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鹤健||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深度融合:地理学革新的枢纽

文摘   2024-08-24 07:00   广东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编者按


      《热带地理》2024年第1期观点&争鸣栏目“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如何走向融合”刊出后,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读者来信希望能从更广域的视角展开深入探讨。于是,编辑部通过选登来稿与约稿相结合的方式再次组织了这一话题专栏。本次专栏共包括来自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朱鹤健院士、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郭文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孙俊教授等、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叶玉瑶研究员等学者的4篇文章。

      本次推文来自专栏文章之一朱鹤健院士的作品。

      朱鹤健院士认为,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深度融合,其含意不止这两分个支学科的知识融合,更重要的是从中萃取文理融合思维。而文理融合思维成为地理学创新的枢纽,在3个方面展示其独特魅力:新定位地理学为本体文理交叉的基础应用学科;树立本体文理交叉科学观提升地理学人的学术素养;创新地理学高等教育意在培养新型的文理思维融合地理学人才。三方面革新主要植根于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深度融合。由此地理学成为一个包括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内许多问题无法替代的学科,以独特的学科魅力挺立于科学之林。 



笔者原是从教土壤地理学,1991年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区域地理学博士点导师才开始全面学习地理学。笔者坚持对博士生授课,先采取师徒式面授,随后福建师范大学有了地理学博士点,博士生和导师增多,笔者便对包括其他导师指导的博士生在内开班授课,且正儿八经编写教材。对博士生授课实际也是探索现代地理学的过程。虽然笔者是由土壤地理学转身到地理学,但探索地理学的历史从1991年算起,至今也有33年,经历理科思维向文理交融思维的蜕变。2018和2023年分别写成两本书出版,表述探索现代地理学的心得。《热带地理》编辑部发起“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如何走向融合”讨论,与笔者上述著述中的论题有某些关联,谨将论点参加讨论,企求批评指正。

本文提出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深度融合。其含意不只这两分支学科的知识融合,更重要的是从中萃取文理融合思维。“思维”是人类认知客观事物特质的高级概括。文理思维融合了,两分支学科知识融合将迎刃而解。自然的整体性与社会复杂性需要地理学文理融合思维这一特质才能解决问题,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这是地理学的独特魅力所在。笔者从文理融合思维中萃取3个特色思维:一是地理景象研究与人类经济活动紧密相连,所谓“见地及人”思维,这是地理学特色思维的主脉,研究问题的主导思想。二是从微观研究入手,通过机理探求,以宏观决策成果出手,所谓“微入宏出”思维,引导地理学服务社会,彰显地理学基础应用学科的特质。三是坚持研究要着落实处,实处是指特定空间(实地)、实际问题和实际效果的3个“实”上,以求成果在社会上铿锵有声,所谓“落‘地’有声”思维,这体现出地理学的空间理念与务实学风,是地理学的本色思维。英国逻辑学家摩根说过:“每一门科学的繁荣无不是建立在其自身的符号意义之上”。这里所指的符号即意味着“特色”。地理学有了这3个特色思维符号,就不会混同于其他学科,而展现其独特的魅力、魅力生动力,于是文理思维融合成为地理学革新的枢纽,催生地理学的新定位,提升地理学人的学术素养,创新高等教育培养出新型地理学人才,驱动地理学由脆弱学科转向独立的魅力学科。这场讨论涉及地理学兴衰大事,也是有待解决的急事。1948年美国哈佛大学地理系轰然倒下,经历“重新发现地理学”过程,2006年才得复甦,这个教训,应引以为鉴。


