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资讯|《环境史》2024年第29卷第1期·书评部分

文摘   2024-06-08 10:48   江苏  



Environmental History

Vol. 29, No. 1, 2024

书评部分


书名:《为商业和美景杀虫:加拿大对抗森林害虫的空战(1913—1930年)》(Killing Bugs for Business and Beauty: Canada’s Aerial War against Forest Pests, 1913–1930

作者:马克·柯尔伯格(Mark Kuhlberg

书评作者:迈卡·乔根森(Mica Jorgenson

出版信息:多伦多:多伦多大学出版社,2022年(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22

页码:197-199

提要:

该书探讨1913年至1930加拿大政府从空中向各处森林喷洒毒尘以灭虫的历史。作者运用各地的档案,考察了加拿大自东向西的各省对森林喷洒杀虫剂的经过,揭示了其所声称的“胜利”之虚假。书中主要从推动空中喷洒计划的科学家和精英的角度叙述历史,对他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除此之外,作者也从不同阶级与性别的视角分析了这段历史。作者指出,无论追求经济发展,抑或是维护自然之美,种种企图最终都指向了喷洒毒尘的手段。这带给我们的教训是,让情感而非逻辑决定我们如何管理自然必将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评论者指出,在该书叙述的历史中,逻辑(特别是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逻辑)起着很大的作用。该书警示人们,有权势者利用情感和逻辑制造了其所声称的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胜利,可实际上空中喷洒计划却给人与环境造成了重大损失。



书名:《战争景观:南黎巴嫩抵抗和生存的生态》(A Landscape of War: Ecologies of Resistance and Survival in South Lebanon

作者:穆尼拉·哈亚特(Munira Khayyat

书评作者:格雷厄姆·皮茨(Graham Pitts

出版信息:奥克兰: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2022年(Oak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22

页码:第199-201

提要:

作者考察了南黎巴嫩的战地生活及其生态。她用富有感染力的散文笔触描绘了南黎巴嫩边境地带的自然景观,认为崎岖的地形为游击战提供了天然场所。作者聚焦于本世纪真主党从以色列控制下解放该地区以来的时期,特别是2006年的“七月战争”(July War)。书中谈及的主题包括:景观本身如何成为一种武器、烟草业和山羊畜养业的发展、神木(sacred tree)所反映的真主党抵抗叙事及其与自然的联系、被迫与以色列合作之中所涉及的生态策略等。书中还大量引用了对当地人的访谈。评论者指出,该书是黎巴嫩环境研究的开创性著作,对环境史、人类学、中东研究和战争研究等领域都有启示意义,对现实中人们面对的困境也有所关怀。



书名:《伊比利亚帝国的可持续性根源:1419世纪的造船业和林业》(Roots of Sustainability in the Iberian Empires: Shipbuilding and Forestry, 14th–19th Centuries

编者:科尔多·蒙谢特(Koldo Monchet)等

书评作者:阿比盖尔·道林(Abigail Dowling

出版信息:纽约:劳特利奇出版社,2023年(New York: Routledge, 2023

页码:201-203

提要:

该书探讨了近代早期伊比利亚两国木材资源管理、造船业与王权、林地管理政策的互动历史。全书在内容上涵盖对可持续性与造船业历史的背景性介绍,以及近代早期西班牙北部沿海地带、葡萄牙和纳瓦拉边境地带的林业与造船业。几位作者采用的方法多样,包括文献研究、实证分析、制图乃至考古学方法等。作者们指出,王权政府所说的“稀缺”,往往不是指现代生态学意义上的危机,而是造船所需特定树种的短缺,或意在阻止对特定木材的浪费,同时借此扩大政治控制。在巴斯克等地区,“稀缺”则反映了当地团体试图重新控制林地的企图。评论者认为,虽然该书补充了既往的相关研究,但忽略了造船业之外的其他木材使用对木材资源管理的影响。



书名:热带亚洲的树木和森林:探索塔波万》(Trees and Forests of Tropical Asia: Exploring Tapovan

作者:彼得·阿什顿(Peter Ashton)、大卫·李(David Lee

书评作者:阮垂玲(Thuy Linh Nguyen

出版信息: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22年(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22

页码:203-205

提要:

塔波万”在梵语中意味着“森林智慧”,该书是作者基于大量实地考察写就的亚洲森林自然志。全书内容涉及热带亚洲的地质历史和森林生长的自然条件、树木的生长和繁衍、物种的分布及其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在其中的影响。作者将亚洲森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归因于该地区多样而复杂的气候、土壤和动荡的地质历史。评论者指出,欧洲殖民者往往把森林衰退归咎于原住民的刀耕火种、过度砍伐和放牧,而被砍伐的空地又为欧洲人从外引种生长快、高大笔直的树种做了准备,使这里成为殖民地木材产地,这是该书没有充分探讨的内容。总之,该书信息丰富而易懂,能为与热带亚洲森林相关的决策者、研究者和游客提供参考资料。


