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DHD:《中国儿童大脑发育白皮书》助力家庭科学育儿——

学术   2024-12-31 18:30   重庆  

前言



Hello,大家好,我是涛哥,一个研究ADHD的ADHD涛哥用什么方法“治疗”ADHD的?毕业两年再分享——

为深入了解我国儿童大脑发育现状。

在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的指导下,人民日报社媒体矩阵下的生命时报,联合中国飞鹤共同发起“儿童大脑发育调研分析调查”,并发布《中国儿童大脑发育白皮书》。

白皮书通过对1550名家长的调研。

分析了我国家长对儿童早期脑发育的认知和实践现状。

并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大脑开发和脑力提升指导。

对于我们ADHD家庭而言,白皮书中的科学建议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A娃大脑发育的特点。

研究指出,营养和环境因素对儿童成长的关键作用。

这提醒家长要更加积极地为A娃打造一个支持性的成长环境。

同时,白皮书还强调早期识别A娃脑发育障碍信号的重要性。

并建议家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今天这篇文章便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白皮书的内容。

一、中国儿童大脑发育情况概览



1、2500万中国2-15岁儿童中存在多动症、学习困难和发育迟缓等问题。

2、大脑发育存在黄金期是认知主流,普遍认定0~3周岁。

近七成受访者认同大脑发育存在黄金期。

从不同孕育背景人群看,婴幼儿(0~3岁)父母中,持该观点的受访者占比75.6%,高于其他五类不同孕育情况的受访者。

且有孩家庭的父母认可度高于处于备孕期、孕期的受访者。

3、创造力、记忆力、学习力、专注力、动手能力等智力表现是判断大脑发育的第一要素。   

近七成受访者认为“智力发育迟缓”是婴幼儿大脑发育不良的表现,语言表达能力差(58.8%)、感知觉障碍(55.3%)提及率也较高。

4、早期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营养改善及科学教育是最好途径。

(1)胎儿期:视听功能建立
感官功能早在胎儿期就已经开始发育。

最早发育的是触觉,胎龄15周开始出现味觉,随后听觉、视觉也开始逐渐发育。

(2)新生儿期:语言爆发
0~3个月,孩子语言表达的形式表现为微笑。这是一种表达性语言,通过招手、微笑等向外界表达信息。

6个月时,孩子开始关注发声的音乐,开始听歌,部分孩子会发出“啊啊”的声音和爸爸妈妈说话。

接受性语言与表达性语言的发育高峰期出现在9月龄左右。

(3)3岁:第1次智力飞跃
刚经历过“TerribleTwo”

又迎来“HorribleThree”

甜蜜烦恼背后正是孩子第一次智力飞跃的表现。

针对72个国家的研究发现,从1948年到2020年,每10年人类平均智商提高2.2个百分点。

大脑快速发育,源于营养条件改善和精神刺激增强。

二、营养与早期脑发育分析



1、营养饮食对大脑发育影响居首,有孩家庭更重视   

         

 

营养与饮食对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影响关注度最高(73.5%)。

越来越多家长已经意识到饮食是“头”等大事并会尽早投资。

2、营养补充不是越多越好

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补充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婴幼儿大脑发育。

只有保证均衡的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

才能保障大脑发育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和物质合成,支持儿童运动、行为、认知等能力的形成。

3、孕期营养重视度不高“孕晚期再补来得及”所成误区

一般来说,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从孕三周开始。

妊娠6个月起就已具有140亿个脑细胞,基本具备了一生中所有的脑细胞数量。

胎儿期营养全部来自妈妈,营养补充也应贯穿整个孕期。

“孕晚期再补营养就来得及”成为大脑发育营养补充的一大误区。

4、营养成分认知更细分专业新型元素受关注

大脑发育所需营养元素众多,比如蛋白质、铁、锌、铜、碘、叶酸、脑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胆碱等。

调研显示,微量元素、维生素、DHA/ARA、叶酸等营养素,均有较高比例的受访者关注过或补充过。

除广为人知的营养素外,HMOS(母乳低聚糖)、燕窝酸等新元素也渐受关注。   

三、环境与早期脑发育分析



1、基因决定大脑发育潜力,环境调控大脑发育潜能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基因与环境共同塑造着孩子的大脑,但很多家长可能是“基因决定论”。

基因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对身体特征、智力水平、性格倾向等产生了一定影响,可以决定一个人能力或发展的上下限。

