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理解青春期焦虑

文摘   2024-07-01 11:00   新加坡  

(原文首发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文/徐海娜 抑郁、焦虑、休学、自杀,是近十年来经常出现在有关中学生消息中的字眼。中学阶段正是孩子们历经青春期的关键成长阶段,并且有中考和高考两场大考。孩子们能否安然度过这些难关呢?

前几天,我陪孩子去看了一场电影《头脑特工队2》(Inside Out 2),故事是第一部的延续,讲述了小主角莱莉进入青春期的成长故事。很多在电影院里的青少年朋友在影片接近尾声时泪流满面,莱莉焦虑爆棚的时刻引起了他们的共情。

同时,这部电影也在温柔地提醒我们这些做家长的,青春期是人生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不是只有学习和考试。当我们能够理解青春期焦虑时,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的孩子们。

《头脑特工队》第一部讲述的是少女莱莉大脑中掌握主控室的五种情绪角色,分别是乐乐(Joy)、忧忧(Sadness)、怒怒(Anger)、厌厌(Disgust)和怕怕(Fear),第二部则引进了更多的情绪角色,分别是焦焦(Anxiety)、慕慕(Envy)、丧丧(Ennui)和尬尬(Embarrassment)。

第二部电影很形象细致地描述了小女孩莱莉进入青春期之后的情绪变化。莱莉的喜怒哀乐都变得非常敏感,乐乐、忧忧等原先的情绪角色,都要学着小心翼翼去触碰莱莉大脑里面的主控板,但每次都迎来过度的情绪反应。当青春期的警报响起时,莱莉的大脑主控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来了四种情绪,焦焦还代替乐乐,占据了莱莉大脑控制室的主控位置。

看到这些电影情节,家有青少年的家长可能都会觉得有共鸣,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的确都变得敏感和焦虑了,有时候一点小事就会不高兴。这部电影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让我们更加能够理解和同理家中的青少年,协助他们度过情绪波澜起伏的青春期,获得健康的成长。

我们该如何去理解青春期焦虑呢?在电影开头部分,13岁的小女孩莱莉和她的两个好朋友布丽和葛蕾斯,一起坐在爸爸的车上,前往冰球训练营,她将和她的两位好朋友以及其他新伙伴一起度过一段集训时光。可是当她得知两位好友将要升上与她不同的高中时,她感到有点害怕和难过,也担心自己在高中没有朋友。所以当她在训练营看到自己昔日的偶像,本校冰球火鹰队的小娜时,就积极接近小娜和她的队友们,希望就此多结交一些高中的朋友。

这种关于友谊的焦虑,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回望我们自己的中学阶段,和朋友们一起玩的日子有多么开心,又是多么重要!为了赢得新的友谊,电影里面的莱莉不仅违心地说蛋白棒好吃,还把刘海染成和小娜一样的一缕红。最重要的是,她练习冰球,像小娜一样勤奋,也渴望在赛场上得分,得到教练的青睐。青春期特有的这种焦虑,是一种希望得到认同的焦虑。

同时,在莱莉的大脑控制室里,焦焦占据着主控位置。焦虑,可以让人为一切可能出错的事情做最好的准备,看起来对正值青春期的莱莉是最适合不过的。过去的13年,乐乐抛弃了莱莉所有不愉快的记忆,帮助莱莉建立起了“我很好”的自我信念。焦焦则抛弃了莱莉原先“我很好”的信念,重新建立起一个“我还不够好”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让莱莉不断地努力,比别人早起去练习冰球,也结交了小娜等新朋友,可是她与原先的好朋友布丽和葛蕾斯的友谊,却在她的嘲讽和疏远中产生了裂痕。

在训练营最后的比赛前一夜,莱莉为自己是否能晋升校队焦虑得睡不着觉,还偷看了教练的记事本。上赛场时,她继续焦虑,为了得分,打球打得非常莽撞,还撞伤了昔日好友,被罚下场。身体安静坐着的她,内心却不平静,脸色发红,额头冒汗,整个人都在发抖,看上去像是时刻要爆炸一样。此时,焦焦掌控的控制台已经被代表焦虑情绪的橙色气团团团围住,不停旋转,仿佛永不停止,令人窒息。很多人都在这个时刻,不由自主地流下泪水,观众共情莱莉,也共情正在经历或者曾经经历青春期焦虑的自己。

早在1908年,心理学家罗伯特·M·叶克斯和约翰·道森,就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了一个后来被称为“叶克斯—道森定律”( Yerkes–Dodson law)的著名现象。这个定律揭示,课题的难度和动机的最佳水平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一个“倒U”型的曲线。心理学家们在研究人的焦虑水平和智力活动效率的关系时,也发现适用这条定律。也就是说,随着焦虑水平的增加,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智力表现水平等都会随之增加;当焦虑水平为中等偏下时,人的表现是最好的;但是当焦虑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时,人的表现就呈下降趋势,总体呈现“倒U”型曲线。

适度的焦虑也是一种成长的需要。但是当孩子们过度焦虑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不妨回到电影中来看看。一些人觉得电影并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但看得仔细的话,还是会受到启发,尽管电影的演绎在最后不够丰满。

例如焦焦和忧忧的对话,还是有帮助的。忧忧开导焦焦,我们不能改变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我们只能改变自己,越是想控制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就会越焦虑。

后来,乐乐虽然把“我很好”的信念找了回来,也拔掉了焦焦建立的“我不够好”的信念,可是莱莉还是无法停止焦虑。直到原先那些被乐乐抛弃的所有不够好的、不够愉快的海量记忆球,滚滚流入记忆池里,并生成新的信念柱时,情况才有了改变的契机。

新的信念不仅包括“我很好”、“我不够好”,还有“我很自私”等,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不断发出不同的声音,那才是真正的莱莉,有好有坏的复杂的多面体。而此时,情绪小人们纷纷拥抱了新生成的复合多种声音的信念树,莱莉的焦虑才停了下来。她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害怕和焦虑,变回那个可爱、自信、爱朋友的小女孩,修复了和昔日好友间的裂痕,也开始了新的生活。

《头脑特工队》第一部为这个电影系列奠定的基调是,每一种情绪都有价值。第二部探询的是,什么是真正的自我和如何接纳真正的自我。乐乐想要抛弃所有不愉快的记忆,焦焦想让莱莉为一切可能出错的事情做好准备,可是都不是答案。真正的自我,是那个“很好的我”,也是那个“不够好的我”,是全部的我,不论好的坏的,那个独特的我。

我们做家长的,真的不应该把目光仅仅放在孩子的学习和考试上,青春期的社交和友谊,对孩子形成关于自我和人生的信念至关重要。当我们明白,青春期可能有那么多情绪的起起伏伏,有那么多焦虑的时刻,也有感到尴尬和倦态的时刻,还有那么多关于自我和身份认同的探索时,我们才更加能够理解眼前的孩子,才能适时给予他们拥抱和帮助。

另一片星空
社会、教育、生活之个人的体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