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总是在酒馆做「死咖」?绝不是因为我是酒鬼,而是刚好是适合放松的场域。既然是要打破禁忌,第一步就是放轻松,虽然可能会有落泪时刻,但更多是引人深思或放声大笑。「樱桃的滋味,只有尝了才知道」。
死亡咖啡馆的概念由瑞士社会学家伯纳德·克瑞塔兹在2004年首次提出。2011年,Jon在伦敦的家中地下室创办了第一场「死亡咖啡馆」,并将这个活动形式传递全球十多个国家。「死亡咖啡馆」是一个没有议程、结论或导向的死亡教育沙龙。「死亡咖啡馆」在带领人的主持引导下,创设一个坦诚开放、真实安全的场域,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分享的方式,让人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对死亡的经历见闻感受,并无意图引导参与者形成任何结论、接受任何产品或采取任何行动。2014年,手牵手王莹女士在上海发起了第一场死亡咖啡馆活动,及后续培训来自全国79个城市累计十八期841位学员,其中已完成认证267位「死亡咖啡馆中国带领人」,举办活动过千场、参与人次过万。可以是自己的个人经历,亦或是所见所闻,也可以是家族的习俗、老家的传统,更可以是自己的梦境,或者一本书、一部电影......无论是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死亡咖啡馆活动就是借由各位的诉说和聆听,回忆过往重新发现,探索整理应对死亡的经验和重要的展望。死亡咖啡馆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和平台让大家畅所欲言,以此增加对死亡的意识,帮助人们充分地把握有限的生命。
你试过和身边人,聊起死亡吗?他们的反应如何?在中国,从未有过死亡教育,从小到大,我们太少有机会,能肆无忌惮地谈论死亡了。而死亡并不遥远陌生,我们需要时间去认真对待它,而不是回避。是专注倾听、不加批判的理解看见
是打破禁忌、直面死亡议题的畅所欲言
不是宗教辩论,更不是怪力乱神的专场
不是心理咨询,不是丧亲辅导,
作为带领人,我会为大家构筑一个安全开放的场域来探讨死亡;作为参与者,请你务必遵守死咖的准则——维护隐私,尊重,专注倾听,不加批判。
在报名后,邀请你完成死亡十四问的问卷(可回看结果),作为一个预热。
杭州远洋乐堤港敞开OFFENBAR(单向空间1层)🚇大关站
建议提前10分钟抵达场地签到,迟到15分钟谢绝入席;
由于个人原因取消不作退款,但可转让名额或留至下次活动使用。
去年9月,我在大理旅行时很幸运地报名上了人生第一场「死咖」。2.5小时的活动结束,我更加确认了当时自己和死亡的关系,也更加确认了要为自己筹办一场生前葬礼的念头。作为一个脑洞敞开的INFJ,我其实常常和人谈论死亡,就和谈论爱一样自然。我会在朋友诉说身边人离世经历时静静聆听,也能坦然地讲出自己的经历和对死亡的看法。在我眼中,死亡本就和呼吸一样自然,它不是突然“来临”,而是从生的一刻起就伴随左右。我们只是常常忘记或是故意忽略逃避它。成为「死咖」带领人,我能把死亡教育带给更多人,也能在每一次的死咖中,重新觉察到自己对死亡态度的改变,不断去洞悉熟悉它,为DDL做好充分准备。2024年,我要完成13场死咖。13在西方是一个微妙的数字,在韦特塔罗牌里对应着大阿尔卡纳牌的死神。
在大理的三文笔村,窗外便是苍山,我在这里带领了自己的第一场「死咖」。和21个年龄不一的伙伴度过了一个下午,复盘时听到大家的发言,让我见识到了「死咖」的魅力,也更坚定了我做死咖带领人的决心。
在四月底,杭州上树Taoroom很美的露台上,我同8位伙伴在工作日午后分享了自己人生中与死亡相关的话题。结尾时,收获了许多诗意的与死亡相关的感悟。
今年带领的第三场「死咖」,受到了杭州「敞开」OFFENBAR邀约。位于单向空间一层的它还在预热阶段,有诸多有趣的活动等待你的发现。(从「敞开」店内望向单向的视角。图/十三邀小酒馆)我们特意为这场「死咖」保留了店内一处最静谧的、不被打扰的区域,确保活动中大家的安心。22:00活动结束后,欢迎酒精爱好者留下来自主开启第二趴精酿之夜~杭州远洋乐堤港·敞开OFFENBAR(单向空间1层沿街)🚇大关站6人成行,上限10人(若人数不足取消会第一时间通知并退款)。
建议提前10分钟抵达场地签到,迟到15分钟谢绝入席;
由于个人原因取消不作退款,但可转让名额或留至下次活动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