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修地球:一部跨大西洋的环境恢复史》(Earth Repair: A Transatlantic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作者:马库斯·霍尔(Marcus Hall)
书评作者:吉姆·希罗(Jim Sherow)
页码:408-410
提要:
该书试图厘清“环境恢复”(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这一概念的历史,通过比较19世纪大西洋两岸美国与欧洲两种环境恢复运动的异同,作者指出:不同文化对于“如何将自然景观恢复至理想状态”这一问题的认识截然不同,其答案直接而深刻地受背后的文化建构影响。书中提到,19世纪美国先锋环保主义者乔治·帕金斯·马什(George Perkins Marsh)认为人类是自然的“破坏者”,因而致力于使环境恢复至人类干预以前的“荒野”状态;而在同一时期的意大利,奎因提诺·塞拉(Quintino Sella)议员却重视对文化遗迹的保护,认为应采用特定的“园艺”技术,将本地的古罗马景观还原至岁月侵蚀前的模样。通过对比,作者分析了两种不同环境恢复观念背后的文化建构——曾经脍炙人口的美国边疆理论和盛极一时的意大利民族神话建构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该书描绘了概念的意义随着迥异的时间地点而发生变迁的过程,展示了这种相对性背后的历史细节。书名:《焦土:黄石公园大火如何改变美国》(Scorched Earth: How the Fires of Yellowstone Changed America)
作者:洛奇·巴克(Rocky Barker)
书评作者:萨拉·丹特·尤尔特(Sara Dant Ewert)
页码:410-411
提要:
该书以生动活泼的笔触记录了美国人对环境保护和火灾的态度演变,在读者面前展示了相关政策变化过程中一个个鲜活历史人物的面貌。但书评作者认为,该书的标题具有欺骗性,这本书并未聚焦于1988年的黄石公园大火,而是在斯蒂芬·派因(Stephen Pyne)的学术基础之上,以该案例为引探讨关于“控制自然”的价值观变化。19世纪后期,联邦政府认为森林火灾是需要战胜的“敌人”,在一系列对抗林火的战斗中,人们愈发相信能够通过科学管理来控制自然。到了20世纪初,“火灾控制”已成为联邦政府的责任,但这场压制火灾的战争却旷日持久,屡战屡败。到了环境运动兴起的六十年代,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林火的自然调节作用,但1988年的黄石大火又在一代美国人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恐惧回忆,重新唤起对镇压山火的期待。该书是对火灾和黄石公园在国家自然资源保护运动中的重要地位的一项综合性研究,作者试图证明,火灾和生态系统管理“主要是关于管理人,以及管理人们接受变化的意愿”。书名:《后院中的异类:美国的动植物引入》(Aliens in the Backyard: Plant and Animal Imports into America)
作者:约翰·利兰(John Leland)
书评作者:布鲁斯·谢尔维(Bruce Shelvey)
页码:411-412
提要:
该书讲述了被引入美国的外来动植物物种的故事,包括人类最初希望通过它们实现的目的、它们在当地环境中如何被理解、其角色在“归化”过程中的因时而变,以及这些外来物种所造成的影响——善意的选择也有可能造成意外的未知后果。作者提出,这些外来者不仅是美国历史景观的一部分,也成为了美国文化体验的一部分;各种复杂的、相互冲突的“异类”最终会融合、混杂,并融入到一个更广泛的充满过渡、变化和转型的环境中,成为新的“自然”,人类在这种美国式“自然”中扮演了不可分割的重要作用。相较而言,所谓“自然的”美国只是一种不真实的文化建构,并不存在纯粹的“自然”。但书评作者认为,该书与环境史的学术脉络相距甚远,其观点虽耳目一新,但与已有的环境史著作格格不入。书名:《与乌鸦和渡鸦为伴》(In the Company of Crows and Ravens)
作者:约翰·马兹拉夫(John M. Marzluff)、托尼·安杰尔(Tony Angell)
书评作者:辛西娅·梅兰迪(Cynthia Melendy)
页码:412-414
提要:
乌鸦是一类在众多文化中留下深刻印记的生物,该书讲述了这些智力颇高的社会化动物与人类社会共同演化的历程。作者认为,乌鸦是对人类文化影响最大的动物之一,从更新世晚期开始,乌鸦就不断适应人类文化的演变,比如它们偷窃和贮藏的习性很可能是与人类运输、储存肉类的策略共同演化而来的。该书探索了人类与乌鸦之间跨越时间和地点的各种不断变化的、双向的关系及其影响,包括许多乌鸦同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案例,如:日本的乌鸦能将公路上来往的汽车作为碾开核桃的工具、西雅图的乌鸦能精准认出特定有敌意的人并有意避开;乌鸦甚至具备关于人类垃圾的知识,不仅能够识别其中的有害部分,甚至能聪明地在普通薯条和麦当劳之间选择后者。书评作者认为该书插图精美、信息丰富、文笔轻快,也具有足够的学术性和启发性。书名:《芝加哥河:一本河流水道插图史与指南》(The Chicago River: An Illustrated History and Guide to the River and Its Waterways)
