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只留下两首诗,这首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

文化   文化   2024-04-23 16:52   上海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张若虚,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曾任兖州兵曹。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全唐诗》说他与贺知章(越州永兴人,今浙江杭州)、张旭(苏州人)、包融(润州延陵,今丹阳人,一说湖州人),号“吴中四士”,文词俊秀。开元年间尚在世。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后隋炀帝又曾做此曲。张若虚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
这首诗以春、江、花、月、夜五种事物为题,集中体现了最动人的良辰美景,由景及理及情,写出了对江月的感慨,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等。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波浪闪耀万里,春江一片月明。江水曲折地绕着花丛,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就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使得霜飞也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已和月色融在一起,分不清了。
诗人入手擒题,第一句就铺设出了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无垠,似与大海相接,气势恢宏。此时,一弯明月随潮水涌动而生,潮水好像有了生命,烘月而出,景象壮观。而月光闪耀之处,没有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
江水绕过花丛原野,月色倾泻花树,就像撒上了一层晶莹的雪,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将大千世界染成了梦幻一般的银辉色,场景如梦似幻。
在这样的月光下,已分不清汀上白沙和空里流霜了,整个世界只有明亮的月光存在。将春江花月夜打造的宛如神话般的世界。
围绕“春江花月夜”题面。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渐凝聚于一轮孤月。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在月光的映照下,江天一色,没有一粒尘埃,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不知江月在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奔流,流水滔滔。
月色皎洁、玉宇澄明。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引发出对人生的思索。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江边是谁第一次看见今晚的月亮,而江月又是哪一年开始照耀人们?
一代代的人无穷无尽,可是江边的月亮却一年年的那么相像,人的生命短暂即逝,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在等待什么人,可惜却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
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笔触从自然景色转向了人生图景,引出了离人相思。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游子如天上浮云一般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现在已经乘上了今晚的扁舟,明月又照耀在了哪家相思女子的阁楼?
楼上月光不断映照着离人的梳妆台,照进门帘,照在捣衣砧上,卷不走,拂不掉。
此时,我们只能互望着月亮,而不能见人,我多想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我希望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 ,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白云飘忽,象征游子的行踪不定。
“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
“谁家”“何处”互文见义,不是只有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这样的愁绪遍及明月照到的地方。
“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写出了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
思妇思念游子,凝聚到了月这个意象。
月亮仿佛能够理解思妇的深情,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
“裴回(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
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
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正如思妇的愁绪,也一样无法拂去。
思妇与游子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
“鸿雁长飞光不度”,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昨夜梦见花落闲潭,可惜春天已过了一半,而自己还不能归家。
江水奔流,春光将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游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
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落寞之情。
落花、流水、残月烘托出了他的思归之情。
“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
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情韵袅袅,摇曳生姿,有一种令人回味不尽的绵邈韵味。



明·胡应麟《诗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翁》上,而世代不可考。详其体制,初唐无疑。

明·王世懋《艺圃撷余》:句句以春江花月妆成一篇好文字。
明·陆时雍《唐诗镜》:微情渺思,多以悬感见奇。
明·唐汝询《唐诗解》:此望月而思家也。言月明而当春水方盛之时,随波万里,靡所不照。霜流沙白,状其光也。因言月之照人,莫辨其始。人有变更,月长皎洁,我不知为谁而输光乎?所见惟江流不返耳。又睹孤云之飞而想今夕,有乘扁舟为客者,有登楼而伤别者,已与室家是也。遂叙闺中怅望之情,久客思家之意。因落月而念归路之遥,恨不能乘月而归,徒对此江树而含情也。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又云: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谭云:春江花月夜,字字写得有情、有想、有故。
明·李攀龙《唐诗选》:绮回曲折,转入闺思,言愈委婉轻妙,极得趣者。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语语就题面字翻弄,接笋合缝,铢两皆称。黄家鼎曰:五色分光,合成一片奇锦。不是补天手,未免有痕迹。汪道昆曰:“白云一片”数语,此等光景作若虚笔力写不到,别有一种奇思。
清·王尧衢《古唐诗合解》:此篇是逐解转韵法。凡九解:前二解是起,后二解是收,起则渐渐吐题,收则渐渐结束,中五解是腹。虽其词有连有不连,而意则相生。至于题目五字,环转交错,各自生趣。“春”字四见,“江”字十二见,“花”字只二见。“月”字十五见,“夜”字亦只二见。于“江”则用海、潮、波、流、汀、沙、浦、潭、潇湘、碣石等以为陪,于“月”则用天、空、霰、霜、云、楼、妆台、帘、砧、鱼、雁、海雾等以为映。于代代无穷乘月望月之人之内,摘出扁舟游子、楼上离人两种,以描情事。楼上宜“月”,扁舟在“江”,此两种人于“春江花月夜”最独关情。故知情文相生,各各呈艳,光怪陆离,不可端倪,真奇制也。
清·徐增《而庵说唐诗》:首八句使人火热,此处八句(按指“江天一色”以下八句)又使人冰冷。然不冰冷则不见火热,此才子弄笔跌宕处,不可不知也。“昨夜闲潭梦落花”此下八句是结,前首八句是起。起用出生法,将春、江、花、月逐字吐出;结用消归法,又将春、江、花、月逐字收拾。此句不与上连,而意则从上滚下。此诗如连环锁子骨,节节相生,绵绵不断,使读者眼光正射不得,斜射不得,无处寻其端绪。“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各各照顾有情。诗真艳诗,才真艳才也。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诗评选》:句坷翻新,千条一缕,以动古今人心脾,灵愚共感。其自然独绝处,则在顺手积去,宛尔成章,令浅人言格局、言提唱、言关锁者,总无下口分在。
明末清初·毛先舒《诗辩坻》:不着粉泽,自有腴姿,而缠绵酝藉,一意萦纡,调法出没,令人不测,殆化工之笔哉!
明末清初·吴乔《围炉诗话》:《春江花月夜》正意只在“不知乘月几人归”。
明末清初·叶羲昂《唐诗直解》:“摇”“满”二字幻而动,读之目不能瞬。
清·宋长白《柳亭诗话》:唐人有“春江花月夜”一题,同时张若虚、张子容皆赋之。若虚凡二百五十二言,子容仅三十言,氏短各极其妙,增减一字不得,读此可悟相体裁衣之法。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前半见人有变易,月明常在,江月不必待人,惟江流与月同无尽也。后半写思妇怅望之情,曲折三致。题中五字安放自然,犹是王、杨、卢、骆之体。
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帝京篇》、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何尝非一时杰作,然奏十篇以上,得不厌而思去乎?非开、宝诸公,岂识七言中有如许境界?何大复未之思也。
清·范大士《历代诗发》:层层灵活,如剥焦心,全不觉字句牵合重复。
清·王闿运《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歌行。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江为场景,以月为主体,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突破了梁陈宫体诗的狭小天地,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艺术境界。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唱诵,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

