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量,会让ADHD彻底崩盘吗?

学术   健康   2024-12-19 18:31   重庆  


前言




Hello,大家好,我是涛哥,一个研究ADHD的ADHD涛哥用什么方法“治疗”ADHD的?毕业两年再分享——

近期,《高学历,低能量,一个26岁女孩的崩盘》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文中的女孩椰子是典型的超低精力者,“维持生活正常运转需要意志力,因为精力太低,每一项活动的能耗对她来说都相当显著”,这让很多ADHDer感同身受。

(图源“南风窗”,侵删)
         

 

ADHDer也是超低精力者的典型代表——容易感到持续的疲劳、难以启动或完成任务、难以规划日常活动、常常避免社交互动……这些问题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ADHDer的日常生活和功能,包括工作、学习、人际关系和自我照顾。
         

 

ADHD的低能量



针对ADHD与低能量的关系,网友给出了很形象的解释:   

(图源小红书,侵删)
         

 

遗憾的是,ADHD与低能量常常是共存的,这导致ADHDer在进行日常的简单活动时也会进入“困难模式”,比如洗澡和吃饭。
         

 

  • 洗澡拖延症
ADHDer的洗澡拖延主要表现为:洗澡前无限拖延不想进去,洗澡时无限拖延不想出来。
         

 

ADHDer一般并不讨厌洗澡本身,洗澡本身是清爽舒服的,但从动身到卫生间的路上比西天取经的路还长,且ADHD潜意识里会觉得很麻烦,会预想洗澡要一口气搞定刷牙、洗脸、洗头、洗身体、吹头发、护肤……这么多步骤,实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想想就发怵。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低能量低精力的表现,ADHDer没有足够的能量去完成上述的一系列步骤,因此就会出现准备就绪了却拖到凌晨两点才去洗澡、洗澡洗几个小时都不肯出来、不想吹头发直到自然风干等问题。   
         

 

  • 饥饿感知不敏感
超低精力者常常意识不到自己饿了,比如一些ADHDer在某些时候会对进食不太感兴趣,似乎感觉不到饥饿,只有饿到难以忍受时才会想到去吃,这其实也是低能量导致感知困难或缺乏动力的一种表现。
         

 

“我很难分辨自己饿不饿,因为一直是又蔫又累的状态,也就无法感知在这个基础上更精细的体感变化。”
         

 

具体表现还有:到了用餐时间,如果不提醒就不会主动用餐;如果没人事先洗好水果,会因为自己不想去清洗而不吃;用餐时很少大口大口地吃,多数时候都是细嚼慢咽,有时候一顿饭要吃上一个多小时;不会主动去喝水,即使口渴了也不会想到要去喝水……
         

 

所以究竟是什么导致ADHD能量不足呢?

ADHD低能量的原因



  • 神经生物学因素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功能障碍:

ADHD与大脑中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A)系统的功能障碍有关,这些神经递质在调节注意力、动机、情绪和能量水平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ADHDer可能存在多巴胺受体敏感性降低或多巴胺转运体(DAT)功能异常,影响多巴胺的再摄取,进而影响能量和动机;同时ADHD中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的异常可能影响唤醒水平和应激反应,导致能量水平的变化[1][4]。   

(图源文献4,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对前额叶皮质PFC的生理和认知都有“倒U型”影响,神经递质过少或过多都会损害前额叶皮质的功能)
         

 

前额叶皮层功能异常:
前额叶皮层(PFC)在执行功能中起着核心作用,包括规划、决策和行为抑制。ADHDer的前额叶皮层活动可能减弱,影响能量的调动和自我调节能力[2]。
         

 

神经网络连接异常:
ADHD可能与大脑中不同区域之间的神经网络连接异常有关,特别是那些涉及认知控制和动机调节的网络。这些连接的异常可能导致能量和注意力的分配不当[3]。
         

 

应激反应系统过度激活:
ADHDer可能对应激反应系统(如HPA轴)的激活更为敏感,长期的应激反应可能导致能量消耗和疲劳[4]。
         

 

总而言之,这些神经生物学异常可能导致ADHDer在日常活动中经历能量水平的波动,影响他们的动机和持续性。   
         

 

  • 核心症状影响
ADHD的核心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可能导致他们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来集中注意力或控制行为,因此会在日常生活中感到筋疲力尽。
         

 

例如:
与ADHD相关的执行功能障碍可能影响个体规划、启动、维持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这可能导致他们在需要持续努力的任务中感到能量迅速耗尽;

ADHDer常常难以调节情绪,导致情绪波动和压力增加,这可能导致能量水平下降;

ADHDer可能在自我管理方面存在困难,包括时间管理和自我激励,这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任务时感到能量不足;

……

(图源文献5,“冷”“热”执行功能影响ADHD不同核心症状的路径图)
         

 

总而言之,ADHDer可能因为组织和规划困难而难以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的体育活动和健康饮食,这可能影响他们的能量水平。
         

 

  • 自我效能感低
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群相比,ADHDer的自我效能感较低,也就是说,他们对自己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的能力持有怀疑态度,这可能由于长期面对挑战和失败的经历导致的[6]。   
         

 

这种较低的自我效能感不仅削弱了他们应对困难的信心,还可能引发一种无力感和缺乏动力的状态,进一步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日常活动、工作或学习的热情。
         

 

而低自我效能感又会导致回避挑战和努力减少,这反过来又限制了他们体验成功和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机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 内在动机缺乏
研究表明,ADHD个体在自我报告的动机和参与度量表上的得分通常低于非ADHD个体,这表明他们可能更难以启动和坚持完成任务[7]。
         

 

也就是说,ADHDer可能在寻找和维持内在动机方面存在困难,这可能导致他们在没有外部激励的情况下感到缺乏动力和能量。
         

 

这种动机的不足可能源于ADHD相关的执行功能缺陷,特别是与自我调节和目标导向行为相关的前额叶皮层功能异常。
         

 

  • 共病情况
ADHDer常常共病其他精神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或睡眠障碍,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能量水平下降。
         

 

例如抑郁症和焦虑症可能导致持续的疲劳感和动力不足,而睡眠障碍则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日间疲劳和精力不足等。
         

 

这些共病状况的存在增加了ADHD个体管理日常活动和维持功能表现的难度。
         

 

    
ADHDer如何应对低能量困境



有句话说的很好:“ADHDer是短跑运动员,而非马拉松选手”,ADHD的能量模式和非ADHD人群有显著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你不能指望一直用短跑的速度去跑马拉松。
         

 

那么,低能量的ADHDer该用怎样的方式去生活呢?

