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在县城办企业的父亲为什么一定得在老家建了村里的第一幢四层小洋楼。
莫说我父亲只是在十公里之近的县城,更多闽南人,漂洋过海,走向更远方,做出多大成就,也都要在老家建一幢房子。
向海而生是闽南人的底色。下南洋,闯欧美,走世界。山堵海逼,他们只能走出去,有人解读“闽”字,所谓“在家一条虫,出门一条龙”,闽南人是“最不想也不会宅在家,却是最念家的一群人”。
“今寄家戅箸第进佛银贰拾元,到可查收示明。兹在垊经已面嘱戅箸为咱另倩一本梨园,以敬阴光,可在旧厝,弗以在于新厝为是。”信件由华侨颜良瞒写就,信中他特意向妻子蔡氏交代了建新厝事宜。
闽南人敢于奔赴山海,更多是因为身后有信仰有家有宅。信神也顾家,当神在身边,当家在彼岸,内心便有了安稳之处。
闽南人五大理想:“探大钱,起大厝,娶水某,开厚掐,平安无代志。”意思是:赚大钱,盖大房子,娶漂亮老婆,开好车,平平安安。
就算如今“下南洋”变成“北上广”,闽南人还会把在老家盖房子当作衡量成功的标准。不管在外面赚了多少钱,开多豪华的车,在大城市有多少套房子,只有回到村里盖一栋洋房,大家才会觉得你是真有本事。
所以,30多年前,我父亲虽然在县城已有居所,医疗、教育乃至燃气、自来水等生活,比农村方便很多,且从投资角度肯定是县城更有升值空间,但他还是得在村里建起那幢房子。就算之前已经有了一座“旧厝”,这座有一百年历史的老宅,是他,也是我和弟弟妹妹成长的地方,但它是我曾祖父建的,不属于我父亲的荣光。
宅、家、室、富、安……把这些宝盖头的字放一起看,就能理解闽南人浓浓的“厝情结” 了。
《皮囊》讲述闽南人“起厝”与“入厝”
2014年12月,一个来自泉州“小镇青年”处女作出版,刘德华为它撰文作序。“崇达的《皮囊》里,有的是对他成长中有所启发的人,造就了他步步达成目标的人生;我认识崇达、看他的书,总有启发,就如生命中多添一盏明灯。”
蔡崇达长大的晋江东石镇,是一座典型的闽南小城。小城相对偏僻的地理位置形成一种密闭的空间,小城在这种封闭下保留了原始的文化传统和风景民俗,造就了独特的闽南地理文化。
《皮囊》在2023年被搬上话剧舞台。话剧将最能让观众共情的“起厝”作为主线,巧妙把故事人物串在一起,描绘了父母希望通过孩子的努力在家乡盖房子,光宗耀祖,而小镇青年们更多的是对大城市的向往。强烈的现实主义题材突出了浓郁的情感冲突,将矛盾在“起厝”这件事上缓缓铺展开来。
确实,对于闽南人来说,“起厝”和“入厝”尤为重要,表现了他们对房屋的无限眷恋。“起厝”在闽南语意为建房,“入厝”指搬入新家。
起厝等同于建业,是闽南人不可疏忽的大事,头和尾包括“动土”和“上梁”仪式,都需准备三牲果合敬奉土地公,祈求安居乐业、兴旺发达。
横屏观看
▲ 漳州市长泰区闽南古厝。供图 / 长泰区委史志研究室
房屋建好,闽南人有自己的仪式感。把乔迁新居称为“入厝”,他们认为“入厝”与之后一家人的运势密不可分,所以极其重视。“添丁又进财,钱银滚滚来”,这个闽南“念四句”,便包含了“入厝”的必要习俗——送灯彩。红灯的“灯”在闽南语中与“丁”谐音,彩帐的“彩”又有财气和财富的寓意,都为图个吉利。
▲ 厦门仙岳山土地公庙。供图 / 杨玉诚,图虫创意
“入厝”之前,有一个最重要的习俗仪式,叫请土地公,也叫“安”土地公,即祈求家宅平安的意思。当然,“安土地公”还要“拜天公”。因为请土地公来须得到天公的批准,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天尊地卑”思想和对天地秩序的理解。在闽南,“拜天公”是非常隆重的,只有结婚、祝大寿、入厝等重要的日子才会举行。
一袭燕尾红砖古厝,“皇宫起”
▲ 闽南特色建筑:燕尾脊。供图 / 邑,图虫创意
五代时,闽王王审知的皇后黄惠姑是泉州人,每到连绵阴雨天气,皇后都会担心娘家房屋破漏,不能阻挡风雨。闽王当即说:“赐你一府皇宫起。”就这样,圣旨传到泉州,民众误以为泉州一府都可以建皇宫式建筑,于是大兴土木。后闽王得知此事误会,连忙下旨停建,可是泉州晋江一带犹如皇宫式的房屋都已经建好,只好作罢。闽南人至今自豪地称他们的房子为“皇宫起”。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无从考证,所以红砖古厝的起源至今还是一个谜,没有定论。
▲ 漳州埭美古村传统民居。供图 / 李森,图虫创意
