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朝向综合地理学的知识生产及未来本土实践——基于地理哲学视角的阐释

文摘   2024-08-25 07:00   广东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编者按    

    《热带地理》2024年第1期观点&争鸣栏目“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如何走向融合”刊出后,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读者来信希望能从更广域的视角展开深入探讨。于是,编辑部通过选登来稿与约稿相结合的方式再次组织了这一话题专栏共4篇文章。

     本次推文来自专栏文章之一郭文教授的作品。

    郭文教授基于地理哲学视角,认为地理学知识生产是一个内容分合续替、在融贯中逐步积累新知且朝向整体性的显现过程,且总是在实践中动态存在。未来中国地理学的知识生产与实践,需综合借鉴过去的地理学哲学智慧,根据世情国情变化建立明确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以朝向人们实际生活诉求为根本,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地理学不同阶段的知识生产常常充满艰辛,且时而伴有争执。一些疑虑性话题总会成为人们正式场合或茶余饭后或明或暗讨论的焦点。譬如,从早期经验科学到后期多样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地理学的知识是如何生产的?如何理解地理学知识在不同阶段的“本质”与“存在”?随着地理学分支学科层出不穷和差异化实践,如何理解地理学知识生产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多元性?未来中国地理学理论发展和实践以何种姿态“显现”更为合适?这些问题反映了人们在焦虑中期待对地理学知识生产形态和未来发展指引能有比较明确的答案。回答上述问题,自然需要从哲学的视角进行诠释。

以往地理哲学研究表现出如下特点:

其一,大多偏于认识论和方法论,少数聚焦本体论层面的研究又倾向于理论分析。

其二,中国地理学界虽然对不同阶段地理学知识生产的内容已有介绍,但还有待丰富、整合和提升。

其三,传统对地理哲学的整体性分析和思维认知比较缺乏,大大降低了地理哲学应有的功效性。

 这些为本研究提供了进一步思考的空间。以哲学的视角对地理学知识生产及未来本土诉求进行诠释,有利于把握地理学知识生产形态、演变特征与发展趋势,并能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启发与借鉴。

   

1




地理学知识生产的哲学分析框架


 地理学知识生产与构想过程中的哲学体系

在地理实践和知识认知中,人们以具身方式对地理事实进行抽象思维和具体表达,形成了对地理学存在的构想过程。地理学构想体系包括地理对象物、对地理对象物的感知、对地理对象物感知的知觉和对地理对象物知觉的知识表达等环节。每一次构想闭环的完成,都是地理学知识生产和存储的过程,也是地理学知识存在形式的表征。

在哲学史上,巴门尼德第一个提出朴素的存在意识,认为“只有存在可知”是科学的基础。到近代哲学时期,笛卡尔的身心之分,使人们对“存在”的内涵有了新的解读。古典哲学时期,黑格尔不仅把真实的东西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表述为主体。这一时期哲学探索的最大成就,就是从世界观的高度用辩证法代替了形而上学。20世纪上半叶,胡塞尔创立了由意识的意向性直抵事物本身的方法。到海德格尔,“存在”本身并不是事物的属性,而是属于事物的前提,这种超越性的本体论更加关注事物如何出现以及以何种方式出现。20世纪50年代,蒯因认为本体论命题是作出理论陈述和知识建构系统不可缺少的。

由上可知,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发展过程虽历经曲折,但在“认知什么”“如何认知”的“积淀”中,呈现出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相融合的整体解释体系。同理可知,地理哲学应该关注地理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地理学知识生产的动态性与实践性

哲学体系认知论的转向是进步的体现,但蕴含着独断论和怀疑论困境。在马克思看来, “存在”应该扎根于或者说就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0世纪60年代后,怀特海强化了以动态“实体存在物”取代“实体”的认知观念。从整体上看,实践哲学沟通了自然、社会、历史、人类之间的联系,辩证地解决了哲学史上如何更好地诠释“存在”和“本质”的思维路径。过程哲学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具有相通性,揭示了事物的存在是不断生成的过程。

地理学知识生产是动态中的实践过程,上述哲学思想为地理学知识生产及“存在”分析,提供了理论资源。地理学的知识生产,在地理哲学层面就是经过锁定地理对象物、具身感知、知觉提升、思想表达的地理知识构想过程,研究不同时期地理世界“何物存在”“以何存在”“存在以何”,可对地理世界进行认知、阐释和表征,并揭示地理学的存在和本质。

