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
珠江流域地域主体功能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2024, 44(11): 1933-1948.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战略 / 国土空间规划 / “三区空间” / 演化特征 / 驱动机制 / 珠江流域
▲1990—2020 年珠江流域全局“三区空间”交叉转换及典型转换地区
(扫码阅读全文)
文化地理
地方文化资本视角下华语流行歌手出生地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024, 44(11): 1949-1961.
摘要:人才出生地具有地方集聚性是一个普遍的地理现象,却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人才(成长后)的空间流动及其影响因素,忽略了对人才成长环境的探讨。文章基于文化资本理论,以华语流行歌手为例,结合音乐创作的特点和音乐学相关理论构建了地方音乐文化资本指标体系,运用核密度分析方法对华语流行歌手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负二项回归模型探析华语流行歌手出生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研究表明:1)华语流行歌手出生地呈现多核心空间结构;2)华语流行歌手出生地空间分布特征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具有差异,拥有多样化文化资本的地区(如四川、东北)对华语流行歌手的成长和培育有着重要贡献;3)地方文化资本存量的提高,有助于华语流行歌手的成长和培育,但不同维度的文化资本对华语流行歌手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教育文化资本(教育水平及教育资源)是促进华语流行歌手成长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固体文化资本(地理环境及历史传承)和能力文化资本(民族文化及音乐产业化)。
关键词:文化资本 / 华语流行歌手 / 音乐生产 / 文化生态 / 人才地理
▲地方音乐文化资本下的音乐文化生产
(扫码阅读全文)
音乐叙事里的城市魅力:歌曲中的成都地方意象建构
2024, 44(11): 1962-1977.
摘要:音乐有着再现地方和唤醒地方感的力量。以地名命名的歌曲及其评论对地方有着意象化的表达,也是创作者和听众符号化的情感映射。文章搜集与成都有关的歌曲,以歌词及其评论为文本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从音乐叙事视角分析成都地方意象的维度、建构过程以及意象特征。结果表明:1)音乐叙事里的成都地方意象由符号呈现意象、意义赋予意象和综合表达意象3个层面共同构成。2)音乐叙事分为歌曲的叙事,以及叙事传输影响下听众有感而发的评论叙事,叙事文本从叙事要素、结构和基调3方面起元素认知、情感共鸣、基调渲染的作用,从而构建地方意象。3)音乐叙事下的成都地方意象具有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存、自然性与人文性交互、浪漫感与“家的感觉”同在的三重特征。4)音乐叙事构建了“理想家园”“故事酒馆”“烟火人间”的地方意象,这些意象成为城市魅力所在。文章丰富了音乐与地方关系的解读,将城市意象的表达从空间结构、符号感知进化到地方意义层面,赋予空间以温度、让空间活起来,为魅力城市的打造、地方意象的建构和形象宣传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关键词:音乐叙事 / 地方意象 / 歌曲 / 地方感
▲基于音乐叙事的地方意象建构理论模型
(扫码阅读全文)
经济地理
基于企业联系的东莞产业网络韧性演化
2024, 44(11): 1978-1989.
摘要:文章基于1979—2020年东莞企业总部分支机构联系构建企业网络,采用中断模拟和复杂网络的抗毁性分析城市产业网络韧性演化特征,主要从网络单节点韧性演化、网络整体韧性演化以及区域网络韧性演化3方面对东莞产业网络韧性演化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在单节点仿真攻击中城区核心节点对网络韧性的影响逐步减弱,城区核心节点和普通镇节点的差异不断缩小,网络对单节点攻击的抗毁性趋于稳定;2)相较于随机攻击,蓄意攻击能使网络更快崩溃,但随着东莞产业网络趋向多中心结构演化,蓄意攻击对网络韧性的冲击逐渐减弱;3)东莞产业网络对深圳的抗毁性低于广州,但城市内外的企业力量趋于均衡,区域网络韧性水平逐步稳定;4)东莞产业网络韧性演化模式呈现从低韧性水平的单中心网络向高韧性水平的多中心网络方向演化。最后,提出构建网络多中心发展结构、加强各节点产业协作,注重城市产业内外均衡发展等优化城市产业网络韧性的策略,为增强产业网络韧性提供思路。
▲1979—2020年东莞企业网络结构演化
(扫码阅读全文)
新冠疫情对城镇人口流网络结构韧性的影响——基于南京都市圈同城化片区的实证研究
2024, 44(11): 1990-2000.
