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学刊》2024年第3期目次与摘要
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
[生态视角下的去增长专题研究]
去增长意味着什么:澄清几个问题
⊙杰森·希克尔 文 唐发发 译
【摘要】去增长是指有计划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使用量,旨在通过减少不平等现象和提高人类福祉的方式,使经济与生物世界恢复平衡。在过去几年里,虽然该理念在学术界和社会运动中引起了极大关注,但是初次接触这个理念的人还是会遇到许多问题。文章试图澄清三个具体问题:一是明确“去增长”的含义,并论证去增长框架是一种资产而非负债;二是解释去增长与经济衰退之间的根本区别;三是确认去增长主要集中于高收入国家,并探讨去增长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影响。
作者简介:杰森·希克尔(Jason Hickel),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英国皇家人文学会成员
译者简介:唐发发,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海南海口 570228)
去增长与社会主义:关于若干重大议题的注解与探讨
⊙南伊·什卡拉 厄兹古尔·纳林 文 李 帅 李震邦 译
【摘要】面对当今全球能源枯竭、资源分配不均以及自身理论短板的情况,“去增长”理论作为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范式,逐渐产生了与社会主义的趋同。文章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张力,基于去增长理论无法与资本主义彻底决裂的软弱性以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验教训,考察了去增长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可能性。在超越简单二分法的基础之上,文章探讨了市场与计划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统一、民主与集中相协调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提出了本地化、自治、协商三条理论进路,以克服既有理论与实践的片面性。文章最后强调了实践运动的第一性,无论是去增长还是社会主义理论,都应当以现实运动为前提,在资本主义现实批判中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增进人类福祉。
作者简介:南伊·什卡拉(Güney IO1kara),纽约大学文科助理教授;厄兹古尔·纳林(Ozgür Narin),土耳其奥尔杜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
译者简介:李帅,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震邦,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云南昆明 65050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传承与弘扬
⊙吴 宁 陈文丽 浦天罡
【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指导、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在总结中共历代领导人生态思想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着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从理论逻辑、历史视野、价值取向三个方面传承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使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理论形态和实践道路日渐丰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扬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生态价值,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转型理论,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发展理念,对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吴宁,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文丽,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浦天罡,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 200234)
[数字生态文明研究]
一言创世界:AI革命背景下的生态文明
⊙萧逸林
【摘要】AI革命本质上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文明范式的跃迁,它由技术信仰驱动,以AI技术为信仰载体和手段,具有超经济人理性,经验性与超验性糅合,以及超个体与超群体并存等特点。作为技术形式的 AI和作为革命的AI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技术信仰是AI革命的核心,并贯穿AI革命始终。作为技术形式的AI在生态文明建设诸多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作为革命的AI则将推动社会大多数领域的创新与变革。生态文明的内涵因AI革命而发生改变,生态文明理论也因AI革命而得到整合与重塑。由于资本主义固有的局限性,AI革命有异化的危险,这种危险将对生态文明造成巨大冲击和影响。因此,必须借助AI革命,以生态文明为切入点,开启新型全球化,推动全球生态合作。
作者简介:萧逸林,经济学博士,独立学者(山东济南 250100)
生态学术名家 韦清琦专辑
华兹华斯的潮汐农事诗学
⊙拉尔夫·皮特 文 韦清琦 译
