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道今
消闲解闷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标志性人物。北宋早期的标志性人物,第一是包拯。包拯这样的“青天大老爷”不但能产生,而且能存在,而且能受到朝野一致的拥戴,证明那是个相对开明的时代,一个黑暗的皇权史上少有的光明时刻。
另一个堪称北宋标志性人物的,便是“熙宁三舍人”。
“熙宁”,宋神宗的年号。“舍人”,这里是皇帝近臣的意思。“熙宁三舍人”,就是北宋熙宁年间的三位皇帝近臣。
这三位近臣的具体工作,是为皇帝起草诏命,官名”知制诰”,实际就是皇帝的大秘。这活儿很是高大上,却也相当简单,只需把皇帝的喻旨形成冠冕堂皇的文字,发布出去就完事了。
三位舍人之所以名垂青史,也正与皇帝的一道谕旨有关。
一道什么谕旨呢?
是一道有关人事任命的喻旨。
熙宁三年(1070),王安石变法运动已全面铺开,天下骚动,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一班大臣的强烈反对,王安石一时间处境孤立。这时便有几个地方干部,打着拥护变法的幌子,乘机跻身到王安石身边,进入了国家权力中枢。比如那个“笑骂由汝,好官我自为之”的邓绾,就是一个典型。还有个叫李定的地方官,本是王安石的学生,也站出来为新法叫好,王安石于是将他推荐给神宗皇帝。神宗皇帝原本是支持变法的,此时听了许多反对意见,正没主意时,李定来了。这位来自基层的干部现身说法,把新法说得天花乱坠,神宗皇帝一下子坚定了信心,再也听不进不同意见了。
于是神宗皇帝亲下手谕,任命李定为监察官(监察御史里行)。李定鱼跃龙门,心里自然是乐滋滋的,却不料等了一天又一天,正式任命仍迟迟下不来。一打听,原来皇帝的任命被三位大秘卡住了!
这三位大秘,一位叫宋敏求,一位叫苏颂,一位叫李大临。他们接到皇帝的手谕,一看都有些蒙圈:分明是个满口谎言的马屁虫,升个官便也罢了,凭什么一下子和我们站到一排,而且连我们也得受他监督?三人皱着眉头,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愿意下这个笔。最后一商量,算了,封还皇上吧!理由当然是有的:李定未经过年度考核,按规定是不能升任朝列,尤其不能担任御史的。皇上呀,朝廷虽然急于用才,但如此破格提拔,紊乱了祖宗规矩,弊大于利呀!
神宗皇帝很吃惊,却也没发脾气,只是很耐心地召见三位大秘,平心静气一番解释,再下手谕,要他们去执行。如此再二再三,乃至再三再四,三位大秘就是拒不听命。神宗皇帝无奈,只好免去了三位舍人的知制诰之职。
按说抗拒皇命,不杀头也得流放到边远荒蛮之地,叫他永世不得翻身才是;奈何神宗皇帝和他的前几任皇帝一样,对不同意见有很強的忍耐力,虽然也不免窝着一肚子气,却还是只对三舍人做了个平调,有的甚至还升了官。
这事儿真个史上罕见,“熙宁三舍人”以刚正无畏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也成为历代直臣的典范;同时,他们也是那个时代的光荣。
《幼学琼林》曰: “熙宁三舍人,乃一朝硕彥,庆历四谏士,实千古良臣。”这里在表扬几位敢说真话的直臣,也在表扬那个时代的宽容。
至于那个李定,虽然最后还是跻身到朝堂,但在众臣的交攻下,监察官还是做不成了,只做得个“集贤校理”,是个负责整理图书、校对文字的小官。几年后,此人在陷害苏轼的“乌台诗案”中表现积极,累上奏章要将苏轼斩首,由此留下了万世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