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学刊》2024年第1期目次与摘要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机遇挑战、转型路径与对策建议
⊙周宏春
【摘要】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优势独特,因“同饮一江水”而联系起来并不断发展壮大,在世界文明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宗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基础、城市群带动、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和科技人才支撑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同时也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跨区协调体制机制和利益机制尚未健全、条块分割问题严重、基础性研究相对薄弱等挑战。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的基本路径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上下更大功夫,夯实发展基础;推动经济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挖掘发展潜力和后劲;推动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保障供应链安全;率先谋划布局,在“双碳”目标实现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未来需要完善政策体系,发挥规划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政府主导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化途径,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同时坚持高水平开放,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作者简介:周宏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010)
马克思恩格斯论人的空气需要——兼议空气贫困视角下的环境非正义性
⊙冯寿林 李 振
【摘要】空气是大自然中弥漫性的普遍存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要的基础条件,更是检验人与自然关系是否和谐的一个直接证据。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了工人在城市居住地、生产场所,特别是女工在工厂和儿童在学校的空气供应环境,看到作为资本生产和消费空间凝结物的现代城市中,充满灰尘颗粒的不良空气直接损害工人的肺部健康、削弱工人的劳动能力,认为工人的新鲜空气被剥夺与房屋租金、劳动管控、资本节约以及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将本该是工人生存必需的新鲜空气视为非必需的资产阶级立场,批判了资产阶级否定工人对新鲜空气的基本需求,揭露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空气需要的非人性、异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内在冲突和不可调和的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生产而生产的利润动机及其以牺牲劳动者生命为代价的环境非正义性。只有超越资本主义,才能真正满足人对新鲜空气的需要,从而携手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作者简介:冯寿林,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振,同济大学人的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09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中的水生态文明建设
⊙张云飞
【摘要】水生态文明是实现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形式。水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在理念维度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本体论、发展观、价值观、方法论、治理观和全球观,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遵循。在生态维度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是由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能源、水灾害防减等方面的治理构成的整体,要求确保国家水安全和人民水权益。在社会维度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是由水工程、水经济、水制度、水文化、水社会等方面构成的整体,要求为实现人水和谐提供社会支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思想观念、生态构成、社会建制等方面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作者简介:张云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中国自主生态文明知识体系建构的初步探索——张云飞教授访谈
⊙张云飞 王悦心
【摘要】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云飞教授自从1986年发表《生态伦理学初探》一文以来,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研究,涉及生态伦理学、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可持续技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史、西方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思潮等多个领域。他力求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新自由主义环境主义政策的话语“霸权”,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坚持探索。2023年12月8日,受《鄱阳湖学刊》编辑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悦心对张云飞教授进行了深度访谈。张云飞结合个人的学术经历,谈了他对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的看法。他强烈主张“走出生态中心主义”,大力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学。在对待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问题上,他提出必须坚持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两种错误倾向,要利用新科技革命的生态化成果重塑中华传统生态文化。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建构中国自主生态文明知识体系的理论基础,而且构成了中国自主生态文明知识体系的主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建构中国自主生态文明知识体系的根本遵循,又是中国自主生态文明知识体系的最大创新成果。他按照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思维原则,较为客观系统地追溯了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概念形成史和生态文明建设史,试图形成“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史”的学术范式。他对西方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思潮也有涉猎和研究,并认为西方绿色思潮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提供了科学、开放的视野,这种视野同时应该将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起来。最后,他坚信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是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相统一的社会理想一定会成为现实,并指出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是生态文明的“普照之光”,是永远不能超越的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
作者简介:张云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王悦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史 军 张芊芊
