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节点上,一户农家的粮食账

文摘   2024-07-17 08:30   山西  


翻阅195779日《山西日报》,发现一篇豆腐块大小的社会新闻,题名《会过光景的好媳妇——辛惠兰》。文章介绍的是闻喜县东姚村好媳妇辛惠兰节省粮食的先进事迹,顺便把她家的粮食账也交待了一下。凭借这本账,我们可以窥见1956年——这个农业合作化的历史节点上,晋南农民吃粮情况的一点信息。

文章开头引用了晋南谚语: “有麦没麦,白白一月。”所谓“白白”,就是白白的馍。整句的意思,是说不论小麦收成好坏,夏收后总要美美地吃一个月白馍。晋南传统以小麦为主粮,大部分人家常年都吃白馍。据老一辈回忆,即便是跑日本的时候,馍布袋里装的也是白馍。为养地力,一般不搞复播,麦地种麦,秋地种秋,高粱、黑豆之类秋粮仅作牲口饲料之用。合作化刚开始的1956年,合作社仍沿袭旧习,以种植小麦为主,便是自留地,如辛惠兰家那样,也只是种些瓜菜红薯,不搞复播。1956年大部分合作社是第一次分粮,形势大好,人均分小麦超500斤的村庄并不鲜见。东姚村人均分粮只有390斤,确实少了,是个缺粮社无疑。要使这粮食够吃一年,就得如辛惠兰那样,早早开始“瓜菜代”才行。

然而若从历史角度看,1956年东姚村的390斤也算相当不错了。进入1957年,政府开始扭转“分光吃净歪风”,规定人均分粮不得超过420斤,东姚村与这标准便相差不大了。这时便有了一句出现频率很高的右派言论,叫做“四百二不够吃”,由此被定为右派的也真大有人在。四百二够不够吃?因为是小麦原粮,磨成面粉大约只有三百六七十斤,对出力干活的农民来说,真的不大够吃。然而实践却证明,说”四百二不够吃“,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也可说是不知好歹。一年后,“四百二”小麦便是个不可企及的历史高峰了,便是东姚村的390斤,也是美梦难圆了。后来许多村子人均分麦常只有一百多斤,甚至还有不足百斤的;不得已大面积复播秋粮以补不足,能凑合着吃饱已十分不易,真的没人敢奢望“白白一月”了。

从报道看,辛惠兰之所以能渡过粮荒,还因为她善于发挥自家八分自留地的作用,这一点很重要,也很符合当年实际。自留地虽然只占耕地总面积的5%左右,但其收成却往往能占到农民口粮的20%以上。这不但因为自留地多是好地,更因为耕种的尽心尽力。那时,在参差不齐的庄稼地里,突然鹤立鸡群般冒出一块齐密黑绿的庄稼,那不用问,一定是自留地。自留地夏秋两茬,水地亩产能近二千斤,旱地也能达到七八百斤。在大集体的二十多年间,自留地时有时无,凡有自留地的年月,就不会有大的饥荒,就不会饿死人。待改开之后,同样的地,同样的人,同样的条件,所有的土地都和自留地一样茁壮生长起来,粮荒立即消失,家家户户又常年吃上了白白的馍。所谓“有麦没麦,白白一月”,顿成历史的记忆了。这其中的道理,就不用罗嗦了吧。


会过光景的好媳妇——辛惠兰
文振威 冯性慧

辛惠兰是聞喜东姚村有名的会过光景的好媳妇。她常說:“参加田間生产,咱要听男人的指揮,管理家务,蒸饃饃做飯,咱可要多操心。”

晋南很多地方有种“有麦无麦,白白一月”的习惯,不管丰收歉收,一收罢麦子,就大吃二喝,不是烙油餅,便是蒸饃饃,一天三頓尽白面。去年,东姚村是个缺粮社,每口人平均分粮三百九十斤,許多妇女都发愁不够吃,有的人說:“今年分的粮食,要想够,只有数着顆顆吃。”辛惠兰家,有婆婆、爱人、妹妹和三个孩子,分得粮食不比別家多,不但够吃,还吃的很好。

辛惠兰常常告人說:“节約粮食要在囤頂上就开始,吃到囤底再节約就迟了。”刚收了麦子,缺秋粮,这时候辛惠兰并沒有乱吃白面,她經常和婆婆、小孩子们到地里挑野扫帚苗、沙蓬、灰条、甜苣菜,拌些面蒸着吃,飯里边煮着吃,或者开水一泼,当凉菜都很好。除了这些季节性的野菜以外,她把八分自留地种上北瓜、紅薯、萝卜等,碾罢場不久,北瓜下来了,78月,萝卜能吃了,89月,紅薯也接上了。去年,光这几种东西就产了一千多斤,从夏天到冬天,沒有一頓飯里不帶副食。

一到冬季,农活不忙,辛惠兰家每天就改成兩頓飯,副食也增加了。赶到腊月,红薯、萝卜还吃不完,她怕干心了,便切成片、擦成絲晒起来;还晒了五百多斤蘿卜叶、白菜叶、紅薯蔓、豆角等。今年春天,她就用蘿卜絲包成薄皮包子吃,紅薯片熬湯喝,有时把红薯片磨成面,还能烙尖餅。其它干菜,也想出了許多吃的办法。因为她经常調剂飯的花样,大人小孩都喜欢吃。今春,有的人家說粮食接不上,辛惠兰家的粮食不但不缺,頓頓都吃的飽吃的好。





野老谝闲
说古道今,消闲解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