2




不同阶段地理学知识生产的哲学意蕴

及其规律认知

古典时期的地理学及其哲学品质

 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发轫于古希腊学者。早期地理学知识生产活动建立在朴素的感知和想象层面,描述和说明是当时使用的方法,内容侧重于在地球整体环境和人类关系之间进行观察,哲学意蕴表现为先验与经验并存,想象与感知同在。这一时期,地理学家们有了“该观察什么”“如何观察”以及“如何将观察与知觉结合”的新理念。至洪堡和李特尔时,开始关注地球作为人类家园的整体探索,凸显了除与之前关联的“一惯性”和“统一性”特征之外,又增加了很多认知理性。古典时期地理学知识生产具有基础性,也表明只有人类思想,才能将看似“冰冷之地”的地球活跃起来。


“科学的”地理学及其哲学内涵

 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地理学进入近代时期。这一时期,地理学哲学本体论具有形而上学特征,认识论上强调客观理性,方法论以控制性方法进行验证,开始用理论对地理学进行解释,且形成了人地关系学派。地理学分支的蔓延,进一步形成了区域学派和景观学派。区域学派的哲学基础是康德主义本体论,该学派的发展使地理学分化为区域地理学和系统地理学,导致了地理学发展的危机。在景观学派讨论中,地理学家出现了景观是由什么组成的争论。这些方法论层面的探索表明,人们试图探寻人与地以及事物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哲学内涵上体现了将地理作为“整体性本质”的探知精神。但20世纪中叶,地理学开始摆脱单纯地球科学属性,继而逐步转向社会科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地理学兴起计量革命,哲学意蕴凸显出以辩证性诠释地理学存在与本质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结构关系。但招致了人文地理学者的批判。计量革命后,地理学又开始倡导理论运动。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地理学的知识生产体现了“精密的科学性”。


“人本(文)的”地理学及其哲学指向

20世纪60年代,地理学掀起“行为革命”,延展了人类对空间环境适配的行为理解。20世纪70年代,地理学实证主义受到人文主义地理学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挑战。前者的哲学基础来自于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目标是树立人文主义意识的重新觉醒。后者指出,地理学就是要透过事实去挖掘背后的本质。这一时期的探索都关注社会中的人,饱含了深厚的伦理情怀,而空间哲学的本质在于人的实践,这使地理学的知识结构具有了“人本(文)的”气质。


“多样化”的地理学及其哲学新意

20世纪70年代,地理学更加关注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差异性,其哲学思想认为,地理空间是社会运行的物质混合载体,是社会生产与互动的杂合平台。此外,后结构主义比较重视文化的空间影响因素、空间生产的文化过程以及对文本的社会文化说明,体现了人们对地理学知识存在方式和本质内涵的归纳与提炼。20世纪60―80年代及之后,学术界发生了表征“认知革命”,“非表征”概念因此面世。90年代后,新唯物主义逐步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标志着地理学中“生命自身政治学”的出现,本质上是用“本体生成”替代传统“本体存在”的哲学思想。上述新理念,体现了贯通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哲学范式探索的新高境界。


地理学知识生产的哲学规律及思想启发

基于对地理哲学的阶段性分析,如何上升为对“地理哲学阶段性分析的哲学分析”?这是地理哲学研究需要回答的另一个问题。从地理学发端伊始,无论学术界如何定义地理学是什么以及如何评说地理学有什么,地理学知识生产始终存在一个三维信息结构:一是自然的、物质的“外部维度”,二是认知的、心理的“内部维度”,三是分享的、传播的“社会维度”。这三个维度,是对地理学知识生产之存在和本质的基础认知框架。

总结从古典地理学到多样化地理学发展过程,地理哲学范式的探索虽然有摇摆或往复,但每一次提升都是值得欢呼的成就,因为都代表了对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的一个“侧面”的探索,也代表了人们对地理学知识生产“存在”与“本质”认知的一次“前进”。如果把地理学知识终极目标假设为“有一个成熟的端点”,那么地理学的知识生产就是一个“内容分合续替”“朝向综合地理学”不断展现与累积新知的发展过程。尽管不同阶段人们对地理学知识生产的探索存有局限,地理学中类似描述与解释、自然与人文、主体与客体、归纳与演绎、定性与定量、唯物与唯心、传统与创新等诸多关系的分类,也始终使地理学知识生产处于看似差异实质相互依赖的变量组成的复杂系统中,但正是通过这些要素的实践促进了地理学的发展,到达成熟端点之前的所有探索都是朝向目标的。
从辩证法角度讲,地理学知识生产的专业化有利于科学化,科学化有利于更好地综合化;循环往复,则有利于生成综合的地理学知识结构。地理学家把自己的兴趣局限于地理学科中的某一领域,或者在地理学不同领域间适度切换,是必要且无可厚非的。但要谨记,当人们对一个观念(主义)接着一个观念(主义)尝试过,又一个接一个地被限定在阶段性范畴,地理哲学的内核就会被抽离出来,地理学的知识生产也将会失去魅力。从此角度讲,地理哲学的终极诉求不是停留在对阶段性实有的解释和说明,而是通过对发展阶段差异性的协调达到普遍性意识。人们只有将地理学不同维度知识的每个“侧面”结合在一起,才能理解地理学的知识生产、发展和演化的时空动态过程;只有理解地理学知识生产的实践内涵与规律变化,才能更好地认知地理学知识生产真正的存在与本质。
 地理学知识生产的哲学规律,给我们带来一些思想和启发。一是以探索精神指引地理学知识生产,以哲学和科学方式指引地理学知识求真,二者结合综合呈现地理知识世界的面貌;二是基于现实并深入地理学知识结构深处,做不受知识意识形态或知识边界限制的地理学思想表达;三是超越个体或学科阶段性探索,以普遍性理念为终极诉求,创造综合且优雅的地理学知识体系。

