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按照历届奥运赛程安排,射击比赛往往被安排在奥运首日。看到网友的一篇《为中国赢得首金的美丽女金花----易思玲》,对射击女杰易思玲在十米气步枪比赛中,勇夺2012年伦敦奥运首金,作了详尽的描述。
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易思玲走上领奖台时,她把手中的奥运金牌礼品送给了获得银牌的波兰选手博加茨卡,以示友好和祝贺。易思玲说:她觉得在中国射击队为奥运会进行队内选拔赛期间,她感受到的竞争和压力比奥运会比赛本身更为残酷,入选奥运射击参赛队伍之后,又是“一定要夺金”的队内压力,和“首金非易思玲莫属”的媒体压力,几乎要被压碎了,精神都快要崩溃了。那段时间,一手将她送上射击之路的爸爸成了她最坚强的后盾,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父亲送给她一句话:“我们本来就一无所有,我们也没有什么输不起的。”
父亲的理解、开导和鼓励成就了易思玲今天实现3年内夺得该项目所有世界大赛金牌的大满贯辉煌。记者问,此时此刻最想说些什么,记者似乎期待着什么豪言壮语,易思玲对着镜头只大声说了一句话“爸爸,我爱你!”就泣不成声了。当记者又问她打完最后一枪,即获知已经得到金牌时,最想做的是什么,易思玲说,我最想要做的事就是放声大哭一场,把积压了几个月的紧张情绪和精神压力全都发泄出来。易思玲是湖南人,家境贫寒,小时候学过一些舞蹈,因为父亲无心的一句“学舞蹈,一辈子都只能给别人当伴舞,始终不能站在舞台的最中央”一直触动着她,直到小学六年级,正赶上湖南郴州体校射击教练来招人,看中易思玲超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她的启蒙教练说,超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往往是一种天赋,很难训练出来,例如把左手平伸,右手把空弹壳一个攞一个地立在左手手心上,一般人只能攞3个,易思玲可以稳稳地攞7个。)于是易思玲开始学射击,并迅速在国内展露头角。后来由于体校经费不足,到了2006年,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易思玲曾一度想放弃射击出去打工。这段时间,是易思玲生命中最为幽暗的时光,正在彷徨之际,广东省珠海射击队派专人登门求贤,力邀易思玲去广东发展,承诺日后训练包括食宿在内的所有费用均无需家人负担。易思玲是一匹很有潜力的千里马,但是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是千里马也只有驾辕的份儿。对方的诚意最终打动了易家人,就这样,易思玲被慧眼识珠的广东省珠海射击队“挖”走了。2007年,易思玲加盟广东射击队,因为成绩优异,2008年底就进入国家队,当年她就夺得全国锦标赛冠军。如果不是这个机遇,也许,中国会少了一个射击天才,湖南则多了一个每天挣三五十块钱养家糊口的打工妹,从小就“据有超强的自我控制能力”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可遇而不可求。射击似乎本来就是一种不太引人注目,不那么具有观赏性的体育项目。但实际上,射击是最具偶然性的奥运项目之一,以至不到最后一枪打完,任何人都无法准确预测谁一定可以拿到第几名,而它的魅力和挑战性也恰恰就在于此。由于我中学时代曾经参加过专业小口径步枪射击的训练,对此有比较深切的体会。射击不但取决于运动员本身的射击技能,临场发挥,对手表现等因素,而且对心理素质和客观因素都要有极高的调整,适应和控制能力,例如空气能见度,温度,湿度,风向,风速,以及心跳速度,强度,呼吸频率,强弱,听力感应等。 仅以易思玲的十米气步枪为例,假定瞄准距(瞄准器缺口到步枪准星的距离)为0.8 米,那么要保证十环,瞄准误差不能超过0.4毫米。也就是说,即便你瞄准得100%准确,还是要求呼吸,心跳,抠动扳机动作等,引起身体抖动的综合效应,所导致的准星抖动,不能超过0.4毫米。特别是现代射击比赛,由于水平越来越高,十环又细分为10点几环,使差距更加细微,而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变得更大。任何一个十环以下的点数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本次奥运该项目决赛阶段,一路领先的波兰选手博加茨卡