【摘要】由于农事诗常表现人类因自身需要而对原始自然进行干预、改变或开发,生态批评家往往对其评价不高,而对田园化倾向强烈的浪漫主义诗歌情有独钟。威廉·华兹华斯写于1798年的《丁登寺旁》便是生态批评家所赞美的田园诗的典范之作。然而至少在对该诗作的分析中发现,田园与农事之间或许存有更多的延续性和接壤地带,二者或能合为一体。不仅如此,《丁登寺旁》所蕴含的潮汐元素着力于表现人们面对潮去潮来的节奏时应如何栖居、如何响应、如何思索。该诗依循潮起潮落的节奏,以归来为起点,以在展望中离去为终结,诗的弧形运动轨迹因此具有了潮汐性质,这一形态在诗的终结时仍连绵不绝。欲走还留的意趣在诗的末段又得到了重申,其在开篇的回声延续着诗的周期性、潮汐性的模式。
作者简介:拉尔夫·皮特(Ralph Pite),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教授
译者简介:韦清琦,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 211189)
物质生态批评视域中《嘉莉妹妹》的车叙事
⊙韦清琦
【摘要】在物质生态批评视域中,车如同其他很多物件一样,早已擅自超越其交通工具属性,成为一种强大的有故事的物,这在《嘉莉妹妹》中有着高度戏剧化的体现。该作的整个情节都搭乘着车,五光十色的车辆留下了主人公嘉莉与赫斯特伍德人生曲线的印记。车是诸多物质元素的一种,也是最有存在感的一种,一直伴随着男主人公的起落,其境遇可谓一场翻车事故,而车作为一种本身就具有高度机动性、施事性的器物似乎在加快情节的发展。车以其自身特有的活动特征,完成了从功用性到建构性的转变。以车为代表的物叙事,或将在无形的世界里继续延伸。人们需时时自省,方能在当下人工智能日益发达的时代里学会驾驭好自己。
作者简介:韦清琦,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 211189)
交叠与融合: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的现状、前景与趋势——韦清琦教授访谈
⊙刘丹丹 韦清琦
【摘要】韦清琦教授是国内知名生态批评学者和生态翻译家。受《鄱阳湖学刊》委托,刘丹丹围绕当前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的现状、前景与趋势,对韦清琦教授进行了访谈。韦清琦教授在访谈中期望生态批评推动人们超越人文学科的狭隘界限,思考人与非人类领域的联系。环境整体观是生态女性主义可持续性的驱动力,也是决心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迈向更高阶段的社会进步运动的合理选择。因此,具有整体批评方法的生态女性主义将在一般的文学和文化研究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刘丹丹,文学博士,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江苏南京 211100);韦清琦,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 211189)
生态对话
《宁静无价》与自然文学阅读
⊙石海毓 李学军 周 雪
【摘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程虹教授是中国最早从事自然文学研究的学者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她一直在英美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领域辛勤耕耘。她于2009年出版的著作《宁静无价》,对英美自然文学经典作家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评述,受到业界和读者的普遍欢迎。程虹教授将自然文视作是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的批评、补偿与反省。她的自然文学研究,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现代社会人们生存状态的关切,通过大量的文本细读,还原作家与自然相遇的感动瞬间和文学现场,带领读者与万物沉静对话,以期唤起人们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意识,激励人们去寻求一种高尚壮美的精神境界,同时敦促人们去采取一种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又造福于后人的新型生活方式。在2024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活字电波主持人周雪,邀请了两位嘉宾围绕《宁静无价》及相关的自然文学话题进行对话,其中一位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自然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石海毓教授,另一位是活字文化总编辑李学军老师。此次对话讨论了自然文学的产生、特点、多种艺术形式表现以及对读者的影响,分析了程虹教授提出的自然文学三维景观(即风景、声景和心景)及其《宁静无价》的阅读价值,分享了阅读自然文学作品的美好体验。
作者简介:石海毓,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自然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 100070);李学军,活字文化总编辑(北京 100015);周雪(主持人),活字电波编辑(北京 100015)
环境史研究
新中国工业废水治理的早期探索
——基于1950年代末典型水污染灾害的研究
⊙梁志平
【摘要】1950年代末以东北工业基地、汉阳造纸厂和长寿化工厂为代表的典型废水污染灾害事件,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早期的工业废水污染治理主要是从卫生与疾病防治的角度,探究河流水体对工业废水的最大稀释能力,找到工业废水直排河道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之间的平衡点。由于1950年代末开始的工业废水污染治理探索,并非从水污染源头解决问题,因而未能取得真正有效的成果,但为我国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环境科学研究人员,为后来的环境污染研究与治理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作者简介:梁志平,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 201418)