3




未来中国地理学知识生产和

实践的哲学导引

中国发展的现代性语境及现代化建设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进入了复杂空间崛起的新时代,塑造了新的地理哲学议题。

其一,路径选择与模式赋能发展。需要一种哲学辩证的理论姿态,在继承现代性一般规定性的同时,基于本土独特性寻求智慧支撑和学理诠释。
其二,空间承接与社会转向问题。既需要迎接全球产业地理布局及劳动分工变化带来的新趋势,又需要朝向国内重塑国土空间结构、城乡发展与人口流动形态、空间关系变迁与社会空间转向等新问题。这些均凸显了一个能桥接内外部的地理哲学理念并进行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其三,社会建设与个体存在问题。中国社会建设是历史与现实、全球与本土、多元与独特多维一体的发展问题,朝向个体存在的社会建设是一种文化观念和社会实践,对中国国家建设中的民生保障与总体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中国地理学知识生产与实践的哲学审视

 第一,中国地理学在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从地理学视角诠释并提供支撑现代化发展的知识理据。从哲学层面审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很难再在以西方主导的现代化路径中走下去,地理时空的实践也难以摘取过去某一阶段单一发展经验(主义)作为理论指导。面向未来,首先应兼顾“任务带学科”与“学科引领任务”的平衡性,创新地理学的知识生产渠道,发挥地理学的知识引领作用。其次,应将过去“用西方地理学理论结合中国的逻辑”,转向为“用中国的逻辑结合西方地理学理论”,建立明确且适合本土的地理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再次,综合吸收地理学在不同发展阶段积累的思想和智慧,并朝向综合的本土地理学知识生产,以地理哲学新思想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第二,正视中国的全球化现实语境及其复杂空间转向现实问题,探索国内外空间变化带来的新研究方向。目前中国社会已凸显出“全球―地方中国”特征,“叠写的中国”更加需要“叠写的地理学知识”,这暗示了我们需要对西方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实践应用进行哲学思考、反观与创新。一方面,随着国际空间发展体系和地缘政治的变化,地理学的国际化研究和空间研究应随之兴起,以体现地理哲学勇于探索的学科精神和权利。另一方面,中国地理学研究对象和知识生产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巨系统,不仅包含着自然与社会的分类体现,还蕴含着二者能动性生产的哲学理念。在中国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议题中,需要在实践中展示更新的哲学智慧,新唯物主义地理学用科学诠释人类现象,而非用人类现象诠释科学,有利于弥合传统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分野,创新并高质量推动中国地理学的知识生产与实践应用。深谙地理学核心内涵和要义,不仅是时代发展之需,而且能较好呼应地理学知识生产及演变的哲学智慧,即地理学的综合性是演变趋势,在应对复杂空间转向时,非综合性发展则会减损这种力量的存在。
第三,在地理学的知识生产和社会经济实践中,重视人文主义在新时代的价值指引。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地理学知识生产和实践的政治取向和哲学认识论,不仅应该关注学科的价值,还应该关注学科的价值观,也即“为了谁”的问题。此外,在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地理学者应该对地理空间生产的正义问题给予重视,强化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价值”,以平等的空间权益为哲学本位,积极化解地理空间生产中“占有”和“享有”之辩证关系,以体现地理学服务大众的普世性和人文性。发展人民的地理学,这本身就是一个地理哲学问题。


