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沁园春·孤馆灯青
宋 苏轼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孤零零旅舍灯光清冷,厌听这荒野鸡鸣,收拾起旅枕残梦。
晓月渐渐淡去了白绢似的皎洁,微亮的晨霜一片晶莹;山上云白如展开的锦缎,朝露点点与晨光辉映。
人世间的行程没个尽头,有限的是这劳顿的人生。
似这般无足称道的平庸,难得有欢愉的心境。
我这里独自低吟罢,征鞍上,悄无声,许多往事涌心中。
当年我们风华正茂,同时客居在汴京,如同陆机、陆云兄弟,初到京城还年轻。
幸有妙笔在手文思敏捷,诗书万卷在胸,自以为辅佐圣上使其成为尧舜,该是星月同辉,事业必成。
其实重用与否在于时势,入世出世须由自己权衡。
不妨闲处袖手看风云,少不得那分明哲与淡定。
好在你我身体康健,只须终年悠闲游乐,姑且杯中寻醉慰平生。
苏轼与其弟苏辙兄弟情深,有人把苏轼、苏辙兄弟和西晋的“二陆”相比。
“二陆”即西晋陆机和陆云,两人出身名门,祖父是吴国名将陆逊,父亲曾任东吴大司马与魏国羊祜对抗的陆抗。
吴国被晋国吞灭时,陆机只有20岁。吴国亡后,两兄弟隐退故里,晋武帝太康十年,两人拜访著名学者张华,张华与两人交谈后很高兴,叹道“伐吴之役,利获二俊。”晋国伐吴后最大的战利品就是这两个青年才俊啊。
张华一席话,使得陆机陆云二人名气大振,时下有“二陆入洛,三张(指当时的知名学者张载、张协和张亢)减价”之说。
苏轼、苏辙同样才华卓著,黄庭坚称他们是:“二苏上连璧,三孔立分鼎。”苏轼私下曾对苏辙说:“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我看当今的学者,也就你可与我不相上下了。可以说是很自信了。并信誓旦旦表示,“二苏”的成就一定会超过“二陆”。
中藏有万卷诗书,下笔可就千字之文,“致君尧舜”何难之有?
苏轼和苏辙感情很好,两人一起长大,未曾相离,又同登进士,感情自然密不可分,更难得的是两人政见相同,“手足之爱,平生一人”。苏轼最有名的那首明月几时有就是写给苏辙的,可见二人感情深厚。
这首诗是苏轼在任杭州通判期间写的,这时,他的弟弟苏辙还在济南,为了能够离弟弟近一点,苏轼向朝廷请求到密州任职,被批准后,于熙宁七年(1074)起程赴密州。这首词便作于由杭州移守密州早行途中。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两兄弟异地为官,很容易就长年累月不得见,只能寄诗文,来解思念之情。
苏轼本想绕道去探望一下苏辙,可惜却未能如愿,山高水长,这一次遗憾又不知何时能够弥补,下一次相见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苏轼分外伤感,只能写在诗句中。而他这次去密州,心情也并不怎么美妙,与新法派的矛盾,让他朝中难以立足,日子并不好过满腔的情绪,只能通过词作,向最亲爱的弟弟表达。
野外驿馆的灯闪闪晃晃,不情不愿地吐着微弱的火苗。
昨夜来投宿的旅人已早早起来开始收拾行装。苏轼没有工夫回味昨天晚上那个还没有收尾的梦,就背着行囊匆匆走出门去。
鸡才刚开始叫,天色尚早,这却不是可以迟留的理由,而是要尽快上路的信号。
这路,要走到哪年哪月才是尽头?
在到尽头之前,是不是每个人都只有不断奔波的宿命?
如果说,走很久很久以后,走过千山万水,有一个宁静美好的尽头等着自己,那么之前的羁旅之苦还可以理解。可是,有所谓的尽头存在吗?
上片写早行,苏轼感叹世路无穷,老生有限,为何人生是如此日日奔波。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写早上景物。世路无穷,劳生有限,抒身世之感;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下片回忆嘉祐初汴京往事,苏轼用“二陆”比自己和弟弟苏辙。
那年客居汴京,我们就像是陆机陆云一样,风华正茂,志气雄壮,俱有远大抱负,决心像伊尹那样,“使是君为尧舜之君”。
小时候,以为好好读书,中举做官,凭着自己的才能,就可以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的政治理想。却没想到,现实诸多阻碍,“新党”当政,自己和弟弟转眼都被排挤出了朝廷。报复未能施展,可叹啊。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好在我们身体还挺健康的,只须终年悠闲游乐,姑且杯中寻醉慰平生。
“身长健”看似自嘲,却能看出满满的愤愤不平之意。我自以为能辅佐圣上使其成为尧舜,可惜啊,却没有这个机会,活该是要做个闲人啊。
赵祯: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陈鹄《耆旧续闻·卷二》引,俞文豹《吹剑录》作“吾为子孙得两相”。)
苏辙: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黄锦祥:东坡乃文星旷世,曜耀寰中。千古奇才,殊不复见!
范祖禹:苏轼文章为时所宗,名重海内,忠义许国,遇事敢言。如轼者,岂宜使之久去朝廷?
晁无咎: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引)
王直方: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曰:“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王直方诗话》,《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二》引)
陈洵: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海绡说词》)
刘辰翁: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较工拙?(《辛稼轩词序》)
黄庭坚:“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吴曾《能改斋漫录》:“其属意盖为王氏女子也,读者不能解。张右史文潜继贬黄州,访潘邠老,闻得其祥,题诗以志之云:空江月明鱼龙眠,月中孤鸿影翩翩。有人清吟立江边,葛巾藜杖眼窥天。夜冷月堕幽虫泣,鸿影翘沙衣露湿。仙人采诗作步虚,玉皇饮之碧琳腴。”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九:“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本咏夏景,至换头但只说榴花。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
黄苏《蓼园词选》:“语语双关,格奇而语隽,斯为超诣神品。”
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是坡仙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也。”
苏轼在这首词中用了颇多典故,《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牛僧孺“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尊前见在身”,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四句,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诗句,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三句,”优游卒岁“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中鲁国大夫叔向被囚后”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且斗尊前“,化用杜甫《漫兴》中”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的诗句,
遣词命意无拘无束,经史子集信拈来,汪洋恣肆,显示出作者横放杰出的才华,卓绝的才情。
历来学者们对这首词的评价都很高。在内容上,这首词突破了应歌的藩篱,堪称黄钟大羽之响。艺术上以铺叙的方式表而出之,气势完足。
不过苏轼向来乐观,“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与不用,既然已由时运决定,那何苦要多费心思,反正“天生我材必有用”。
“优哉游哉,聊以卒岁”既然已实现不了平生抱负,那也没什么不好,朋友相邀,觥筹交错,寄心歌舞,人间还是值得。
推荐
PS.最近有读者后台留言表示老是会找不到每日诗词鉴赏的公众号,想要经常与我们见面,大家可以在发现-搜一搜的搜索框里搜索每日诗词鉴赏,点击进入公众号后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就可以实时找到我们啦。欢迎大家多多点再看噢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
往往无用。
但无用之事却最醉人。
欢迎关注每日诗词鉴赏,加入每日读诗打卡群
夜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