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20)相刺|每日夜读

文化   2024-12-31 18:52   北京  

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旧历二月,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60多人到京城长安,与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共同讨论民生疾苦问题,这次会议史称“盐铁会议”。

会上,双方对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财经政策,以至屯田戍边、对匈奴和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的关于国家大政方针的辩论会。

西汉桓宽依据著名的“盐铁会议”,在《盐铁论》中记述了汉昭帝时期这场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的大论争。

记录一些点滴感悟。

第二十篇 相刺

原文1
大夫曰:“橘柚生于江南,而民皆甘之于口,味同也。好音生于郑、卫,而人皆乐之于耳,声同也。越人子臧,戎人由余,待译而后通,而并显齐、秦,人之心于善恶同也。故曾子倚山而吟,山鸟下翔;师旷鼓琴,百兽率舞。未有善而不合,诚而不应者也。意未诚与?何故言而不见从,行而不合也?”

译文1
大夫说:“橘柚生长在江南,人们品尝后都觉得甘甜,这是因为它们的味道相同。美妙的音乐起源于郑国和卫国,人们听后都感到愉悦,这是因为声音的美妙是共通的。越国的子臧和戎人的由余,虽然语言不通,需要翻译才能交流,但他们都能在齐国和秦国显赫一时,这说明人心对于善恶的辨别也是相同的。“

原文2
文学曰:“禹慼洪水,身亲其劳,泽行路宿,过门不入。当此之时,簪堕不掇,冠挂不顾,而暇耕乎?孔子曰:‘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

译文2
文学之士回应道:“大禹忧虑洪水泛滥,亲自投身治水,跋山涉水,夜以继日,连家门都顾不上进。在这样的时刻,他连簪子掉了都不去捡,帽子挂歪了也不顾,哪里还有时间去耕田呢?孔子曾说:‘诗人对世道不满而不能沉默,我对世道不满也不能伏首。’”

原文3
大夫曰:“歌者不期于利声而贵在中节,论者不期于丽辞而务在事实。善声而不知转,未可为能歌也;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坚据古文以应当世,犹辰参之错,胶柱而调瑟,固而难合矣。孔子所以不用于世,而孟轲见贱于诸侯也。”

译文3
大夫说:“歌唱者不在于追求声音的华丽,而在于节奏的和谐;议论者不在于言辞的华丽,而在于内容的真实。如果只知道声音的美妙而不懂得变化,就不能算是会唱歌;如果只知道言辞的华丽而不懂得变通,就不能算是会说话。拿着圆规却不使用矩尺,握着水准仪却不使用墨线,只精通一个方面,只了解一个道理,却不懂得权衡利弊。因为自己没有亲眼见过就不相信别人,这就像蝉不知道雪一样无知。坚持用古代的典籍来应对当今的世事,就像星辰与参宿的位置错乱,胶住瑟上的弦柱来调音,自然是难以和谐的。这就是孔子不被当世所用的原因,也是孟子被诸侯轻视的原因。”

原文4
《诗》云:‘济济多士’,意者诚任用其计,非苟陈虚言而已。

译文4
《诗经》云:‘济济多士’,意思是如果真正能够任用这些贤士的计策,而不仅仅是空谈虚言,那么国家必将繁荣昌盛。”


      




财商GQ
提升财富思维,定制商业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