【摘要】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责任,需要全球合作并付出前所未有的努力。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流措施大多基于责任原则,如污染者/受益者付费、碳税和碳交易等。这些措施往往只能对全球变暖起到微小的“修补”作用,难以克服资本主义的逐利本性,无法解决各国传统政治和经济利益的相互冲突,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全球气候治理的目标。为此,应转变伦理路径,从追溯排放者的责任转向激发治理者的能力,以能力原则作为应对全球问题的基本原则,即每个人和每个国家应为气候稳定“各尽所能”地贡献力量。能力原则忽视或回避能力获得方式的公正性问题,其道德诉求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这一伦理原则需回应“道德绑架”的质疑。能力原则既为应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全球性问题提供了可行思路,也为以利用“虚假道德”为武器、将全球问题拉入道德绑架泥潭而带来的“公地悲剧”提供了伦理对策。
作者简介:史军,哲学博士,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暨南大学人与自然共同体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广州区域低碳经济研究基地研究员;张芊芊,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广东广州 510632)
试论西方地球气候工程倡议的多重政治涵义
⊙李 庆
【摘要】地球气候工程作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选项,是全球范围内一系列科学技术设想的总称。关于人为设计改变自然气候的“地球工程”概念和构想已经流传了几十年,但这种在全球范围内尝试改造自然气候环境的科技前景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法律、伦理、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国际讨论。作为一种应对气变的技术修复路径,地球气候工程具有巨大的科学不确定性和伦理争议性,同时还蕴含多重政治风险性:它意味着一种宏大的压制或者忽视普通民众关切的社会工程或社会系统规划;很容易导向新形式的环境威权主义或“气候利维坦”;强迫民众接受“一种实验(性质)政治”;未能给出切实可行的民众参与和立法建议;等等。气候工程一旦部署实施,地缘政治难题将可能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政治挑战,因而只是西方学术界在自由民主制难以应对当代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无奈状况下作出的乏善可陈的对策建议。只有多层次、多中心、跨尺度的政策协调、整合和趋同,才是未来全球和各区域气候变化治理的常态和正道。
作者简介:李庆,哲学博士,云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干部(云南昆明 650000)
从存量文明到增量文明——基于能源基础的环境史研究新尝试
⊙郭戈英
【摘要】基于能源的历史变迁可以有效地组织起作为整体史的环境史书写。文章以主导型能源的利用方式及其总量特征的变化为标准,尝试将人类文明的演替理解为从存量文明到增量文明的自觉。在此基础上,不同于麦克尼尔父子将历史发展解释为包含人与环境互动网络在内的人类网络体系的不断编织和扩张,文章进一步将这种关联展开与深化的过程细分为存量意义的交通和增量意义的创造,从而有效地综合能源发展主线和人类网络主线,结构化地勾描出“社会与环境相互内嵌”的环境史核心过程,并据此对人类文明的当前危机和未来图景进行新的历史定位与前瞻。
作者简介:郭戈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日本灾难电影的生态审美意识论析——评新海诚动画电影《铃芽之旅》
⊙林 祁 杨熙黎 蔡秀星
【摘要】新海诚以动漫之美挑战日本灾难电影,他导演的最新动画电影《铃芽之旅》实现了人与灾难从对立到交融的审美转型:始自“废墟”的铃芽关门之旅,是一场生态审美的成长史;奔跑的“三脚椅”与富士山之美,展现的是人与环境的共融;而原风景与传统猫的喻体,则是探求人与自己的共情。在一系列生态美学的滋养中,新海诚构建了日本动漫的“世界系”范式,标志着日本灾难电影的生态审美转型,具有世界性的意义。
作者简介:林祁,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杨熙黎,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生,中国吱音“铃芽椅”创始人;蔡秀星(通讯作者),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讲师(福建漳州 363105)
生态危机时代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审美救赎
⊙潘伍豪
【摘要】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其在一种二元论的等级制度中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被视为自然的主宰,自然则被视为无能动性的僵死客体,忽视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共存关系,造成人对自然的肆意掠夺。身体是破解人类中心主义等级制和人与自然二分状态的关键,物质性身体关联着人与环境,身体状况与环境状况密切相关,环境作为能动者影响人类的身体状况和存在状态。在环境发生极大变化的生态危机时代,人们已经不能通过艺术文本静观生态危机,而是被卷入其中,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体验到生态变化。人们需要审美介入,关注日常生活体验中的生态要素,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联,建构人与环境的生态审美共同体。
作者简介:潘伍豪,兰州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甘肃兰州 730020)
生态文明技术体系研究述评
⊙李金泽 包庆德
【摘要】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由于技术使用不当而造成技术负效应不断加剧。新时代呼唤着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应的技术体系。当前国内外学界从技术观转向技术对环境负效应的反思,从经济社会政治等外围角度入手寻求技术生态化转向的方案,并从生态技术观的初步形成、生态技术研究的具体化、生态技术的多元化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研究,但关于生态文明技术体系的系统性研究、实践转向性研究和未来展望性研究仍然相对匮乏,有待进一步深入。
作者简介:李金泽,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包庆德,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土地、环境与农业——第二届中英环境史学术交流研讨会述记
⊙石雪芹
【摘要】2023年9月21—22日,由清华大学历史系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历史系共同策划并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英环境史学术交流研讨会”在线上举行。该研讨会得到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和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UK-China Humanities Alliance, UKCHA)的支持。来自中英多所高校的多名学者围绕“土地、环境与农业”这一主题,就相关论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作者简介:石雪芹,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2023级博士后(北京 100084)
本期名家风采
《鄱阳湖学刊》电子期刊已上线!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阅读
https://book.yunzhan365.com/kojjl/mrzk/mobile/index.html?maxwidthtosmallmode=0&maxheighttosmallmode=0
《鄱阳湖学刊》是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生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期刊,以“传播生态思想,弘扬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为办刊宗旨,2009年7月创刊,中文版,双月刊。主要栏目有: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生态学术名家、生态人文社会科学专题研究(滚动推出,包括生态哲学研究、环境政治研究、生态经济研究、环境社会学研究、环境法研究、环境史研究、生态文化研究、生态美学研究、生态语言学研究、生态翻译学研究、生态批评等)、学术综述等。该刊于2018—2022年连续五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环境科学学科最受欢迎期刊,同时入选2016—2021年最受欢迎期刊,并被世界知名EBSCO学术数据库全文收录,2023年荣获“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创新服务示范单位”称号。现所有栏目均对外开放,欢迎海内外学界朋友赐稿和荐稿。
主管主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出版:《鄱阳湖学刊》编辑部
联系地址: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内(邮编:330077)
联系电话:0791-88596012
电子邮箱:pyhxk2009@163.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6-1307/X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4-6848
(文字和图片均由《鄱阳湖学刊》编辑部提供,转载请注明公众号来源)
值班编辑:刘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