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现在打开某书,去搜索「分手挽回」「什么样的女生有魅力」,大部分赞藏过万的内容,都在指导你“不要去在意对方”“又酷又拽的女生最迷人”“不怕失去才能把男人拿捏得死死的”。
情感赛道上,据说最受欢迎的内容就是「分手挽回」,其中绝大部分投入金钱精力去付费的客户,都是女性。
是因为女性更脆弱吗?或许是社会给她们的“婚恋时间表”刻不容缓。
“谁痛苦,谁付费,谁改变”,这是亲密关系咨询产业里默认的铁律。
你会看见许多27岁后的女性,哪怕知道现任和自己不合适,也不愿意主动分手。“再换一个也不一定就会好到哪儿去”是她们的万年挡箭牌。同样,当被断崖式分手后,无论爱意是否有残存,都会被巨大的恐慌感控制,想要努力回到原本的稳定状态。
“孤独终老”是童话故事里给我们的桎梏,也是一个刻在女孩心底的诅咒。
公主一定是会被王子或骑士救出来,举行婚礼的。孤独终老的永远是丑陋的女巫,她们不被社会认可,可悲地只配蜷缩在阴暗的角落捣腾药水。
*
我一直很好奇,当一名女性付费去做情感挽回,她们会被要求操作什么?我在刘海平的演讲里得到了答案。
“首先是一个彻底的自我优缺点分析,咨询师带着来访者回顾自己原生家庭中的种种苦难,得出一个结论,你的依恋类型是痴迷型。痴迷型被认为是一种有问题的依恋类型。”「确诊」后,咨询师会作出承诺“你跟着我们做功课,就可以把依恋类型变为安全型”。
“她们要开始写情绪日记,量化自己的情感分数;要列幸福清单,记录对方对自己的好,提醒自己要继续挽回;健身读书也是必不可少,还要做笔记。”
八年前,刘海平做了一个情感关系方向的田野调查,她入职情感咨询类公司,也卧底过学员群。她总结,“情感专家与咨询师的眼里,婚恋就像是一场人生必须进行的开始,一场必须要赢的游戏。从他们口中经常听到战术、心法、套路、技巧这类词汇。”
这些人贩卖婚恋焦虑,教人们去量化亲密关系中的得与失,且在量化和算计的过程中物化自己与对方。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爱情功绩主义化。(相关阅读:搭子文化的背后,是年轻人放弃亲密关系的真相)
*
在亲密关系中,功绩主义真的有效吗?
是否当我们拥有了更诱人的身体,可以讲出流利的几门外语,对社科人文类书籍如数家珍,朋友圈充斥着阅读、高端酒店下午茶、海岛旅行泳装照时,我们就可以借此获得一份“更好的感情”?
“更好的自我”不等于“更好的感情”。
“更好的感情”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这个“更好”由谁来界定,是外界的眼光吗,还是双方相互认证盖章?“更好”指的又是哪些方面?
如果你有过三段以上的感情,回想“更好”,就会意识到这一些感受核心都是自我。感情从来没有比较级,但是自身的内心感受存在差异。
*
在上世纪的爱情电影桥段中,经常有“胖妹”被校草戏耍出糗,多年后相遇,女主已经出落得风情万种,引诱男生约会,再令对方出糗。“我要以更优秀的姿态征服你,再抛弃你,让你尝尝痛苦、羞愧的滋味”。这样的报复看起来十分公平、解气。
那些去做情感挽回的人,难道真的确保能与挽回后的人至死不渝,相看不厌吗?他们只是无法允许爱情里的不确定性击垮自己。
付费做情感挽回,更像被重击一拳后的反击。只是这反击没有想象中的爽感,更多是筋疲力尽和委曲求全。
当一场爱情化作可以用表格量化、考核的指标,它已经与我们的原始爱意背道而驰。
一段自然发生的爱情里,不需要以近乎压榨的方式提升自我,也不是牢记那些“心法”“套路”,更不是降低自我情感需求,把自己定义为“有问题”,努力去成为「安全型」。
这些从不是必须,爱情里没有什么是必须。
谈过40+次恋爱的我无法比较出“更好的恋人”,更没有心中“最好的爱情”。
我记得的是每一次投入后,碰撞产生的惊喜、跌宕、痛苦,思考。我在一次次恋爱中,看见了人类的参差,也更好地了解了自己——我是怎样的人,我能给予什么,我需要什么,我绝对不想拥有的是什么。
我喜欢恋爱,不是因为它只有欢愉、能够被时刻把控,而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
爱情本该是带着不确定性的,就像混合口味的巧克力,放进口腔融化之前,你无法知道这颗是什么味道。
愿你学习拥抱爱情里的不确定性,坦然接纳一切结果,去拥抱自己,享受过山车般的起伏。
无论如何痛苦或哀恸,你还活着,你的心依旧在跳动。
无数个太阳升起后,你仍旧拥有爱的能力。
彩蛋:请查看开篇歌曲的歌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