昍爸的课程双十一有神秘好礼相送。如果大家不是很着急要学课的话,可以等一等。
听说,鸡娃家长,有群就钻。
前段时间研究生和导师的双选会,我对学生讲了一句话: 如果你是那种等着投喂类型的,请不要选我。
这句话,对想进群的家长同样适用。我建家长群的初衷也是提供一个大家互相交流探讨的平台,而不是给大家传授什么葵花宝典。(文末附入群方法)
很多人刚进群都怀着美好的憧憬,所以,一个新群常常也能活跃上几天。但时间长了,这群与群的差距,就比娃跟娃还大。
为啥会有这感概?事情是这样的。
昨天,我写了一篇很有价值的干货长文,并转发到了各个群。为了让大家能认真学习文章,我还特意编了一段导语@所有人:
有些孩子看似整天在刷题,但解题能力却没有得到质的提升,实则是陷入了无效刷题的困境。题海无涯,但时间有限,这是一对矛盾体。只有方法得当,才能摆脱无效刷题的困境,从而起到做1题抵别人做10题的效果。这篇干货文章约5000字,是我几十年解题经验的浓缩。整篇文章分为两大部分:(1)前半部分主要从宏观上讲题目选择策略的2点思考和解题方法的8条建议。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做出答案不是解题的终点,探索的过程和复盘的思考更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做1题顶别人做10题的效果。(2)后半部分主要是用一道实际的题来阐述前面的理念和方法。光说不练假把式,侃侃而谈的鸡汤看着句句有理,人人爱喝,但看完就也完了,实则啥用没有。我一贯认为,数学理念和方法不能空谈,一定要以数学题为载体来讲。通过一步步深入探究一道题,大家才能真正体会上半部分的理念和方法是怎么落地的。这些群,大家都畅所欲言,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相互讨论中大家都能得到提升。这样的群,我当然也愿意多参与交流。但大家自己所在的群很可能是下面这样的。我发完长长的导语和文章后几小时,群里一个水花都没有溅起,我实在忍无可忍,又追发了一则打算解散群的公告,终于挤出了齐刷刷排队的“已读”。
(1) 群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不要看着别的群热闹就眼红、想换群。(2) 有问题直接发群里交流,不要私发,特别是,不要直接私信甩个数学题给我。(3) 如果你是愿意探讨交流的家长,可以加yisuoyanyu7788,申请入对应的年级群。以及文内某群提到的我给小庭上的第二次课的PPT和作业:(全文完)
作者:昍爸,中国科学院计算机博士,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初中和高中全国数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江苏赛区第一名,高考数学满分。著有畅销书《写给孩子的数学之美》、《搞定平面几何:辅助线是怎么想出来的》、《给孩子的数学思维课》与《给孩子的数学解题思维课》。
关于昍(xuan)爸的其它课程介绍,请看下面几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