4




结论


地理学知识生产是一个内容分合续替,在融贯中逐步积累新知且朝向整体性的显现过程。通过观察地理学发生过程、理论范式、思想表达等问题并进行深入诠释,能促进人们对地理学知识生产形态、存在与本质的认知,强化人们对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的知识体系的理解。
无论地理学不同分支学科聚焦哪个层面进行探索,其知识以显现的特征体现其实有,以未显现的特征体现其实在;地理学的存在是在实践中的存在,探索地理学发展的动力基础及内容表征,是理解地理哲学的关键。地理哲学的终极诉求不应该只停留在对阶段性实有的解释和说明,还要通过对发展阶段差异性的协调达到具有普遍性意识的阐释,在此背景下理解地理学的知识生产,会更接近地理学的本真。
未来中国地理学的知识生产与实践,需要在综合借鉴过去地理学阶段性哲学智慧的基础上,根据世情国情变化建立明确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实践中界说内涵,在伦理中检验效能,以朝向人们实际生活诉求为根本,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郭文,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地理学哲学与地理学思想史、社会文化地理学理论、空间生产与地方治理等研究。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Aristotle. 1924. Aristotle's Metaphysics(Vol.1).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阿尔夫雷德·赫特纳. 2018. 地理学. 王兰生,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15.

阿努钦. 1994. 地理学的理论问题. 李德美,包森铭,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3-273.

爱德华·苏贾. 2004. 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 王文斌,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5-47.

白光润. 1995. 地理学的哲学贫困. 地理学报,50(3):279-285.

白眉初. 1923. 地理哲学. 北京:新共和印刷局.

保继刚,翁时秀. 2024. 略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融合发展. 热带地理,44(1):24-27.

彼得·伯格,托马斯·卢克曼. 2019. 现实的社会建构. 吴肃然,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蔡运龙. 1992. 地理哲学研究若干问题刍议. 人文地理,7(4):1-5.

蔡运龙. 1996. 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哲学与伦理思辨. 人文地理,11(1):1-6.

蔡运龙,叶超,陈彦光,阙维民. 2011. 地理学方法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

蔡运龙. 2024.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各尽其能,共克难题. 热带地理,44(1):13-15.

陈良斌,王静. 2024. 马克思对黑格尔现实观的批判与超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0(3):32-40.

Deleuze G. 1995. Negotiations 1972-199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大卫·哈维. 2010. 新自由主义简史. 王钦,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8-10.

大卫·哈维. 2012. 地理学中的解释. 高泳源,刘立华,蔡运龙,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大卫·莱. 2023. 人文主义地理学. 刘苏,志丞,译.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5.

笛卡尔. 1998. 第一哲学沉思集. 庞景仁,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52-172.

段义孚. 2006. 人文主义地理之我见. 地理科学进展,25(2):1-7.

费孝通. 2006. 乡土中国.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5-9.

傅伯杰. 2017. 地理学:从知识、科学到决策. 地理学报,72(11):1923-1932.

Greenhough B. 2014. More-than-Human Geographies In: Lee R, Castree N, and Kitchin R. The SAGE handbook of Human Geograph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94-119.

高红山. 2024. 地理学的时代特征、二元论与可持续发展. 热带地理,44(1):32-35.

郭文. 2020a. 西方社会文化地理学新范式的缘由、内涵及意义. 地理研究,39(3):508-526.

郭文. 2020b. 空间意义的叠写与地方认同——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翁丁案例. 地理研究,39(11):2449-2465.

郭文,朱竑. 2020c. 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表征与非表征维度. 地理科学,40(7):1039-1049.

郭文. 2023. 面向新唯物主义的文化地理学研究. 地理学报,78(12):2922-2938.

郭文. 2024. 非人与人关系能动性实践及其在空间意义生产中的价值. 地理科学,44(2):288-296.

Haggett P. 1965. Locational Analysis in Human Geography. London: Edward Arnold Ltd., 20-70.

Harvey D. 1973.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London: EdwardArnold, 9.

Harvey D. 1982. The Limits to Capital. Oxford: Blackwell, 137-151, 413-445.

韩永学. 2003. “地理学”的哲学思考. 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26-29.

黑格尔. 1979. 精神现象学(上). 贺麟,王玖兴,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塞尔. 2004. 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80-195.

怀特海. 2003. 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 杨富斌,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1-65.

Jackson P. 1989. Maps of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 London: Unwin Hyman, 45.

克里斯蒂安·凯斯特洛特,洛伦佐·巴尼奥利;丁雁南(译),安宁(校). 2024.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以史为鉴. 热带地理,44(1):1-12.

蒯因. 1987. 从逻辑的观点看. 江天骥,宋文淦,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Lefebvr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31-39.