摘要:新冠疫情(COVID-19)对城镇(乡)间人口的有序流动产生潜在冲击。文章以南京都市圈同城化片区的乡镇街道为对象,基于2019和2021年各半个月的手机信令大数据,运用复杂网络技术揭示疫情前后的人口流动网络格局;构建韧性评价指标,采用顺序性攻击高值节点、一次性攻击跨界节点2种方式,模拟测试网络结构韧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伴随常住人口的增多,疫情后的人群跨城镇出行依然活跃,但疫情瓦解了大量远程、长程联系;2)疫情冲击增加了休闲流和就业流网络的波动程度和中转次数;3)高中心性的跨界地区是维持全局网络结构韧性的关键性节点地区。研究表明时空大数据在城镇(乡)网络结构韧性评价及风险全流程治理方面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关键词:新冠疫情 / 城镇人口流 / 网络结构韧性 / 休闲流 / 就业流 / 南京都市圈同城化片区
▲2019 ( a、b ) 和 2021 年 ( c、d ) 南京都市圈同城化片区的休闲流和就业流网络
(扫码阅读全文)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江苏省县级城市经济韧性特征与组态分析
2024, 44(11): 2001-2014.
摘要:文章引入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探析城市经济韧性的潜在影响因素,以江苏省54个县级单元为实证对象,首先从抵抗力和恢复力2个维度量化分析其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济韧性特征,然后利用解释性较强的5个影响因素对江苏省县域经济韧性进行组态分析。结果发现:1)在金融危机中,江苏省县域冲击程度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2)企业主体集聚、产业多样性特性对恢复期县级城市经济韧性具有一定正向作用。3)外贸流强度对于城市经济韧性状态具有双面作用,其影响在不同城市、不同阶段存在差异。4)抵抗期和恢复期分别有2和5条路径能实现高经济韧性,组态类型在空间上邻近分布,多样化产业、核心产业集聚以及内外贸易流的调整可能成为城市经济韧性提升的关键。
关键词:经济韧性 / 复杂适应系统 / 地理探测器 / fsQCA / 江苏
▲复杂适应性视角下县级城市经济韧性应答机制
(扫码阅读全文)
南海研究
南沙海域搜救可达性评估
2024, 44(11): 2015-2024.
摘要:南沙群岛周边海域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域之一,是海难事故的频发区,快速的海上搜救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研究南沙海域的搜救可达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乘法加权Voronoi图对南沙群岛27个岛礁的影响范围进行了划分,利用船速校正模型得到波浪场影响下船舶航行的实际速度,然后通过最短路径算法计算得到南沙海域周边5国共20个港口至该区域的加权平均可达时间,并使用多种评价指标对各国的可达性能力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1)马来西亚至南沙海域的综合可达性最优,平均可达时间最短,其次是文莱、菲律宾和越南,平均可达时间均在20 h以内。而中国至该海域的可达性较差,排名最后。2)新增永暑礁港口后,中国的可达性得到显著提高,平均可达时间缩短至15.54 h,24 h覆盖范围增加了约92.0%。3)鉴于距离南沙海域较远,中国应该加强在远海岛礁建设中转基地及配套搜救设施的能力,这一举措将显著提高中国至中、远海区域的可达性。
关键词:海上搜救 / 可达性 / 加权Voronoi图 / 最小航行时间 / 南沙群岛
▲南海周边5个国家不同季风时期至南沙海域的平均可达时间
(扫码阅读全文)
1973—2023年湛江湾海岸线变迁分析
2024, 44(11): 2025-2038.
