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新时代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守正创新
⊙李萌萌
【摘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好“守正创新”这一重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不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而且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新时代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之“正”、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之“正”、大力发展生产力之“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之“正”,开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新”、中国特色生态文化之“新”、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之“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之“新”,在理论品格、文化旨归、实践指南、制度安排上体现了承前与启后、继承与创新、坚持与发展的统一,使坚持守正创新成为新时代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底色。
作者简介:李萌萌,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济南 250358)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
资本的自然:城市政治生态学批判
⊙埃里克·斯温格杜 文 黄 敏 译
【摘要】尽管城市政治生态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在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社会生态转型和社会生态运动的学理性阐释方面取得了诸多理论成就,但现阶段的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未能呈现出真正的批判性和进步性特征。学者们忽视了存在着一种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关系得以复制和深化的资本主义政治生态学,对其进行批判能够揭示出资本主义内部的权力关系、系统性的不平等和城市化过程,并有助于构建进步性的城市未来。新自由主义作为应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方案,已经在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中被证明是一种幻想,反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生态现代化的矛盾。如果要真正解决问题,就必须将生态问题置于激进的政治化领域中,恢复被资本积累所吞噬的人道主义精神。
作者简介:埃里克·斯温格杜(Erik Swygedouw),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地理学部环境、教育和发展学院教授
译者简介:黄敏,北京大学法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陕西西安 710048)
从个人责任到生态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学、公共话语和气候危机
⊙艾琳·弗拉纳根 丹尼斯·拉斐尔 文 杨 雷 译
【摘要】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已经很明显,亟需采取行动来防止全面的气候灾难。尽管研究结果表明,以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为代表的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通过环境政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些政策与促进经济和社会安全的公共政策相辅相成,但也不太可能避免气候灾难。避免灾难需要公众获得对能源政策的控制,并对抗化石开采行业的权力和影响力。从理论层面而言,这可以通过现有的政策工具来实现,但现实中可能需要建立后资本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即使在领先的生态社会主义学者那里,生态社会主义国家的轮廓仍然不确定。要实现这两种途径中的任何一种,都需要公众对此类行动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予以支持。文章明确了关于气候变化的公共话语,这些话语反映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进路和手段:一是个人责任;二是地方行动;三是技术官僚解决方案;四是公共政策倡导;五是平衡社会权力;六是建立后资本主义社会。尽管后两种话语最有可能支持有效的行动,但它们却是最边缘化的。
作者简介:艾琳·弗拉纳根(Erin Flanagan),加拿大约克大学健康政策与公平研究项目博士生;丹尼斯·拉斐尔(Dennis Raphael),加拿大约克大学健康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
译者简介:杨雷,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上海 201620)
生态学术名家 侯甬坚专辑
为什么不宜将史上人类生产型开发活动视作环境破坏行为
⊙侯甬坚
【摘要】“人类活动”一词系学术界对地球上所有人的活动采用的一种宽泛表述。有鉴于人类活动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学者们已有相应的专题及分类研究,其中不少研究在环境保护思潮兴起之时,由于接触到历史上人类生产型开发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故在论述中忽略人类活动具有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以及推动历史不断发展的作用,以致淡忘中国人已在中华大地休养生息数千年的经历,尤其是在历史上数量庞大的人口与社会兴衰的关系问题上出现了模糊的认识,亟需辨识清楚。2023年在自然地理学领域内“人类生存环境学”这一新学科的提出,适时指明诸多学科应立意高远,着眼于人类起源、演进、发展大势中的生存问题,在“中国人的生存环境史”研究中作出新的探索。
作者简介:侯甬坚,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西安 720119)
[研究述评]
侯甬坚教授对“环境破坏论”的反思及其学术意义
⊙张 莉 杨一章 杜 娟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中国历史上以农业为主线的开发方式及其过程的评价多偏向负面,侯甬坚教授将其概括为“环境破坏论”,并对此观点展开了学术评议。侯甬坚教授对“环境破坏论”的反思及其提出“人类家园营造”的研究旨趣,是关于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跨学科知识体系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与推进。他从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出发,重新反思农业开发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历史认识和评价标准。他提出要立足于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实践,精准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史中“优化”的事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史认识和阐释的话语体系,在学术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体现其学术研究对至真、至善、至美的追求。
作者简介:张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杨一章,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杜娟,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陕西西安 710119)
侯甬坚教授的人类家园营造研究及其特点
⊙张 博
