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充分性,如何定义spk/tv和epk/tv,有何区别?

文摘   2024-11-24 23:32   贵州  
血液透析充分性定义

• 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体内尿毒症毒素得到有效清除,并达到一系列生理指标的良好状态。

• 评估标准包括患者自我感觉良好、血压和容量状态控制得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状况良好以及血液透析溶质清除较好等多个方面。

• 具体指标有:患者自我感觉良好,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在正常范围,营养状况良好,小分子溶质清除指标如URR达到65%及以上,spKt/V达到1.2及以上等。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不同评估方式

 spKt/V:是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ingle pool Kt/V)的缩写,用于评估血液透析的充分性。它表示在单次透析过程中,透析器对尿素的清除效率与透析时间的乘积,再与体内尿素分布容积的比值。spKt/V值越高,表示透析效率越好。《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推荐spKt/V≥1.2

 epKt/V或eKt/V:可能指的是平衡状态的Kt/V(equilibrium Kt/V),它表示在透析结束后,如果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尿素在体内重新分布达到平衡状态后测得的Kt/V值。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尿素再分布需要一定时间,完全达到平衡状态较为困难,因此epKt/V的测量也具有一定挑战性。

二者的区别

• 测量时机:spKt/V是在透析结束后不久(避免心肺再循环和尿素再分布对结果的影响)测量的,而epKt/V理论上需要在透析结束后尿素完全重新分布达到平衡状态时测量。

• 实际应用:spKt/V因其测量的可行性和与透析充分性的良好相关性而被广泛应用,而epKt/V则因其测量难度而在实际应用中较少使用。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中的重要指标

 • 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 透析并发症较少,程度较轻。
• 患者血压和容量状态控制较好,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透析前血压140/90mmHg(或160/90mmHg且20/70mmHg),透析后血压有所下降。
• 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指标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
• 营养状况良好。
• 血液透析溶质清除较好,小分子溶质清除指标单次血液透析URR(尿素清除率)达到65%及以上,目标值为70%;spKt/V达到1.2及以上,目标值为1.4。
• 时间平均的尿素浓度小于50mg/dL。
• 尿素下降率大于65%。
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的完整体系。请注意,在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估中,除了Kt/V值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自我感觉、并发症情况、血压和容量状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营养状况等多个方面。

图文转载自血透室古戎微信公众号转载非商业用途仅作交流学习

©版权声明:本微信转载文章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如转载稿、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益。 插图及封面图:同来源,非商业用途,该文章不构成医学建议,仅用于提供信息。

请点击右下角“在看”“点赞”

下期内容推送会出现在您订阅列表

血透室古戎
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健康科普;晋升咨询,科研服务,材料下载,职业发展等。欢迎关注和分享,交流学习共同进步。指南共识@肾病透析指南速递 科普平台@肾病透析科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