生态哲学研究
“脉”范畴的内涵演变及其生态哲学意蕴
⊙陈吉旭
【摘要】“脉”范畴的内涵演变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脉”最初是指血管,又被用来指代身体,后被引申为血缘、血脉。因“脉”具有连贯而自成体系的特点,古人将它与自然现象类比,用以描述山川河流等宏观的自然地理形势,由此产生了“水脉”“山脉”“土脉”“地脉”等概念,“脉”范畴被赋予了生态意蕴。由于“地脉”“民命”与国家存亡发展紧密相关,“脉”范畴由此衍生出“命脉”“国脉”“龙脉”等国家治理的意蕴。国家治理的经验智慧被总结为“文脉”与“道脉”,“脉”范畴相应地又发展出道学的意蕴。在今天,“脉”范畴被广泛运用于不同领域,甚至被用来说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理论,在知识论与博物学层面具有了方法论的意蕴。“脉”范畴多重意蕴之间的逻辑关联,关键在于其生态意蕴,这也符合古人根据“天人合一”理念从事政治、经济、文化与认知等各项活动的特点。
作者简介:陈吉旭,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博士研究生,天津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北京 100193;天津 300410)
西方素食主义伦理辩护的思想演进与反思
⊙姜 伟
【摘要】素食主义传统由来已久,它不仅与个人的饮食习惯有关,更涉及深刻的伦理道德问题。对素食主义进行伦理辩护的关键在于,是否承认动物具有与人类同等的道德地位。近代以来,西方关于动物道德地位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即动物工具论和间接义务论,但是动物权利论者认为二者均无法为素食主义提供有力的伦理支撑。以边沁为代表的享乐功利主义和以辛格为代表的偏好功利主义认为,人类对于动物具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前者认为凡能感到痛苦和快乐的生物都应在道德上被平等考虑,后者在继承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偏好标准,但二者均作为一种后果主义伦理学,会将个体作为容器而存在,进而影响其对素食主义的辩护。雷根从道义论的角度出发,主张个体拥有独立于后果的道德权利,但在生命主体的界限、自然法则和食物链、固有价值假设、道德主体等方面也存在某些局限性。素食主义的伦理辩护固然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我们不能因此抽象地看待人与动物的关系,更不能因此降低人的道德地位与尊严。
作者简介:姜伟,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学术综述
中国现代环境治理研究进展与比较反思
⊙李静怡
【摘要】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梳理并总结提炼中国现代环境治理研究中的关键议题和薄弱环节,对于提升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整体而言,中国现代环境治理研究主要在三个方面展现了现代环境治理实践的基本图景,一是在主体与行动架构方面朝着多元共治方向不断深化:二是在治理机制方面基于目标变化呈现出明显的交互化指向;三是在治理方式方法的选择上适应了不同治理情境与风险迭代。进一步总结可以发现,国际视角与中国场域的环境治理研究存在显著差异,现有研究在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理论构建等方面存在完善空间。未来,中国现代环境治理研究应致力于优化研究框架的选择性运用与自主性建构,并不断完善研究方法进而探寻深层机理问题,还要加强本土化的概念凝炼与知识体系构建,以更好服务于中国式环境治理体系的理论构建与政策实践。
作者简介:李静怡,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湖南长沙 410009)
创新与融合: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多维探索
——绿色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论坛综述
⊙尹忠海 胡 宇 程心媛
【摘要】2024年绿色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论坛在南昌召开。此次论坛以“绿色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环境社会学和绿色社会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坛围绕“不确定性与城乡中国”“绿色发展与社会工作”“县域治理与中国式现代化”“环境风险与公众意愿”“人口健康与绿色发展”“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六大议题进行深入探讨。论坛的研讨成果有助于理解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述,促进学界结合新质生产力理解和探讨绿色发展议题。
作者简介:尹忠海,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胡宇,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程心媛,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 330013)
本期名家风采
《鄱阳湖学刊》征稿启事
主管主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出版:《鄱阳湖学刊》编辑部
联系地址: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内(邮编:330077)
联系电话:0791-88596012
电子邮箱:pyhxk2009@163.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6-1307/X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4-6848
(文字和图片均由《鄱阳湖学刊》编辑部提供,转载请注明公众号来源)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