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长沙来吃包子

文摘   2024-11-12 11:11   美国  

开封灌汤包

到长沙来吃包子

天津狗不理

昨天写了一篇大学生骑行开封的小文章,其中写到这些大学生们很幽默,居然打着“去开封吃包子”的小旗子招摇过市,好吸引人的。网络上还有这个视频,几多有味。

做为一个研究美食文化的学者,对于包子文化有点研究,不得不感慨一番。

我现在居住在美国中部,每天吃果酱面包,好想吃几个长沙的包子。前天与两个来自长沙的华人聊天,就说到了吃包子。我们都很怀念中山亭西边那个清泉包子铺,就是排上十几二十分钟的队,也觉得值。我们还说到长沙的百年老店德园包子,从小吃到现在,百吃不厌。

中国人吃包子,百吃不厌,变着花样儿吃。

东北有粘豆包和酸菜包子、北京有庆丰包子、天津有狗不理,开封有灌汤包,浙江有小笼包子,各式各样,色彩纷呈。浙江的小笼包子,已经把店子开到全国各地,长沙的街头,原来五六块钱一笼,现在涨价了,也没有超过十元,挺实惠的。广东的包子,花样更多,水果、叉烧、火腿、青菜都可以做馅儿,或是放在包子外面一起蒸,色香味俱佳,而且新鲜。上海人则不同,喜欢吃生煎包子,绿油油的,看上去就嘴馋。

我不怎么喜欢西北地区的包子,因为地缘不一样,那边多有牛羊肉做馅的包子,味道与猪肉的不同,有点膻味,我不太喜欢。但西北人喜欢,他们觉得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能说我不喜欢,就说他们的不好。只要有得吃,总比没有的好。

我喜欢吃包子,源于小时候生长那个地方有个风俗,过端午节的时候,不但要吃粽子,还要吃包子,糖包子。屈原投江那个地方,汨罗江畔一个大型国营农场。当年为了不让鱼儿吃屈原大夫的肉,人们划着龙舟,往河中扔粽子包子。划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传遍全国各地,还让高丽棒子学会了。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个文化遗产的原产地,还要吃包子的。

长沙清泉阁包子


大学毕业到长沙工作以后,不光是端午节这一天吃包子。只要你愿意,顿顿饭可以是包子。机关食堂早餐必定会供应包子,也可以去街上的店子买。包子的花样,数长沙的门类最多。老早在解放路上,就有一家天津小吃店,那里经营狗不理包子。五一广场附近有个回民小吃店,也经营牛羊肉包子。改革开放以后,东北的包子店遍布长沙的大街小巷了,老面包大肉,实惠得很。

但我还是觉得长沙人自己做的包子够味,花样多了去了。肉包子糖包子自不备述,还有奶黄包豆沙包榨菜包腊肉包鸡肉包粉丝包香干包,等等。我最喜欢吃的是笋丝包,笋干泡发切成丝,混合猪肉末做馅儿的,嚼起来脆脆的,余味无穷。如果你喜欢吃辣椒,还会有辣椒包子,青辣椒红辣椒黄辣椒剁辣椒辣椒粉,各式各样,恨不得把湘菜的精髓都灌进包子里,任你挑选,吃得你满口流油,满口余香。


这么说来,爱吃面食的北方,比起我们湖南,差得远哦。北方人吃的一坨死肉,我们长沙人,吃的可精哦。如果摆个包子宴,准会叫你吃个够,此后三月不知肉味。

未必要去开封吃包子,到长沙来吃包子,湘味儿,香味儿,那才叫一个爽。


摄于美国奥马浩


作者张效雄,记者出身的作家。湖南湘阴人,生长于国营汨罗江农场(现岳阳市屈原区)。湘潭大学1977级学生。湖南日报社高级编辑,集团原副总经理。湖南省第六届政协委员、新闻阅评专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风起》,散文集《寻觅天籁》、随笔集《蓉园笔记》,论文集《新闻文化随想》。


风起小说张效雄
关于风起小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