摘要:作为南方典型热带海湾,湛江湾海岸线的变迁分析,可为其海岸带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基于1973—2023年共42景光学卫星影像,利用随机森林提取岸线的方法,文章分析了湛江湾海岸线时空变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50年内湛江湾海岸线长度持续增加了103.13 km,变化区域主要集中在湛江湾主航道和南三水道沿岸。其中东、西海岸向海扩张的岸段比例分别为51.4%和71.6%,而东海岛向陆侵蚀岸段比例为58.0%。岸线分形维数与其长度变化趋势一致,从20世纪70年代的1.086上升到21世纪20年代的1.124。1973—2023年间岸线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湛江湾西岸、东岸西南部和东海岛北部有大规模填海,填海总面积为82.82 km2。其中,2010年后的填海面积占比达到57.5%;沿海养殖场面积在1992—2023年间增加了26.98 km2;东海岛东侧及南侧岸线存在较大侵蚀。此外,湛江湾岸线分型维数、岸线长度与湛江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倒数呈强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6和-0.99,意味着湛江市经济与其岸线变化息息相关。
关键词:湛江湾岸线 / 分形维数 / 光学卫星影像 / 填海面积
▲1973—2023 年湛江湾填海时空分布 ( a )、各年份填海占比 ( b ) 和填海面积 ( c )
(扫码阅读全文)
生态修复
人工海岸带生态化潜力评价及修复策略选择——以深圳为例
2024, 44(11): 2039-2049.
摘要:为探讨如何在城市尺度统筹制定人工海岸带的修复策略,科学安排修复对象及时序,以满足建设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要求,文章以深圳市34段人工海岸带为实证对象,融合多源数据进行空间分析,构建了人工海岸带生态化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及修复策略选择模型。结果发现:1)深圳市人工海岸带的生态化潜力大小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按照生态化潜力从大到小,宜采取“控制压力、自然恢复”“疏解压力、生态修复”“控制压力、环境提升”“疏解压力、环境提升”4种不同的修复响应策略,空间上对应生态恢复区、生态修复区、生态控制区和景观协调区4类管控分区;2)深圳西湾公园等6段人工海岸带的生态化潜力最大,修复策略以控制外部压力引导其自然恢复为主。该6段对应的海岸线可作为首批新增自然岸线进行纳管,可达到深圳自然岸线保有率提升至40%的目标;3)深圳南澳望鱼角等5段人工海岸带生态化潜力较大,修复策略以疏解压力并采取修复措施提升生态功能为主。该5段对应的海岸线可作为储备自然岸线进行管理和维护;4)其余23段人工海岸带生态化潜力小,结合其区位情况作为城市景观类或一般公共岸线即可;5)生态化潜力大的岸段通常位于水动力弱的内湾,有利于岸外促淤和生境形成,亦可作为判断人工海岸带的自然形态和生态功能能否较快恢复的简易指示。
关键词:人工海岸带 / 自然岸线保有率 / 生态化潜力评价 / 深圳市
▲人工海岸带“生态化潜力评价-修复策略”研究框架
▲深圳市人工海岸带生态化修复策略分区
(扫码阅读全文)
中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法律主题变迁研究
2024, 44(11): 2050-2062.
摘要:文章采用文本分析方法,系统回顾和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立法的历程,回溯中国相关环境立法主题的历史演变,揭示中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立法基础,旨在为新时期构建面向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生态保护修复法治体系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研究发现,中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相关法律经历了自然资源管理利用(1978—2011年)、单要素保护(2012—2017年)、屏障带生态保护和修复(2018—2023年)3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体现了由单一要素转向全域全要素、由单目标线性治理转向多目标协同保护修复、由自然资源管理转向综合生态管理特点,但仍存在落实新理念新方法的法律规范未建立、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晰、公众参与机制有效性不足等问题。未来,要充分贯彻生态系统方法,形成以自然资源部门“两统一”职责为核心的集中管辖、联席协调、逐层细化的管理体制,深化立法加强公众参与,发挥多学科多领域综合力量,共同开展立法研究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国土空间 / 生态保护修复 / 法律 / 主题变迁
▲自然资源管理利用阶段关键词词频及共现图谱
(扫码阅读全文)
旅游地理
图式理论视角下乡村类世界遗产地旅游者的乡村性认知研究——以安徽宏村为例
2024, 44(11): 2063-2077.