作者:大卫·索兹曼(David M. Solzman)
书评作者:西奥多·施特拉特曼(Theodore A. Strathman)
页码:414-415
提要:
芝加哥是一座典型的美国工业大都市,因其在中西部地区向美国农业中心地带转变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而为诸多环境史学家所青睐。与城市毗邻的芝加哥河对于芝加哥的重要作用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深入探索,作者不仅介绍了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还书写了该地区地形和河流演变的简史,追溯自19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芝加哥地区的水道变化。书中主要讲述英美人如何改变水景——如修建伊利诺伊运河和密歇根运河、创造一张将大陆中部流动水域与五大湖开阔水域连接起来的水网,为芝加哥成为中西部的主要转口城市奠定基础。该书的观点总体乐观,如提到近年来的治理使这条河水质清洁、沿岸变得适合居住和娱乐,这种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该地区重工业的衰退,和以“芝加哥河之友”(Friends of the Chicago River)为代表的众多非政府组织对沿岸栖息地的保护工作。书评作者认为这本书重描述而轻分析,将芝加哥河塑造为一条串联芝加哥城市史的线索,是一本关于芝加哥的研究指南。书名:《虔敬之侧:直面进步时代纽约市的肮脏与绝望》(Next to Godliness: Confronting Dirt and Despair in Progressive Era New York City)
作者:丹尼尔·伊莱·伯恩斯坦(Daniel Eli Burnstein)
书评作者:马克·特博(Mark Tebeau)
页码:415-416
提要:
该书考察了1895至1917年间纽约市的街道卫生状况,试图更好地理解进步社会改革者的态度和理想。在进步时代,街道的清洁程度被视为衡量城市能否为贫困者提供达到“体面”状态所需必要条件的标准,卫生的改善被认为有助于使城市健康有序、提升城市整体道德水平。在以小乔治·瓦林(George E. Waring, Jr.)为代表的改革者带领下,围绕街道卫生的进步主义改革得以展开,城市街道得到清洁、中产阶级社会秩序受到保护。然而作者认为,这种进步主义存在内生的悖论,以改善环境为导向的方案与公民个人需要承担的责任之间存在张力。该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进步时代美国社会的窗口,特别是社会文化对富人和穷人之间相互义务的强调,以及当时关于物质条件对个人行为影响的认识。书名:《新泽西的环境:过去、现在与未来》(New Jersey's Environment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编者:尼尔·马赫(Neil M. Maher)
书评作者:乔丹·克莱曼(Jordan Kleiman)
页码:416-417
提要:
该书是一部关于新泽西州环境史的文集。编者认为,新泽西州有着惊人的城市工业景观,其开发史能够为寻求在人口稠密地区和自然之间建立平衡的政策制定者、科学家和活动家提供前车之鉴。该书介绍了新泽西州多样环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战后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所导致的环境危机,到公民活动人士的政治斗争、低收入与少数群体所承受的环境不公,再到公众对自然的看法的演变,该书始终把地方问题放在国家和全球的背景下,不仅着眼于本地的具体论述,也有着广阔的视野。书名1:《郊区自治的城市起源》(The Urban Origins of Suburban Autonomy)
作者1:理查德森·迪尔沃思(Richardson Dilworth)
书名2:《城市密码:场所构建的标准与隐性语言》(The Code of the City: Standards and the Hidden Language of Place Making)
作者2:埃兰·本-约瑟夫(Eran Ben-Joseph)
书评作者:查尔斯·克罗斯曼(Charles Closmann)
页码:417-419
提要:
美国城市史的传统观点认为,美国城市的郊区自19世纪末崛起,有轨电车和汽车等交通方式的出现使通勤更加便利,带动相对富裕阶层人口将住所从市中心迁往郊区以寻求宁静的乡村生活,而这导致城市贫民阶层被抛弃,深陷市区环境恶化、住房条件刻板、传统城市社区关系破裂的泥淖中。为突破传统叙事,这两本书各自都提出了新的视角。《郊区自治的城市起源》中表明,城市相对富裕阶层的外迁也与19世纪后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城市供水管道和下水道的建设有关;《城市密码》则提出,城市建设中的标准和规范对塑造城市及其郊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与现实脱节的规则造成了意料之外的后果。书中表明,过于僵化的住房需求解决方案可能会造成棘手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书评作者认为,这两本书都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书名:《毒流:二战后南方的杀虫剂与健康》(Toxic Drift: Pesticides and Health in the Post-World War II South)
