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民俗丨蹴鞠

文化   2024-09-29 19:31   北京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蹴鞠



秋千旗下一春忙。


蹴鞠场边万人看,


鹘似身轻蝶似狂。


少年骑马入咸阳,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01



发展历史

蹴鞠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史记》和《战国策》最早记录了足球运动的情况,其记载皆表明,蹴鞠在当时的临淄已发展成一种成熟的娱乐方式,且在民间广为盛行。



秦朝统一六国后,蹴鞠运动一度沉寂。西汉建立后,又复兴盛。汉朝人把蹴鞠视为“治国习武”之道,蹴鞠运动不仅在军队中广泛展开,还在宫廷贵族中普遍流行。


唐代在制球工艺上有两大改进:一是把用两片皮合成的球壳改为用八片尖皮缝成圆形的球壳,球的形状更圆润;二是将球壳内塞入的毛发改为一个动物尿泡,球体更为轻盈。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发展,这一时期社会上已经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


02



艺术特色

蹴鞠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其中,直接对抗和间接对抗为有球门的蹴鞠比赛,白打则为无球门的散踢方式。



直接对抗


直接对抗是汉代(公元206年~公元220年)蹴鞠的主要方式,且被用于军事练兵。


进行直接对抗比赛时,现场设“鞠城”,即球场,周围设有短墙。比赛双方都有像座小房子似的球门;场上队员各12名,双方进行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踢鞠入对方球门多者胜。



间接对抗


间接对抗指在专门的竞赛场地——鞠城,球门两厢对应,球门中间有两尺多的“风流眼”,两边队员相对进攻,进球多者为胜。


间接对抗比赛是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和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蹴鞠的主要方式,主要用于朝廷宴乐和外交礼仪竞赛表演。



白打


白打历时最久、开展最为广泛,有一人到十人场户等多种形式。


白打包括多种比赛花样和技巧,亦称比赛解数,每一套解数都有多种踢球动作,如拐、蹑、搭等,古人还给一些动作取了名字,如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等。



    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淄博市文化馆” 2023-09-01&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民俗学论坛
中国民俗学会(China Folklore Society)官方账号,本号为纯公益学术公号,旨在为您及时推送民俗学领域的学术动态、讲座通告、非遗资讯、民俗知识、研究论文和田野报告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