【摘要】在当前“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的时代背景下,侯甬坚教授提出的“人类家园营造”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价值。侯甬坚教授的人类家园营造研究,聚焦于多元地理环境和较长时期内民众在美好家园营建中的智慧与经验,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以家园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为研究基础,在分析过程中注重各地人类家园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并紧扣地区关键性地理要素进行较长时段的分析;二是以人为本,重视家园营造中民众的中坚作用,并在分析过程中始终秉持人民性(民族性),基于具体时空范围内普通民众的视角与理念,对其家园营造经验进行细致的展现、准确的总结与客观的评价;三是将人与自然置于同一“命运共同体”中进行系统分析,并利用多学科理论方法,展现人类家园营造中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扶持的发展过程。目前,国内人类家园营造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未来在研究范围、研究重点与多学科合作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作者简介:张博,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陕西西安 710127)
多学科视域中的历史动物研究综述
——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动物研究小组”为中心
⊙李 冀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史学界对环境变迁研究的意识越来越强,而历史动物又是环境变迁诸要素中的重要部分,理应受到关注。2005年,历史地理学者侯甬坚教授组织创建了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历史动物研究小组”。该小组由多名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青年学者及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一方面从历史自然地理视角探讨历史时期动物的地理分布及其空间变迁等问题,另一方面从环境史学视角探讨历史时期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及其社会效应与环境效应。研究者选取历史时期特定动物类群和特定区域的兽类以及某些区域的渔业资源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较可观的学术成果,培养了若干从事历史动物相关研究的“新生代”学者,从而为探索历史动物研究的方法和路径提供了一些启发和镜鉴。
作者简介:李冀,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讲师(陕西西安 710069)
环境史研究
明治以降日本河流治理的变迁
⊙方 晓
【摘要】河流治理对统治者维护和保障政权合法性与权威性十分重要。明治维新以降,日本在实现国家近代化的同时,河流治理也逐渐迈向现代化。以1896年日本第一部《河流法》的诞生为标志,日本的河流治理实现了从确保船运和灌溉用水为目的的“低水工程”到重视防洪的“高水工程”的转变。二战前,“河水统制事业”思路使得原本由内务省主导时所采用的治水与水利二元管理思想转变为“治水、水利一贯”的河流综合管理思想。战后,大水灾频发与水资源开发的需求,开启了日本水坝修筑的高峰期。1964年修订的《河流法》加入了水系主义思想,完善了关于河流治理的水利规定。随着1997年再次修订的《河流法》增加了“环境”目的,环境保护思想被正式加入日本河流治理体系,在法律上获得与治水、水利目的相同的地位。明治以来日本河流治理的变迁,体现了日本现代国家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认识观念的现代化转型。
作者简介:方晓,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杭州 310012)
晚清永定河下游水患治理及其对水文土壤环境的影响
⊙张溥衡
【摘要】晚清政府治理永定河水患的举措继续沿袭前朝及清中前期思路,其中堤坝建设、河道疏浚和闸坝修缮等工程取得一定成效,但对水文土壤环境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包括永定河下游河道淤积和改道情况的加剧,周围湖淀原有的水文环境的恶化,以及永定河下游区域土壤的沙化与盐碱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向加剧了河患的治理难度。嘉道年间随着清政府财政状况的恶化,河防腐败问题的出现,以及河防职官设置的局限性,永定河治理陷入困境。总结晚清以来永定河下游水患治理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地区河流环境与人治环境间互动关系的变化,并为当代永定河治理面临的特殊状况提供历史借鉴。
作者简介:张溥衡,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380)
生态批评 生态报告文学作品《江如练》评论专辑
《江如练》的生态伦理观探析
⊙王淑萍
【摘要】《江如练》是一部以漓江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该作深受“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生态伦理思想的影响,体认漓江流域山河草木的生命价值,走出了人与自然相互对立的叙事模式。更有意义的是,作品通过对60多位不同职业身份人物与漓江关系的采访调查,讲述了人类与漓江的多种关系,真实记录了生态文明时代河流伦理思想在中国的践行状况。
作者简介:王淑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3级博士研究生(广西桂林 541000)
生态美学批评视域中《江如练》的风景书写
⊙祝登峰
【摘要】长篇生态报告文学作品《江如练》超越传统的漓江风景书写的视觉局限,深入体现了漓江风景的生态意义。作品通过微观镜头下的漓江风景、寂静的漓江声景和作为精神家园的漓江心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多维画面;通过人与自然的互动呈现风景,既将风景书写转换成生命书写,又将风景审美转化成人生审美,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审美视角,激发了人们对漓江风景的生态美学之思。
作者简介:祝登峰,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杭州 310000)
学术综述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础性标识性概念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2024年学术年会综述
⊙宁琳琳
【摘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础性标识性概念学术研讨会会暨“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2024年学术年会综述
⊙宁琳琳
【摘要】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基础性标识性概念研究,促进中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2024年7月21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础性标识性概念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学术年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础性标识性概念研究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础性标识性概念”“绿色左翼理论核心概念及其资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自主基标概念体系构建”等议题展开讨论。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是2015年6月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共同创办、自主开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相关议题研究的全国性学术共同体。自成立以来,该研究小组每年举办一届学术年会,以引领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2024年是第10届年会。
作者简介:宁琳琳,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本期名家风采
《鄱阳湖学刊》征稿启事
主管主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出版:《鄱阳湖学刊》编辑部
联系地址: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内(邮编:330077)
联系电话:0791-88596012
电子邮箱:pyhxk2009@163.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6-1307/X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4-6848
(文字和图片均由《鄱阳湖学刊》编辑部提供,转载请注明公众号来源)
相关链接:
目次摘要|《鄱阳湖学刊》202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