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发《金融时报》FT中文网(文/徐海娜)现代人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常常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抑郁、焦虑等情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可能经历到的,当引起我们抑郁和焦虑的事情消失之后,我们的情绪也会跟着烟消云散。
但是当压力一直累积,在具体的那个诱因解除之后,抑郁和焦虑的情绪还持续地存在,我们就需要警惕,我们是否出现了心理上/精神上的问题。我们也需要有所准备,知道如何识别和应对随之而来的心理/精神危机。
上个月华人歌手李玟的自杀把关于抑郁症的讨论带进公众视野,人们在悲伤和惋惜之余,也增添了很多关于抑郁症的常识。由于李玟的公众形象和人们对抑郁症的刻板印象之间的落差,有人还生创出“阳光抑郁症”这种名词。但是无论如何,人们总算认识到,抑郁症不只是“不开心”那么简单。
但是当抑郁症、焦虑症、躁郁症、恐慌症、强迫症等精神障碍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很多人还是无法坦然面对。尤其当一些精神障碍引起自己身边的亲人或朋友自杀时,那些所谓负面的情绪障碍、关于抑郁焦虑、关于心理/精神危机的一切,就会变成“房间里的大象”,没有人敢去触碰、敢去揭示。
人们害怕谈论,仿佛只要提起就会冒犯死者和家属,或者让自己更伤心。这是现阶段我们面对这些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时候的普遍心态,常常因为过于沉重和悲痛,选择回避;有时,还夹杂着“病耻感”。但是,我觉得,我们需要改变。
“过度努力”与“羞于表达”
人们常常因为“过度努力”而变得抑郁和焦虑,又常常因为“羞于表达”而独自一人与自己的精神亚健康状态对抗,直到郁积成疾。
因为抑郁症而自杀的人,很多都是非常努力的人,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容易陷入“过度努力”而不自知。台湾有一位心理咨询师周慕姿写过一本书就叫《过度努力》,在那本书里,她用了8个案例来阐释什么是“过度努力”和“过度努力”对于我们心理健康的危害。
当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我们就很难真正接纳自己。当我们总是追求完美,追求人前的光鲜模样,而羞于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习惯掩藏自己的情绪时,就会变成一个“过度努力”的人。
每一个“过度努力”的人,心中都带伤。我们常常用努力来证明我们的价值,其实我们诞生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新加坡作家孙宽曾在她的一本书《遇见都是初恋》里揭示了自己罹患抑郁症的过程。她说:“没有人愿意公开承认自己抑郁过,但关爱生命、关爱身心健康是一种成长。”我想说,更确切地说,不是没有人愿意公开承认自己抑郁过,而是没有人愿意公开承认自己“正在抑郁”。(当然这都是比较夸张的说法,不代表完全没有人愿意承认。)
孙宽关于自己曾经罹患抑郁症的描述传达出来的“关爱生命、关爱身心健康”的信息是很重要的,认识到这些,花时间了解和觉察自己的精神健康状态,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真的“是一种成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全球有5%的成年人患有抑郁症,精神障碍的总人数则近10亿。许多自杀源自精神障碍,全球每年至少有70多万人自杀身亡,其中58%的自杀都发生在50岁之前。
但是,全球能获得特定精神卫生问题护理的人数仍然不到50%,其中抑郁症患者平均为40%,其他精神病患者仅为29%。 在我国,除了精神健康服务投入不足之外,患者的就诊意识也不足。
在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的网页上,有一段“应对职场焦虑”的视频节目。其中一位嘉宾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临床心理科的胡永东医生。在节目中,他引用一项研究称,我国抑郁症病人从发病到第一次就诊之间的平均时长为3年。病人常常到了“活不下去了”的程度才去就诊,延误了诊疗的黄金时间。
所以,当我们觉得自己过度焦虑和抑郁的时候,不要再试图继续努力,继续做那个“过度努力”的自己,把什么都收藏在心里,而是要及时寻求帮助。
当我们发现身边有人有抑郁和焦虑等症状的时候,我们不妨在人际关系上“多走一步”,提供足够的陪伴。有时候只要陪伴和倾听就已经足够,陪伴与倾听本身就具有一种疗愈人心的力量。
识别危机时刻
近期我参加了新加坡一个公益组织开办的精神健康课程,其中第二课的主题就是“危机处理”。其实当一个人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时候,往往并不是真的不想活了,而是急于摆脱自己的痛苦,想要一了百了。但是,时过境迁之后,自杀的念头可能也就不再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习如何识别自己和亲友经历的“危机时刻”,然后学会帮助自己和他人安全度过危机。
在课堂上分享案例时,有人说,自己经历了丧亲之痛后,便一蹶不振,多次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后来有亲友劝他先请假,暂时不要工作了,直到好转。他起初不敢跟老板提出请假的事,但是亲友一直劝说他去试试看。
当他终于有一天开诚布公和自己的老板谈论了自己的状态,并提出请假的时候,老板表示非常同情并给了他半年的无薪假。他充分利用这半年时间去接受治疗,果然好转,安然度过了他的危机时段,恢复健康,重返职场。
不仅普通人可能会经历心理/精神危机,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其实也一样。
今年年初,搜狐网站创始人张朝阳的一番言论曾经登上微博热搜。他说,年轻人不要只追求赚钱和快乐,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争议。其实要理解他说的这些话,要回到10年前,甚至更早。
在2013年的一期《杨澜访谈录》中,接受采访的张朝阳在回顾过去时说:“我觉得我出问题了,我是真的什么都有,但是我居然这么痛苦。幸福跟钱的多少真的是没关系。”“越有钱、越成功,如果没有管理好自己,往往更容易让你陷入精神的痛苦。”
原来张朝阳曾经罹患焦虑和抑郁,精神上常常处于一种外人无法理解的恐惧之中。因此他在2012年选择暂别工作,集中精神治愈自己,直到2013年的1月才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
这两个例子的相似之处在于,二人都是及时地识别出自己处在危机状态,适时地为自己的工作生活按下了“暂停键”,而不是逼迫自己继续努力。
当人们出现心理/精神危机时,人们的各项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都有可能受到影响,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无助和无力,也可能会自残或者自杀。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识别出危机发生前的预警信号,识别出那些不寻常的举动和情绪状态,然后采取措施确保安全,并且快速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中,压力可谓说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每一天,这就需要我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心理/精神健康,把“识别心理危机”,当成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