作者:皮特·丹尼尔(Pete Daniel)
书评作者:大卫·罗斯内(David Rosner)
页码:419-421
提要:
该书揭示了一段政府机构被利益集团裹挟从而做出危害性决策的黑暗历史。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处(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s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ARS),这样一个本该肩负起守护国民健康和环境保护责任的机构,却在二战后的五、六十年代同化工巨头沆瀣一气,因巨大的经济利益而妥协让步,使一系列本不该投入大范围使用的有毒杀虫剂主导了美国南方的农业生产。ARS作为政府机构却成了资本的帮凶,不断宣称农药无害、压制和淡化公众对可能产生的潜在环境和健康危害的担忧、撤销关于有毒物质残留的报告、掩盖因杀虫剂而中毒的受害者的声音,并参与了对《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森的残酷迫害。这一时期美国南方的农业工作者,特别是非裔农业工人的健康都因此受到严重损害。该书深入研究了政府机构与一个无序扩张的产业之间的关系,向公众敲响了警钟。书名:《追求环境正义:人权与污染的政治》(The Quest for Environmental Justice: Human Rights and the Politics of Pollution)
编者:罗伯特·布拉德(Robert D. Bullard)
书评作者:西尔维娅·胡德·华盛顿(Sylvia Hood Washington)
页码:421-422
提要:
该书是一本关于少数群体、被剥夺社会经济权利的群体追求环境正义的文集,记录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癌症巷”、尼日尔三角洲的环境破坏、洛杉矶大都会底层遭遇的毒物暴露风险等案例,点出了因阶层和种族而不平等的环境健康风险是对人权的根本侵犯这一主题。书评作者认为,这本文集中的很多内容都有些陈旧或有所重复,但也有几篇文章提供了新的视角。书名:《再思绿色:环境官僚主义的替代方案》(Re-Thinking Green: Alternatives to Environmental Bureaucracy)
编者:罗伯特·希格斯(Robert Higgs)、卡尔·克劳斯(Carl P. Close)
书评作者:罗杰·汉密尔顿(Roger Hamilton)
页码:422-424
提要:
该书通过整合案例研究与理论讨论,对环保主义历史背景进行了回顾,特别是20世纪七十年代立法成就的分析,深入探讨了环境管理的复杂性,指出现有政策在应对当代环境挑战方面的局限性,揭示了法规实施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后果,以及保护环境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微妙关系。此外,环境管理的私有化趋势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其对生态保护和社会公平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书评指出,单一的官僚框架已无法满足当今多样化的环境治理需求,亟需转变为更加灵活、以社区为主导的解决方案,不仅要保护生态完整性,更要着力解决边缘化社区在环境决策中面临的不平等问题。只有通过综合考虑社会公平与生态保护,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书名1:《约翰·缪尔:家庭、朋友与冒险》(John Muir: Family, Friends, and Adventures)
作者1:莎莉·米勒(Sally M. Miller)、达里尔·莫里森(Daryl Morrison)
书名2:《与约翰·缪尔重新建立联系:后牧师实践随笔》(Reconnecting with John Muir: Essays in Post-Pastoral Practice)
作者2:特里·吉福德(Terry Gifford)
书评作者:丹尼斯·威廉姆斯(Dennis Williams)
页码:424-425
提要:
