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资讯|《环境史》(Vol.13, No.2, 2008)·论文部分

文摘   2024-10-28 11:22   北京  



Environmental History

Vol.13, No.2, 2008

论文部分

页码:237-274

作者:马克·斯托尔(Mark Stoll

标题:《优胜美地的弥尔顿:<失乐园>与国家公园理念》(Milton in Yosemite: "Paradise Lost" and the National Parks Idea

摘要:

该文通过对与优胜美地相关的诗歌、散文和文化叙事的分析,探讨了在优胜美地建立国家公园的背景下,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的文学主题对美国自然保护运动的深远影响。弥尔顿在其经典作品《失乐园》中对天堂的描绘,以及其所传达的道德二分法,与作为国家公园精神特征的自然美和保护理想形成了独特的共鸣。作者认为,优胜美地的许多早期倡导者,包括约翰·缪尔,深受归正宗(Reformed church)理念的影响。这种信仰体系塑造了他们对优胜美地壮丽景观的审美鉴赏力,让他们将优胜美地视为现代的伊甸园。缪尔在其著作中频繁引用弥尔顿,表明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与崇高理念,这种思想在缪尔倡导自然保护时尤为重要。该文为研究文学、宗教与环保主义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了宗教情感与环保主张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了弥尔顿的遗产如何持续影响当代人对自然与环保的理解。


页码:275-305

作者:阿伦·塔尔(Alon Tal

标题:《持久的技术乐观主义:犹太复国主义的环境伦理及其对以色列环境史的影响》(Enduring Technological Optimism: Zionism's Environmental Ethic and Its Influence on Israel's Environmental History

摘要:

该文通过研究阿隆·大卫·戈登 (A.D. Gordon)等哲学家的观点,揭示了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这一意识形态的哲学基础,并通过古今案例,探讨了犹太复国主义中固有的技术乐观主义及其对以色列环境历史的深远影响。在以色列的现代农业实践、水资源管理和土地使用政策中,作者认为技术进步既成为克服生态挑战的手段,又成为新困境的根源,体现出环境伦理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作者认为理解这种复杂性对于解决以色列当前的环境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它揭示了政策背后的社会心理与惯用叙事,而这些叙事继续影响着政策决定和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态度。


页码:306-324

作者:穆盛博(Micah Muscolino

标题:《黄鱼战争:中日渔业争端,1925-1935》(The Yellow Croaker War: Fishery Disput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1925-1935

摘要:

文介绍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日两国因舟山群岛附近的黄鱼资源而产生的争端,重点阐述两国渔业资源开发方式的差异、中日政府间的相关外交交涉、中国政府为保护本国渔业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其在日本强大国力压制下的最终失败,最终落脚到民族主义驱动下的竞赛式滥捕对海洋环境的破坏。文章从生态角度对现代国家和民族主义展开反思:“国界”、“领海”等在当代语境下显得理所应当的概念终究是人为定义的产物,鱼类的迁徙则天然地不受其限制。在黄鱼捕捞这一案例中,一向被视作正义的“反击外侮”“外争国权”却同另一个物种黄鱼的生存之间产生深刻的矛盾,使其种群规模在两国的政治争夺中急速萎缩。其中很讽刺的是,相较于日本相对先进的捕捞技术和装备,中国渔民反而因技术落后而在竞争中更加倾向于滥补滥捞——为同日本相抗衡,他们使用小网眼的渔网不合时宜地捕捉经济价值不足的小鱼苗,如此行为显得更加不可持续。该文展现了国家利益和海洋环境保护之间的张力,以及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对海洋资源开发的影响。


页码:325-349

作者:彼得·阿拉贡纳(Peter S. Alagona

标题:《牧场上的家园:加利福尼亚私有硬木牧场的合作保护与环境变化》(Homes on the Range: Cooperative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California's Privately Owned Hardwood Rangelands

摘要:

该文讲述了加州私有硬木牧场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重点分析环境保护与土地私有之间的关联与张力。硬木牧场(hardwood rangelands)指以橡树、枫树、核桃树等硬质林木为主要植被特征的放牧用地,不仅是豢养牲畜的空间,还能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作者认为,加州硬木牧场的历史并非传统意义上“公共土地保护”与“私人土地所有”之间的简单对抗,而是经历多个阶段的演变,展现出国家与土地所有者合作保护的特征。其中保护措施的具体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变迁、各方利益冲突和对科学保护的认知变化而不断调整。从以控制灌木、恢复植被为目标的传统保护模式到以提高牧场经济效益为纲的科学改造阶段,再到以橡树保护为核心目标的阶段,最终发展至当今的综合保护阶段,每个阶段都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与各方诉求下不同观点间的交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公共土地和私有土地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界限,而是不断演变、相互交融。该文反对传统观点中的二元对立的倾向,强调在自然资源保护过程中的合作协商与及时的政策调整。


本期链接

https://www.jstor.org/stable/i25473231



期刊信息


《环境史》于 1996 年问世,是之前出版的几种期刊的延续与综合:从《环境评论》(Environmental Review,1976—1989 年)到《环境历史评论》(Environmental History Review,1990—1995 年);从《森林历史通讯》(Forest History Newsletter,1957—1974 年)到《森林史杂志》(Journal of Forest History,1974—1989 年),再到《森林与保护史》(Forest & Conservation History,1990—1995 年)。在此基础上,《环境史》得以更好地发展。


《环境史》是世界一流的环境史学术期刊,也是该领域的权威期刊。该期刊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代表美国环境史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History)和森林史学会(Forest History Society)出版,每年四期,汇集了来自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和从业人员,共同探讨人类与环境之间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的关系。


现任主编:史蒂芬·布莱恩(Stephen Brain)、马克·赫尔西(Mark D. Hersey)


往期链接

《环境史》(Vol.9, No.4, 2004)·书评部分

《环境史》(Vol.12, No.3, 2007)·书评部分



内容整理| 何宜航 拜李赞

值班编辑|张茜


绿色公众史学
绿史中心由清华大学历史系和马来西亚企业与环保组织共建共享,旨在探索高校如何开展聚集于环保与生态文明的公众史学科建设,企业和社会如何践行、传播环保与生态文明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