国际精品推介会,继续开展“最受喜爱的纪念币全球评选”活动。 展会将继续推出七大特色主题日,包括“环球币章”“匠艺传世”“币海寻珍”“鉴赏之旅”“典藏风华”“经典回顾”。 此次钱博会还将新增收藏家系列收藏专区,收藏家现场分享收藏故事,同时邀请全国收藏者在收藏专区展示自己的收藏经验。
图文来源:《中华遗产》2009年01期
「最中国·文博市集」是由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策划主办、精心打造的专属品牌IP,活动联合全国各地博物馆及文博机构,集结全国特色文博文创,共同构建「最中国」文博之美、之趣文化新体验。《中国国家地理》创刊于1950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创刊70多年来坚持「内容为王」,是国内彩色期刊中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中华遗产》为旗下杂志之一,2004年创刊,致力于报道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探寻中华宝藏,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唯一授权永久使用其标志的刊物。
策展人:李宁、林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