就是因为第八轮的一个9.7环而失去领先,而易思玲打出10.7环而跃居首位,并把领先一直保持下去,直到结束。2004年雅典奥运会射击比赛中,美国运动员马修·埃蒙斯已经获得一项俯卧射击冠军。接着他几乎可以获得历史性的双重冠军,在三种姿势五十米步枪射击比赛中他最后一枪只要打个中等成绩,就可以稳拿冠军了,但是,他竟然鬼使神差地误击了邻近的别人的靶,因此仅获第八名。将到手的金牌“送”给了中国选手贾占波 。成绩的压力,以及赛场上噼里啪啦的枪声和紧张气氛,使得奥运射击比赛场上,运动员把子弹打到别人靶纸上的乌龙事件,屡见不鲜。人们一紧张,首先表现出的就是两手发抖,心跳加快,而这两条,恰恰是射击比赛最大的忌讳。射击训练比赛时,为了提高稳定度,减少呼吸和心跳对枪体抖动的影响,必须穿着厚厚的棉芯射击服,一趴就是两个小时,里面的内衣都能拧出水来。端好枪,趴好后,教练会在你的瞄准器上,立一个装满水的小瓶子,两个小时不能撒出一点水来。使我最终练就神枪手的好本领,并取得射击等级运动员证书和良好的比赛成绩。虽然后来因为视力影响,我没有走射击生涯,但这段经历,对培养我吃苦耐劳、顽强的意志、勇敢拼搏的精神,和超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是至关重要和难以忘怀的。射击运动是最古老的奥运项目之一。它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狩猎活动。它的难度在于,它是典型的“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运动,射击时,要靠一只手托起和支撑枪体,瞄准后,靠另一只手食指抠动扳机,弹头靠火药爆炸(或机械产生)的高压气流飞出枪膛,飞行几十米、100米后,射向靶心。瞄准过程和射击动作产生的任何微小误差,最终都会被放大几十倍。人总是要呼吸,心脏总是在跳动,还要随时观察和修正风向,风速和空气阻力的变化,可能造成的弹头微小偏移。射击比赛时,在一片枪声的嘈杂中,在心理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你还必须稳定心神,集中精力瞄准那个小如针孔的靶盘中心。因此在射击比赛中需要极强的定力,获得稳定的好成绩十分困难。一般人以为,射击瞄准时眼睛一直盯准靶心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你一直瞄准和使劲盯着靶心,再加上紧张的情绪,用不了几秒钟,你的手就会不听使唤地乱抖起来,枪头也会随着心脏,一跳一跳的,眼睛也变得只看到一片白。时间拖得越长,枪就抖得越厉害。因此,专业射击运动员,大都是采用下降式瞄准,也就是先瞄准靶心,然后沿着12点方向稍微抬高枪头,再缓慢而均匀地降低枪头,待瞄准线再次指向靶心时,停顿零点几秒(也有的教练建议干脆一点儿都不要停顿),同时轻轻抠动扳机,这一连串动作要一气呵成。训练时,就是成千上万次地重复这一连串动作,使每一次的动作过程保持最小的抖动和完全的一致及平稳。特别是再次瞄准和抠动扳机的时机,要恰到好处,既沉着又果断,绝不能拖泥带水,又不能有丝毫的鲁莽。1896年首届奥运会只有三个射击项目,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已经增加到17个项目,射击运动开展百年来,也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射击比赛的技术和枪械子弹的发展,项目和成绩也在不断提高。以前,奥运射击比赛都是男女混合进行的。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射击比赛才开始分男女两个组, 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射击一共有四大项:手枪(又分手枪和气手枪),步枪(又分小口径步枪,气步枪,姿势上又分卧式,跪式和立式),移动靶和飞碟共17个小项,其中女子项目7个。说到奥运射击比赛,就不得不说说“史上最悲情的射击选手” 美国奥运射击名将马修・埃蒙斯。图片来自网络