但是下限到上限之间的空间巨大,这个差异是后天养育和环境等因素造成的。

如果能为孩子提供一个积极、有利的成长环境,将激发其无限潜能;反之,消极的环境则会限制成长和发展。

2、关键期忽视环境刺激,易导致认知发展滞后

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让儿童感觉、知觉、语言、思维、逻辑等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

如果在关键期剥夺一些环境刺激,则会导致儿童发展受损,甚至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受访者偏重育儿知识及营养搭配。

但在外界环境刺激、早教与胎教、亲子互动等方面重视度偏低,为孩子提供早教启蒙、早教课程等方面投入的精力最少。

3、电子保姆”弊大于利

研究显示,智能设备的信息输出是单向的,无法取代亲子的真实互动。

因此,家长应多带孩子走出去,当孩子跑、跳、爬时。

可以通过眼、耳、口.鼻、触觉等全方位地感知世界,大脑也会飞速运转,促进记忆力提升。


四、早期脑发育指导方案



1、摄入营养应该遵循“TDD”原则   

“TDD”原则指的是Timing、Dose、Duration。

即在合适的时间补充合适剂量的营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婴幼儿大脑健康发育,让每个宝宝的潜力都不被辜负。

2、读懂宝宝需求,学会“回应性”照护

挑剔、敏感、容易哼哼唧唧、总是要人抱….

面对这类高需求宝宝,家长要在养育照护过程中,学会“回应“宝宝,而不是直接忽视。

复旦大学研究发现,回应性照护不足的婴幼儿,6月龄发育迟缓风险增加 129%。

3、多与宝宝说话,大脑语言区更活跃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

对波士顿市多名 4~6 岁的儿童展开了亲子活动、语言发展、学习成绩以及大脑扫描等对比调查。

发现与父母交谈的频度越高,孩子大脑中的语言区就越活跃。

所以,父母不要觉得宝宝听不懂,一定要多和宝宝说话,能够帮助增加宝宝的词汇量,刺激宝宝语言功能的发育。

4、避免过度关注,为孩子提供“专注时间”

家长总希望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

但当孩子聚精会神专注于搭积木、捏彩泥、看书时,突然被打断,容易干扰他的注意力,不利于自我成长和探索过程。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留给孩子独处的空间,并为其提供能促进多种感官发展的玩具材料、书籍等。

让孩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尽情发挥。   

5、保证充足睡眠,营造快乐氛围

“睡得好”也是促进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好的睡眠习惯要从婴幼儿阶段开始建立,家长要给孩子做榜样,早睡早起,睡前把手机“请出房间”。

6、早期识别儿童脑发育障碍信号

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也是心理健康和个人特质形成的关键期。

同时还是心理问题、大脑发育问题的高发期。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儿童精神科门诊的就诊率呈现出明显的攀升趋势。

调查显示,我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率从1980年的3.7%增加到2011年的6.2%。

如果不及时对儿童青少年脑发育障碍进行干预。

还可能引发孤独症谱系障碍、发育性语言障碍、智力障碍、交流障碍、发育迟缓等一系列问题。

然而,孩子的脑发育障碍具有一定隐匿性,因此家长更应留意和识别潜在信号。

涛哥说



随着《中国儿童大脑发育白皮书》的发布,我们得以从一个更为科学和全面的视角,认识和理解儿童大脑发育的奥秘与挑战。

对于ADHD儿童的家长而言,这份白皮书无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它告诉我们,孩子的注意力、情绪调节以及学习能力,都与大脑的发育状态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更应关注婴幼儿的健康发展,从营养摄入、亲子互动、睡眠质量等多个方面入手,为孩子的大脑发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

家长应学会倾听、理解和支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帮助他们应对压力、建立自信,并培养他们积极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

在此,我呼吁所有家长,将孩子的健康成长视为家庭的首要任务。

最后,愿《中国儿童大脑发育白皮书》能成为每一位家长育儿路上的得力助手,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在爱与智慧的滋养下,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注:图源网络,侵删

全文完!

注:第十一期儿童青少年ADHD正念训练营招生正式启动,让寒假变成A娃成长的季节——正念训练营寒假班招生开始!

另外,涛哥为大家带来了2024年《中国儿童大脑发育白皮书》由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等机构联合发布,报告聚焦生命早期1000天,强调营养和科学教育大脑发育的重要性,并提供详细的早期脑发育指导方案。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涛哥微信,即可领取!




ADHD互助联盟
19年确诊ADHD的心理学硕士(专业Top5),从事多动症ADHD基础与干预研究 。咨询+V: adhd212。提倡ADHD精神:真诚、理想主义、创新、坚韧。我们一直在进行专业有温度的儿童、成人多动症科普;提供循证的多动症心理干预课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