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省修武县)人 ,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教育家。韩愈三岁而孤,随兄嫂生活。自幼攻读六经百家之书,于贞元八年(792年)登进士第。最初两任节度推官,后授四门博士,升监察御史。因论宫市之弊而被贬为阳山县令,之后遇赦,调江陵法曹参军。历任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升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为潮州刺史。唐穆宗即位后被召入朝,拜国子祭酒。 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享年五十七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加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韩愈鄙六朝骈体文风,推崇古体散文,其文质朴无华,气势雄健,“文起八代之衰”“集八代之成” ,开古文运动之滥觞。后人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亦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蔡光:子之诗则未也;当以词名家。(《怀古录》引)
明末清初·朱彝尊: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批韩诗》)
清·汪森:意带比兴,出口自活,以下数首皆然。(《韩柳诗选》)
清·潘德舆:(王昌龄《青楼曲》)第二首起句云“驰道杨花满御沟”,此即“南山荟蔚”景象,写来恰极天然无迹。昌黎诗云:“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便嚼破无全味矣。(《养一斋诗话》)
近代·朱宝莹:春日晚春,则处处应切晚字。首句从“春”字盘转到“晚”字,可谓善取逆势。二句写晚春之景。三句又转出一景,盖于红紫芳菲之中,方现十分绚烂之色,而无如扬花、榆荚不解点染,惟见漫天似雪之飞耳。四句分二层写,而“晚春”二字,跃然纸上。正无俟描头画角,徒费琢斫,只落小家数也。此首合上《春雪》一首,纯从涵泳而出,故诗笔盘旋回绕,一如其文,古之大家,有如是者。(品)沉着。(《诗式》)
近代·刘永济:玩三四两句,诗人似有所讽,但不知究何所指。(《唐代绝句精华》)
韩愈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其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的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被称为“杜诗韩笔”。
他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也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韩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敢说“群臣之所未言”的话。他在《论佛骨表》里大胆开麦,敢讲“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的话。不仅如此,对于社会流俗之见,韩愈也不感冒。因李贺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专为李贺写《讳辩》一文,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为李贺发声。
除了敢发言,有胆识,昂然不肯少屈,韩愈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的造语之精工,后世流行的很多成语都是韩愈所创,如“业精于勤”“刮垢磨光”“贪多务得”“含英咀华”“佶屈聱牙”“同工异曲”“动辄得咎”“焚膏继晷”“闳中肆外”“啼饥号寒”等,辞章造诣,在他前后,少有人能企及。
韩愈多长篇古诗,其中不乏揭露现实矛盾、表现个人失意的佳作,也有清新、富于神韵、近似盛唐人的诗。这《游城南十六首》就是其中一首,做此诗时韩愈已年近半百。
这首诗不同人生阅历,不同心绪读起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悟。全诗用拟人手法,不言惜春,只说草木也知春不久,于是使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各呈芳菲。连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在展示他们的风采,因风起舞,加入留春行列。实则借花喻人,春天还未过去,无论是否有才思,都应抓紧时机,乘时而进,才能不辜负这大好春光呀。
推荐
PS.最近有读者后台留言表示老是会找不到每日诗词鉴赏的公众号,想要经常与我们见面,大家可以在发现-搜一搜的搜索框里搜索每日诗词鉴赏,点击进入公众号后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就可以实时找到我们啦。欢迎大家多多点再看噢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
往往无用。
但无用之事却最醉人。
欢迎关注每日诗词鉴赏,加入每日读诗打卡群
夜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