张若虚出生在人杰地灵的吴地,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在诗歌创作上,起了承上启下作用,一改六朝时的宫体诗浮华艳丽之风,将初唐诗风从齐梁绮丽浮靡的文风转向了盛唐的自然清丽。

《全唐诗》只收录了他的两首诗歌,一首是七言古诗《春江花月夜》,另一首则是五言长律《代答闺梦还》。

其中《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享有“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之名。

《春江花月夜》与此前单纯的山水景物诗不同,它将传统的主题注入了新的含义,融入了诗情、画意、哲理,既有景物的描绘,又有情感的抒发,既写相思之情,又写人生哲理,宇宙奥秘。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五字,以月为主体,兼融情与景,写出了月亮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和这些形态下,江水、沙滩、原野、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鸿雁、鱼龙,以及不眠的思妇、漂泊的游子等不同的意象,感情随月亮的升起浮沉而起伏曲折。

《春江花月夜》审美价值极高,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有“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之誉。它的诞生,填补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首诗以月为中心媒介,同时兼具写两地相思,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于一体的空白。对唐朝诗歌繁荣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的内容和形式多为后世诗人所借用。

崔颢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化用“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化用“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李白的“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有化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痕迹。

在意境和结构方面,这首诗写出了月下江天,皎月,白云,花枝等如同水墨画一样虚实相生,在“似与不似之间”转换,充满了绘画美。同时,海潮声、江流声、捣衣声、游子思妇的叹息声,又构成了音乐美。

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音乐节奏感强烈,一唱三叹,切合诗情起伏,完美地体现了情、景、理、声交融的美妙诗境。



关注公众号回复“诗词”加入每日诗词打卡群,遇见更多爱诗词的人。

推荐

一首不知作者的唐诗,却是千古名篇

韩愈这首著名的唐诗七绝,写尽春雨之美

苏轼笔下的春天,写尽人生百味

袁枚的一首哲理小诗,仅20字却韵味无穷

他人品卑劣,却写出千古思乡名篇!

苏武最深情的一首诗,道尽爱情最美的样子

黄庭坚最有哲理的一首诗,被奉为人生箴言

杜甫最霸气的一首诗,成后人文学创作的座右铭

李清照最著名的一首醉花阴,写尽人间相思

王维最洒脱的一首诗,最好的人生境界莫过于此

苏东坡最经典的一首词,被誉为 “千古绝唱”

刘禹锡最励志的一首诗,颈联千古名句

王湾最著名的一首诗,中间两句堪称千古绝对






PS.最近有读者后台留言表示老是会找不到每日诗词鉴赏的公众号,想要经常与我们见面,大家可以在发现-搜一搜的搜索框里搜索每日诗词鉴赏,点击进入公众号后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就可以实时找到我们啦。欢迎大家多多点再看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

往往无用。

但无用之事却最醉人。

欢迎关注每日诗词鉴赏,加入每日读诗打卡群

夜读诗


每日诗词鉴赏
静夜谧无声,枕好诗入梦。 每晚推首诗,(也会有电影和书)。愿每个夜晚,都有人陪伴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