(图源网络,侵删)
         

 

  • 允许自己休息
“精力耗竭的人就像已经被过度耕种的土地,它的问题不是运用得不合理不充分,而是已经没有原料和营养了。此时睡眠、饮食、生理状况都非常糟糕,再自我加压就像在过分开垦的土地上乱刨一样,出不了更多结果。”
         

 

所以,要接受自己低能量的状态,要放平心态,在没有能量做事情的时候不太过于焦虑和着急,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允许自己能量高时多干点儿,能量低谷时少干点儿。
         

 

   
同时,改善低能量时不要抱有太强的目的性,如果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业事业表现才去设法改善低能量,反而陷入了一种冲突,因为造成你低能量的症结恰恰在于外部对你的不合理期望。
         

 

  • 使用日程表监测
对于低能量的ADHDer而言,要学会使用“脚手架”,可以利用闹钟、便签纸等来外化信息,记录自己做了什么,比如试着用日程表监测每一天,洞察自己的精力和能量究竟都流向了哪里,识别哪些活动消耗精力,哪些活动提供能量。
         

 

这里要注意的是:记录做了什么而不是计划要做什么。如果用无数待办事项塞满每一天以感到充实,结果往往得不偿失,很可能任务没有完成并且因此十分焦虑。
         

 

要记住,记录是中性的,监测它们发生,然后回溯原因,把过去杂乱的线头理顺,让自己心中有数,从而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握感。
         

 

  • 采取最小化行动
可以抱着“迭代”的心态从最微小的行动做起,“如果没有体力出门可以选择宅家,只是在有阳光时出门取个快递看看天空,殴打一下路边的小花小草”,这样能够帮助ADHDer先动起来,一步一步行动,一点一点积累,避免想一口气吃成胖子但最后颗粒无收的问题。
         

 

社交也是同样的道理,ADHDer常常因为能量不足而回避社交,从而可能导致孤独感、孤立感,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可以从一周一次的频率开始,不要急于求成,或者从简单的社交关系开始,比如“搭子”式的非正式友谊、同事在茶水间的弱关系社交、组会和工作交接等事务性沟通等,等自己能够适应或接受后再逐步进行增加或“升级”,给自己留一个缓冲的空间和时间,避免压力过大。   
         

 

涛哥说



《伯德小姐》中有这样一句话:“成功并不意味着任何东西,只意味着你是成功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你是快乐的。”
         

 

对于ADHDer来说,尽管低能量给生活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请记住,生活永远都不会完蛋的,我们有追求成功的权利,更有追求快乐的权利,其实你做的已经够多够好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照顾好自己。
         

 

总而言之,我们要做的从来都不是模仿,而是找到属于低能量者自己的“生活准则”。
         
(图源网络,侵删)

全文完!
  
注:第十一期儿童青少年ADHD正念训练营招生正式启动,让寒假变成A娃成长的季节——正念训练营寒假班招生开始!

参考文献(点击滑动查看):
[1]Swanson JM, Kinsbourne M, Nigg J, Lanphear B, Stefanatos GA, Volkow N, Taylor E, Casey BJ, Castellanos FX, Wadhwa PD. Etiologic subtypes of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brain imaging, molecular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 dopamine hypothesis. Neuropsychol Rev. 2007, 17(1): 39-59.
[2]Bush, G., Luu, P., & Posner, M. I.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influences in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0, 4(6): 215-222.
[3]Castellanos, F. X., & Proal, E. Large-scale brain systems in ADHD: Beyond the prefrontal-striatal model.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12, 16(1): 17-26.
[4]Arnsten, A. F. Stress signalling pathways that impair prefrontal cortex structure and functio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09, 10(6): 410-422.
[5]王雪珂, 冯廷勇. “冷”/“热”执行功能缺陷影响ADHD儿童核心症状的作用机制.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11): 2106-2128.
[6]Hoza B, Gerdes AC, Hinshaw SP, Arnold LE, Pelham WE Jr, Molina BS, Abikoff HB, Epstein JN, Greenhill LL, Hechtman L, Odbert C, Swanson JM, Wigal T. Self-perceptions of competence in children with ADHD and comparison children. J Consult Clin Psychol, 2004, 72(3): 382-91.
[7]Chronis-Tuscano, A., Raggi, V. L., Clarke, T. L., Lambert, C., Diaz, Y., & Pendley, J. S.. Associations between maternal depression, child ADHD, and cold pressor pain in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ADHD.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9, 77(2): 317-326.

另外,涛哥为大家整理了10000字的
8月、9月日记群ADHD干货文档,公众号很多不能说的,都会在日记里分享,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领取。

ADHD互助联盟
19年确诊ADHD的心理学硕士(专业Top5),从事多动症ADHD基础与干预研究 。咨询+V: adhd212。提倡ADHD精神:真诚、理想主义、创新、坚韧。我们一直在进行专业有温度的儿童、成人多动症科普;提供循证的多动症心理干预课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