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考试语文化,美其名曰:学科融合。
这个话题我之前谈过,但当看到下面这道题的时候,我觉得还是低估了某些人的底线。
不知道在这一瞬间,你想到了什么?我的脑海中闪过的是五个字: 楚王好细腰。
细腰的美我没有感觉到,但这种把数学的简洁精炼之美破坏殆尽的丑陋做法,却结结实实地恶心到了我。“情境入题”本来不是件坏事,它要求我们注重考查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近两年,数学情境题在北京、深圳、郑州等地的期末试题中大量涌现,用井喷来形容一点儿都不为过。这些情境题的场景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日用电子、日常交通、食品安全、体育运动、太空和海洋、传统节日、名胜古迹、商场抽奖、农家乐、代驾、房屋租赁。然而,在情境化试题的大背景下,也出现了不少为了情境而情境的不良倾向,主要包括:
1、数学考试语文化
不良倾向之一是过度注重考查数学题的文字阅读理解能力,但去掉马甲后的数学问题本身却相当简单。只要读懂题,后面的解题基本不用动脑子,比如下面这道题。
上面这些题的出法,本质上是又一次考查了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相当于多考一次语文。这样做无疑有违教育公平。作为数学试卷,却弱化数学该有的对思维能力的考查,这也有违让数学考试成为筛选工具的初衷。
小学生主要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我们所创设或引用的情境最好是孩子能看得见、摸得着、易于理解的,尽量避免过度抽象和不常见。比如下面这道题,是某小学数学老师发给我的一道三年级情境题,说是大部分孩子看完前面的情境后就直接放弃了。这就属于典型的曲高和寡的情境,过于抽象,不接地气。数学考试不是语文考试,冗余和干扰信息不应该是语文阅读理解抓重点的考法,而主要应该考查学生透过现象识别问题本质的能力。这其实对冗余和干扰信息的设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023年12月,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开始搭建,合作十年来,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货运量突破100万吨。一架由卢森堡飞往郑州的货运飞机,在郑州新郑机场共卸下99吨货物,整个卸货过程共0.9小时,由A、B两辆货运车辆共同完成。A货车卸货量为B货车卸货量的0.8倍,A货车的卸货量是多少吨?(用方程解决)现在差不多是凌晨四点,我几乎已经要穿好准备去学校,但突然停电了。太糟糕了,我还没有穿袜子,我有2343双灰色袜子,3212双粉色袜子和6525双蓝色袜子。所有的袜子都胡乱地塞在一个大大的抽屉里。由于没有光,没有办法看出袜子的颜色,请问我至少需要从抽屉拿多少只袜子出来,才能确保配成一双?(注意:袜子不分左右)但像下面这道题,前面的一大段冗余场景信息设置就纯属拉郎配,完全是为了情境而情境。数学源于生活。让数学问题情境化,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这应该是好事。可我们似乎从来都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总喜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一下子走火入魔似地把所有大题都变成情境问题,就变味了。要知道,“数学源于生活”的下一句是“数学高于生活”,数学还应该有它的抽象性。或许命题人想考查孩子的数学建模能力,可怎么考数学建模?需要在情境中抽象出问题的本质,并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它。比如下面这道题就是很好的一道数学情境题,需要透过游戏场景的现象挖掘出公倍数的本质。数学中所有伟大定理和猜想,都有着非常精炼和明确的表述。如果从小让大家觉得只有具体情境中的才是数学,反而会让大家感受不到数学的简洁、明确和抽象美。这就对命题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命题人把握情境题的度、比例和考查的边界,守住数学的底线,让数学的归数学,语文的归语文;同时,要提升情境题的质量,真正做到情境和数学的无缝融合,避免出现为了情境而情境的“伪情境题”。昍爸的定制签名书,先来先得!
(全文完)
作者:昍爸,中国科学院计算机博士,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初中和高中全国数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江苏赛区第一名,高考数学满分。著有畅销书《写给孩子的数学之美》、《搞定平面几何:辅助线是怎么想出来的》、《给孩子的数学思维课》与《给孩子的数学解题思维课》。
关于昍(xuan)爸的课程介绍,请看下面几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