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道今
消闲解闷
中国历史上的清官,最具代表性的,非包拯莫属。包拯(999-1062),字希仁,合肥人,天圣五年(1027)进士及第。史书记载,包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史书又说: 包拯“平居无私书(私信),故人亲党有干请(托办私事),一皆绝之。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饮食,虽贵如布衣时。”
旧小说里记述的包拯故事,固然多有演绎,但一些基本情节还是真实的。比如包拯在做天长知县时,有百姓报案,牛被人割了舌头。包拯命事主把牛杀掉,把肉卖了。因杀牛违法,很快便有人来告发。包拯立即喝道:“为何割了人家的牛舌,又来告发人家杀牛?”盗牛汉大吃一惊,立刻服罪。
另一个故事: 端州砚台驰名天下,每年都有上贡任务,历任知府借此巴结达官显贵,征发数量总在定额的十倍之上。包拯任端州知府后,规定只上贡额定之数,而自己直到离任也没有私拿一砚。包拯虽然嫉恶如仇,但不走极端,做事平允,务为敦厚。
包拯在民间威望极高,在朝廷也颇受尊敬和重用。北宋嘉祐四年(1059),包拯被任命为三司使。这是掌管全国钱谷出纳的最高财政长官,俗称计相,官高位重。按说以包拯的廉明,正堪当此大任,却不料议论为之哗然。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前两任的三司使都是包拯参倒的。先是三司使张方平遭包拯弹劾,理由是,张方平身为大臣,贱买民宅;张方平卸任后宋祁接任,又被包拯弹劾下台,理由是其胞兄是宰相,他该回避。至此,仁宗皇帝任命包拯接任三司使。你把人家扳倒了,然后你上去了,不怕人说你目的不纯吗?本来,那是个最讲名节的时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即便是正常的升任,官员们一般也要谦辞一番的。大家满以为包拯会坚决辞让,不跳那个坑,不料直性子包拯没怎么推辞就上任去了!
于是舆论又哗然起来,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看不过去了,就向仁宗皇帝上书,说:“朝廷重用包拯是可以理解的,但却不顾惜包拯的名节,而包拯竟又不加思索接受了任命,真令人惋惜!”
欧阳修又说:“包拯天资峭直,但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他这是逐其人而代其位,此中嫌疑,尽人皆知,他能不知道?就不避一避瓜田李下之嫌吗?”
包公脸虽黑,一样是个薄脸皮。欧阳修的奏疏呈上去,包拯羞缩在家,好多天不好意思见人,一再请朝廷收回任命。无奈仁宗皇帝怎么也不答应,拖了一段时间,包拯万不得已,只得上任去了。
照我们现代人看来,包拯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逐其人”是职责所在,“代其位”是工作需要,理直气壮上任就是了!这便是时代不同,三观迥异的缘故了。现代人以厚脸皮为人生圭臬,对古人的事自然会感到隔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