约翰·缪尔作为一位杰出的自然主义者和环保先驱,其贡献在当今环境保护运动中仍具有重要意义。该书评回顾了两本有关约翰·缪尔的重要学术著作,《约翰·缪尔:家庭、朋友与冒险》通过挖掘缪尔与家人、朋友的互动,从缪尔的人际关系以及其作品所引发的争议角度对他的一生进行了深入阐释,揭示了其思想形成的背景,并强调了他在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复杂联系。这种个人化的叙述方式不仅丰富了缪尔的传记,更加深了读者对他学术贡献的理解。另一本《与约翰·缪尔重新建立联系:后牧师实践随笔》则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文学生态批评方法(literary ecocriticis)重塑缪尔的形象,强调了个人叙事与生态倡导之间的紧密联系,揭示了缪尔在现代环境思想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书评作者认为,这两部作品采用了不同的学术视角,但共同证明了缪尔的思想在当前保护与环境伦理讨论中的持久影响,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书名:《绿色共和党人:约翰·赛勒与美国荒野的保护》(Green Republican: John Saylor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America's Wilderness)
作者:托马斯·史密斯(Thomas G. Smith)
书评作者:杰·特纳(Jay Turner)
页码:425-426
提要:
在战后美国政治的复杂背景中,约翰·赛勒作为一位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州共和党众议员,其一生展现了保护主义与党派之间相互依存的独特关系。本书通过回顾赛勒1949年至1973年期间的政治生涯,深入探讨了他如何在环境保护与地方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突显了他作为一名环境立法者的独特地位。
赛勒在环境立法方面的贡献不可小觑。他不仅参与了《荒野法》和《荒野与风景河流法》等重要法律的制定,还积极与全国性组织如荒野协会和塞拉俱乐部合作,推动环保议程。赛勒理解保护环境与促进地方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他能够有效地将国家保护工作与其依赖煤炭产业的选民利益结合在一起。这种策略不仅为环保活动赢得了支持,同时也为他在政坛稳固了基础。书评作者认为赛勒的职业生涯可以深刻反映美国环境政治演变的过程及影响,他作为共和党内的保护主义者,在一个以党派斗争为导向的环境中,仍然可以寻求跨越党派界限的合作,不仅在当时引导了环保政策的走向,也为后续的环境保护立法奠定了基础。书名:《照料自然:美洲原住民的知识与加州自然资源的管理》(Tending the Wild: Native American Knowledge and the Management of California's Natural Resources)
作者:M·卡特·安德森(M. Kat Anderson)
书评作者:艾米·奥伦多夫(Amy L. Ollendorf)
页码:427-428
提要:
该书全面探讨了美国原住民在加州的传统土地管理实践,挑战了人们普遍认为原住民仅是狩猎采集者的刻板印象,揭示了原住民通过可持续的收割、翻耕和控制燃烧等实践对环境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一发现不仅展现了原住民与自然环境之间复杂的关系,也打破了关于这一主题的诸多神话。
书评强调,安德森的研究包括对美国原住民后裔的深入采访,这些访谈不仅揭示了传统实践的多样性,还展示了这些实践如何有效地促进生态平衡,维护资源可持续性。此外,安德森的著作还可能激发一系列旨在振兴美国原住民社区的合作项目,有利于获取相关的援助资源。总之,该书为重新评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视角,促进了对环境管理和社会正义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书名: 《自然与神圣帝国:太平洋的科学与福音使命,1795-1850》(Nature and the Godly Empire: Science and Evangelical Mission in the Pacific, 1795-1850)
作者:苏吉特·西瓦孙达拉姆(Sujit Sivasundaram)
书评作者:丹尼尔·刘易斯(Daniel Lewis)
页码:428-429
提要:
该书通过大量的档案研究,成功展示了传教士如何将科学和宗教理念结合,以增强其在当地社会中的影响力的过程,传教士利用科学话语来为其传教活动合法化,这一策略不仅影响了土著居民的信仰转变,也使他们在自然历史的叙述中被塑造成了重要的参与者,揭示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复杂文化动态。书评作者认为其对土著人声音的描述相对有限,且过于集中于英国传教士,未能充分反映美国传教士在这一进程中的贡献。这一视角的缺失可能使得读者无法全面理解太平洋地区宗教与自然观念之间的互动。书名:《发现自然: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全球化与环境文化》(Discovering Nature: Glob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ulture in China and Taiwan)
作者:罗伯特·韦勒(Robert P. Weller)
书评作者:罗伯特·马克斯(Robert B. Marks)
页码:429-430
提要:
该书深入探讨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在不同政治与经济背景下的环境应对策略。作者发现,尽管在历史背景和治理模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两岸在面对环境挑战时却展现出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被归因于两岸所共享的文化传统,超越了单纯的政治与经济因素。书中明确区分了“环境”与“自然”的概念,其中“环境”指的是人类生存的物理空间,而“自然”则是人类对环境的社会建构,作者通过分析自然旅游的兴起与地方对污染的抗议等案例,探讨了地方、国家和全球层面上人们对环境认知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更好理解地方文化在做出环境决策中的重要性。
书评作者认为该书深入剖析了中国的环境思想,重点讲述了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对环境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强调“人类宇宙观”,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这一思想在当代环境应对策略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书名:《浑水:东南亚岛屿森林与渔业管理的历史与现状》(Muddied Waters: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Management of Forests and Fisheries in Island Southeast Asia)
作者:彼得·布门加德(Peter Boomgaard)、大卫·亨利(David Henley)、马农·奥瑟维耶(Manon Osseweijer)
书评作者:丹·塔米尔(Dan Tamir)
页码:430-431
提要:
这本论文集包含十几篇文章,通过案例研究深入探讨了东南亚地区,尤其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森林和渔业管理的历史与当代动态,揭示了过去两个世纪发展、贸易与技术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书评作者认为,渔业与林业都是对公共资源的初级消费活动,但编辑不能简单将二者混为一谈。要想理解资源枯竭背后的经济因素,必须在更广泛的全球背景以及更长远的历史视角下进行。
书名:《热带与旅行凝视:印度、景观与科学,1800-1856》(The Tropics and the Traveling Gaze: India, Landscape, and Science, 1800-1856)
作者:大卫·阿诺德(David Arnold)
书评作者:托马斯·罗伯逊(Thomas Robertson)
页码:432-433
提要:
该书通过景观的视角深入探讨了英国人对印度叙事的演变,认为英国旅行者,尤其是植物学家的科学见解与军事征服同样重要,巩固了英国殖民控制的基础。早期,这些旅行者主要关注印度的古代遗产,呈现出一种东方主义的视角;而后,他们的关注逐渐转向印度的热带气候及其潜在的危险。这种转变不仅将印度描绘为一个需要改进的地区,也为英国的干预提供了合理性。该书的分析在约瑟夫·胡克(Joseph Hooke)对锡金的探险中达到了高潮,他绘制的地图被英国军队用于军事行动,他的日记揭示了植物学知识如何成为英国人控制印度的工具,体现了科学探究与帝国野心的交织。
书评作者认为,该书可能对本科生构成一定挑战,但它为关注印度科学、景观与殖民主义相互作用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不仅丰富了学界对英国殖民时期的理解,也促进对科学与权力之间复杂关系的反思。书名:《冰川之后:公元前20000-5000年的全球人类历史》(After the Ice: A Global Human History 20,000-5000 BC)
作者:史蒂文·米森(Steven Mithen)
书评作者:伊娃·斯威德勒(Eva Swidler)
页码:433-434
提要:
该书对末次冰川极盛期之后的15000年人类历史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全球变暖是催化人类社会重大转变的关键因素,这一转变标志着人类从静态的史前生活过渡到以农业、城市化和文明为特征的动态时代。现代文明的基础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已奠定,后来的历史则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书评作者认为,该书研究范围广泛且内容丰富,但对环境决定论的依赖,以及缺乏更为广泛的解释框架,使得该著作在方法论上显得相对幼稚。此外,尽管书中包含了大量的考古细节,然而其结构却显得杂乱无章,叙述方式和实证数据的堆砌不利于提炼出有凝聚力的论点。
本期链接
https://www.jstor.org/stable/i2547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