土吗?它才是中式浪漫的“东方城堡”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2016年夏天,一部国漫《大鱼海棠》又掀起了一波“国风热”,这是一个改编自《庄子·逍遥游》的专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故事。电影中精美又古朴的中国传统建筑正是以福建土楼为原型,每一帧土楼场景,都藏着一份神秘的客家文化,无一不令人动容和震撼。
没有钢筋,没有混凝土,真真实实用土夯起了一座座“东方城堡”。
福建土楼诞生于宋元时期,因为当时天灾战乱,一些汉人从中原地区迁移到南方。来到闽西地区后,他们与当地人区分开来自称“客家”,这里人烟稀少,地形复杂,为抵御外敌入侵,他们在深山老林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创建了一座座壮观的土楼。
2008年7月,“福建土楼”正式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见证了东方血脉伦理和聚族而居的文化传统,融入“天、地、人”三方结合的中国传统理念,也是天下独一份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呈现形式。
石头厝:闽南人的“实在”与“石寨”
石头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石厝不仅体现了石材的地域性建造及石文化特征,也是记录中国木构建筑体系之外营建发展的实证。
石厝即石头房,是福建沿海地区一种传统的民居形式,墙体通常由大大小小的石头砌成,石头和木材是其主要建筑材料。石厝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和抗风能力,在闽南地区广泛应用。
横屏观看
▲ 位于漳州长泰区的山重村,又称古山重,以鹅卵石古民居为特色之一。供图 / 长泰区委史志研究室
隐匿于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的樟脚村,是一个由彩色石厝组成的古老村落。因为村子里有一株700多岁的大樟树,人爬到树上俯瞰,村子如在脚下一般,故得名樟脚村。村子里的房屋群大多为石头垒砌而成,因年代久远,风雨冲刷,导致日渐风化,所以墙体的石头变成五彩斑斓。2019年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6月,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航拍村庄,错落有致的房屋,石头小街,仿佛误入油画之中,因此有“油画村”、“摄影村”之名。稳重质朴又独具特色,这种沉甸甸的感觉,使村中居民能感受到身心的安全和安稳。
横屏观看
泉州南安也有一个彩色石厝古村落。因三面环山,有许多山间小溪在村东汇聚成大溪名叫九溪,取名九溪村。溪水清澈见底,涓涓不断,圆润光滑的彩色鹅卵石正是村落的主要建筑材料。许多客人慕名而来,与经历了斑驳岁月的房屋合影留念。
在闽南人的眼里、手中,没有不可用的东西。建房子,除了坯土、石头,还有蚝壳。
泉州蟳埔,一个曾经的小渔村,如今这里满街都是“簪花围”的女子,而他们所居住的房屋也格外不同——“蚵壳厝”,俗称“小蚝宅”。在闽南语中,“蚵”是海蛎,又称“蚝”,是东南沿海独具特色的贝饰古民居。
横屏观看
▲ 泉州蟳埔村的蚵壳厝。供图 / xin,图虫创意
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因此其建筑风格是灿烂“海丝文化”的立体展示。据专家考证:此种蚵种并非泉州原产,而是来自非洲东海岸。当时,泉州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大部分载满丝绸、瓷器的商船从蟳埔起航,途经非洲东海岸,返航时,为避免因不载货而导致重心不稳的情况,船员们就将散落在海边的蚵壳装在船上压舱,回来后就堆放在了蟳埔海边。
元末明初,又因倭寇侵扰,先民无力重建房屋,就因地制宜捡来碎砖石砌成“出砖入石”的墙,再把海边的蚵壳嵌在墙的外侧,最早的蚵壳厝由此而来。
闽南大多喜欢以红砖建大厝,蟳埔依然保留使用红砖这一习惯,但是沿海地区的海风富有盐分,红砖易受腐蚀。所以蟳埔大面积墙体由灰白色的蚵壳与花白色花岗石构成,不仅颜色对比强烈鲜明,而且这样的墙体不易被侵蚀。蚵壳本不平整不利于建筑墙面装饰,但紧紧相扣的两片中间是中空的,能起到保温、隔热、防噪的作用,使房屋冬暖夏凉,风雨不渗。这便是闽南人俗话说的“千年砖,万年蚵”。