在获得50米步枪卧射奥运金牌之后,在三种姿势混合五十米步枪射击比赛中,埃蒙斯预赛得到第一名,决赛时他在第一赛道,他的左边没有人。比赛进行到只剩最后一枪时,他的成绩绝对领先,最后一枪只要不脱靶,就可以得到冠军了,但是,他竟然鬼使神差地误击了第二赛道上别人的靶,(而且是非常漂亮的10.6环)最终仅获第八名,将到手的金牌“送”给了中国选手贾占波。 有一种说法是那届比赛的每根赛道旁没有插分道旗。插了分道旗,你瞄到隔壁一个靶位时,你会发现旗子就在你的视野中,你就会很自觉地避开。 但是不管插不插分道旗,埃蒙斯即便昏了头,他会瞄到第二赛道上去的概率也只是二选一,实在令人费解。也许真是疲劳到极点(三种姿势加预赛要连打100多发子弹),紧张到极点(最后一枪定乾坤,为四年的艰苦训练划句号),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埃蒙斯在失掉这枚到手的金牌之后,却在酒吧借酒浇愁时,收获了爱情。这个爱情故事,四年之后才被人们广泛传颂。在那届北京奥运会上,埃蒙斯在雅典”收获”的太太卡特琳娜,击败卫冕冠军中国的杜丽收获首金。当时,中国媒体盛传最多的是“讨债”说。几天后,当埃蒙斯自己再次站在射击场上时,前九轮,他遥遥领先。最后一枪前,转播的评论员还开玩笑说,埃蒙斯还会重演四年前的一幕吗?命运当真就在这个时候和他再次开了一个玩笑。埃蒙斯最后一发子弹,居然只打出难以置信的4.4环,痛失几乎到手的金牌,名列第四。事后,他说打最后一枪时,他把手放在扳机上时重了一点,子弹就一下出去了。然而,巧的是,这回得益的又是一个中国选手——邱健。埃蒙斯失利后大度地送上祝福,还拥抱了邱健。于是,他得到射击馆里中国观众的热烈掌声。不过,面对妻子时,他还是没忍住……第二天,他痛苦地在妻子怀中流泪的照片,上了几乎所有中国报纸的重要位置。这回,人们在庆幸再次收到埃蒙斯的大礼之时,更多的是对他流露出同情。心绪平静下来后,他对美国记者说:“任何事发生都有一个理由。2004年,我打错靶,原因是我要碰到我太太了。这次又发生了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我想,大概又有什么好事情在等着我们吧。”在北京,埃蒙斯学会了自我调整。四年,一晃而过。已经31岁的埃蒙斯携夫人再次来到了奥运赛场。2012年7月30日,伦敦奥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的资格赛结束。“史上最悲情的神射手”马修・埃蒙斯竟饮恨资格赛,未能进入决赛,赛后他与妻子在场边悲情相拥。人们惊讶地发现,埃蒙斯居然是一个癌症康复者。原来,2010年,他被查出得了甲状腺癌,经过手术摘除后,他得以康复。不过,他现在必须每天注射甲状腺素以维持他身体的正常需求。埃蒙斯夫妇一共拿过五枚奥运奖牌。埃蒙斯是一金一银,卡特琳娜是一金一银一铜。“能再拿多一点,就更完美了。”埃蒙斯说,他年纪越来越大,现在考虑问题的角度与以前不一样了。“我在雅典与北京学到的东西,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埃蒙斯说他非常喜欢这项运动,不管成绩如何,他们会继续走下去,一直打到打不动为止。图片来自网络
荆奇,笔名:Duffy/肖尔,昵称:小二
北京人,1946年出生。本人虽酷爱读书写作,喜欢回忆录和人生纪实类的书籍;尤其喜欢深刻揭示人类灵魂深处的美好与丑陋的文学作品。最喜欢的中国古典名著是《红楼梦》,外国名著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但是在我们那个年代,全社会弥漫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通信硕士。1980年初起的十年,作为访问学者和电子高级工程师,多次访美。1991年移民来美国,在硅谷电子公司担任国际项目经理,副总经理,参与创建和领导上海独资公司(副总经理)和沈阳合资公司(总经理)。2005年因病退休至今。
爱好读书、写作、音乐、滑雪、旅行和围棋。1980年起,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杂志和香港文汇报副刊等,发表旅美见闻、札记。小说《假作真时真亦假》。2016年起,出版过《他乡忆语》、续集和新续集。
有关生活,有关教育,有关婚姻和家庭。。。有关人性。邀请你和我们一起透过这扇窗,观赏用中国字绘出的万紫千红,网址:www.overseaswindow.com投稿邮箱:christychen88@gmail.com
敬 请 关注 欢 迎 投 稿:christychen88@gmail.com
↓↓↓
【海外文轩】“虚度”与“实度”之外 作者:刘荒田
【海外文轩】我爱台湾 作者:余国英
【海外文轩】相去四⼗载 重登法兰⻄ 作者:史钟麒
【海外文轩】寒夜,三海碗汤圆 作者:刘荒田
【海外文轩】在纽约买Coop公寓 作者:海云
【海外文轩】从《谁有权谈论宇宙》到《抛弃大爆炸》的二十年历程 作者:吴裕祥
【海外文轩】“小时”与“老时” 作者:刘荒田