1




地理学新定位为本体文理交叉的

基础应用学科


地理学被认为是一门交叉学科,许多学者对地理学的交叉性做了各式的表述。有代表性的说法认为,地理学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独特的桥梁。所谓桥梁只局限于学科间的交叉。如以地理学区域概念与其他学科交叉派生出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等许多分支学科;与产业交叉又派生出工业地理、农业地理等许多分支。因此地理学研究内容庞杂,林超说仅人文地理学就可列出30多门分支。似乎地理学与任何学科都会沾上边,用这样的交叉性理解地理学,使地理学失之筋骨,站不起身来,也使地理学新辈迷茫,找不到方向。Bauer指出:地理学的科学性不足,充斥着对名山大川等琐碎知识的机械记忆。社会一些人质疑地理学技术应用和方法只是借鉴其他学科,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不认为是一门独立学科,而且把地理学者看成“杂家”。地理学者面对内容庞杂的地理学,只能研究其中的某些方面,各有偏重,对地理学的理解也有分歧。因此地理学的定义难以形成完整统一的认识。在这样混沌的认知中,地理学又作为地球科学的一部分。地球科学是以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于是地理学归为基础学科列入自然科学行列。但是地理学虽是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一门学科,然而与地球表层系统其他相邻学科等却有不同之处,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球表层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而且与人类经济活动紧密相连。“见地及人”是地理学有别于地球表层系统其他相邻学科的最大分水岭。地理学归入理科行列之后,加剧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分割,失去文理思维融合独特性的魅力。面对这样的现状,地理学必须重新定位。从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深度融合出发,提出如下新定位。


地理学是本体文理交叉的学科

当前中国推进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涉及人地关系变化带来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如何融合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已成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地理学定位只局限于学科间的交叉己不适应客观需求,必须扩延至本体文理交叉。因为地理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中,以人地系统为主轴,蕴含文理交叉的特质,而且渗透入髓,成为体系的自然属性,这为其他学科所罕见,独显学科魅力。地理学界有一些论述,如地理学务求生态-经济系统的协同进化;地理学揭示了可持续发展基础及其本质,是一种人地关系最优化的体现;“人类圈”“智能圈”“社会圈”“技术圈”丰富了人地关系的内涵,都与本体文理交叉含义一脉相承。只有明晰地理学是本体文理交叉的学科,才能把地理学的独特性树立起来。


地理学是基础应用学科

基础研究对地理学至关重要。地理学既研究“地”,即研究区域某个时段内的地理现象;又研究“理”,采用多样化的实验手段揭示地理现象变化的机理。所谓“地理不讲理,学科立不起”,说明地理学微观探索地理景象发生机理之重要。但地理学学科研究主要面对环境、资源、国家社会重大发展战略问题,服务社会是地理学存在的生命根基。Daniels等指出:地理学是21世纪的一个关键学科,人类面临的许多挑战多处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界面上。而这个界面系及国计民生,最能显示地理学的魅力。如果地理学只停留在基础研究,而不将基础研究成果提炼出宏观策略用于实践,服务社会,不仅失去会地理学应有的魅力,也会失去其本身存在的价值。地理学只有突出基础研究+经世致用的特色,指向国家需求,做到“落‘地’有声”,才显魅力。新中国建立在相当长时期内,地理学走的是紧密结合国家需求,“以任务带学科”的路子,把主要力量投入到国民经济主战场,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铿锵有声,余音犹在,可作为地理学“落‘地’有声”的表现。可以看出:地理学只能定位为基础应用学科,使其成为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利器,才能生存与发展。这与上述的本体文理交叉定位相衔接。
地理学新定位迸发出新活力,是任何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这为笔者在长汀水土保持实践中得到验证。2000年,笔者以地理学3个特色思维为指导,参与长汀水土保持研究,四代人薪火相传,至今23年。研究以“见地及人”思维为主轴,对水土流失治理过程所折射出来的矛盾用人地关系和谐论加以探究,认定水土流失源于贫因,又是贫困之源,人地关系失衡是水土流失的主因,突破半个世纪以来长汀水土保持只局限于治山、治水的技术治理籓篱,构建水土保持与发展经济互动的链条,形成“水土保持得于民又惠于民”的良性循环,破解跨越“生态鸿沟”的难题,催生经济与生态两全其美的新局面。又在“微入宏出”的特色思维下,把水土流失视为一种地理景象,对其进行了大量微观研究,探明水土流失景象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又在这些微观研究成果中,提炼出观念、策略和技术“3个转变”的宏观策略。该策略在2012-05-17水利部召开的“总结推广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座谈会”上交流,在众多水土保持专家群中,地理学思维备受赞誉,会场气氛反响热烈,地理学的3个特色思维解决水土保持的独特功能得到充分肯定。会后福建水利厅书面反馈:“所提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3个转变’宏观策略有独到见解,陈雷部长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水保系统的参会代表给予高度评价,对全省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今年我省的水土流失治理中将被采纳”。这项研究不仅提出水土保持创新性变革意见在实践中产生可信赖、可操作、可重制的实果,而且在学术上也取得丰硕成果,包括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总结报告、出版3部专著和发表131篇学术论文,其中论文的他引总频次高达1 237次。郑度肯定本研究发挥基础研究+经世致用的双重功能,他指出:在学术上,为全球环境变化的区域响应研究提供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脆弱区生态恢复的典型案例,丰富了地理学关于环境演变的理论内涵。在实践上,为该研究区正在开展的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战略性指导和实用性建议,为决策部门制订和实施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此例看出地理学3个特色思维是兑现文理思维融合的重要内容,应成为新型地理学人的重要标记。