书名:《含着铜勺出生:一部全球铜史,1830—1980年》(Born with a Copper Spoon: A Global History of Copper, 1830–1980

者:罗布雷希特·德克勒克(Robrecht Declercq)、邓肯·莫尼(Duncan Money、汉斯·弗罗兰德(Hans Frøland

书评作者:丽贝卡·格鲁斯金Rebecca Gruskin

出版信息: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22年(Vancouver: UBC Press, 2022

页码:205-207

提要:

该书是铜的全球商品史著作。它在内容上追溯了1920世纪的铜生产与流通,在方法上采取同等重视整体模式与具体情境的全球史研究方法。该书指出,近代历史上,铜塑造了多个“铜的世界”(worlds of copper),它们都有自身的运行机制和地理中心,也有不同的权力与财富分配方式。与此同时,作者们也关注到各个“世界”并非相互孤立。评论者十分赞赏该书叙述所兼有的聚合力与多样性,这比简单认为“铜造就了现代世界”的结论更具灵活性和互联性。虽然该书并非专门的环境史著作,但为有关商品历史的环境史提供了启示。多数章节中有关环境的讨论更多是背景性的,或是衰败论的。但是,七、八两章则专门讨论了中非与犹他州铜工业相关的社会和环境交融的历史。



书名:《育林:亚洲历史中的人和林》(The Cultivated Forest: People and Woodlands in Asian History

者:孟一衡(Ian Miller)、布拉德利·戴维斯(BradleyDavis、布莱恩·兰德(Brian Lander、约翰·李(John Lee

书评作者:麻生道武(Michitake Aso

出版信息: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22年(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22

页码:207-209

提要:

该书是一本亚洲森林史的论文集。全书的核心观点是,不仅森林居民的历史无法与森林分开,而且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人们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森林。该书的一大优点是利用生态学的最新进展重新评估以往对亚洲森林的研究,反对在研究森林时将自然与文化做某种简化的或静态的二分。该书的另一大优点是长时段的视角和多样的方法。此外,该书的编者们还讨论了亚洲森林相对于欧洲和美国森林史视域下的森林有怎样的独特之处。评论者认为该书对那种认为亚洲人把森林仅仅视为“自然资源”的传统观点提出了反驳。



书名:《谁有权返土归田?美国自给自足流行文化中的性别与种族》(Who Gets to Go Back-to-the-Land? Gender and Race in U.S. Self-Sufficiency Popular Culture

者:瓦莱丽·卡罗尔(Valerie Carroll

书评作者:罗伯特·弗格森(Robert Ferguson

出版信息:林肯: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2022年(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Lincoln, 2022

页码:209-211

提要:

该书对美国返土归田运动(back-to-the-land movements)进行了专门研究。作者意在研究文化叙事、神话和信仰是如何被创造和传播的,因此书中包括大量对返土归田运动相关文本的分析。作者认为,返土归田的大众文化创造了一种叙述,它想象了一个美好、自足和自决的世界。作者既从不同阶级、性别的视角考察有关这一运动的宣传,也关注运动中的边缘人群对主流宣传的质疑,囊括同性恋者和有色族裔的声音。评论者指出,该书对于那些想要了解上世纪美国返土归田运动的读者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书名:《制作更好的咖啡:玛雅农民与第三波咖啡潮的弄潮儿是如何创造价值的》(Making Better Coffee: How Maya Farmers and Third Wave Tastemakers Create Value

者:爱德华·费舍尔(Edward Fisher

 

书评作者:克里斯蒂安·罗伯斯-贝兹(Christian Robles-Baez

出版信息:奥克兰: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2022年(Oak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22

页码:212-213

提要:

“第三波咖啡潮”(Third Wave)是指过去20年国际咖啡市场趋向精品化,以更高的质量追求价值创造,并且打破了前两波浪潮对统一性的追求,强调独特的品种、风味和小批量生产。作者在该书中指出,这次浪潮中所谓的“质量”(quality)包含着复杂的内涵。作者聚焦于危地马拉的咖啡史,发现“质量”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建构,在不同程度上拥有资源和权力的各方都参与了对它的建构。书中还提出,咖啡豆种植者的个人故事和道德标签被与咖啡产品联系起来,这类因素成为日益追求个性化的咖啡产品的一大价值来源。作者还强调了第三波咖啡潮中利润分配不均的问题。评论者指出,虽然书中存在一些史实准确性的问题,而且对高端咖啡产销中的风险分担问题关注不足,但它对研究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史和环境史等领域的读者很有价值。


书名:《瓜拉纳:巴西何以拥抱世界上咖啡因最丰富的植物》(Guaraná: How Brazil Embraced the World’s Most Caffeine-Rich Plant

