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湘菜149 桐溪寺食斋饭

文摘   2024-08-25 23:13   湖南  


闲说湘菜149 桐溪寺食斋饭



今天是我的生日,老同事陈顺泽发信息来,约我去湘江西岸的桐溪寺吃斋饭。我很是乐意,用这种方式过生日,蛮有意思的。

我与桐溪寺算是有缘。好些年前,我第一次去长沙南郊坪塘桐溪村境内的伏龙山,拜谒太太的先祖曾文正公曾国藩的陵寝,就听人说过,山下曾有一个古刹,在那个特殊年代被毁了。当然被毁的还有曾文正公的陵寝,那时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座墓和几根斜歪的石柱。我每每陪朋友去这里,好不伤感。

过了几年后的一个大年初二,我和太太带着孙子又去拜谒曾文正公陵寝,看到山下正在兴建一座庙宇,看报纸才知道是在重建以前叫做桐溪寺的大庙。

这桐溪寺,初为唐代振郎禅师创建。据《五灯会元》记载,振郎禅师属禅宗青原系下二世,五十来岁进入古长沙城,看见伏龙山后桐林茂密、山前流水潺潺,感觉是不可多得的修行宝地,千辛万苦建起了桐溪寺的前身兴国寺,后世多次重修,环境清幽而雅致。曾文正公生前选定名刹后面的伏龙山为自己的归宿地。

可惜的是,十年浩 劫期间,古刹与后山的墓地一同被毁,只留下两棵百年罗汉松和一棵白果树。2005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容禅法师带领僧人和信众开始桐溪寺的复建工作。重建之后的桐溪寺气势恢宏,与曾文正公墓融为一体,成为大王山旅游区和湘军文化园的一部分。






今天游桐溪寺,事先按照规矩报餐,专为斋饭而来。正午时分,僧人击鼓鸣钟,我们循声进入斋堂。一众游客与僧人、居士等在三排长条桌前静坐等候,每个人的面前摆了两只瓷碗,一双竹筷,还有一片哈密瓜。在前面一排就座的是容禅法师等几位身着袈裟的僧人。我们坐第二排,第三排大概是常来寺院做义工的居士。

食斋饭前有个简短的仪式。梵乐响起,一位僧人手持法器在菩萨前鞠躬作揖,口中念念有词,继而绕斋堂一小圈,才回到他自己的位置。

几个义工这才开始沿着长条桌给每个人的瓷碗里分发饭菜。

今天的斋饭是白米饭,每人一勺。接着是斋菜,分别是炒青椒、炒豆角、炒苋菜和烧茄子、烧豆腐。分好饭菜后,人们才开始拿起筷子就餐。义工们还会再次给每个人添饭菜,如果需要添加或是不需要,做个手势即可。最后一道是花生丝瓜汤,香喷喷的,颇有鲜味。整个斋堂静悄悄的,大家都不说话,慢慢享受可口的饭菜,几乎每个人都吃个精光。

僧人们吃完以后,将两个瓷碗叠放,筷子整齐地摆在旁边,然后起身离席。我们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摆好碗筷静静地离开。

我走南闯北多年,在杭州灵隐寺、香港大屿山、南岳祝圣寺和长沙开福寺、洪山寺等处吃过斋饭,还去过湘江世纪城的“何为素食”餐馆,各有风味。记得在祝圣寺是一次佛家宴会,菜肴比较讲究,看上去像扣肉、杂烩、蒸鱼,用的都是素菜原料。住持给各种素菜取了好听的名字,有“鱼”有“肉”,辣椒名谓“无所谓”,很有特色。但那是场面上的事儿,不是一般僧人和信众的吃食。而灵隐寺、大屿山、开福寺的斋饭,已经成了一个旅游项目,凡人俗客图个新鲜罢了。

洪山寺的住持增慧和桐溪寺的住持容禅是朋友,在这里吃的就是普普通通的斋饭,不搞什么花样,原汁原味,更感觉亲切。

这些年来,素食者越来越多,素食人群趋于年轻化。许多人选择去寺庙就餐,素食并不是一种宗教和教条。选择素食或许是选择了一种有益于自身健康、尊重其他生命、爱护环境、合乎自然规律的饮食习惯,成为符合时代潮流的一种生活方式。

斋饭自然比不得大鱼大肉的宴席那么丰盛,但可口,实在,果腹,是一种难得的体验。我这个生日宴,终生难忘。


作者张效雄,记者出身的作家。湖南湘阴人,生长于国营汨罗江农场(现岳阳市屈原区)。湘潭大学1977级学生。湖南日报社高级编辑,集团原副总经理。湖南省第六届政协委员、新闻阅评专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风起》,散文集《寻觅天籁》、随笔集《蓉园笔记》,论文集《新闻文化随想》。


风起小说张效雄
关于风起小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