摘要:文章以乡村类世界遗产地宏村为例,引入图式理论,通过扎根理论对携程网的游记文本进行深度挖掘,探究乡村类世界遗产地旅游者的乡村性认知图式及生成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者通过具身体验和行为互动2种方式获取世界遗产地乡村性具象图式并使其与既有图式产生共振,既有图式深化丰富具象图式,实现图式的跨时空整合;2)文化背景和个体经验形成的既有图式是旅游者形成认知图式的本我基础,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乡土特征及代代积累的传统文化蕴含于个体既有图式中,旅游者的既有图式与乡村旅游地环境相互作用,经过预期对比、独特性对比、特征联想和跨时空想象进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认知加工;3)乡村性认知图式包括自然生态图式、日常生活图式、文化图式和场所氛围图式4类子图式,自然生态图式为日常生活图式、文化图式提供空间基础,后两者为自然生态图式提供一定外部力量,塑造乡村自然性和人文性特征,文化图式规训乡村日常生活图式,日常生活图式同时也践行和重塑文化图式,三者共同作用于场所氛围图式,形塑乡村性整体认知网络。
关键词:乡村类世界遗产地 / 乡村性认知图式 / 图式理论 / 生成机制 / 安徽宏村
▲乡村性认知图式及生成机制模型
(扫码阅读全文)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投射-感知”形象差异及优化路径研究
2024, 44(11): 2078-2090.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20230504
摘要:基于“投射-感知”和木桶等理论,以网络游记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文本分析和成分距离分析等方法,将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官方投射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进行对比,并采用二维四象模型对其形象进行优化路径探究。研究发现:1)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投射-感知”形象差异明显,投射类高频词主要涵盖生态与自然保护等方面,感知类高频词主要包括旅游体验和设施设备感受等方面;基于高频词特性研判,将10个试点区归纳为生态环境类、空间布局类、服务品质类和功能价值类4个形象主类目,且不同试点区“投射-感知”形象构成不同的组合类型。2)关系链方面,官方投射和游客感知社会网络语义呈现“核心—次核心”发散状的网络结构特征,分别构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景色-景区-景点”2条关系链。3)形象结构差异方面,空间布局主类目成分差异较大,其作为木桶短板影响试点区整体形象的塑造。为此,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形象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应从“整体-局部”视角出发,针对不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投射-感知”差异区域,采取因地制宜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投射-感知 / 形象差异 / 成分距离 / 优化路径 /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 中国
▲“投射-感知”词频结构差异雷达分析
(扫码阅读全文)
方法研究
基于近期密集卫星数据的北江流域森林砍伐遥感方法
2024, 44(11): 2091-2103.
摘要:针对森林砍伐前后地物光谱特征变化特点,选用北江流域Sentinel-2 2017—2022年共930景光学遥感影像作为实验数据,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平台,优化归一化植被指数阈值分割方法提取多时相森林砍伐分布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采用阈值分割优化方法识别森林砍伐验证精度达到72.05%,2017—2022年,北江流域森林砍伐量除2020和2021年外总体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年均增长约9%;森林砍伐主要集中在坡度8°~25°的缓坡和较陡坡,共占所有森林砍伐面积的48%~57%;且在15°以下坡度中更易发生,砍伐比例为3.76%,比15°以上坡度高出1.14%;2018年森林砍伐56个特征点NDVI标准化均值在砍伐后逐年增加,2018—2022年平均每年增加0.08,砍伐后第三年基本恢复林地NDVI特征。
关键词:Sentinel-2 / 森林砍伐 / 动态监测 / Google Earth Engine / 北江流域
(扫码阅读全文)
低碳导向下的东江流域土地利用优化与模拟
2024, 44(11): 2104-2114.
