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清 纳兰性德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纳兰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也能诗。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
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然而与之区别的,纳兰性德是入关不久的满族显贵,能够对汉族文化掌握并运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为称奇的。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倍受当时及后世好评。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而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是纳兰明珠之子,自幼习文练武,年纪轻轻就文武皆通。
王国维评价,是北宋以来第一人。
即从北宋,南宋到清朝,没有一个词人可与纳兰比肩。
纳兰性德在清朝词坛有着极高的地位,他的横空出世,给清朝词坛带来了勃勃生机,是清朝词坛第一人。
卢氏出身名门,其父卢兴祖是汉军镶白旗人,官至两广总督、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
所以两个年轻人无论是在门第观念、教育背景,还是在年龄、相貌,都非常匹配,而且,俩人不单单是媒妁之言,还互相有情,相互倾慕,非常相爱。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卢氏十八岁,两人结为连理.
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也激发了纳兰性德诗词创作的灵感。只是,欢乐的日子总是短暂,仅仅三年,卢氏因产后受寒亡故。失去了卢氏,纳兰也陷入“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的巨大痛苦之中。
这样的痛苦,从此便时常流露在他的诗词之中。
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纳兰的笔触之间总是一再流露出哀婉凄楚的相思之情。
他在《沁园春》中写道: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
茫茫人海,纷纷扰扰,鸳鸯失伴一样的纳兰却无心去赏,亦无心参与其中。
因为相思入骨,所以格外的孤独。
今日互动话题:你最爱纳兰的那首词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推荐
PS.最近有读者后台留言表示老是会找不到每日诗词鉴赏的公众号,想要经常与我们见面,大家可以在发现-搜一搜的搜索框里搜索每日诗词鉴赏,点击进入公众号后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就可以实时找到我们啦。欢迎大家多多点再看噢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
往往无用。
但无用之事却最醉人。
欢迎关注每日诗词鉴赏,加入每日读诗打卡群
夜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