2




树立本体文理交叉科学观,

提升地理学人的学术素养


地理学的使命应由地理学人来完成,地理学人学术素养关系到地理学的发展。地理学人必须把握住地理学本体文理交叉的基础应用学科这一定位,蓄积地理学的特色知识结构,以特色激发活力。但是现在有一些地理学人偏离这一定位。陆大道指出:“地理科学在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及显示度下降了,学术界对于地理学这门学科的认同感也在下降,一些从事地理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学者,能不用地理科学学科名称的也就不用了,他们甚至将自己从事几十年研究的学科和领域的名字都改掉了,转而加盟到更加有诱惑力的学科队伍。”面对这一情况,必须倡导地理学人树立地理学本体文理交叉科学观,提升地理学人的学术素养。也就是说做一个合格的地理学人要安上“地理心”:让家国情怀+文理思维融合在自己心中自由流淌。做好“地理梦”:让地理学人在解决本土问题中,出大理论,登上现代地理学国际前沿。克里斯蒂安•凯斯特洛特和洛伦佐·巴尼奥利指出,地理学家的具身性形象是一个对该领域自然和社会2个维度都有所掌握的研究者。树立本体文理交叉科学观正是地理学人的具身性形象。而且引申出服务社会的应用观和培养文理思维兼备的新型地理学人才的教育观。本体文理交叉科学观是“三观”之本。地理学人“三观”学术素养是有效的驾驶证,驾驭自然和人文两大分支学科深度融合。同时地理学自然和人文两大分支学科深度融合又提升地理学人“三观”学术素养。两者呈良性互动。

3




创新地理学高等教育,

培养新型的地理学人才


中国地理学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320多所大学开设地理学专业,拥有地理学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数量分别超过40家和90家,地理科技工作者及在校学生近20万人,高等院校成为培养地理学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令人关切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高校地理学教育出现学科独特性不断下滑的趋势,表现为办学目标多元化,以地理学命名的院系逐渐减少了,一些开设地理学专业的院系挂的是其他学科的牌子。中国地理学会于2021年曾发出规范全国高校地理科学机构名称的倡议。当前地理学高等教育中突出问题是自然地理学专业与人文地理学专业走不到一起来,表现为自然地理学专业专注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教学,见地不及人;人文地理学专业走纯社会科学道路,出宏不入微,两者都失去地理学的特色。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专注定量分析,忽视人地系统复杂性对定性分析的必要要求,致使成果失真,一些人对地理学的信心大打折扣。似此情况培养出的地理学人才很难达到上述地理学人安上“地理心”、做好“地理梦”的基本学术素养,也不适应地理学对整体性自然体与复杂性社会问题的研究要求。为此提出地理学高等教育创新3点意见:

01

地理学自然和人文两大分支学科深度融合应成为地理学高等教育创新的重点之一。从顶层设计入手,在培养目标上,突破原有培养地理学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狭窄框框,凭借地理专业教育与育人理念有天然联系的优势,以家国情怀+文理思维融合新目标,构建新型地理人才培养体系。新型地理学人才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文理思维融合的建设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专业能力。

02

以文理融合思维,优化专业结构,更新课程设置和内涵,突出地理学特色思维教育,强化服务社会学风。所有专业都设置基本学术素养金课,然后再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务求地理学自然和人文两分支知识融合与文理融合思维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03

突出人才特色,本体文理交叉科学观成为地理学人的基本学术素养。地理学人要安上“地理心”,做好“地理梦”。除原定通晓地理风土人情外,还要学会运用地理学基本理论与研究范式于生产实践中,具有为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预测、规划、决策和优化的能力和拥有成为国家各级政府的思想智库和专家库成员的基本素养。

4




结语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深度融合,萃取文理融合思维,作为地理学革新的枢纽,催生地理学新定位,提升地理学人的学术素养,创新地理学高等教育,驱动地理学由脆弱学科转向独立的魅力学科。这是地理学兴衰大事,也是有待解决的急事。地理学新定位应是本体文理交叉的基础应用学科,要求地理学人树立“三观”:本体文理交叉科学观,服务社会的应用观和培养文理思维兼备的新型地理学人才的教育观。也要求创新地理学高等教育,培养出新型地理学人才。以家国情怀+文理思维融合新目标,构建新型地理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简介

朱鹤健,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原校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与土壤地理学家。曾任国家教育委员会首届高校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高校土壤地理研究会会长,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他是一位师者,从教70年,任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点首届学术带头人,此前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尽心教书授业,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他致力于土壤学与地理学交叉及现代地理学学科本质研究, 并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中实践。于1985 年出版 《世界土壤地理》,成为我国传播土壤系统分类的先行者,参与全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项目研究,该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潜心科学研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中国资源科学成就奖。他也是一名推动社会变革的改革者,为福建农业发展、城乡建设建言献策。倾心服务社会,受聘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获评福建省首届科技优秀专家、福建农业科技先进个人,获福建省政府科技工作者优秀建议奖。


参考文献

Bauer B O. 1996. Geomorphology, Geography and Science. In: Rhoads B I and Thorn C E.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Geomorphology. New York: John Wiley, 381-413.

Clarkand W C, Munn R E, and Conway G R. 1987.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Biosphere. Environment Science & Poli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9(9): 25-27.

Common M S. 1995. Sustainability and Policy: Limit to Economics.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5(10): 1143-1167.

蔡运龙. 1998. 在深化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发展地理学. 地理研究,17(1):17-22.

陈静生. 1994. 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9(4):1-7.

Daniels P, Bradshaw M, Shaw D, and Sidaway J. 2008. 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Geography: Issues for the 21th Century. 3rd Edition.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Goudie A. 1994. The Human Impact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4th Edition. Cambridge: MIT Press.

Graf W D. 1992. Sustainable Ideologies and Interests: Beyond Brundtland. Third World Quarterly, 13(3): 553-559.

葛全胜,吴绍洪,朱立平,张雪芹. 2003. 21世纪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若干思考. 地理研究,22(4):406-415.

葛绥成. 1948. 地理丛谈. 上海:中华书局.

卡列斯尼克 C B. 1957. 普通地理学原理(上). 徐士珍等,译. 北京:地质出版社.