者:塞思·加菲尔德(Seth Garfield

书评作者:巴特·埃尔莫尔(Bart Elmore

出版信息:教堂山: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2022年(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22

页码:214-216

提要:

作者撰写了一部“世界上咖啡因最丰富的植物”瓜拉纳(Guaraná)的历史。该书既有关植物,也有关人,涉及最早种植这一植物的土著社群萨特雷-毛埃人(Sateré-Mawé people)、耶稣会传教士、殖民科学家、拉美独裁统治者和巴西消费者。该书意在研究的是,这种对萨特雷-毛埃人极其重要的植物如何在主权国家扩张、科学实验和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被新的交换、分类和积累网络重新定义。作者得出的结论是,瓜拉纳在当代巴西社会取得的地位,既是原住民“文化生存”的结果,也是过去五百年间各个历史参与者的知识生产的产物。评论者指出,对复杂的社会网络感兴趣的读者非常适合读此书。



书名:《核爆:广岛原子弹在圣路易斯的回响》(Nuked: Echoes of the Hiroshima Bomb in St. Louis

者:琳达·莫里斯(Linda Morice

书评作者:卡洛琳·佩顿(Caroline Peyton

出版信息:雅典:佐治亚大学出版社,2022年(Athens: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2022

页码:216-217

提要:

该书研究了万灵科(Mallinckrodt)化工厂的铀工业造成的环境影响。该工厂是1942年至1951年间美国唯一发展铀工业的化工厂,还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县(St. Louis County)附近存放放射性废料,影响波及整个冷水溪(Coldwater Creek)流域。全书试图探讨公共卫生危机和环境破坏发生的原因,以及它们的长期影响。书中囊括了作者本人作为亲历者的很多个人回忆,她对受影响的冷水溪流域的众多社区都非常熟悉,还参考了大量档案材料和媒体调查。书中追溯了这些受影响社区的变迁。评论者指出,该书警醒美国大众关注核废料对社区持久顽固的影响,填补了美国核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空白。



书名:《幽灵森林:加州红杉林中的种族主义者、激进分子与不动产》(The Ghost Forest: Racists, Radicals, and Real Estate in the California Redwoods

者:格雷格·金(Greg King

书评作者:珍妮弗·伯恩斯坦(Jennifer Bernstein

出版信息:纽约:公共事务出版社,2023年(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23

页码:218-220

提要:

该书叙述了19世纪中叶以来加州红杉林的历史。作者的家庭自祖辈起就生活在北加州的红杉地带,这赋予其研究以先天的优势,他也详细考察了大量的史料。全书内容涉及红杉林的特性与价值、加州北海岸森林私有化的过程、“拯救红杉联盟”(Save the Redwoods League)如何助长了木材采伐、保护河源森林(Headwaters Forest)的运动,还包括作者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评论者指出,该书与以往美国学界有关美国人与森林关系的研究一脉相承,而且通俗易懂,再次引起人们有关荒野与文明关系的思考。



书名:《利润:一部环境史》(Profit: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者:马克·斯托尔(Mark Stoll

书评作者:杰森·牛顿(Jason Newton

出版信息:剑桥:波利蒂出版社,2023年(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23

页码:220-222

提要:

该书是一本资本主义环境史专著。作者将资本主义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分别命名为起源、商业、种植园、工业和消费资本主义,还探讨了几位著名资本主义生态批评者的观点,一定程度上思考了资本主义之下环境破坏的独特性。评论者指出,该书未能真正突破衰败论,需要更加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的环境影响,《土地的变迁》和《末日松茸》都是很好的先例,要注重环境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能动性,尤其是新的资本主义形式是如何从旧的资本主义形式所引起的环境变化中发展出来的,乃至用这种视角挑战对资本主义史分期的传统划分。另外,这本书中出现了对资本主义的研究中常见的问题——泛化乃至失去了对“资本主义”本身的关注,在如何界定资本主义方面论述并不具体。不过,该书篇幅不大且富有趣味性,适合非专业读者阅读。该书还浓缩了较为广泛的主题与关注范围,提出不少新颖的观点,并用整体性方法探讨资本主义与环境的问题,值得称道。


本期链接:

https://www.journals.uchicago.edu/toc/eh/2024/29/1






 1996 Environmental Review19761989 Environmental History Review19901995 Forest History Newsletter19571974 Journal of Forest History19741989 Forest & Conservation History19901995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American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HistoryForest History Society


现任主·Stephen Brain·西Mark D. Hersey


· 往期链接 ·


《环境史》2024年第29卷第1期·论文部分



内容整理|郭天悦

值班编辑|仇振武



绿色公众史学
绿史中心由清华大学历史系和马来西亚企业与环保组织共建共享,旨在探索高校如何开展聚集于环保与生态文明的公众史学科建设,企业和社会如何践行、传播环保与生态文明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