摘要:土地利用承载着大量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探究如何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更好助力低碳发展,文章以东江流域为研究区,首先分别优化碳汇最大化和碳排放最小化2种低碳发展情景下的流域各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构建CA-Markov模型,模拟流域2025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而比较分析一般情景和2种低碳情景下流域未来土地利用的低碳效果,最后提出低碳导向下的东江流域土地利用调控对策。结果表明:1)一般发展情景下,东江流域耕地占比从2020年的15.66%上升到18.66%,建设用地占比从2020年的3.76%上升到7.71%,而林地占比从2020年的74.36%降低至65.01%,变化主要集中在流域的西南部和中部地区等经济快速发展区域。2)2种低碳发展情景下,东江流域林地占比明显多于一般发展情景,差异部分主要为建设用地与耕地的变化。相较一般发展情景,2种低碳发展情景下的耕地占比降低4%~5%左右,建设用地占比降低4%左右,而林地占比则多出10%以上。3)东江流域需提高耕地和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将利用率低和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的地类转化为林地等碳吸收能力强的地类;对未利用土地进行地类转化,旨在通过地类转化方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保证转化地类具有一定的碳吸收能力或较低的碳排放能力。4)在CA-Markov模型中加入行政中心位置信息,能有效提升模型的模拟精度。
关键词:土地利用优化 / 碳排放 / 碳汇 / 低碳 / CA-Markov / 东江流域
▲3 种情景的各土地利用类型模拟
(扫码阅读全文)
基于多分辨率点云表型重建的田间植株叶面积指数估算
2024, 44(11): 2115-2128.
摘要:为解决传统田间植株叶面积参数测量精度低、破坏性大和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文章选取烟草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进行特征点匹配生成密集点云构建烟草点云表型模型,并利用Lambert球面坐标系将三维坐标转换为球面坐标,分别计算孔隙度、有效叶面积指数和丛生指数进而得到真实叶面积指数,以半球摄影法计算的结果作为参考值分析不同空间分辨率下单株和地块尺度叶面积指数的计算精度。结果表明:无人机摄影测量中0.43、0.86、1.29、2.15 cm 4种分辨率点云模型计算的结果和数字半球摄影法计算得到的结果的决定系数R²分别为0.959、0.931、0.967和0.985,相对误差RE分别为11.87%、19.74%、14.96%和11.79%,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150、0.195、0.136和0.094,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分别为20.81%、26.97%、18.87%和13.10%。4种分辨率模型的整体计算精度较高,其中单株烟草和地块尺度烟草最佳计算精度模型均为分辨率2.15 cm的点云模型,计算精度分别为87.29%、94.24%,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无人机摄影测量获取三维点云能够对喀斯特山区石漠化较为严重地区的烟草LAI进行估算,同时证明无人机点云表型模型估算田间植株叶面积指数具有可行性、准确性和高效性的特点。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 / 无人机点云 / 孔隙度 / 烟草
▲单株烟草在各个飞行高度上的点云提取结果 (a. 10 m;b. 20 m;c. 30 m;d. 50 m)
《热带地理》简介
《热带地理》是由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地理学术期刊;1980年创刊,月刊,每月5号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办刊宗旨:“品质、规范、高效、引领”
办刊方向:“精品化”“特色化”
报道地域:突出但不完全局限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
服务承诺:公平•热情•高效
核心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荷兰Elsevier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 瑞典DOAJ数据库; 荷兰GEOBASE数据库;美国EBSCO学术数据库;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评价数据: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 3.364;复合他引影响因子—— 3.000
联系我们:020-37656960(稿务、编务、财务);020-37656954(期刊负责人)
E-mail:bjb@gdas.ac.cn;
1258717596@qq.com。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