克里斯蒂安·凯斯特洛特,洛伦佐·巴尼奥利;丁雁南(译),安宁(校). 2024.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以史为鉴. 热带地理,44(1):1-12.

李春芬. 1948. 现代地理学与其展望. 地理学报,3(1):21-30.

李旭旦. 1979. 现代地理学的几个问题. 地理知识,(9):1-2.

厉以宁,章铮. 1995. 环境经济学.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林超. 1981. 试论地理学的性质. 地理科学,1(2):97-104.

陆大道. 2015. 地理科学的价值与地理学者的情怀. 地理学报,70(10):1539-1551.

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地球科学与资源局,重新发现地理学委员会. 2002. 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北京:学苑出版社.

Onish T. 1994. A Capacity Approach fo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Study. Regional Studies, 28(1): 89-95.

普雷斯顿·詹姆斯,杰弗雷·马丁. 1989. 地理学思想史. 李旭旦,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任美锷. 1990. 最近十年来中国地理科学的进展. 地理学报,45(2):132-138.

萨拉 L H,斯蒂芬 P R,吉尔 V. 2008. 当代地理学要义——概念、思维与方法. 黄润华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恩涌,赵荣,张小林,刘继生,李贵才,韩茂莉. 2000. 人文地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青山,梅林. 2001.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系统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经济地理,21(5):532-537.

叶超,尹梁明,殷清眉. 2019. 地理学是一门脆弱的学科吗?哈佛大学撤销地理系事件及其反思. 地理科学进展,38(3):312-319.

叶岱夫. 200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 地理研究,20(3):307-314.

张九辰. 1999. 中国近代对“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及其影响. 自然辩证法通讯,21(6):62-67.

张淑焕. 2000. 中国农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地理学会. 2021. 关于规范全国高校地理学科机构名称的倡议书. (2021-01-27)[2024-01-01]. https://www.sohu.com/a/447167036_120054500. 

朱鹤健,陈志彪,林惠花,何承耕,刘强,毕安平,岳辉. 2013. 长汀水土保持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

朱鹤健. 2022. 长汀新一轮水土保持的变革性创新. (2022-04-22)[2024-01-01].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204/e01a766784f840e3a9b871bf6dd36957.shtml.

朱鹤健.2023a. 现代地理学新探:科学观 应用观 教育观.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朱鹤健. 2023b. 高等学校地理学科改革振兴的思考. 华南地理学报,1(1):101-106.

左大康. 1990. 地理学研究进展. 北京:科学出版社.


引用格式


朱鹤健.  2024.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深度融合:地理学革新的枢纽.  热带地理, 44(8):1341-1346.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3847.

(扫码阅读原文)

版式制作:Nio

微信号



官网




《热带地理》简介


《热带地理》是由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地理学术期刊;1980年创刊,月刊,每月5号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办刊宗旨:“品质、规范、高效、引领”

办刊方向:“精品化”“特色化”

报道地域:突出但不完全局限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

服务承诺:公平•热情•高效

核心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荷兰Elsevier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 瑞典DOAJ数据库; 荷兰GEOBASE数据库;美国EBSCO学术数据库;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评价数据: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 3.364;复合他引影响因子—— 3.000

联系我们:020-37656960(稿务、编务、财务);020-37656954(期刊负责人)

E-mail:bjb@gdas.ac.cn;

            1258717596@qq.com。


延伸阅读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以史为鉴

笔谈|蔡运龙: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各尽其能,共克难题

笔谈|周尚意:浅谈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融合的基础——与凯斯特洛特与巴尼奥利文章的对话

笔谈|梁进社:综合地理学的环境和区域观点

笔谈|保继刚 翁时秀:略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融合发展

笔谈|叶超:地理学中自然与人文耦合的挑战与前景

笔谈|高红山:地理学的时代特征、二元论与可持续发展

笔谈|汤茂林: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整合之我见


热带地理
传承地理科学知识,构建学术本位。立足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为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贡献平台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