赖特·米尔斯. 2017. 社会学的想象力. 李康,译.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7-28.

李孝坤. 1991. 论统一地理学之基础——地理环境.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8(4):77-80.

理查德·哈特向. 1996. 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 北京:商务印书馆,18-545.

理查德·哈特向. 2021. 地理学性质的透视. 北京:商务印书馆,12-169.

梁进社. 2024. 综合地理学的环境和区域观点. 热带地理,44(1):20-23.

刘凯,聂格格. 2021. 论地理学哲学的本体论研究框架. 许昌学院学报,40(2):43-47.

罗素. 2023. 西方哲学史(上). 何兆武,李约瑟,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60-66.

Magrane E. 2021. Climate Geopoetics (The Earth is a Composted Poem). Dialogues in Human Geography, 11(1): 8-22.

Marsh G P. 1864. Man and Nature: Or, Physical Geography as Modified by Human Action. 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3-14.

马丁·海德格尔. 2014. 存在与时间. 陈嘉映,王庆节,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99-105.

马光耀. 2017. 马克思实践哲学与海德格尔存在哲学对比研究.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9(2):12-17.

Nail T. 2021. Theory of the Earth.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eet R. 1998. 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67-112.

潘玉君,丁文荣,武友德. 2004. 地理哲学与数学方法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1-4,142.

普雷斯顿·詹姆斯,杰弗雷·马丁. 1989. 地理学思想史. 李旭旦,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85,218-221.

宋长青. 2016. 地理学研究范式的思考. 地理科学进展,35(1):1-3.

Thrift N. 1996. Spatial Forma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汤茂林,陆玭,刘茂松. 2010. 统一地理学发展之道:直面危机,加强对话,超越自然——人文二元化. 热带地理,30(2):101-107.

汤茂林. 2024.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整合之我见. 热带地理,44(1):36-41.

唐晓峰. 2009. “反向格义”与中国地理学史研究.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46(2):81-91,144.

王立,王义民. 2011. 国外地理哲学思潮及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趋向思考.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4(1):96-100.

威廉·邦奇. 1991. 理论地理学. 高玉,石高俊,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5-30.

翁齐浩. 1992. 地理哲学的兴起. 自然辩证法研究,8(12):37-40.

叶超. 2024. 地理学中自然与人文耦合的挑战与前景. 热带地理,44(1):28-31.

叶秀山. 2015. 哲学要义.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6-8.

约翰斯顿. 2010.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 蔡运龙,江涛,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7-218.

张祖林. 1991. 地理学中的计量革命与实证主义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12):8-14.

郑冬子,王荣珍. 2000. 对地理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4):433-435.

郑冬子. 2001. 地理哲学研究中的简单概念与对话.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3):309-313.

郑冬子. 2002. 地理哲学概念和构架分析中的方法论研究. 自然辩证法研究,(6):1-3,1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56-75.

周其仁. 2017. 城乡中国.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

周尚意. 2024. 浅谈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融合的基础——与凯斯特洛特与巴尼奥利文章的对话. 热带地理,44(1):16-19.


引用格式

郭文. 2024. 朝向综合地理学的知识生产及未来本土实践——基于地理哲学视角的阐释. 热带地理,44(8):1347-1359.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3900.

(扫码阅读原文)

版式制作:Nio

微信号



官网




《热带地理》简介


《热带地理》是由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地理学术期刊;1980年创刊,月刊,每月5号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办刊宗旨:“品质、规范、高效、引领”

办刊方向:“精品化”“特色化”

报道地域:突出但不完全局限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

服务承诺:公平•热情•高效

核心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荷兰Elsevier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 瑞典DOAJ数据库; 荷兰GEOBASE数据库;美国EBSCO学术数据库;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评价数据: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 3.364;复合他引影响因子—— 3.000

联系我们:020-37656960(稿务、编务、财务);020-37656954(期刊负责人)

E-mail:bjb@gdas.ac.cn;

            1258717596@qq.com。


延伸阅读


朱鹤健||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深度融合:地理学革新的枢纽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以史为鉴

笔谈|蔡运龙: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各尽其能,共克难题

笔谈|周尚意:浅谈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融合的基础——与凯斯特洛特与巴尼奥利文章的对话

笔谈|梁进社:综合地理学的环境和区域观点

笔谈|保继刚 翁时秀:略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融合发展

笔谈|叶超:地理学中自然与人文耦合的挑战与前景

笔谈|高红山:地理学的时代特征、二元论与可持续发展

笔谈|汤茂林: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整合之我见

热带地理
传承地理科学知识,构建学术本位。立足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为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贡献平台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