蚵壳厝自明末清初从形成、发展到衰落,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蚵壳厝建筑有浓厚的民俗气息、丰富的美学、工艺学知识;是古代泉州对外贸易的产物,见证着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距离拥有“蚝宅”的蟳埔村二十多公里的地方,就是名副其实的侨乡——梧林传统村落。它坐落于泉州晋江,与台湾一水之隔,三面临海。村落形成于明洪武年间,清末期梧林人开始到南洋“挣大钱”。但对于闽南人来说,发达了自然就要光宗耀祖。从20世纪20年代起,海外的华侨陆续回国出资“起大厝”,大量精美的洋楼破土而出,建筑风格亦是多元而包容,因此梧林传统村落有“华侨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在闽南,最具特色的华侨楼之一当属番仔楼,亦称“楼仔厝”、“小洋楼”。提取南洋建筑风格精髓,与本地域居住文化相融合,应用闽南传统纹饰与建筑材料,进而形成外廊样式的住宅结构。欧式风格的外放,与中式混搭,逐步改变了传统生活空间模式,更贴近现代住宅。
每一幢番仔楼,不仅浸润了一段又一段背井离乡、辛酸血泪的年华,还饱含着一个又一个白手起家、荣归故里的故事。当远涉南洋成为闽南人的一种笃定,他们的心态和眼界也随之开阔,一路欣赏,一路传奇,最终都收入自家大厝。
在闽南众多“洋楼”中,骑楼也是独具代表性的一种。骑楼又称“五脚距”,源于马来语。19世纪初,南洋殖民地华人传入的西式敞廊式建筑与漳州传统竹竿厝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近现代的商住一体建筑。其底层有连续的架空连廊,结构为“下店上住”,或“前店后住”。它不仅能充分展示中西文化在建筑形态上的交融,还能有力表现建筑适应环境的更多可能性。
“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闽南地区的气候为台风、雨水较多,天气闷热,而骑楼的建筑特点是两层以上出挑,下面以立柱支撑,可有效挡避风雨侵袭和烈日直射,营造出廊下凉爽的环境。这是其流行于闽南地区的主要原因。
▲ 漳州骑楼老街。供图 / 杨玉诚,图虫创意
在闽南地区成长的孩子,对于家乡,对于故土,对一砖一瓦,都有一份惺惺相惜的感情。
《皮囊》一书的作者蔡崇达说:“我能感受到的就是一个生活的泉州,一个可感的泉州,把我塑造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泉州,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感受来说泉州、写泉州,让更多的人知道泉州。” 年龄不大经历不少,1982年出生的他对泉州有着深厚感情:他希望家乡的文化能够走出去,又不愿意它的文化特质因此而丢失。
▲ 闽南传统红砖古厝。供图 / 李森,图虫创意
祖籍安徽、成长于泉州晋江的“00后”男孩马奔,也对自己家乡的建筑也有着浓郁的情愫。他出生于木雕工艺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闽南文化格外着迷。在读建筑工程专业期间,他就在游戏世界设计了晋江梧林古村落,数字化再现了梧林建筑的特色和多元。
毕业后的他,钻进了建筑模型的天地,利用所学所能,复刻了一座名为“爱国楼”的华侨古厝,总耗时半年之多。这是一个仅40厘米高的纯手工微缩古建筑模型,但精细之处方显真彰,建筑风格融合闽南红砖古厝和华侨楼的特色,用油漆给模型反复上色“做旧”,最终展现出岁月冲刷过的痕迹。
▲ 泉州梧林古村落。供图 / Azzz,图虫创意
马奔的作品在社交媒体平台引来许多关注,一些海外华侨联系到他,也希望他能用同样的手工技艺重现他们的闽南祖厝。远在他乡,依然思念故乡,这正是闽南人烙印在骨子里对家乡、对房屋的深深执念和眷恋。
当一切故事的起点都回到“起厝”上,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行动,而是注入闽南人独特的“厝情结”。敢踏敢闯,能安能旺,闽南人有自己的路,也有自己的宅。安实家宅,踏遍千山,哪怕外面江湖再好,总归要给自己留一块地,留给家庭和睦,留给家人平安。
中华遗产官方视频号
CHINESE HERITAGE
让美相遇 让好发生
2024-03-02
2024-05-19
2024-01-30
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