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赵祯: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陈鹄《耆旧续闻·卷二》引,俞文豹《吹剑录》作“吾为子孙得两相”。)
林语堂: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钱穆:①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但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他处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那个时候诗都好,可是一安逸下来,就有些不行,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②他们(苏氏兄弟)的学术因罩上一层极厚的释老的色彩,所以他们对于世务,认为并没有一种正面的、超出一切的理想标准。他们一面对世务却相当练达,凭他们活的聪明来随机应付。他们亦并不信有某一种制度,定比别一种制度好些。但他们的另一面,又爱好文章辞藻,所以他们持论,往往渲染过分,一说便说到尽量处。近于古代纵横的策士。
但豪放的苏轼也写过许多婉约词,《阮郎归.初夏》是其中一首。
这首词写于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四月。3月时,苏轼接到了由被贬之地黄州调往汝州的调令。自1079年乌台诗案以来,苏轼总是不如意,在偏远的黄州已近五年,此次虽然还是在贬谪,但是能够到更富饶的城市,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苏轼的心情。
所以,这一年四月,时逢初夏,面对着绿柳、高槐、小荷、石榴,以及闺阁中弄清泉的少女,他写下了这首《阮郎归》。
对于古人来说,春天有落花,秋天万物凋零,冬天寒风刺骨,真正最舒服、最慵懒的季节便是夏天。
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待在家里,待在阴凉的地方,想方设法给自己降温。
夏天白天的时间特别长,时间也过得尤其慢,所以大家都会做点轻松又琐碎的事情去消磨时光,所以会有“消夏”一说。
这首词所描绘的,就是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
与此前写女性的词作中,总离不开在相思、孤闷、疏慵、倦怠等种种弱质愁情不同,苏轼这首词里的主人公单纯、天真、无忧无虑,困了就睡,醒了就去贪赏风景,拨弄清泉。
在人与物镜头切换中,展现出一种非常健康的少女形象,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愿把自已融化在大自然的美色之中,丝毫不带忧愁苦闷,与夏日富有生气的小荷,石榴相得益彰,整个画面清新雅丽,与初夏的勃勃生机构成一种美丽和谐的情调。
推荐
PS.最近有读者后台留言表示老是会找不到每日诗词鉴赏的公众号,想要经常与我们见面,大家可以在发现-搜一搜的搜索框里搜索每日诗词鉴赏,点击进入公众号后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就可以实时找到我们啦。欢迎大家多多点再看噢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
往往无用。
但无用之事却最醉人。
欢迎关注每日诗词鉴赏,加入每日读诗打卡群
夜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